第112章 烽火不熄
[三國]穿越後我開啟了病弱主公路線 作者:醉酒花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煥心跳有些加快,他對賈詡這個名字是忌憚多餘覬覦,像荀彧、郭嘉、甚至程昱那樣心狠手辣到以人肉當軍糧的謀士,他都能毫無顧忌的將人招致麾下,唯有賈詡賈文和,這個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的謀士,他是真的不太敢下手。
漢末三國這一時期在後世吸引了不少學者深入研究,曹魏人才濟濟,謀士武將如過江之鯽多的讓人羨慕。
這片土地上長大的人有很多他們自己不覺得但是在外人看來非常明顯的共性,比如幾百幾千年都沒變過的喜歡給人排名號,什麽四大美女六大門派八大菜係十大武將,就算隻有兩個人,也得分出先後才行。
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不同的看法,看法不一樣就會吵起來,各種引經據典為自己的觀點做辯護,這些罵戰往往比排名更加吸引人。
曹老板麾下那麽多人才,自然逃不過被編排的命運,其中名望最盛的五位,在後世被戲稱為曹魏五大謀士,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這五個人能在曹營眾多謀士中脫穎而出,可見他們的本事。
賈詡賈文和不光是曹魏五大謀士之一,還是三國第一的“毒士”,連程昱這等以人肉做軍餉、讓士兵吃人肉軍糧的狠人都沒能被安上那個名號,可見賈文和的“毒”有多令人發指。
史上王允聯合呂布誅殺董卓之後開始清算董卓麾下部將,李傕、郭汜等人群龍無首打算逃亡涼州,如果他們迴到涼州,關中地區至少會獲得喘息的機會,但是這時候賈詡出來了,這家夥在董卓麾下默默無聞,眼看著局勢要亂卻出來煽風點火。
他勸李傕、郭汜留下,說什麽長安城裏的官打算把涼州係的將領趕盡殺絕,他們跑迴涼州也是死,不如破釜沉舟,以為董太師報仇的名義收攏士兵殺迴長安。
如果能打了敗仗,到時候再逃也不遲,如果僥幸打了勝仗,哦豁,那可不得了,天子掌握在手中,董太師以前有多威風,他們將來就有多威風。
李傕、郭汜成功被他鼓動,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狠下心來一把大的,於是倆人迅速收攏舊部攻占長安,打到長安城的時候已經聚了幾十萬兵馬,輕而易舉把司徒王允、司隸校尉黃琬等人誅殺,連號稱天下第一猛將的呂布呂奉先都不敵他們而敗走,倆人以前在董卓手下的時候沒少受呂布的氣,陡然間翻身農奴把歌唱就差高興瘋了。
他們倆瘋不要緊,那幾十萬大軍跟著一起瘋,燒殺搶掠肆無忌憚,長安城很快淪落到和洛陽城一樣,天下徹底大亂,地方群雄四起,百姓死傷無數,人間屍橫遍野。
賈詡鼓動郭汜、李傕反攻長安是為了自保,畢竟王允殺了名士蔡邕,而蔡邕隻是被董卓征召,在聽到董卓身死的消息後感慨了幾句,當朝大儒因為這點事情就被殺掉,董卓餘部會落得什麽下場可想而知。
王允不死就是他們死,為了他自己能好好活著,還是王允去死吧。
賈文和運籌帷幄算無遺策,不可能猜不到以郭汜、李傕的性情打下長安後會作出什麽樣的事情,可他還是那麽做了,李傕、郭汜在關中兩三年的時間禍害了幾百萬人,幾百萬人的性命在他賈文和的眼中似乎隻是毛毛雨,隻要他活著,其他什麽都不重要。
這人心性如此涼薄,誰敢和他搶三國第一毒士的稱號?
原煥不敢隨隨便便拿幾百萬人的生死來開玩笑,如果他處在賈詡的境地,他最可能做的是一個人逃走,反正天下已經亂了,這兒又沒有各種追蹤係統,總能躲到別人找不到的地方藏起來。
好吧,他承認他更偏重於逃避,可萬一真的淪落到那種境地,他百分之三百會選擇隱姓埋名度過殘生。
賈詡是涼州本地人士,馬騰和韓遂也是涼州人,在這同鄉和同門關係有時候比親兄弟都好使的年代,三個人老鄉見老鄉,不至於兩眼淚汪汪,但是以賈文和的心機手段,讓馬騰和韓遂聽他的安排難度並不大。
中原的諸侯對身邊謀士尚且以禮相待,遇到主動來投的名士還要光著腳跑出去迎接,邊郡讀書人少,有名的讀書人更少,身出名門還有本事的讀書人更是鳳毛麟角。
兩個大老粗平時有什麽事兒都是互相商量著辦,商量不到一起就幹一架,誰打贏了聽誰的,不過這法子也不是長久之計,遇到主動來投的名士肯定恨不得供起來。
天下四分五裂,接下來很可能是地覆天翻,但是不管翻成什麽樣,最後的贏家都隻會出在中原,而不是西涼這種偏遠苦寒之地。
如果馬騰和韓遂胸懷大誌也就算了,可是那倆人明顯都不是能成大事的人,更沒有可能去中原分一杯羹。
