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老將軍沒了。
隻一句話,寧榮的笑容凝固在了臉上,他突然怔愣住。
“怎麽,怎麽可能呢?白天不是還好好的嗎?”然而對上秦守的神情,絲毫沒有作假,寧榮忽然一下趔趄摔在地上。“不可能。”
宋清明從來沒見過寧榮這個樣子,沒了往日的從容與雲淡風輕,他嘴唇翕動著說不出話,慌亂間,他忽然又踉蹌爬起,跌跌撞撞衝去主帳。
“寧榮!”宋清明趕忙追去,迴首拍了拍秦守,“以寧老將軍之令召集軍中三十將,各營再留兩將看守,帳中商議要事。”
宋清明趕到的時候,寧榮正跪坐在寧老將軍身前,神色平靜,好像又如往日一般。親兵傳令,連同宋清明在內,三十將俱已到齊,圍在偌大軍帳中,人影幢幢。
這一切都太過倉促,以致眾人都有種不真實感。
好好的人,怎麽突然就沒了。
“初步斷定是心痛病發作,但我覺得沒有這麽簡單,像是什麽藥物誘發的。”秦守握住寧榮的手,他的手心滲著手汗,冰冷僵硬。“我盡力了。”
“為什麽說是藥物誘發的?”宋清明想到還在外求學的寧步青,心中也不好受。
“隻是懷疑。這幾日他一直在按時吃藥針灸,如果沒有外力刺激是不會病發的。”
“那你去查。”宋清明伸手遞向寧榮,“你先迴帳中休息下?”
寧榮搖搖頭,站起身來,像一座雕塑一般立在寧老將軍麵前。
“如今討伐叛賊,主帥卻暴病而死……”一將軍搖搖頭,“出師不利,隻怕外頭那些迷信天命之人要將謠言傳得紛紛揚揚。”
縱使宋清明等人早有準備,卻也沒想到這一天真會來到,且來得如此突然。
“且不說別的,軍中事務又該由誰接手?”
“如果敵軍得知此事,恐怕第一時間就該來襲營。”
“我們這群人中壯武將軍資格最老,不如由您來——”
“對啊,還有壯武將軍。”
壯武將軍聞聲一愣,連忙退卻道:“不可呀,此等大事哪能如此兒戲定下。老夫無德無功,實在虧欠啊。”
“壯武將軍!除您以外還有誰人。”
“對啊對啊,您就別退讓了。”
寧榮仿佛聽不見周圍的喧囂,靜靜立在那裏,秦守看著這群將軍心中暗笑,劉備還要三讓徐州呢,這種大事必定要推讓幾番。
一旁王副將賊眉鼠眼又是來迴打量,忽然不合時宜開口道:“諸位將軍,我瞧著雲麾將軍也不失為合適人選啊。”
眾人忽然將目光齊刷刷地看向正在裝透明的宋清明,他頓時如芒在背,恨不得用眼神剮那姓王的一刀。報複,絕對是這馬屁精的報複。
“去去,你一個副將。”一將軍輕蔑道。
“雲麾將軍確實戰功赫赫,可畢竟是毛頭小子嘛。”另一將軍大笑起來,“我這樣說,雲麾將軍你不會生氣吧。”
宋清明歎口氣,看一眼寧榮仍舊僵硬地立在那裏。親人屍骨未寒,一眾將領卻在此爭權奪利,征客無歸日,空悲蕙草摧。隻是寧榮一貫會隱藏自己的情緒,因此也無人在乎。
宋清明正想開口,外頭忽然急急來報。
“敵襲——敵襲——”
“敵軍怎麽會在此時偷襲,”一眾將領皆大驚失色。“這可如何是好!”
寧榮刹那轉過身,秦守也默契抬頭,三人目光交匯間,猛然明白過來。
軍中有奸細,寧長英之死絕非意外。
宋清明與寧榮目光對視間,眸中深藏的期盼與果決,宋清明竟都讀懂了。他扭過頭,率先發問:“敵軍約有幾人,從何方向而來?”
