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還在於許七爺的虛榮和丫丫自己的得瑟。
許靜璋臨走指示,把下棋那張畫像給我裝上。孫半師激動萬分,她迴去收拾收拾,把那張小白菜俏立牡丹園的水彩畫也偷偷地給他一起卷成個筒,塞在行李中帶走了。
迴到北京的許將軍忙於軍務,半個月沒迴侯府,這天終於閑了,自然要與祖父,父親和叔叔一起喝個酒,吃個飯,席間聊起媳婦和女眷們在山東的情形,不免重點吹噓了那一場圍棋的勝利。他拿出那張畫想現一現媳婦冷凝霸氣的女王氣質,展開的卻是花叢間拈花微笑的夏夕。
二叔心裏的弦被撥動了。
靜琳內定進宮,原本是皇太後屬意的皇後人選。結果過了一段日子,位份反倒不明確起來。最強有力的競爭者中,一個是皇太後的娘家,一個是先皇最寵愛的景賢長公主家。這兩家的姑娘與皇帝自幼相識,都有青梅竹馬的緣分。兩家又都與皇太後親厚,纏著皇太後打親情牌,聽說景賢長公主在太後宮裏誇自己閨女好,連誇了幾天,還動員了先皇其他宮妃幫腔,說到動情處又哭又笑,太後自是大起憐惜之意。
每個皇後身後都有強大的娘家做靠山。靜琳這方麵的硬件要遠遠強於這兩家。從第一代忠勤侯許景山開始,忠勤侯府世代良將輩出,戰功赫赫,在軍中的影響是其他閥閱世家所不能比擬的。近幾十年,隨著天下承平,侯府子弟紛紛以科舉晉身,遵紀守法,勤謹正派,在京城有相當良好的聲望。純親王妃大氣疏朗,仁義寬和,在皇族裏聲名素著,北京圍城時她疏散妾室,自己卻留下與丈夫同生共死,這樣的重情重義在震撼之餘,也讓皇太後對侯府家風產生了極為良好的印象。庚辰之戰,忠勤侯府第七子率軍抗擊蒙古騎兵,勇武堅毅,悍不畏死,儼然成為侯府新一代領軍人物。如果侯府嫡四孫女靜琳入主後宮,文武雙全的新軍統帥許靜璋必將成為新君倚重的忠臣幹城,最大限度地符合新皇順利登基,權力平穩過渡的利益需求。
這筆政治賬身處權力中心的每個權臣都會算,各府在家族實力上略遜,又不甘心束手,於是千方百計挖掘自身優勢,展開競爭。
定國公府是太後娘家,新皇舅家,血脈相連,感情親厚無人能及,定國公嫡三孫女溫厚可人,堪為國母。據傳太後的親娘老太太就親自進宮去遊說了閨女好幾迴。
景賢長公主是先皇最寵愛的公主,嫁了靖國公嫡次子陳予寬。她的長女恭寧才懋淑德,容顏絕麗,號稱是先皇十七個公主府裏誕育的最漂亮聰慧的一位縣主。
這兩位千金都與皇帝沾親,幼時曾一起玩耍,情誼甚篤。靜琳在這方麵相對弱勢。侯府得到消息,供皇帝選擇的還有本朝幾位閣老家的千金,都是有才有德的佳麗。皇帝本人目前最鍾意漂亮的恭寧。
雖說富貴由天,但是牽扯到女兒的一生,家族的興衰,忠勤侯府這邊也不能無為而治,聽天由命。夏夕俏立花叢的這張水彩畫為許二叔打開了一扇窗戶。
自家閨女也是清秀溫婉的一位閨閣千金,二太太在她的教養上費盡心機,才德均不輸於恭寧。政治上的帳自有能臣算給皇帝聽,靜琳此前缺少與皇帝相識的機緣,這部分不足可以由這個天賦異稟的丫頭彌補起來。
幾張色彩豔麗,容顏逼真的肖像畫,藝術地讓小皇帝認識到靜琳美好,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這個醜醜的小丫頭也許正是上天賜給許氏家族的一個臂助呢。