原煥以為賈詡應該是隨遇而安的人,用後世的某些文學來形容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滅他滿門,是那種人狠話不多的人設。【1】
可是現在看來,他的固有印象也可能會出現錯誤。
他想來想去想了很多遍,還是覺得賈詡是在主動給他們示好,不然他實在想不出馬騰和韓遂為什麽猛不丁的找到衛覬。
所謂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西涼千百年來胡漢雜居,民風極其彪悍,涼州大馬,橫行天下,西涼鐵騎尤其擅長騎馬作戰,他們生活環境惡劣,不管是馬還是人,都比中原多了一股子狠勁兒。
自古隴右鐵騎橫行天下,再加上潼關之險,從來隻有他們進犯關中,鮮少能有兵馬從關中打出來。
都說窮山惡水之處更容易出猛將,並州、涼州、幽州皆是如此,他們天天和胡人打交道,邊地缺少教化,沒等他們把胡人漢化,自己就先被胡化了。
偏遠邊郡不通禮節,百姓每天想的最多的是怎麽活下去,是下一頓吃什麽飯,除了幾個傳承幾百年的世家,很少有人願意送孩子讀書寫字,比起讀書,他們覺得多學幾招拳腳功夫才是正經。
也正是因為如此,邊郡的將士雖然勇猛無雙,平時卻不怎麽受朝廷重視,有勇無謀乃是匹夫之勇,沒有統帥在前麵帶著,他們再勇猛也很難翻出水花。
換句容易理解的話就,這些兵能打,但是腦袋瓜都不怎麽好使,一個二個都是一根筋,士兵是這樣,帶兵的將領大多也是這樣。
在邊郡和胡人打仗可以直來直往悶頭打,但是在中原這種需要謀略來支撐的戰事之上,再勇武的兵也能被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給坑死。
馬騰和韓遂和其他人相比算是聰明的,但是絕對聰明不到願意主動和河東世家聯係的地步,以他們的行事風格,打到河東把衛氏劫掠一空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賈詡真的在和他們示好,接下來要怎麽安排可就要好好琢磨了,態度太軟壓不住人,態度太硬他還怕那人逆反給他使絆子,真是讓人頭疼。
沮授有些不解的往荀彧那邊湊了湊,“如果我沒有聽錯,那賈文和當初隻是董卓身邊的一個小官,董卓死後部將盡數被誅,涼州兵馬被打散編入其他軍隊,賈文和趁亂迴到涼州,如此才到了馬騰和韓遂身邊,既然隻是這樣,主公為何如此慎重?”
荀彧緩緩搖頭,他也不知道為什麽,“待會兒迴去查查那賈文和以前都做過什麽,那人在董卓軍中做事,應當和主公沒有交集才是,可看主公如今的模樣,又不像沒有見過他。”
“咳咳咳咳咳——”
原煥一口水沒喝完就嗆到了,放下杯子掩唇咳了好一會兒,拿出帕子擦掉桌上的水漬,眸中略帶了些惱意,“我就在這兒坐著,有什麽問題不能直接問,還要費勁兒再去查?”
荀彧笑意盈盈看過去,“主公真的見過賈文和,還曾和他有過交鋒?”
原煥緩了一口氣,坐穩之後麵色如常,“不曾有過交鋒,不過倒是的確見過麵,你們莫要忘了,我當年在洛陽時身居何職。”
袁基袁士紀,乃是九卿之一的太仆,太仆這個官吧,雖然是九卿之一,但是管的事情卻不那麽文雅,和原主留給他的這具光風霽月的殼子一點兒也不沾邊。
太仆者,秦官,掌輿馬。周穆王所置,蓋大禦眾仆之長也。【2】
這個官主要管的是皇帝的輿馬和馬政,王莽改製時一度更名為太禦,後來光武帝立國又把官名改了迴來,
先秦時太仆主要掌管皇帝的車輛、馬匹,因為皇帝出行,太仆總管車駕,親自為皇帝禦車,所以一直是天子近臣,車府主管皇帝乘坐的車輛,其他府管馬。
不過管車馬隻是其一,太仆後來漸漸變成專管官府畜牧事務的官兒,西漢時,武威、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七郡設立牧師官,養馬三十萬匹充作戰馬,還有一同放牧的牛羊等牲畜,總之隻要吃草都歸太仆所管。
到東漢時,太仆的職權小了不少,太仆之下保留車府、未央以主管皇帝車馬,其餘諸廄和西北幾郡的牧師官全部撤銷,但是管的事情並沒有少多少,沒有西北幾郡的畜牧事務,還有別的事情移交到這裏。
以前歸少府所管的長槍、刀、甲、織綬還有各種雜七雜八亂七八糟的手工活兒,光武立國之後全部歸太仆,不管是掌管車馬和還是掌管兵器,哪個都是實權在握的官兒。
董卓出身涼州,手下最精銳的兵就是騎兵,他和涼州周邊的各部落關係好,時不時就有好馬從涼州送過來,呂布的赤兔寶馬就是這麽來的。
軍中馬匹太多管不過來的時候,那些馬也會送到朝廷養馬的地方寄養,賈詡隻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郎官,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輪到他去官署匯報,一來二去,原主還真的見過那人幾次。