來報斥候倉皇道:“天色太暗,約有數萬之眾,好像是白日在莽山穀對上的那幫晉軍!自東麵借蔭蔽潛來,現已攻破左營防線!”
“手下敗將而已,軍心要穩,”壯武將軍聞聲便笑了,“不足為懼,眾將且隨我——”
“白日是佯敗是假,今夜突襲才是真。”宋清明握住刀柄,抽出刀刃,“中營裏點一萬兵,隨我禦敵!”
“雲麾你!”
“聖人旨意!”寧榮一把撕開腰帶縫,取出傳信信箋啞嗓大喊,“若寧長英遇不測,則命正三品雲麾將軍宋清明為軍中主帥,不得有誤!”
眾人倒吸一口冷氣,宋清明對上寧榮目光,明白了他這些日的底氣來自於哪。
勤政殿中,更漏聲斷,趙瑾踱步於殿裏,近幾日奏折信箋漫天飛,各地急報如雪花般紛紛揚揚,如今他掌權初際根基尚淺,六王之亂虎狼環伺,所能信任的人少之又少。他做完每個決定,皆都如臨深淵,唯恐行差踏錯,萬劫不複。
宋清明,朕能信任你嗎?
“臣必不負所托,”宋清明堅定應了寧榮。平定叛亂一戰取功,那是一個老將最後的夙願。
左營火光衝天,遙隔二三十裏都可見,大軍行進人數過多,乃兵分三路,三營呈犄角之勢紮寨,駿馬一騎絕塵,鼓聲敲斷。
左營混亂中,敵軍攻勢迅猛,季連天一身赤鎧領兵衝鋒殺戮,滿垛糧草熊熊燃燒,輜重刀車盡被損毀,左營三萬兵卒如無頭蒼蠅,待宰羊羔,被殺得措不及防。
“列陣排兵!勿要驚惶!”
留營守將暗罵自己流年不利,季連天擒賊先擒王,一杆長槍直直刺去,與守將打在一起。左營被打狠了,迴過神來集合禦敵。
季連天輕蔑提起唇角,高舉長槍,號角長鳴,晉軍都開始且戰且退。
“王八羔子,打完就想跑!”
“弟兄們,殺啊——殺一個不吃虧,都他娘給我殺兩個!”
直戰至白熱化階段,“咻”一聲長箭劃破天際,季連天敏銳躲過,箭頭擦身而過。他抬起頭,對上那抹浸血白袍。
“是你。”
宋清明駕騎棗紅大馬奔襲而來,大刀舞得生風。“是你爺爺我!”
“中營援軍來了!弟兄們衝啊——”
左營一下子歡唿呐喊起來,廝殺間又有了無限氣力。刀鋒攔住槍頭,針尖對上麥芒,宋清明從馬上躍下,和季連天纏鬥在一起。
挪步耍刀,白虹驚鏢捧槍來,力打槍身,開步迴撩刀鋒去,封壓迴拉,捧格弑敵,一招招盡是戰場殺意。
“河西季連天?”宋清明咬牙劈砍而下。
季連天長槍抵去虎口一震,借力刺去冷笑,“雲麾將軍宋清明。”
號角再度長鳴,季連天虛晃一槍,手下親兵立刻攔住將宋清明包圍,如今他偷襲得逞想要借勢脫逃,宋清明又怎會放過,親兵對親兵,他疾步追去,猿臂搭弓引箭。“給老子把命留下!”