第二天一早,許萱河就派出馬車直奔德州,接到丫丫之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往石家莊封地。他讓人捎話給二太太,抓緊時間給閨女畫幾張畫像,交由專人送到北京,然後他托老姑太太遞進慈寧宮。各家都在為爭皇後的位分想辦法,侯府做到這個程度足矣。說到底,許萱河身上既有武將世家的堅毅,又有文臣才子的風骨,打心眼裏瞧不起哭哭啼啼推銷閨女那一套。
夏夕被告知,丫丫是被接去石家莊給四丫頭靜琳畫肖像的,這幅肖像最終會送到禦前。對皇權的敬畏與陌生讓她很是不安。她隻來得及囑咐幾句小心謹慎,凡事聽二太太的指導,不要自作主張,也不要亂出風頭,丫丫就被匆匆帶走了。
丫丫到了石家莊之後,會怎樣別出心裁地折騰二太太,夏夕想象得出。在德州的花園裏隨便畫張像,她都吆喝得人仰馬翻,這會兒擔了這麽大的幹係,小丫頭緊張之下,估計作得更厲害了。
不過她對丫丫的專業水平和審美眼光還是相當有信心的,用心導演,她一定會把靜琳畫得美麗動人。本來那孩子長得就清麗秀美,年方15,正如枝頭含苞待放的一朵芍藥,既然進宮不可避免,當皇後肯定好過當皇妃。
但願丫丫能幫到她。
一個月過去了,石家莊那邊一點兒消息都沒有。
又一個月過去,酷暑七月,好消息從北京過來了。皇帝敕封忠勤侯府嫡四女許氏靜琳為皇後。明年四月初九下聘,九月重陽大婚。
大石頭村樂翻了。
上門來表示祝賀的官員與內眷川流不息,認識的不認識的都來,你們家有這麽大喜事,都是山東同鄉德州同鄉,不揣冒昧登門祝賀,這樣的客氣和善意自是不能慢待,每日裏,許靜瑜接待男賓,女眷們接待女客,從早到晚不知多少撥人走過,全體累到十分。
懷孕已經顯懷的德雅每日不見客,唯她能享受一段悠遊閑散的盛夏時光。
府裏為她請了德州名醫,每十天登門檢查一次。逃難時受了大罪,但是後來調養及時,胎兒發育很健康。月份大了,醫生摸脈說胎兒很可能是個男孩,這消息同樣讓闔府喜不自勝。
喜事接二連三地來,上上下下都樂淘淘的,德雅更是高興。黃昏前客人散盡,夏夕照例是要輔導捷哥下棋的,許靜瑜這段時間完全顧不上,飯都未必能準點吃,每天在外頭跑,也不知跑什麽。隔著一個月亮門,這邊授棋,德雅坐在香樟樹下撫琴,彈的也不再是憂傷愁悶的曲調。
月亮門就不是一種保護**的設計,隔壁的動靜每每都能毫無阻礙地聽到耳朵裏。德雅跟青翎說話也溫和了許多。每次許靜瑜迴來,她總是挺著笨拙的身子迎上去問長問短。擔心他天熱受暑,每天在井水裏拔著一大瓶酸梅湯或者泡一顆西瓜,他一進門就唿喚丫頭呈上來讓他解暑。許靜瑜也像是放鬆了心結,不複冷淡疏離的麵貌,對德雅細致入微的關懷也常常報以微笑,迴答她的問題也顯得溫和細致。
如果許靜瑜換過衣服再出去,德雅的琴聲就會比先前更加歡快一些。薑雲姬懂一點,說彈的是《極樂吟》,《良宵引》之類,都是古琴中的名曲,顯然孕婦的心情真的很好。
一個未出生的男孩子,讓霜殺了一般的德雅恢複的活力,她跟青翎說話斬截了,投向夏夕的眼睛裏也多了幾分自信。
鬧騰了好幾天,登門祝賀的客人才慢慢地少了下來,又過了兩天,大爺被專程派來接大太太迴京。
敕封靜琳為皇後的聖旨一下,內宮就派了八個禮儀嬤嬤,十六個宮女到石家莊給靜琳教宮廷禮儀,光支應這些人就把二房的奶奶太太累坍了。因為天熱,怕貴人小皇後路上受暑,二房還得在石家莊再挺一陣。