原煥給荀彧和沮授解釋,說著說著自己也愣了,他大概想到賈詡為什麽願意主動示好了。
他是他,原主是原主,他們兩個的性情相差很大,原主是個溫潤如玉的真君子,就差把心軟好騙寫在臉上了,賈文和想求安穩,性子溫吞的主公正是他的心頭好。
他真是被凍傻了,怎麽把這點給忘了。
原煥想通了之後反而鬆了口氣,賈詡不知理由的主動示好讓他頭皮發麻,現在知道理由了,心裏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不過,那位算無遺策的天才謀士大概要栽跟頭,他和原主的性子可完全不一樣,想來他手底下躲懶逃滑可不容易。
至於被使絆子的問題,有郭奉孝在,他不覺得賈文和次次都能取勝,實在不行,他就把人送去兗州讓他給曹老板幫忙,在勞模曹老板手下辦差,不信他能找機會躲懶。
*
西涼,姑臧城,雪下的比中原還大。
涼州一帶地廣人稀,城池風格和中原相比非常粗狂,馬騰、韓遂明麵上身為鎮守涼州的當朝武將,兩家的住處整座姑臧城中最好的府邸,最主要的分辨方法就是,他們倆的宅子最高最大。
賈詡站在廊下看著外麵的雪花,已經不知道是第多少次歎氣。
天下將亂,涼州必定無法置身事外,要走哪條路隻看兩位將軍的打算,他原本以為,涼州民風彪悍,如果要爭,以涼州的兵馬足以在天下有一席之地,然而人有失手馬有失蹄,像他這樣向來以謀略自傲的人也有失策的時候。
西涼內亂已久,即便這兩年看上去平靜了少許,也不是真的風平浪靜,周邊的羌胡,涼州內部的各個派係,全都在暗戳戳的找機會鬧事。
有道是,一山難容二虎,姑臧城中一個征西將軍,一個鎮西將軍,兩個人總要有個先後,不然遲早生亂。
他也不怕這兩位將軍之間出現分歧兩敗俱傷,如果聽他的建議他就輔佐,如果不聽他的建議他就離開,腿長在自己身上,沒有困死在兩棵歪脖子樹上的道理。
隻是他之前想的很好,各種可能發生的場麵都預料到了,唯獨忘了想這倆人到底有沒有那麽個腦子去爭天下。
在中原待的時間久了,習慣了那邊文臣是武將,武將也是文臣的樣子,再迴到涼州簡直哪兒哪兒都不得勁,他以為郭汜、李傕等人已經夠蠢的了,怎麽還有腦子更不開竅的?
賈詡又歎了一口氣,遠遠看到馬騰過來,這才斂了心思走進屋裏。
不開竅就不開竅吧,好在聽勸,再過不久關中那邊就會有消息,冀州聰明人那麽多,不會猜不到他究竟想幹什麽。
馬騰大馬金刀坐在上位,擺擺手讓人把火爐弄遠點,他身上火氣本來就大,再弄幾個火爐圍著他烤,直接熱死他得了。
賈詡不著痕跡的白了他一眼,挪了兩步換到爐子旁邊的軟墊坐下。
“文和,坐那麽遠幹甚,待會兒文約過來還要商量事情,坐那麽遠多不方便。”馬壽成大大咧咧的說著,指著他旁邊的位子想讓賈詡挪過來。
賈文和攏了攏外衣,皮笑肉不笑的迴道,“將軍,詡向來畏寒,比不得將軍龍精虎猛,得仔細養著才成,冬日一到離不開火爐。”
“行吧行吧,隨你。”馬騰聳聳肩,身子往後一仰熟練的從後麵撈出一壇烈酒,小心翼翼給自己倒了一杯,閉上眼睛嗅了好一會兒,這才小口小口細細品。
酒是好酒,可惜就是太少了,想喝還得偷偷摸摸的喝。
馬騰珍惜的喝完那一杯,意猶未盡的咂了咂嘴,趕緊把酒壇子封好放迴原處,酒杯直接扔到窗外,再往火爐裏扔一堆用不著的竹簡衝散酒味,然後假裝剛才什麽都沒有發生。
不多時,外麵的大門被推開,風卷著雪花一起飄進來,隨之一起進來的還有個身材魁梧和馬騰不相上下的漢子,正是韓遂韓文約。
韓遂麵相顯兇,板著臉的時候出門一趟能嚇哭一條街的小孩子,此時,這位能夠止小兒夜啼的韓將軍動動鼻子,敏銳的嗅到空氣中殘留的酒香,眉頭一豎顯得更加兇狠,“馬壽成!你他媽又趁老子不在偷酒喝!”
馬騰不甘示弱,“韓文約,你休要血口噴人,真當老子怕你啊!”
於是,開始商量正事之前,倆人又一次打成一團。
賈詡:……
他說什麽來著,人間不值得!
這場麵再看多少遍他也習慣不了,兩個人不像誌在天下的英豪,反而想拿著泥巴做遊戲的小孩兒,他到底是造了什麽孽才會想著來這兒啊?
賈文和一臉疲憊的坐在那裏,和熱騰騰的火爐相依為命,在這寒冷的冬天,隻有火爐才能讓他感到些許溫暖。
議政廳的地方不夠倆人打架,你一拳我一腳很快滾到了外麵雪地上,唇紅齒白的少年郎牽著馬過來,路過大庭廣眾之下當眾鬥毆的兩個人時表情沒有一絲變化,走路帶風進屋找賈詡說話,“文和先生,長安城大亂,小皇帝不知所蹤,現在外麵都在傳王允激起民憤致使天子遇害,王司徒自己死有餘辜,但是謀害天子乃是大罪,劉表和張魯已經準備拉起大旗為天子報仇了。”
表麵上是為天子報仇,實際上卻是搶占關中地盤,這點拙劣的小手段瞞不過他。
賈詡捏捏下巴上的小胡子,眸光微閃開口道,“天子不知所蹤,楊彪楊司空可還在?”
