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三娘沒和這樣的人打過交道,經驗不足,立時就準備降價,薛大嫂卻是做過類似行當的,當即掀了盒子蓋兒,指著裏頭幾支做工粗糙的仿生花道:“瞧瞧你這花兒,都分不清哪是瓣兒哪是葉兒,還好意思嫌咱們的品種少。”
賣花婆婆叫她說紅了臉,忙將原來的幾朵花藏起,換了程三娘的花,照著原定的價錢數了錢出來。她拎著盒子到得街巷,挨個去敲大宅的門,那些深宅大院裏的女人們,輕易出不得二門,因此極愛這些走街串巷、消息靈通的賣花婆婆,一來是做買賣,二來是聽八卦。有需求,貨色又好,賣花婆婆今日的生意極火,到了晚間時分,隻剩了兩朵牡丹花,她正準備打道迴府,有個好心的丫頭告訴她道:“程家別院的錢夫人,因著近來要賣飾,又不願去質鋪當賤價,正是想找你這樣的人打探消息呢,你何不將這最後兩朵花賣給她去。”
賣花婆婆也是久聞錢夫人大名,曉得她是個出手大方的,便嘻嘻一笑,謝了那丫頭,立時動身到城東,去叩程家別院的門。錢夫人見了她果然歡喜,開口就問:“可曉得城裏有哪家小娘子要買飾?我這裏有些上好成色的,不知要被哪個撿了便宜去。”賣花婆婆暗地裏撇嘴,怪道都說這位錢夫人有些不懂世故,你就算要打聽消息,也得先給點兒甜頭呀。
小銅錢見她一雙眼隻朝自己盛花兒的盒子上瞟,先明白了過來,忙叫她把那兩隻牡丹取出來,捧給錢夫人看,悄聲道:“夫人,先買了她的花兒,才好再問哩。”錢夫人沉了臉丟了幾個銅板,罵道:“勢利。”賣花婆婆“喲喲”叫了兩聲,嘖道:“夫人,你這兩個錢可不夠買我這花兒,你瞧瞧這樣式,這做工,同我平日賣的不一樣哩。”
錢夫人不相信,還道她訛詐,不料將那牡丹拿起來細看時,卻現果真是兩朵好花,不但編得細致,顏色鮮亮,甚至還能分辨出品種來,那深紅的花瓣千層,是朵“潛溪緋”,另一朵乳黃千葉,乃是牡丹之王“姚黃”。錢夫人看得入神,竟把原本的目的忘卻了,不由自主問道:“這樣精致的仿生花,就是大鋪子裏都不多見,你哪裏尋來的?”
賣花婆婆笑道:“夫人竟不知道?這是你家女兒三娘子的手藝呀。[.超多好看小說]”程三娘兩口子不願納妾,甘家二老一怒之下斷了供給,害得他們生活窘迫的事,錢夫人也有耳聞,她將手裏的兩朵花轉了一轉,頗有些幸災樂禍:“哪個叫她跟她嫂子學的,如今落得這般田地,也罷,我就買了這兩朵花兒,免得她生意不好,窮到吃不上飯。”
賣花婆婆暗笑不已,你自己已窮到要變賣飾了,倒還可憐起別個來。她心裏看不上進心錢夫人,但收了她的錢,少不得還要將些新聞出來,告訴她誰家閨女要置辦頭麵,誰家娶媳婦要買“三金”。
天色黑盡,她才應付完錢夫人,匆匆忙忙地趕到程三娘處,還要買她的仿生花。程三娘見銷路這般好,大喜,可惜她們三人一整天也就做了幾十支,還不夠賣花婆婆一人的量,沒奈何,隻得全家上下齊上陣,丫頭、婆子、奶娘,現教現學,連收工迴來的甘十二都來幫忙裁羅帛。