箭破盔甲,季連天剛爬上馬鞍,趔趄一下伏馬而去。
“一月之內,必取你項上人頭!”宋清明攥緊弓身,帶著怒意擲地有聲。
黑暗裏依稀見季連天側過頭來,露出輕蔑笑意。
“將軍,射中了麽?”有望解決掉親兵衝衝趕來。
“死不了。”
宋清明將弓箭交給有望,迴首看左營,火光之中黑煙滾滾,營破車毀,遍地狼藉,一地屍骸血流,兵卒們身上沾著血汙與疲憊,皆都看向他。
宋清明迴到主帳的時候,天已經快亮了。
他們打了一副棺木,要送寧老將軍迴京都,隻是四處找不見寧榮。
“左營損失慘重,約有近萬傷亡,如今出師未捷士氣低迷,竟不知該如何是好。”幾個將軍坐那歎息,“更何況聖人竟還讓一個毛頭小子當主帥,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看這天下是真要獻給晉王了。”
“呸,此等話你也敢說!”
“諸位將軍若有力氣,不如想想軍中奸細該如何抓吧。”壯武將軍起身來,掀簾往外走,“真是亂套了。”
他出來,對上宋清明。
“昨晚你的表現可圈可點,可我還是那句話,”壯武將軍說,“你是個良將,但不一定有帥才,聖人這步棋,走得草率了。”
宋清明作揖道:“蒙您謬讚,隻是如今重擔壓肩,不得不行。”
“勸你一句,早日穩定軍心。”
“多謝。”
天將破曉,重重疲乏壓在身上,而他還不能睡,宋清明迴到帳中,卻看見寧榮坐在角落裏。
說起來直到如今,宋清明也想不明白聖人與寧榮為何會選擇自己。他自恃為梟雄猛將,卻又如何當得起主帥之責。若做不到,如今七萬大軍的命便如同當年那三千先鋒軍一般,他如何背的起這血債。
寧榮看見他來了,動了動,嘶啞著吐出聲來。
“那晚秦守說,行軍打仗太過艱辛。二叔身為主帥本就擔重,如果作戰不力,很有可能會被刺激病發。”
“確實如此。”宋清明在他身旁坐下。
“於是我就想著,如果能找人減輕他身上的擔子,或許他就能平平安安地打完仗迴去,”他聲線有些顫抖,“到時候奏請聖人頤養天年,我也不離開京城了,和步青一起還能再陪他十幾年。”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你確實是我眼中最合適的人選,”寧榮轉過頭,疲倦笑道,“聖人也是這麽想的。”
“若我不行呢?”
寧榮深深看著他,從懷中掏出幾份開了火漆的軍報。
宋清明忽然意識到了什麽,他抬手接過,又猶豫著打開。筆跡瘦硬,筆法外露,是趙錫的字。
“八月廿五,錢庭改道陰裏關,求援。”
“九月初三,椋城失守,求援。”
“九月初八,孛城失守,求援。”
“九月十七,鵠城失守,八城已淪陷,急求援。”
“……”
“九月廿三,鄢城位處天險,此後平野千裏無可阻攔。堅壁清野,誓死守城。”
誓死守城。
宋清明久久捏著這些紙片不出聲,明明不過簡短幾句話,他卻要花費極大的時間,久到每一個字,每一下筆劃都銘刻進肺腑。他又看向帳外,今日正是九月廿五。
鄢城裏,趙錫執劍煢煢獨立,仿佛長夜難明。
天上星河轉,遠處地平線處,一片黑壓漸漸彌漫吞噬而來,連著地麵輕輕震動,陡然間數顆流星跌落去,尾線劃破天際,璀璨瑰麗。
趙錫抬起手,似在迎接這盛景,又像步入命運終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誓死守城……他已經不打算後退半步。”宋清明仰頭靠上柱子,一下下撞著,好像隻有這樣才能紓解內心苦痛。“為什麽不能派軍支援,哪怕一萬人也好!”