被稱作少將軍的少年郎正是馬騰的長子馬超,他這些天一直在關注關中的變故,對京中有名有姓的官員下場一清二楚,“楊司空同樣不知所蹤。”
“同樣不知所蹤,這就對了。”賈詡笑了一聲,看馬超有些不解,耐著性子解釋道,“天子乃是天下共主,即便如今中原大亂,也不會有人看著皇帝遇害,冀州那邊一直盯著呢,隻怕是亂象剛剛顯露,天子就被接到冀州去了。”
“冀州牧在冀州隻手遮天,這時候把小皇帝弄過去,平白給自己頭上加了個上官,豈不是沒事兒找事兒。”馬超撇撇嘴,說完之後又點點頭,“對,的確是沒事兒找事兒。”
賈詡笑著搖搖頭,“若冀州牧想拿下荊州,以冀州兵馬之強盛,荊州劉景升不是他的對手,他為何遲遲不動手?”
“名不正言不順,劉表又沒得罪他,他沒事兒打劉表幹啥,單純閑得慌?”馬超哼了一聲,想也不想直接脫口而出。
不過他是個聰明的小少年,至少比外麵雪地上打滾的那兩位聰明得多,說完之後靈光一閃,眼睛一亮立刻接道,“劉表沒有得罪他,但是劉表對天子不敬,如果天子在冀州,冀州牧就能以為天子出兵的名義拿下荊州。”
“孺子可教也。”賈詡點點頭,誇了馬超一句然後說道,“冀州的謀士武將各個不凡,那袁士紀優柔寡斷,好在是個清正君子,心軟有時候也不盡然是壞處,他身邊那麽多人輔佐,就算性子軟也沒關係,總歸在大軍的威懾下沒人敢在他麵前放肆。”
謀士武將各個不凡,他這個謀士混進去湊數也能清閑清閑,同僚勾心鬥角隨便來,他隻要足夠邊緣,就不會有人對他耍心機。
冀州富庶,那邊的官員俸祿一定很高吧。
賈詡不知道想起了什麽,眼神中劃過一絲懷念,扭頭看著已經從雪地裏爬起來的兩個將軍,很快又變成了唉聲歎氣。
馬超也是一臉無語,“文和先生放心,等過兩年我能獨當一麵,你就跟在我身邊當軍師,我肯定比那倆人厲害。”
“臭小子瞎叨叨什麽,想上天了是吧?”馬騰笑罵了一聲,打完一架神清氣爽,沒有和往常一樣把不該管大人事情的小孩兒馬超趕走,而是一邊揉著肩膀一邊說,“孟起啊,此時關乎西涼存亡,你既然在這兒就一起聽著,省得過些天聽到別的亂七八糟的消息再亂想。”
書案在裏間,他帶著馬超一起從裏麵搬出來一摞兒竹簡,扒拉出來幾卷交給馬騰韓遂,“這是中原傳來的最新消息,詡仔細揣摩過後,總覺得還是有些不對勁。”
兗州牧曹孟德,豫州牧鍾元常,這兩個人的本事都不小,尤其是曹孟德,他記得有人這麽評價過那人,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漢室要亡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安天下者是不是曹孟德還說不準,不過不管怎麽說,曹孟德的理政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兗州從黑山賊作亂到現在不過短短一年多,就已經從民不聊生變成現在這樣百姓神往的安樂之所,曹孟德的本事足見一斑。
中原世族大半集中在兗州豫州,汝南袁氏身為關東世族門閥之首,世家對他們的態度自然曖昧,如果曹孟德和鍾元常都聽冀州那邊的安排,這位冀州牧如今掌握的勢力可就有點嚇人了。
隻他一人就掌握了冀州、兗州、豫州三州,豫州原本屬於袁術袁公路,看袁公路這兩年的表現,似乎無意與長兄爭鋒,所以不光豫州,連荊州南陽郡也是那人的囊中之物。
這還隻是他們兄弟倆實打實掌握的勢力,不算並州袁紹,以及其他和冀州交好的世族,如果他猜的不錯,河東衛氏、臨淮魯氏那幾個忽然間開始做精鹽生意的世家都是他的人。
鹽鐵乃是國之根本,如果沒有效忠,那人絕對不可能拿出精鹽這種一本萬利的東西,哦,對他來說是一本萬利,對別人來說是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的法子。
汝南袁氏的底蘊,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可怕。
馬騰打開竹簡大致掃了一眼,看完之後挑了挑眉,“怎麽了,沒什麽問題啊,袁士紀勢力越大,我們主動投靠過去,他能給我們的東西就越多,這是好事兒啊。”
韓遂跟著點點頭,“壽成說的不錯,就像那酒,隻給一壇哪兒夠分,如果我們投靠過去,怎麽說也得給個百八十壇吧。”
“百八十壇也不夠,最好能把方子要過來咱們自己釀。”馬騰在韓遂肩膀上錘了一下,嫌棄這老夥計忒沒出息。
賈詡:……
算了,他該習慣的,反正馬上就解脫了,隨便吧。
下次找主公再找到這樣式兒的,他立刻撂擔子迴老家教書!