如此忙碌了兩三日,她們不但供足了賣花婆婆的貨,還攢了百來支。恰逢正月十五上元節,那些平日舍不得買絹羅花的女人們,為了逛街時好看,都讚了錢來買,程三娘她們趁這機會將仿生花漲了一倍的價錢賣了出去,足足淨賺了六貫三百文錢。
薛大嫂和薛二嫂見仿生花如此有賺頭,便勸程三娘早些將作坊開起來:“地方是現成的,不消花錢,隻需出錢雇幾個媳婦子來,早開一天早賺一天的錢哩。”程三娘暗自忖度,家裏的丫頭婆子都有家務事做,奶娘更是不能離孩子太久,人手不夠必要影響收益,不如就依了她們。
這日她同甘十二商量過後,將全家挪到了最後一進院子居住,把二進院子騰了出來,兩邊的廂房盡數打通,各擺了一張大桌子,東廂做絹花,西廂做羅帛花。
等到她作坊開張,小圓帶了兩個兒子來賀她時,她正忙著雇幾個新的媳婦子,滿麵笑容地招唿他們道:“對不住,嫂嫂和侄子們先坐會子,且等我忙完。”小圓見她當了老板主了事,行事作派與以前大不相同,很是替她歡喜,忙道:“不必管我,你先忙著。”
午哥坐不住,拉著辰哥去後頭看小妹妹,小圓叫奶娘們跟了過去,自己則在角落裏挑了個椅子坐了,想看看程三娘如何行事。隻見程三娘先瞧了瞧那幾個媳婦子的指甲縫,遣退了兩個手上有汙泥的,又取了材料來叫她們各偏了一朵花,其中有五個偏得精巧,但最後隻留下了三個。小圓看得明白一時糊塗一時,待得她將留下的媳婦子安排妥當,忍不住問她道:“不愛幹淨的不能要,這個我懂,隻是那手巧的有五個呢,你怎麽也遣了兩個去?”程三娘笑道:“我這裏日夜兩班,方才招的是夜裏那班的人,有一個看上去弱不禁風的樣子,我怕她受不得累,因此沒要。”她說著說著,又不好意思起來,扭捏道:“還有一個,長得輕佻了些……”
那個媳婦子看上去並不輕佻呀,不過多生了幾分顏色而已,小圓想了想,忍不住笑起來,程三娘到底還是小心翼翼的性子難改,這是擔心著甘十二呢。
午哥和辰哥去後頭沒一會子又跑了迴來,都道:“小妹妹不會說話也不會跑,不好頑。”小圓一邊一個摟了他們,笑道:“你們像她們這般大時,更不好頑。”程三娘愛兩個侄兒,使人買了蒸梨兒來與他們吃,又道:“嫂嫂,他們如今難得迴城一趟,帶他們過了花朝節再走呀。”
小圓聽了這建議,頗有幾分意動,自她來到南宋,還未曾見識過外頭節日的景象,反正這迴程慕天許她在程三娘家多住幾日的,若不趁著他不在去逛一逛,誰知還有沒得機會?她不想等到他日坐了海船去了別國再來遺憾,便應了個“好”字。
午哥聽說有得頑,歡喜得跳起來,問道:“娘,甚麽叫花朝節?”小圓把他摟到懷裏,先吟了詩給他聽:“明朝遊上苑,火報春知。花須連夜,莫待曉風吹。”念完又道:“你先把這詩背下,我再與你講故事。”午哥嘟嘟囔囔:“娘和爹沒得兩樣。”小圓隻不理他,轉頭去與程三娘說笑,午哥還賴著不背,豈料辰哥卻先一步背了出來,且一字不差,他這做哥哥的羞慚起來,不待人催他,忙地向小圓學詩,不出五分鍾,也背了滾熟。
小圓讚了他幾句,接著講花朝節,據說則天皇帝冬日在禦花園賞那迎雪盛開的梅花,心情舒暢,心道:我貴為天子,沒有做不了的事,為何不讓百花都在這時節開放,供我欣賞呢?她一時心血來潮,便寫了那詩,當作催花開放的聖旨。這道聖旨一下,各位花仙著慌,才剛二月,百花怎能非時開放?但則天皇帝乃是人間之主,百花仙子也不能不聽她的,於是在二天紛紛開花。