“抱薪救火,你心知肚明。”
“如今繞路叛軍後方,算上苦戰時日,至少需要一月。但是大軍趕去支援,隻需七日先鋒便可到達。”宋清明喃喃道。
入梁地支援趙錫,則是正麵迎吳、晉鋒芒,即便勝也不過是慘勝,若是敗則滿盤皆輸。
“我說過,”寧榮輕笑道,“爭到這帥位,想去哪就去哪,我是在幫你。”
嗡——
宋清明閉上眼,耳邊響起耳鳴聲,思緒混亂如泅水般,幾近窒息。
朦朧間,他看見那黑壓壓一片彌漫到城下,城頭上,肅殺秋風裏趙錫背影清冷而立,而他伸出手去,趙錫猛然轉過身,拔劍斬來。
“不要來,清明。”
“不要來。”
宋清明怔愣著走上前,任憑劍身從身前而入,胸口赤血從銀白鎧甲中汩汩滲出,他越走越近,直到劍身貫穿身體,他終於牢牢抱住趙錫,隔著長風萬裏,相思無涯。
可他卻說,“我不來了,趙錫。”
我曾以為在家國大義與你中,我會毫不猶豫選擇你。
但原來,我做不到。
勤政殿,燭火一夜未滅。
“陛下又為何執意要用那宋家三郎,”寂靜裏老宦官端茶來,聲調沙啞,“此人不過二十出頭,又與賢王相交甚密,難保他不會為私情所耽。”
趙瑾合上奏疏,嗓音沉冷。“那朕,賭他不會。”
若問世上有誰最不想梁地失守,除他以外,唯有宋清明。
但趙瑾賭宋清明在大局與那人之間選擇大局,賭他會為了那人拚盡一切,隻為在最短的時間內救下梁地。
為了趙錫,宋清明這場仗,必須勝。
號角長鳴,擂鼓陣陣,宋清明在晨光熹微之時驚醒。趙錫執劍下城頭,宋清明走出營帳,盔甲披戴在身,帶著所向披靡的氣勢,他傳令三軍。
“棄梁地,拔營進發蒼州城!”
身後,寧榮涼薄笑了。
作者有話說:
晚點還有一更
隻一句話,寧榮的笑容凝固在了臉上,他突然怔愣住。
“怎麽,怎麽可能呢?白天不是還好好的嗎?”然而對上秦守的神情,絲毫沒有作假,寧榮忽然一下趔趄摔在地上。“不可能。”
宋清明從來沒見過寧榮這個樣子,沒了往日的從容與雲淡風輕,他嘴唇翕動著說不出話,慌亂間,他忽然又踉蹌爬起,跌跌撞撞衝去主帳。
“寧榮!”宋清明趕忙追去,迴首拍了拍秦守,“以寧老將軍之令召集軍中三十將,各營再留兩將看守,帳中商議要事。”
宋清明趕到的時候,寧榮正跪坐在寧老將軍身前,神色平靜,好像又如往日一般。親兵傳令,連同宋清明在內,三十將俱已到齊,圍在偌大軍帳中,人影幢幢。
這一切都太過倉促,以致眾人都有種不真實感。
好好的人,怎麽突然就沒了。
“初步斷定是心痛病發作,但我覺得沒有這麽簡單,像是什麽藥物誘發的。”秦守握住寧榮的手,他的手心滲著手汗,冰冷僵硬。“我盡力了。”
“為什麽說是藥物誘發的?”宋清明想到還在外求學的寧步青,心中也不好受。
“隻是懷疑。這幾日他一直在按時吃藥針灸,如果沒有外力刺激是不會病發的。”
“那你去查。”宋清明伸手遞向寧榮,“你先迴帳中休息下?”
寧榮搖搖頭,站起身來,像一座雕塑一般立在寧老將軍麵前。
“如今討伐叛賊,主帥卻暴病而死……”一將軍搖搖頭,“出師不利,隻怕外頭那些迷信天命之人要將謠言傳得紛紛揚揚。”
縱使宋清明等人早有準備,卻也沒想到這一天真會來到,且來得如此突然。
“且不說別的,軍中事務又該由誰接手?”