北京那邊,皇宮內辦處開始準備嫁妝。皇後的嫁妝按慣例是由皇宮準備的,計劃花費歲銀400萬兩。雖說主要由太後皇帝拿主意,一些事宜也難免需要和皇後娘家溝通商量,侯府沒有主事的主婦可不行。因此老侯爺派大爺來接大太太,大奶奶,宋姨娘迴京。
德雅懷著小世子,老太太暫時不動,留許靜瑜,錢姨娘,夏夕給老太太作伴。直到德雅分娩完畢再一起搭伴迴京。
夏夕一聽就笑了,眼看要嫁閨女當皇後,能幹點的都迴去幫忙了,剩下錢姨娘,還有自己,持家,管事,幫忙,毛也指不上,隻好留守在德州充人頭。
錢姨娘和靜琬都倍兒遺憾,說看不到皇宮為皇後準備嫁妝的種種熱鬧,400萬兩銀子辦嫁妝,不知奢華靡費到何等田地,難得開眼界的。夏夕也是,但是她更多的惦記丫丫。二房忙成這樣,這丫頭事也忙完了,也不知每天是怎麽打發時間的。半師的名聲鬧出去之後,她一直很縱容她。穿越了一迴,丫丫的遭際最差,她不忍心用丫頭的種種標準來挫折她。不過眼下離了她,不知這個**型丫頭會不會在二房那裏受到責難。她剛嫁進侯府的時候,二太太就質問難為過她。雖然後來對她不錯,但她顯然不是一個沒脾氣的好性子。
大爺歇了兩天,大太太這邊也收拾好了東西,七月初九,一行人拜別老太太,動身迴了北京。
原本顯得擁擠狹小的侯府田莊立刻變得安靜而寬闊起來,夏夕覺得空氣裏似乎也充滿了自由的味道。她對捷哥說,“趁天熱,我要做酸奶孝敬老太太,你也要想點好吃的零食孝敬我哦。”
轉過身,許靜瑜告訴她,“七嫂,龍山棋院掌教程紹想跟你下一盤棋,你接招嗎?”
作者有話要說: 有點晚,更了吧,就不等明天了。這章還在過渡。
許靜璋臨走指示,把下棋那張畫像給我裝上。孫半師激動萬分,她迴去收拾收拾,把那張小白菜俏立牡丹園的水彩畫也偷偷地給他一起卷成個筒,塞在行李中帶走了。
迴到北京的許將軍忙於軍務,半個月沒迴侯府,這天終於閑了,自然要與祖父,父親和叔叔一起喝個酒,吃個飯,席間聊起媳婦和女眷們在山東的情形,不免重點吹噓了那一場圍棋的勝利。他拿出那張畫想現一現媳婦冷凝霸氣的女王氣質,展開的卻是花叢間拈花微笑的夏夕。
二叔心裏的弦被撥動了。
靜琳內定進宮,原本是皇太後屬意的皇後人選。結果過了一段日子,位份反倒不明確起來。最強有力的競爭者中,一個是皇太後的娘家,一個是先皇最寵愛的景賢長公主家。這兩家的姑娘與皇帝自幼相識,都有青梅竹馬的緣分。兩家又都與皇太後親厚,纏著皇太後打親情牌,聽說景賢長公主在太後宮裏誇自己閨女好,連誇了幾天,還動員了先皇其他宮妃幫腔,說到動情處又哭又笑,太後自是大起憐惜之意。
每個皇後身後都有強大的娘家做靠山。靜琳這方麵的硬件要遠遠強於這兩家。從第一代忠勤侯許景山開始,忠勤侯府世代良將輩出,戰功赫赫,在軍中的影響是其他閥閱世家所不能比擬的。近幾十年,隨著天下承平,侯府子弟紛紛以科舉晉身,遵紀守法,勤謹正派,在京城有相當良好的聲望。純親王妃大氣疏朗,仁義寬和,在皇族裏聲名素著,北京圍城時她疏散妾室,自己卻留下與丈夫同生共死,這樣的重情重義在震撼之餘,也讓皇太後對侯府家風產生了極為良好的印象。庚辰之戰,忠勤侯府第七子率軍抗擊蒙古騎兵,勇武堅毅,悍不畏死,儼然成為侯府新一代領軍人物。如果侯府嫡四孫女靜琳入主後宮,文武雙全的新軍統帥許靜璋必將成為新君倚重的忠臣幹城,最大限度地符合新皇順利登基,權力平穩過渡的利益需求。