聽到這裏,程三娘自小幾上揀了朵仿生牡丹花,接過話去,笑道:“後頭的我以前就聽嫂嫂講過,唯有牡丹仙子不聽這道聖旨,則天皇帝大怒,將拒不開花的牡丹從長安貶往了洛陽,自那以後,洛陽牡丹聞名天下。嫂嫂這故事哪裏聽來的,我們都隻曉得花朝節是祭花神的。”
小圓怎好與她解釋後世的傳說,隻得接過她手裏的仿生花,讚了幾句精巧,打個馬虎眼揭過。程三娘見她誇自己,便將琢磨了好幾日的主意講了出來:“嫂嫂,花朝節那天,城裏不少有錢人的園圃都許遊人進去賞花,我想借一塊地兒,種些仿生花。”說著拿起一朵花兒比劃了幾下:“加柄加長,多添幾片葉子。”小圓讚道:“這主意極妙,說不準當場就有人買迴去栽在園子裏。”程三娘興奮點頭:“我也是這般想的,這個還可以插到瓶兒裏。”
小圓想了想,道:“你這仿生花,反正本錢不高,不如誰要是來買這大枝的,就另送朵小的,與他插在鬢上,做個活招牌。”程三娘拍手叫好,連忙去作坊布置詳細,又送上了幾支上好的“姚黃魏紫”出來與她戴。
花朝節頭一天,甘十二來問程三娘與小圓:“錢塘門外的玉壺、古柳林、楊府、雲洞,錢湖門外的慶樂、小湖,嘉會門外的包家山、張太尉,都是極有名有園子,你們想去哪一處?”小圓笑道:“哪一處都使得,隻要你哥哥不在那裏。”甘十二大笑:“你們如今在外人眼裏,可是真窮了,和咱們一樣小門小戶,講究那麽些作甚麽。若是哥哥怪罪於你,就跟他講:山裏來的娘子,不用講甚麽規矩。”程三娘擔心小圓生氣,忙拍了他一下。小圓卻笑道:“正是這個理,你若是遇見二郎,定要與他講一講。”
程三娘搬了幾大盒子仿生花來與他們瞧,道:“我在包家山的王保生園租了一塊地兒,已做了許多仿生桃花,使人提前係到了樹上去,嫂嫂是與我同去那裏賞桃花,還是另去別處?”程慕天不在,甘十二自然操心小圓的安全問題,忙道:“既然娘子在那裏有安排,那就都去王保生園,包家山上有道關門,四周遍植桃花,很是好看呢。”
能在離開前瞧一瞧大宋風光,去哪裏小圓都是開心,當即微笑點頭,又喚過兩個孩子,將明日的去處告訴他們,叮囑他們要聽話莫要亂跑。
二日,他們起了個大早,帶上幾個下人和幫忙賣仿生花的媳婦子,坐了轎子上包家山。午哥做在轎子裏扭來扭去活似個猴兒,抱怨他道:“還以為要爬山呢,坐著上去有甚麽意思。”小圓伸出雙手按住他,道:“你姑姑是小腳,爬不得山走不得路,因此要坐轎子。你且安靜些,等到了山上,隨你怎麽瘋。”辰哥掀了簾子一角安安靜靜看風景,突然扭頭道:“娘,我不瘋。”小圓笑著把他摟進懷裏,笑道:“你是乖孩子。”午哥不服氣,撲過來撓他的胳肢窩,兩個扭作一團。小圓被他們鬧得直揉太陽穴,道:“午哥,你這般鬧法,轎夫辛苦,待會兒他的賞錢,可是你來出?”午哥出門時才得了零花錢,聞言忙住了手:“我乖,我不出錢。”小圓笑著搖頭,對付這小子,還得跟他耍心眼子,好事還是壞事?
