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得知錢夫人與丁姨娘的糾紛,十分地不解:“的事麽,怎地變成她們在鬧?”小圓偷笑了好一陣,問他:“丁姨娘到底使了甚麽妙招,居然讓爹每日都宿在她房裏?”程幕天又羞又怒:“爹的這種事,我做兒子的如何得知?”小圓奇道:“你不怕丁姨娘給你添個兄弟?”程幕天迅速搖頭:“不會,其實爹……”忽地警覺起來:“你套我的話?”


    小圓笑倒在床上:“你不是不曉的事麽,為何如此篤定?”程幕天真生起氣來,翻過她就要打,又舍不得下手,隻得剝了她的衣裳,換種方式懲罰。小圓摟過他的頭,悄聲道:“丁姨娘為了謝我的救命之恩,把那法子教我了呢,你想不想試試?”程幕天又怒了:“我又沒毛病。”待得小圓頂風作案試驗了兩下,馬上又改口:“還真有些趣味。”


    一時間房內風光無限,不消細說。


    自從程老爺連接二三宿在丁姨娘房內,丁姨娘便認為翻了身,慫恿程老爺將小四娘交給自己撫養,可惜程老爺在有違規矩的事上一點也不含糊,斷然拒絕了她的要求。


    錢夫人獨守空房好些日子,眼紅難耐,再顧不得甚麽麵子和害羞,將娘家那個妾室教的本事使了些出來,讓程老爺耳目一新,但她受大家閨秀的教育太久,閨房中甚是端莊,不如丁姨娘放得開,程老爺新鮮了兩日個月的大半還是往丁姨娘房裏去。


    程老爺的一妻妾明爭暗鬥小圓落了清閑,每日裏除了見見管事娘子算算帳,就是哄兒子逗官人,好不快活。


    轉眼寒食臨近,小圓抱著望著餘大嫂笑:“幸虧午哥有個奶娘,不然他小小年紀,吃三天冷食哪裏受得了。”餘大嫂笑著接過午哥去喂奶,走到門口又迴頭:“少夫人,采蓮迴來了。”


    小圓抬頭一,前頭的是采蓮頭還跟著提食盒的任青鬆,她瞧見這兩人走在一起,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下,忙喚小丫頭搬凳子小任管事看座。


    任青鬆把食盒擱到桌,開了蓋子請她看來這盒子有三層,頭一層是一盒子應景兒的“子推燕”;第二層是一碗凍薑~;最底下一層是薦餅。小圓問道:“這是預備寒食節賣的?”任青鬆點頭:“是,但咱們蛋糕鋪子來往的都是達官貴人,那些人家廚子廚娘大把,不會理這些便宜事物,我此番來是要與少夫人商議不是租個小鋪來賣‘寒食盒子’。”又笑:“這幾樣都是采蓮親手做的,少夫人嚐嚐?”


    采忙取過小碗調羹舀了幾勺凍薑~,又把薦餅掰開到小圓麵前。小圓先讓小丫頭們把“子推燕”拿去穿上柳枝插到屋簷上,再就著薦餅吃了幾口凍薑~笑道:“味道還好,隻是這樣普通的東西,會有人來買麽?”任青鬆迴道:“凍薑~是用豬肘子做的,咱們還加了雞湯,豬肉雖賤,尋常人家也買不起,雞肉更不用說。


    但咱做地量大。一斤豬肘子並一鍋雞骨湯做出地凍薑~能分成好幾份來賣。這樣成本就降下來。貧窮地人家也能買些迴去嚐嚐。”


    采蓮補充道:“物價漲了。麵粉也貴。們買一個‘寒食盒子’迴去。應景兒地也有了。吃地也有了。既省錢又實惠。”


    小圓讚許點頭。看著麵前二人。竟生出珠聯璧合之感。租個小鋪不是甚麽難事。她當即應了下來。取了錢交由他二人去辦。“寒食盒子”成本低。製作工序簡單。任青鬆拿了本錢。短短幾天時間就在各個貧民聚居區都開了寒食店。又在采蓮地建議下增加了茸母糕餅、蒸糯米和鹹鴨蛋。供自由搭配組合。那些手中無甚錢地窮漢。乃至做小生意地小商戶。見有了這個盒子。麵粉也不用買。豬肉也不用買。都覺得極合算。紛紛趕在寒食節前來買幾個迴去。