哦,不對,這兒就是他老家。
賈文和捏捏眉心,努力讓自己保持淡定,看看年紀尚小卻已有幾分鋒芒的馬超,這才覺得西涼的未來有點盼頭。
漢末三國這一時期在後世吸引了不少學者深入研究,曹魏人才濟濟,謀士武將如過江之鯽多的讓人羨慕。
這片土地上長大的人有很多他們自己不覺得但是在外人看來非常明顯的共性,比如幾百幾千年都沒變過的喜歡給人排名號,什麽四大美女六大門派八大菜係十大武將,就算隻有兩個人,也得分出先後才行。
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不同的看法,看法不一樣就會吵起來,各種引經據典為自己的觀點做辯護,這些罵戰往往比排名更加吸引人。
曹老板麾下那麽多人才,自然逃不過被編排的命運,其中名望最盛的五位,在後世被戲稱為曹魏五大謀士,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這五個人能在曹營眾多謀士中脫穎而出,可見他們的本事。
賈詡賈文和不光是曹魏五大謀士之一,還是三國第一的“毒士”,連程昱這等以人肉做軍餉、讓士兵吃人肉軍糧的狠人都沒能被安上那個名號,可見賈文和的“毒”有多令人發指。
史上王允聯合呂布誅殺董卓之後開始清算董卓麾下部將,李傕、郭汜等人群龍無首打算逃亡涼州,如果他們迴到涼州,關中地區至少會獲得喘息的機會,但是這時候賈詡出來了,這家夥在董卓麾下默默無聞,眼看著局勢要亂卻出來煽風點火。
他勸李傕、郭汜留下,說什麽長安城裏的官打算把涼州係的將領趕盡殺絕,他們跑迴涼州也是死,不如破釜沉舟,以為董太師報仇的名義收攏士兵殺迴長安。
如果能打了敗仗,到時候再逃也不遲,如果僥幸打了勝仗,哦豁,那可不得了,天子掌握在手中,董太師以前有多威風,他們將來就有多威風。
李傕、郭汜成功被他鼓動,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狠下心來一把大的,於是倆人迅速收攏舊部攻占長安,打到長安城的時候已經聚了幾十萬兵馬,輕而易舉把司徒王允、司隸校尉黃琬等人誅殺,連號稱天下第一猛將的呂布呂奉先都不敵他們而敗走,倆人以前在董卓手下的時候沒少受呂布的氣,陡然間翻身農奴把歌唱就差高興瘋了。
他們倆瘋不要緊,那幾十萬大軍跟著一起瘋,燒殺搶掠肆無忌憚,長安城很快淪落到和洛陽城一樣,天下徹底大亂,地方群雄四起,百姓死傷無數,人間屍橫遍野。
賈詡鼓動郭汜、李傕反攻長安是為了自保,畢竟王允殺了名士蔡邕,而蔡邕隻是被董卓征召,在聽到董卓身死的消息後感慨了幾句,當朝大儒因為這點事情就被殺掉,董卓餘部會落得什麽下場可想而知。
王允不死就是他們死,為了他自己能好好活著,還是王允去死吧。
賈文和運籌帷幄算無遺策,不可能猜不到以郭汜、李傕的性情打下長安後會作出什麽樣的事情,可他還是那麽做了,李傕、郭汜在關中兩三年的時間禍害了幾百萬人,幾百萬人的性命在他賈文和的眼中似乎隻是毛毛雨,隻要他活著,其他什麽都不重要。
這人心性如此涼薄,誰敢和他搶三國第一毒士的稱號?
原煥不敢隨隨便便拿幾百萬人的生死來開玩笑,如果他處在賈詡的境地,他最可能做的是一個人逃走,反正天下已經亂了,這兒又沒有各種追蹤係統,總能躲到別人找不到的地方藏起來。
好吧,他承認他更偏重於逃避,可萬一真的淪落到那種境地,他百分之三百會選擇隱姓埋名度過殘生。
賈詡是涼州本地人士,馬騰和韓遂也是涼州人,在這同鄉和同門關係有時候比親兄弟都好使的年代,三個人老鄉見老鄉,不至於兩眼淚汪汪,但是以賈文和的心機手段,讓馬騰和韓遂聽他的安排難度並不大。
中原的諸侯對身邊謀士尚且以禮相待,遇到主動來投的名士還要光著腳跑出去迎接,邊郡讀書人少,有名的讀書人更少,身出名門還有本事的讀書人更是鳳毛麟角。
兩個大老粗平時有什麽事兒都是互相商量著辦,商量不到一起就幹一架,誰打贏了聽誰的,不過這法子也不是長久之計,遇到主動來投的名士肯定恨不得供起來。
天下四分五裂,接下來很可能是地覆天翻,但是不管翻成什麽樣,最後的贏家都隻會出在中原,而不是西涼這種偏遠苦寒之地。
如果馬騰和韓遂胸懷大誌也就算了,可是那倆人明顯都不是能成大事的人,更沒有可能去中原分一杯羹。
原煥以為賈詡應該是隨遇而安的人,用後世的某些文學來形容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滅他滿門,是那種人狠話不多的人設。【1】
可是現在看來,他的固有印象也可能會出現錯誤。