到得桃花關,果然入眼處盡是群芳競開,甘十二扶著程三娘下了轎子,來與小圓匯合,帶著他們朝園子深處走,一路上不住指點:“那是單葉桃花、千葉的、餅子、緋桃、白桃……”
程家老宅的園子裏,也種有幾株桃樹,可哪裏有這山上的品種齊全,小圓讚歎之餘,愈打定主意,要多尋機會出來走一走。
一處刻意裝點成鄉村山野的杏館酒肆旁,是程三娘租下來賣仿生花的地方,薛大嫂和薛二嫂早已趕到了這裏,做起了生意。他們到達時,地上的盒子裏的小仿生花已賣去了大半,但枝頭的卻絲毫未動。程三娘著急道:“我還怕你們人手不夠,特帶了媳婦子們來,怎地卻一朵也未賣出去?”薛大嫂喜氣洋洋地解釋道:“園子主人才來過,說這樹上的仿生花足以以假亂真,叫咱們莫要摘去,免得讓這園子失了顏色呢。”薛二嫂紅光滿麵地接上話去:“程三娘子莫要愁,園子主人說要出錢將這枝頭的仿生花盡數買下,隻等著你來後去談價錢呢。”
賣花婆婆叫她說紅了臉,忙將原來的幾朵花藏起,換了程三娘的花,照著原定的價錢數了錢出來。她拎著盒子到得街巷,挨個去敲大宅的門,那些深宅大院裏的女人們,輕易出不得二門,因此極愛這些走街串巷、消息靈通的賣花婆婆,一來是做買賣,二來是聽八卦。有需求,貨色又好,賣花婆婆今日的生意極火,到了晚間時分,隻剩了兩朵牡丹花,她正準備打道迴府,有個好心的丫頭告訴她道:“程家別院的錢夫人,因著近來要賣飾,又不願去質鋪當賤價,正是想找你這樣的人打探消息呢,你何不將這最後兩朵花賣給她去。”
賣花婆婆也是久聞錢夫人大名,曉得她是個出手大方的,便嘻嘻一笑,謝了那丫頭,立時動身到城東,去叩程家別院的門。錢夫人見了她果然歡喜,開口就問:“可曉得城裏有哪家小娘子要買飾?我這裏有些上好成色的,不知要被哪個撿了便宜去。”賣花婆婆暗地裏撇嘴,怪道都說這位錢夫人有些不懂世故,你就算要打聽消息,也得先給點兒甜頭呀。
小銅錢見她一雙眼隻朝自己盛花兒的盒子上瞟,先明白了過來,忙叫她把那兩隻牡丹取出來,捧給錢夫人看,悄聲道:“夫人,先買了她的花兒,才好再問哩。”錢夫人沉了臉丟了幾個銅板,罵道:“勢利。”賣花婆婆“喲喲”叫了兩聲,嘖道:“夫人,你這兩個錢可不夠買我這花兒,你瞧瞧這樣式,這做工,同我平日賣的不一樣哩。”
錢夫人不相信,還道她訛詐,不料將那牡丹拿起來細看時,卻現果真是兩朵好花,不但編得細致,顏色鮮亮,甚至還能分辨出品種來,那深紅的花瓣千層,是朵“潛溪緋”,另一朵乳黃千葉,乃是牡丹之王“姚黃”。錢夫人看得入神,竟把原本的目的忘卻了,不由自主問道:“這樣精致的仿生花,就是大鋪子裏都不多見,你哪裏尋來的?”
賣花婆婆笑道:“夫人竟不知道?這是你家女兒三娘子的手藝呀。[.超多好看小說]”程三娘兩口子不願納妾,甘家二老一怒之下斷了供給,害得他們生活窘迫的事,錢夫人也有耳聞,她將手裏的兩朵花轉了一轉,頗有些幸災樂禍:“哪個叫她跟她嫂子學的,如今落得這般田地,也罷,我就買了這兩朵花兒,免得她生意不好,窮到吃不上飯。”
賣花婆婆暗笑不已,你自己已窮到要變賣飾了,倒還可憐起別個來。她心裏看不上進心錢夫人,但收了她的錢,少不得還要將些新聞出來,告訴她誰家閨女要置辦頭麵,誰家娶媳婦要買“三金”。
天色黑盡,她才應付完錢夫人,匆匆忙忙地趕到程三娘處,還要買她的仿生花。程三娘見銷路這般好,大喜,可惜她們三人一整天也就做了幾十支,還不夠賣花婆婆一人的量,沒奈何,隻得全家上下齊上陣,丫頭、婆子、奶娘,現教現學,連收工迴來的甘十二都來幫忙裁羅帛。