“如果敵軍得知此事,恐怕第一時間就該來襲營。”
“我們這群人中壯武將軍資格最老,不如由您來——”
“對啊,還有壯武將軍。”
壯武將軍聞聲一愣,連忙退卻道:“不可呀,此等大事哪能如此兒戲定下。老夫無德無功,實在虧欠啊。”
“壯武將軍!除您以外還有誰人。”
“對啊對啊,您就別退讓了。”
寧榮仿佛聽不見周圍的喧囂,靜靜立在那裏,秦守看著這群將軍心中暗笑,劉備還要三讓徐州呢,這種大事必定要推讓幾番。
一旁王副將賊眉鼠眼又是來迴打量,忽然不合時宜開口道:“諸位將軍,我瞧著雲麾將軍也不失為合適人選啊。”
眾人忽然將目光齊刷刷地看向正在裝透明的宋清明,他頓時如芒在背,恨不得用眼神剮那姓王的一刀。報複,絕對是這馬屁精的報複。
“去去,你一個副將。”一將軍輕蔑道。
“雲麾將軍確實戰功赫赫,可畢竟是毛頭小子嘛。”另一將軍大笑起來,“我這樣說,雲麾將軍你不會生氣吧。”
宋清明歎口氣,看一眼寧榮仍舊僵硬地立在那裏。親人屍骨未寒,一眾將領卻在此爭權奪利,征客無歸日,空悲蕙草摧。隻是寧榮一貫會隱藏自己的情緒,因此也無人在乎。
宋清明正想開口,外頭忽然急急來報。
“敵襲——敵襲——”
“敵軍怎麽會在此時偷襲,”一眾將領皆大驚失色。“這可如何是好!”
寧榮刹那轉過身,秦守也默契抬頭,三人目光交匯間,猛然明白過來。
軍中有奸細,寧長英之死絕非意外。
宋清明與寧榮目光對視間,眸中深藏的期盼與果決,宋清明竟都讀懂了。他扭過頭,率先發問:“敵軍約有幾人,從何方向而來?”
來報斥候倉皇道:“天色太暗,約有數萬之眾,好像是白日在莽山穀對上的那幫晉軍!自東麵借蔭蔽潛來,現已攻破左營防線!”
“手下敗將而已,軍心要穩,”壯武將軍聞聲便笑了,“不足為懼,眾將且隨我——”
“白日是佯敗是假,今夜突襲才是真。”宋清明握住刀柄,抽出刀刃,“中營裏點一萬兵,隨我禦敵!”
“雲麾你!”
“聖人旨意!”寧榮一把撕開腰帶縫,取出傳信信箋啞嗓大喊,“若寧長英遇不測,則命正三品雲麾將軍宋清明為軍中主帥,不得有誤!”
眾人倒吸一口冷氣,宋清明對上寧榮目光,明白了他這些日的底氣來自於哪。
勤政殿中,更漏聲斷,趙瑾踱步於殿裏,近幾日奏折信箋漫天飛,各地急報如雪花般紛紛揚揚,如今他掌權初際根基尚淺,六王之亂虎狼環伺,所能信任的人少之又少。他做完每個決定,皆都如臨深淵,唯恐行差踏錯,萬劫不複。
宋清明,朕能信任你嗎?
“臣必不負所托,”宋清明堅定應了寧榮。平定叛亂一戰取功,那是一個老將最後的夙願。
左營火光衝天,遙隔二三十裏都可見,大軍行進人數過多,乃兵分三路,三營呈犄角之勢紮寨,駿馬一騎絕塵,鼓聲敲斷。
左營混亂中,敵軍攻勢迅猛,季連天一身赤鎧領兵衝鋒殺戮,滿垛糧草熊熊燃燒,輜重刀車盡被損毀,左營三萬兵卒如無頭蒼蠅,待宰羊羔,被殺得措不及防。
“列陣排兵!勿要驚惶!”