他想來想去想了很多遍,還是覺得賈詡是在主動給他們示好,不然他實在想不出馬騰和韓遂為什麽猛不丁的找到衛覬。
所謂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西涼千百年來胡漢雜居,民風極其彪悍,涼州大馬,橫行天下,西涼鐵騎尤其擅長騎馬作戰,他們生活環境惡劣,不管是馬還是人,都比中原多了一股子狠勁兒。
自古隴右鐵騎橫行天下,再加上潼關之險,從來隻有他們進犯關中,鮮少能有兵馬從關中打出來。
都說窮山惡水之處更容易出猛將,並州、涼州、幽州皆是如此,他們天天和胡人打交道,邊地缺少教化,沒等他們把胡人漢化,自己就先被胡化了。
偏遠邊郡不通禮節,百姓每天想的最多的是怎麽活下去,是下一頓吃什麽飯,除了幾個傳承幾百年的世家,很少有人願意送孩子讀書寫字,比起讀書,他們覺得多學幾招拳腳功夫才是正經。
也正是因為如此,邊郡的將士雖然勇猛無雙,平時卻不怎麽受朝廷重視,有勇無謀乃是匹夫之勇,沒有統帥在前麵帶著,他們再勇猛也很難翻出水花。
換句容易理解的話就,這些兵能打,但是腦袋瓜都不怎麽好使,一個二個都是一根筋,士兵是這樣,帶兵的將領大多也是這樣。
在邊郡和胡人打仗可以直來直往悶頭打,但是在中原這種需要謀略來支撐的戰事之上,再勇武的兵也能被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給坑死。
馬騰和韓遂和其他人相比算是聰明的,但是絕對聰明不到願意主動和河東世家聯係的地步,以他們的行事風格,打到河東把衛氏劫掠一空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賈詡真的在和他們示好,接下來要怎麽安排可就要好好琢磨了,態度太軟壓不住人,態度太硬他還怕那人逆反給他使絆子,真是讓人頭疼。
沮授有些不解的往荀彧那邊湊了湊,“如果我沒有聽錯,那賈文和當初隻是董卓身邊的一個小官,董卓死後部將盡數被誅,涼州兵馬被打散編入其他軍隊,賈文和趁亂迴到涼州,如此才到了馬騰和韓遂身邊,既然隻是這樣,主公為何如此慎重?”
荀彧緩緩搖頭,他也不知道為什麽,“待會兒迴去查查那賈文和以前都做過什麽,那人在董卓軍中做事,應當和主公沒有交集才是,可看主公如今的模樣,又不像沒有見過他。”
“咳咳咳咳咳——”
原煥一口水沒喝完就嗆到了,放下杯子掩唇咳了好一會兒,拿出帕子擦掉桌上的水漬,眸中略帶了些惱意,“我就在這兒坐著,有什麽問題不能直接問,還要費勁兒再去查?”
荀彧笑意盈盈看過去,“主公真的見過賈文和,還曾和他有過交鋒?”
原煥緩了一口氣,坐穩之後麵色如常,“不曾有過交鋒,不過倒是的確見過麵,你們莫要忘了,我當年在洛陽時身居何職。”
袁基袁士紀,乃是九卿之一的太仆,太仆這個官吧,雖然是九卿之一,但是管的事情卻不那麽文雅,和原主留給他的這具光風霽月的殼子一點兒也不沾邊。
太仆者,秦官,掌輿馬。周穆王所置,蓋大禦眾仆之長也。【2】
這個官主要管的是皇帝的輿馬和馬政,王莽改製時一度更名為太禦,後來光武帝立國又把官名改了迴來,
先秦時太仆主要掌管皇帝的車輛、馬匹,因為皇帝出行,太仆總管車駕,親自為皇帝禦車,所以一直是天子近臣,車府主管皇帝乘坐的車輛,其他府管馬。
不過管車馬隻是其一,太仆後來漸漸變成專管官府畜牧事務的官兒,西漢時,武威、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七郡設立牧師官,養馬三十萬匹充作戰馬,還有一同放牧的牛羊等牲畜,總之隻要吃草都歸太仆所管。
到東漢時,太仆的職權小了不少,太仆之下保留車府、未央以主管皇帝車馬,其餘諸廄和西北幾郡的牧師官全部撤銷,但是管的事情並沒有少多少,沒有西北幾郡的畜牧事務,還有別的事情移交到這裏。
以前歸少府所管的長槍、刀、甲、織綬還有各種雜七雜八亂七八糟的手工活兒,光武立國之後全部歸太仆,不管是掌管車馬和還是掌管兵器,哪個都是實權在握的官兒。
董卓出身涼州,手下最精銳的兵就是騎兵,他和涼州周邊的各部落關係好,時不時就有好馬從涼州送過來,呂布的赤兔寶馬就是這麽來的。
軍中馬匹太多管不過來的時候,那些馬也會送到朝廷養馬的地方寄養,賈詡隻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郎官,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輪到他去官署匯報,一來二去,原主還真的見過那人幾次。
原煥給荀彧和沮授解釋,說著說著自己也愣了,他大概想到賈詡為什麽願意主動示好了。