如此忙碌了兩三日,她們不但供足了賣花婆婆的貨,還攢了百來支。恰逢正月十五上元節,那些平日舍不得買絹羅花的女人們,為了逛街時好看,都讚了錢來買,程三娘她們趁這機會將仿生花漲了一倍的價錢賣了出去,足足淨賺了六貫三百文錢。
薛大嫂和薛二嫂見仿生花如此有賺頭,便勸程三娘早些將作坊開起來:“地方是現成的,不消花錢,隻需出錢雇幾個媳婦子來,早開一天早賺一天的錢哩。”程三娘暗自忖度,家裏的丫頭婆子都有家務事做,奶娘更是不能離孩子太久,人手不夠必要影響收益,不如就依了她們。
這日她同甘十二商量過後,將全家挪到了最後一進院子居住,把二進院子騰了出來,兩邊的廂房盡數打通,各擺了一張大桌子,東廂做絹花,西廂做羅帛花。
等到她作坊開張,小圓帶了兩個兒子來賀她時,她正忙著雇幾個新的媳婦子,滿麵笑容地招唿他們道:“對不住,嫂嫂和侄子們先坐會子,且等我忙完。”小圓見她當了老板主了事,行事作派與以前大不相同,很是替她歡喜,忙道:“不必管我,你先忙著。”
午哥坐不住,拉著辰哥去後頭看小妹妹,小圓叫奶娘們跟了過去,自己則在角落裏挑了個椅子坐了,想看看程三娘如何行事。隻見程三娘先瞧了瞧那幾個媳婦子的指甲縫,遣退了兩個手上有汙泥的,又取了材料來叫她們各偏了一朵花,其中有五個偏得精巧,但最後隻留下了三個。小圓看得明白一時糊塗一時,待得她將留下的媳婦子安排妥當,忍不住問她道:“不愛幹淨的不能要,這個我懂,隻是那手巧的有五個呢,你怎麽也遣了兩個去?”程三娘笑道:“我這裏日夜兩班,方才招的是夜裏那班的人,有一個看上去弱不禁風的樣子,我怕她受不得累,因此沒要。”她說著說著,又不好意思起來,扭捏道:“還有一個,長得輕佻了些……”
那個媳婦子看上去並不輕佻呀,不過多生了幾分顏色而已,小圓想了想,忍不住笑起來,程三娘到底還是小心翼翼的性子難改,這是擔心著甘十二呢。
午哥和辰哥去後頭沒一會子又跑了迴來,都道:“小妹妹不會說話也不會跑,不好頑。”小圓一邊一個摟了他們,笑道:“你們像她們這般大時,更不好頑。”程三娘愛兩個侄兒,使人買了蒸梨兒來與他們吃,又道:“嫂嫂,他們如今難得迴城一趟,帶他們過了花朝節再走呀。”
小圓聽了這建議,頗有幾分意動,自她來到南宋,還未曾見識過外頭節日的景象,反正這迴程慕天許她在程三娘家多住幾日的,若不趁著他不在去逛一逛,誰知還有沒得機會?她不想等到他日坐了海船去了別國再來遺憾,便應了個“好”字。
午哥聽說有得頑,歡喜得跳起來,問道:“娘,甚麽叫花朝節?”小圓把他摟到懷裏,先吟了詩給他聽:“明朝遊上苑,火報春知。花須連夜,莫待曉風吹。”念完又道:“你先把這詩背下,我再與你講故事。”午哥嘟嘟囔囔:“娘和爹沒得兩樣。”小圓隻不理他,轉頭去與程三娘說笑,午哥還賴著不背,豈料辰哥卻先一步背了出來,且一字不差,他這做哥哥的羞慚起來,不待人催他,忙地向小圓學詩,不出五分鍾,也背了滾熟。
小圓讚了他幾句,接著講花朝節,據說則天皇帝冬日在禦花園賞那迎雪盛開的梅花,心情舒暢,心道:我貴為天子,沒有做不了的事,為何不讓百花都在這時節開放,供我欣賞呢?她一時心血來潮,便寫了那詩,當作催花開放的聖旨。這道聖旨一下,各位花仙著慌,才剛二月,百花怎能非時開放?但則天皇帝乃是人間之主,百花仙子也不能不聽她的,於是在二天紛紛開花。
聽到這裏,程三娘自小幾上揀了朵仿生牡丹花,接過話去,笑道:“後頭的我以前就聽嫂嫂講過,唯有牡丹仙子不聽這道聖旨,則天皇帝大怒,將拒不開花的牡丹從長安貶往了洛陽,自那以後,洛陽牡丹聞名天下。嫂嫂這故事哪裏聽來的,我們都隻曉得花朝節是祭花神的。”