這筆政治賬身處權力中心的每個權臣都會算,各府在家族實力上略遜,又不甘心束手,於是千方百計挖掘自身優勢,展開競爭。
定國公府是太後娘家,新皇舅家,血脈相連,感情親厚無人能及,定國公嫡三孫女溫厚可人,堪為國母。據傳太後的親娘老太太就親自進宮去遊說了閨女好幾迴。
景賢長公主是先皇最寵愛的公主,嫁了靖國公嫡次子陳予寬。她的長女恭寧才懋淑德,容顏絕麗,號稱是先皇十七個公主府裏誕育的最漂亮聰慧的一位縣主。
這兩位千金都與皇帝沾親,幼時曾一起玩耍,情誼甚篤。靜琳在這方麵相對弱勢。侯府得到消息,供皇帝選擇的還有本朝幾位閣老家的千金,都是有才有德的佳麗。皇帝本人目前最鍾意漂亮的恭寧。
雖說富貴由天,但是牽扯到女兒的一生,家族的興衰,忠勤侯府這邊也不能無為而治,聽天由命。夏夕俏立花叢的這張水彩畫為許二叔打開了一扇窗戶。
自家閨女也是清秀溫婉的一位閨閣千金,二太太在她的教養上費盡心機,才德均不輸於恭寧。政治上的帳自有能臣算給皇帝聽,靜琳此前缺少與皇帝相識的機緣,這部分不足可以由這個天賦異稟的丫頭彌補起來。
幾張色彩豔麗,容顏逼真的肖像畫,藝術地讓小皇帝認識到靜琳美好,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這個醜醜的小丫頭也許正是上天賜給許氏家族的一個臂助呢。
第二天一早,許萱河就派出馬車直奔德州,接到丫丫之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往石家莊封地。他讓人捎話給二太太,抓緊時間給閨女畫幾張畫像,交由專人送到北京,然後他托老姑太太遞進慈寧宮。各家都在為爭皇後的位分想辦法,侯府做到這個程度足矣。說到底,許萱河身上既有武將世家的堅毅,又有文臣才子的風骨,打心眼裏瞧不起哭哭啼啼推銷閨女那一套。
夏夕被告知,丫丫是被接去石家莊給四丫頭靜琳畫肖像的,這幅肖像最終會送到禦前。對皇權的敬畏與陌生讓她很是不安。她隻來得及囑咐幾句小心謹慎,凡事聽二太太的指導,不要自作主張,也不要亂出風頭,丫丫就被匆匆帶走了。
丫丫到了石家莊之後,會怎樣別出心裁地折騰二太太,夏夕想象得出。在德州的花園裏隨便畫張像,她都吆喝得人仰馬翻,這會兒擔了這麽大的幹係,小丫頭緊張之下,估計作得更厲害了。
不過她對丫丫的專業水平和審美眼光還是相當有信心的,用心導演,她一定會把靜琳畫得美麗動人。本來那孩子長得就清麗秀美,年方15,正如枝頭含苞待放的一朵芍藥,既然進宮不可避免,當皇後肯定好過當皇妃。
但願丫丫能幫到她。
一個月過去了,石家莊那邊一點兒消息都沒有。
又一個月過去,酷暑七月,好消息從北京過來了。皇帝敕封忠勤侯府嫡四女許氏靜琳為皇後。明年四月初九下聘,九月重陽大婚。
大石頭村樂翻了。
上門來表示祝賀的官員與內眷川流不息,認識的不認識的都來,你們家有這麽大喜事,都是山東同鄉德州同鄉,不揣冒昧登門祝賀,這樣的客氣和善意自是不能慢待,每日裏,許靜瑜接待男賓,女眷們接待女客,從早到晚不知多少撥人走過,全體累到十分。
懷孕已經顯懷的德雅每日不見客,唯她能享受一段悠遊閑散的盛夏時光。