他是他,原主是原主,他們兩個的性情相差很大,原主是個溫潤如玉的真君子,就差把心軟好騙寫在臉上了,賈文和想求安穩,性子溫吞的主公正是他的心頭好。
他真是被凍傻了,怎麽把這點給忘了。
原煥想通了之後反而鬆了口氣,賈詡不知理由的主動示好讓他頭皮發麻,現在知道理由了,心裏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不過,那位算無遺策的天才謀士大概要栽跟頭,他和原主的性子可完全不一樣,想來他手底下躲懶逃滑可不容易。
至於被使絆子的問題,有郭奉孝在,他不覺得賈文和次次都能取勝,實在不行,他就把人送去兗州讓他給曹老板幫忙,在勞模曹老板手下辦差,不信他能找機會躲懶。
*
西涼,姑臧城,雪下的比中原還大。
涼州一帶地廣人稀,城池風格和中原相比非常粗狂,馬騰、韓遂明麵上身為鎮守涼州的當朝武將,兩家的住處整座姑臧城中最好的府邸,最主要的分辨方法就是,他們倆的宅子最高最大。
賈詡站在廊下看著外麵的雪花,已經不知道是第多少次歎氣。
天下將亂,涼州必定無法置身事外,要走哪條路隻看兩位將軍的打算,他原本以為,涼州民風彪悍,如果要爭,以涼州的兵馬足以在天下有一席之地,然而人有失手馬有失蹄,像他這樣向來以謀略自傲的人也有失策的時候。
西涼內亂已久,即便這兩年看上去平靜了少許,也不是真的風平浪靜,周邊的羌胡,涼州內部的各個派係,全都在暗戳戳的找機會鬧事。
有道是,一山難容二虎,姑臧城中一個征西將軍,一個鎮西將軍,兩個人總要有個先後,不然遲早生亂。
他也不怕這兩位將軍之間出現分歧兩敗俱傷,如果聽他的建議他就輔佐,如果不聽他的建議他就離開,腿長在自己身上,沒有困死在兩棵歪脖子樹上的道理。
隻是他之前想的很好,各種可能發生的場麵都預料到了,唯獨忘了想這倆人到底有沒有那麽個腦子去爭天下。
在中原待的時間久了,習慣了那邊文臣是武將,武將也是文臣的樣子,再迴到涼州簡直哪兒哪兒都不得勁,他以為郭汜、李傕等人已經夠蠢的了,怎麽還有腦子更不開竅的?
賈詡又歎了一口氣,遠遠看到馬騰過來,這才斂了心思走進屋裏。
不開竅就不開竅吧,好在聽勸,再過不久關中那邊就會有消息,冀州聰明人那麽多,不會猜不到他究竟想幹什麽。
馬騰大馬金刀坐在上位,擺擺手讓人把火爐弄遠點,他身上火氣本來就大,再弄幾個火爐圍著他烤,直接熱死他得了。
賈詡不著痕跡的白了他一眼,挪了兩步換到爐子旁邊的軟墊坐下。
“文和,坐那麽遠幹甚,待會兒文約過來還要商量事情,坐那麽遠多不方便。”馬壽成大大咧咧的說著,指著他旁邊的位子想讓賈詡挪過來。
賈文和攏了攏外衣,皮笑肉不笑的迴道,“將軍,詡向來畏寒,比不得將軍龍精虎猛,得仔細養著才成,冬日一到離不開火爐。”
“行吧行吧,隨你。”馬騰聳聳肩,身子往後一仰熟練的從後麵撈出一壇烈酒,小心翼翼給自己倒了一杯,閉上眼睛嗅了好一會兒,這才小口小口細細品。
酒是好酒,可惜就是太少了,想喝還得偷偷摸摸的喝。
馬騰珍惜的喝完那一杯,意猶未盡的咂了咂嘴,趕緊把酒壇子封好放迴原處,酒杯直接扔到窗外,再往火爐裏扔一堆用不著的竹簡衝散酒味,然後假裝剛才什麽都沒有發生。
不多時,外麵的大門被推開,風卷著雪花一起飄進來,隨之一起進來的還有個身材魁梧和馬騰不相上下的漢子,正是韓遂韓文約。
韓遂麵相顯兇,板著臉的時候出門一趟能嚇哭一條街的小孩子,此時,這位能夠止小兒夜啼的韓將軍動動鼻子,敏銳的嗅到空氣中殘留的酒香,眉頭一豎顯得更加兇狠,“馬壽成!你他媽又趁老子不在偷酒喝!”
馬騰不甘示弱,“韓文約,你休要血口噴人,真當老子怕你啊!”
於是,開始商量正事之前,倆人又一次打成一團。
賈詡:……
他說什麽來著,人間不值得!
這場麵再看多少遍他也習慣不了,兩個人不像誌在天下的英豪,反而想拿著泥巴做遊戲的小孩兒,他到底是造了什麽孽才會想著來這兒啊?
賈文和一臉疲憊的坐在那裏,和熱騰騰的火爐相依為命,在這寒冷的冬天,隻有火爐才能讓他感到些許溫暖。
議政廳的地方不夠倆人打架,你一拳我一腳很快滾到了外麵雪地上,唇紅齒白的少年郎牽著馬過來,路過大庭廣眾之下當眾鬥毆的兩個人時表情沒有一絲變化,走路帶風進屋找賈詡說話,“文和先生,長安城大亂,小皇帝不知所蹤,現在外麵都在傳王允激起民憤致使天子遇害,王司徒自己死有餘辜,但是謀害天子乃是大罪,劉表和張魯已經準備拉起大旗為天子報仇了。”
表麵上是為天子報仇,實際上卻是搶占關中地盤,這點拙劣的小手段瞞不過他。
賈詡捏捏下巴上的小胡子,眸光微閃開口道,“天子不知所蹤,楊彪楊司空可還在?”