小圓怎好與她解釋後世的傳說,隻得接過她手裏的仿生花,讚了幾句精巧,打個馬虎眼揭過。程三娘見她誇自己,便將琢磨了好幾日的主意講了出來:“嫂嫂,花朝節那天,城裏不少有錢人的園圃都許遊人進去賞花,我想借一塊地兒,種些仿生花。”說著拿起一朵花兒比劃了幾下:“加柄加長,多添幾片葉子。”小圓讚道:“這主意極妙,說不準當場就有人買迴去栽在園子裏。”程三娘興奮點頭:“我也是這般想的,這個還可以插到瓶兒裏。”
小圓想了想,道:“你這仿生花,反正本錢不高,不如誰要是來買這大枝的,就另送朵小的,與他插在鬢上,做個活招牌。”程三娘拍手叫好,連忙去作坊布置詳細,又送上了幾支上好的“姚黃魏紫”出來與她戴。
花朝節頭一天,甘十二來問程三娘與小圓:“錢塘門外的玉壺、古柳林、楊府、雲洞,錢湖門外的慶樂、小湖,嘉會門外的包家山、張太尉,都是極有名有園子,你們想去哪一處?”小圓笑道:“哪一處都使得,隻要你哥哥不在那裏。”甘十二大笑:“你們如今在外人眼裏,可是真窮了,和咱們一樣小門小戶,講究那麽些作甚麽。若是哥哥怪罪於你,就跟他講:山裏來的娘子,不用講甚麽規矩。”程三娘擔心小圓生氣,忙拍了他一下。小圓卻笑道:“正是這個理,你若是遇見二郎,定要與他講一講。”
程三娘搬了幾大盒子仿生花來與他們瞧,道:“我在包家山的王保生園租了一塊地兒,已做了許多仿生桃花,使人提前係到了樹上去,嫂嫂是與我同去那裏賞桃花,還是另去別處?”程慕天不在,甘十二自然操心小圓的安全問題,忙道:“既然娘子在那裏有安排,那就都去王保生園,包家山上有道關門,四周遍植桃花,很是好看呢。”
能在離開前瞧一瞧大宋風光,去哪裏小圓都是開心,當即微笑點頭,又喚過兩個孩子,將明日的去處告訴他們,叮囑他們要聽話莫要亂跑。
二日,他們起了個大早,帶上幾個下人和幫忙賣仿生花的媳婦子,坐了轎子上包家山。午哥做在轎子裏扭來扭去活似個猴兒,抱怨他道:“還以為要爬山呢,坐著上去有甚麽意思。”小圓伸出雙手按住他,道:“你姑姑是小腳,爬不得山走不得路,因此要坐轎子。你且安靜些,等到了山上,隨你怎麽瘋。”辰哥掀了簾子一角安安靜靜看風景,突然扭頭道:“娘,我不瘋。”小圓笑著把他摟進懷裏,笑道:“你是乖孩子。”午哥不服氣,撲過來撓他的胳肢窩,兩個扭作一團。小圓被他們鬧得直揉太陽穴,道:“午哥,你這般鬧法,轎夫辛苦,待會兒他的賞錢,可是你來出?”午哥出門時才得了零花錢,聞言忙住了手:“我乖,我不出錢。”小圓笑著搖頭,對付這小子,還得跟他耍心眼子,好事還是壞事?
到得桃花關,果然入眼處盡是群芳競開,甘十二扶著程三娘下了轎子,來與小圓匯合,帶著他們朝園子深處走,一路上不住指點:“那是單葉桃花、千葉的、餅子、緋桃、白桃……”
程家老宅的園子裏,也種有幾株桃樹,可哪裏有這山上的品種齊全,小圓讚歎之餘,愈打定主意,要多尋機會出來走一走。
一處刻意裝點成鄉村山野的杏館酒肆旁,是程三娘租下來賣仿生花的地方,薛大嫂和薛二嫂早已趕到了這裏,做起了生意。他們到達時,地上的盒子裏的小仿生花已賣去了大半,但枝頭的卻絲毫未動。程三娘著急道:“我還怕你們人手不夠,特帶了媳婦子們來,怎地卻一朵也未賣出去?”薛大嫂喜氣洋洋地解釋道:“園子主人才來過,說這樹上的仿生花足以以假亂真,叫咱們莫要摘去,免得讓這園子失了顏色呢。”薛二嫂紅光滿麵地接上話去:“程三娘子莫要愁,園子主人說要出錢將這枝頭的仿生花盡數買下,隻等著你來後去談價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