留營守將暗罵自己流年不利,季連天擒賊先擒王,一杆長槍直直刺去,與守將打在一起。左營被打狠了,迴過神來集合禦敵。
季連天輕蔑提起唇角,高舉長槍,號角長鳴,晉軍都開始且戰且退。
“王八羔子,打完就想跑!”
“弟兄們,殺啊——殺一個不吃虧,都他娘給我殺兩個!”
直戰至白熱化階段,“咻”一聲長箭劃破天際,季連天敏銳躲過,箭頭擦身而過。他抬起頭,對上那抹浸血白袍。
“是你。”
宋清明駕騎棗紅大馬奔襲而來,大刀舞得生風。“是你爺爺我!”
“中營援軍來了!弟兄們衝啊——”
左營一下子歡唿呐喊起來,廝殺間又有了無限氣力。刀鋒攔住槍頭,針尖對上麥芒,宋清明從馬上躍下,和季連天纏鬥在一起。
挪步耍刀,白虹驚鏢捧槍來,力打槍身,開步迴撩刀鋒去,封壓迴拉,捧格弑敵,一招招盡是戰場殺意。
“河西季連天?”宋清明咬牙劈砍而下。
季連天長槍抵去虎口一震,借力刺去冷笑,“雲麾將軍宋清明。”
號角再度長鳴,季連天虛晃一槍,手下親兵立刻攔住將宋清明包圍,如今他偷襲得逞想要借勢脫逃,宋清明又怎會放過,親兵對親兵,他疾步追去,猿臂搭弓引箭。“給老子把命留下!”
箭破盔甲,季連天剛爬上馬鞍,趔趄一下伏馬而去。
“一月之內,必取你項上人頭!”宋清明攥緊弓身,帶著怒意擲地有聲。
黑暗裏依稀見季連天側過頭來,露出輕蔑笑意。
“將軍,射中了麽?”有望解決掉親兵衝衝趕來。
“死不了。”
宋清明將弓箭交給有望,迴首看左營,火光之中黑煙滾滾,營破車毀,遍地狼藉,一地屍骸血流,兵卒們身上沾著血汙與疲憊,皆都看向他。
宋清明迴到主帳的時候,天已經快亮了。
他們打了一副棺木,要送寧老將軍迴京都,隻是四處找不見寧榮。
“左營損失慘重,約有近萬傷亡,如今出師未捷士氣低迷,竟不知該如何是好。”幾個將軍坐那歎息,“更何況聖人竟還讓一個毛頭小子當主帥,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看這天下是真要獻給晉王了。”
“呸,此等話你也敢說!”
“諸位將軍若有力氣,不如想想軍中奸細該如何抓吧。”壯武將軍起身來,掀簾往外走,“真是亂套了。”
他出來,對上宋清明。
“昨晚你的表現可圈可點,可我還是那句話,”壯武將軍說,“你是個良將,但不一定有帥才,聖人這步棋,走得草率了。”
宋清明作揖道:“蒙您謬讚,隻是如今重擔壓肩,不得不行。”
“勸你一句,早日穩定軍心。”
“多謝。”
天將破曉,重重疲乏壓在身上,而他還不能睡,宋清明迴到帳中,卻看見寧榮坐在角落裏。
說起來直到如今,宋清明也想不明白聖人與寧榮為何會選擇自己。他自恃為梟雄猛將,卻又如何當得起主帥之責。若做不到,如今七萬大軍的命便如同當年那三千先鋒軍一般,他如何背的起這血債。
寧榮看見他來了,動了動,嘶啞著吐出聲來。
“那晚秦守說,行軍打仗太過艱辛。二叔身為主帥本就擔重,如果作戰不力,很有可能會被刺激病發。”
“確實如此。”宋清明在他身旁坐下。
“於是我就想著,如果能找人減輕他身上的擔子,或許他就能平平安安地打完仗迴去,”他聲線有些顫抖,“到時候奏請聖人頤養天年,我也不離開京城了,和步青一起還能再陪他十幾年。”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你確實是我眼中最合適的人選,”寧榮轉過頭,疲倦笑道,“聖人也是這麽想的。”
“若我不行呢?”