被稱作少將軍的少年郎正是馬騰的長子馬超,他這些天一直在關注關中的變故,對京中有名有姓的官員下場一清二楚,“楊司空同樣不知所蹤。”
“同樣不知所蹤,這就對了。”賈詡笑了一聲,看馬超有些不解,耐著性子解釋道,“天子乃是天下共主,即便如今中原大亂,也不會有人看著皇帝遇害,冀州那邊一直盯著呢,隻怕是亂象剛剛顯露,天子就被接到冀州去了。”
“冀州牧在冀州隻手遮天,這時候把小皇帝弄過去,平白給自己頭上加了個上官,豈不是沒事兒找事兒。”馬超撇撇嘴,說完之後又點點頭,“對,的確是沒事兒找事兒。”
賈詡笑著搖搖頭,“若冀州牧想拿下荊州,以冀州兵馬之強盛,荊州劉景升不是他的對手,他為何遲遲不動手?”
“名不正言不順,劉表又沒得罪他,他沒事兒打劉表幹啥,單純閑得慌?”馬超哼了一聲,想也不想直接脫口而出。
不過他是個聰明的小少年,至少比外麵雪地上打滾的那兩位聰明得多,說完之後靈光一閃,眼睛一亮立刻接道,“劉表沒有得罪他,但是劉表對天子不敬,如果天子在冀州,冀州牧就能以為天子出兵的名義拿下荊州。”
“孺子可教也。”賈詡點點頭,誇了馬超一句然後說道,“冀州的謀士武將各個不凡,那袁士紀優柔寡斷,好在是個清正君子,心軟有時候也不盡然是壞處,他身邊那麽多人輔佐,就算性子軟也沒關係,總歸在大軍的威懾下沒人敢在他麵前放肆。”
謀士武將各個不凡,他這個謀士混進去湊數也能清閑清閑,同僚勾心鬥角隨便來,他隻要足夠邊緣,就不會有人對他耍心機。
冀州富庶,那邊的官員俸祿一定很高吧。
賈詡不知道想起了什麽,眼神中劃過一絲懷念,扭頭看著已經從雪地裏爬起來的兩個將軍,很快又變成了唉聲歎氣。
馬超也是一臉無語,“文和先生放心,等過兩年我能獨當一麵,你就跟在我身邊當軍師,我肯定比那倆人厲害。”
“臭小子瞎叨叨什麽,想上天了是吧?”馬騰笑罵了一聲,打完一架神清氣爽,沒有和往常一樣把不該管大人事情的小孩兒馬超趕走,而是一邊揉著肩膀一邊說,“孟起啊,此時關乎西涼存亡,你既然在這兒就一起聽著,省得過些天聽到別的亂七八糟的消息再亂想。”
書案在裏間,他帶著馬超一起從裏麵搬出來一摞兒竹簡,扒拉出來幾卷交給馬騰韓遂,“這是中原傳來的最新消息,詡仔細揣摩過後,總覺得還是有些不對勁。”
兗州牧曹孟德,豫州牧鍾元常,這兩個人的本事都不小,尤其是曹孟德,他記得有人這麽評價過那人,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漢室要亡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安天下者是不是曹孟德還說不準,不過不管怎麽說,曹孟德的理政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兗州從黑山賊作亂到現在不過短短一年多,就已經從民不聊生變成現在這樣百姓神往的安樂之所,曹孟德的本事足見一斑。
中原世族大半集中在兗州豫州,汝南袁氏身為關東世族門閥之首,世家對他們的態度自然曖昧,如果曹孟德和鍾元常都聽冀州那邊的安排,這位冀州牧如今掌握的勢力可就有點嚇人了。
隻他一人就掌握了冀州、兗州、豫州三州,豫州原本屬於袁術袁公路,看袁公路這兩年的表現,似乎無意與長兄爭鋒,所以不光豫州,連荊州南陽郡也是那人的囊中之物。
這還隻是他們兄弟倆實打實掌握的勢力,不算並州袁紹,以及其他和冀州交好的世族,如果他猜的不錯,河東衛氏、臨淮魯氏那幾個忽然間開始做精鹽生意的世家都是他的人。
鹽鐵乃是國之根本,如果沒有效忠,那人絕對不可能拿出精鹽這種一本萬利的東西,哦,對他來說是一本萬利,對別人來說是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的法子。
汝南袁氏的底蘊,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可怕。
馬騰打開竹簡大致掃了一眼,看完之後挑了挑眉,“怎麽了,沒什麽問題啊,袁士紀勢力越大,我們主動投靠過去,他能給我們的東西就越多,這是好事兒啊。”
韓遂跟著點點頭,“壽成說的不錯,就像那酒,隻給一壇哪兒夠分,如果我們投靠過去,怎麽說也得給個百八十壇吧。”
“百八十壇也不夠,最好能把方子要過來咱們自己釀。”馬騰在韓遂肩膀上錘了一下,嫌棄這老夥計忒沒出息。
賈詡:……
算了,他該習慣的,反正馬上就解脫了,隨便吧。
下次找主公再找到這樣式兒的,他立刻撂擔子迴老家教書!
哦,不對,這兒就是他老家。
賈文和捏捏眉心,努力讓自己保持淡定,看看年紀尚小卻已有幾分鋒芒的馬超,這才覺得西涼的未來有點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