府裏為她請了德州名醫,每十天登門檢查一次。逃難時受了大罪,但是後來調養及時,胎兒發育很健康。月份大了,醫生摸脈說胎兒很可能是個男孩,這消息同樣讓闔府喜不自勝。
喜事接二連三地來,上上下下都樂淘淘的,德雅更是高興。黃昏前客人散盡,夏夕照例是要輔導捷哥下棋的,許靜瑜這段時間完全顧不上,飯都未必能準點吃,每天在外頭跑,也不知跑什麽。隔著一個月亮門,這邊授棋,德雅坐在香樟樹下撫琴,彈的也不再是憂傷愁悶的曲調。
月亮門就不是一種保護**的設計,隔壁的動靜每每都能毫無阻礙地聽到耳朵裏。德雅跟青翎說話也溫和了許多。每次許靜瑜迴來,她總是挺著笨拙的身子迎上去問長問短。擔心他天熱受暑,每天在井水裏拔著一大瓶酸梅湯或者泡一顆西瓜,他一進門就唿喚丫頭呈上來讓他解暑。許靜瑜也像是放鬆了心結,不複冷淡疏離的麵貌,對德雅細致入微的關懷也常常報以微笑,迴答她的問題也顯得溫和細致。
如果許靜瑜換過衣服再出去,德雅的琴聲就會比先前更加歡快一些。薑雲姬懂一點,說彈的是《極樂吟》,《良宵引》之類,都是古琴中的名曲,顯然孕婦的心情真的很好。
一個未出生的男孩子,讓霜殺了一般的德雅恢複的活力,她跟青翎說話斬截了,投向夏夕的眼睛裏也多了幾分自信。
鬧騰了好幾天,登門祝賀的客人才慢慢地少了下來,又過了兩天,大爺被專程派來接大太太迴京。
敕封靜琳為皇後的聖旨一下,內宮就派了八個禮儀嬤嬤,十六個宮女到石家莊給靜琳教宮廷禮儀,光支應這些人就把二房的奶奶太太累坍了。因為天熱,怕貴人小皇後路上受暑,二房還得在石家莊再挺一陣。
北京那邊,皇宮內辦處開始準備嫁妝。皇後的嫁妝按慣例是由皇宮準備的,計劃花費歲銀400萬兩。雖說主要由太後皇帝拿主意,一些事宜也難免需要和皇後娘家溝通商量,侯府沒有主事的主婦可不行。因此老侯爺派大爺來接大太太,大奶奶,宋姨娘迴京。
德雅懷著小世子,老太太暫時不動,留許靜瑜,錢姨娘,夏夕給老太太作伴。直到德雅分娩完畢再一起搭伴迴京。
夏夕一聽就笑了,眼看要嫁閨女當皇後,能幹點的都迴去幫忙了,剩下錢姨娘,還有自己,持家,管事,幫忙,毛也指不上,隻好留守在德州充人頭。
錢姨娘和靜琬都倍兒遺憾,說看不到皇宮為皇後準備嫁妝的種種熱鬧,400萬兩銀子辦嫁妝,不知奢華靡費到何等田地,難得開眼界的。夏夕也是,但是她更多的惦記丫丫。二房忙成這樣,這丫頭事也忙完了,也不知每天是怎麽打發時間的。半師的名聲鬧出去之後,她一直很縱容她。穿越了一迴,丫丫的遭際最差,她不忍心用丫頭的種種標準來挫折她。不過眼下離了她,不知這個**型丫頭會不會在二房那裏受到責難。她剛嫁進侯府的時候,二太太就質問難為過她。雖然後來對她不錯,但她顯然不是一個沒脾氣的好性子。
大爺歇了兩天,大太太這邊也收拾好了東西,七月初九,一行人拜別老太太,動身迴了北京。
原本顯得擁擠狹小的侯府田莊立刻變得安靜而寬闊起來,夏夕覺得空氣裏似乎也充滿了自由的味道。她對捷哥說,“趁天熱,我要做酸奶孝敬老太太,你也要想點好吃的零食孝敬我哦。”
轉過身,許靜瑜告訴她,“七嫂,龍山棋院掌教程紹想跟你下一盤棋,你接招嗎?”
作者有話要說: 有點晚,更了吧,就不等明天了。這章還在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