寧榮深深看著他,從懷中掏出幾份開了火漆的軍報。
宋清明忽然意識到了什麽,他抬手接過,又猶豫著打開。筆跡瘦硬,筆法外露,是趙錫的字。
“八月廿五,錢庭改道陰裏關,求援。”
“九月初三,椋城失守,求援。”
“九月初八,孛城失守,求援。”
“九月十七,鵠城失守,八城已淪陷,急求援。”
“……”
“九月廿三,鄢城位處天險,此後平野千裏無可阻攔。堅壁清野,誓死守城。”
誓死守城。
宋清明久久捏著這些紙片不出聲,明明不過簡短幾句話,他卻要花費極大的時間,久到每一個字,每一下筆劃都銘刻進肺腑。他又看向帳外,今日正是九月廿五。
鄢城裏,趙錫執劍煢煢獨立,仿佛長夜難明。
天上星河轉,遠處地平線處,一片黑壓漸漸彌漫吞噬而來,連著地麵輕輕震動,陡然間數顆流星跌落去,尾線劃破天際,璀璨瑰麗。
趙錫抬起手,似在迎接這盛景,又像步入命運終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誓死守城……他已經不打算後退半步。”宋清明仰頭靠上柱子,一下下撞著,好像隻有這樣才能紓解內心苦痛。“為什麽不能派軍支援,哪怕一萬人也好!”
“抱薪救火,你心知肚明。”
“如今繞路叛軍後方,算上苦戰時日,至少需要一月。但是大軍趕去支援,隻需七日先鋒便可到達。”宋清明喃喃道。
入梁地支援趙錫,則是正麵迎吳、晉鋒芒,即便勝也不過是慘勝,若是敗則滿盤皆輸。
“我說過,”寧榮輕笑道,“爭到這帥位,想去哪就去哪,我是在幫你。”
嗡——
宋清明閉上眼,耳邊響起耳鳴聲,思緒混亂如泅水般,幾近窒息。
朦朧間,他看見那黑壓壓一片彌漫到城下,城頭上,肅殺秋風裏趙錫背影清冷而立,而他伸出手去,趙錫猛然轉過身,拔劍斬來。
“不要來,清明。”
“不要來。”
宋清明怔愣著走上前,任憑劍身從身前而入,胸口赤血從銀白鎧甲中汩汩滲出,他越走越近,直到劍身貫穿身體,他終於牢牢抱住趙錫,隔著長風萬裏,相思無涯。
可他卻說,“我不來了,趙錫。”
我曾以為在家國大義與你中,我會毫不猶豫選擇你。
但原來,我做不到。
勤政殿,燭火一夜未滅。
“陛下又為何執意要用那宋家三郎,”寂靜裏老宦官端茶來,聲調沙啞,“此人不過二十出頭,又與賢王相交甚密,難保他不會為私情所耽。”
趙瑾合上奏疏,嗓音沉冷。“那朕,賭他不會。”
若問世上有誰最不想梁地失守,除他以外,唯有宋清明。
但趙瑾賭宋清明在大局與那人之間選擇大局,賭他會為了那人拚盡一切,隻為在最短的時間內救下梁地。
為了趙錫,宋清明這場仗,必須勝。
號角長鳴,擂鼓陣陣,宋清明在晨光熹微之時驚醒。趙錫執劍下城頭,宋清明走出營帳,盔甲披戴在身,帶著所向披靡的氣勢,他傳令三軍。
“棄梁地,拔營進發蒼州城!”
身後,寧榮涼薄笑了。
作者有話說:
晚點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