    臨安地貧民區與富戶區很不相同。那些多層地木製樓房一棟緊挨一棟。密集得連個小院子都難尋到。各家各戶離得近。好消息就傳地快。沒幾日眾人都曉得了何氏寒食店地寒食盒子既便宜又方便。唿朋喚友地來買。店裏地生意更加紅火起來。


    這日程幕天迴來。在門口聽見有人吹簫子。近前一看。原來是賣稠。他想起家裏地午哥。忙命人將那擔兒整個買下。搬迴房裏去。所謂稠。不過是又濃又厚地糖汁而已。小圓不許午哥多吃。又見程幕天竟將整擔都搬了迴來。苦惱道:“就是覺得這不是甚麽好東西。才沒讓廚房做。沒想到你卻買迴這麽多。”程幕天嚐了一口。自己也覺得不好吃。丟開碗笑道:“應節氣罷了。管它呢。”小圓問他:“你買了這許多。可有給小四娘送一碗過去?”程幕天忙著哄著午哥再嚐一口稠應應節氣。頭也不抬:“她自有繼母操心。我管那麽些作甚


    小圓笑罵他太偏心。命人將稠送一半到前頭院兒


    宋人最看重的節日有三,除了冬至和元旦,就是這寒食節,因此程老爺過節的興致十分濃厚,吩咐管家的小圓辦個小家宴。大小寒食節一共三天,全都要禁火,家宴除了吃薦餅稠這些“寒具”,別無其他選擇,小圓索性把自家寒食店的寒食盒子搬了一大摞來,滿滿當當擺了一桌子,還給管事娘子和各院的大丫頭各發了一盒。


    家宴開場,眾人臉色皆不同,程老爺見兒媳又給他孫子添進賬,拿著個薦餅直樂;錢夫人陪嫁的幾個店鋪月月虧本,兒媳賺錢卻不捎帶她,便隻盯著凍薑~不作聲;丁姨娘則是一見正房娘子皺眉頭就開心,趁機舀了稠哄小四娘到她這邊來。


    程幕天如今修養功夫很到家,悶頭啃茸母糕餅,哪個也不看;這裏本不該小圓侍候,但丁姨娘在哄小四娘,她隻得站起來盛了一碗麥粥捧到程老爺麵前,道:“爹,店裏賣的都是幹食,我到廚房端了粥來,你且就著餅喝一口。”


    程幕天見父親的妾坐著不動,卻要他娘子忙前忙後,一雙眉毛皺得似墨團,他不敢明著提意見,便故意咳了一聲。程老爺醒悟過來,忙道:“媳婦你坐著,讓丁姨娘來。”


    丁姨娘哄了小娘半日也沒能把她哄過來,心內正傷心,忽聽得程老爺叫她去侍候,隻得委委屈屈從她的小幾旁走到大桌子邊,接過小圓手裏的碗,放到錢夫人麵前。


    同她一樣,錢夫人也極愛對手難過,臉上就顯出笑來,問小圓道:“媳婦,你這個盒子幾個錢一個?”小圓答道:“便宜,帶凍薑~或鹹鴨蛋的十五個錢一盒,若兩個都要,價錢加倍,若都不要就更便宜了,隻需五個錢。”錢夫人驚訝道:“賣得這樣賤,怎麽賺錢?”


    小圓不願告實情,隻道:“耍著頑呢,打發時日而已,那個鋪子也隻租了這幾天,寒食節一過就收攤。”


    所謂薄利多銷,這個道老爺和程幕天都明白,卻無一個人願意講與錢夫人聽,錢夫人就真以為兒媳的鋪子是虧本的,待到家宴一結束就質問程老爺:“我的陪嫁你總說要留給孫子,我多花一文都要挨罵,媳婦拿著錢丟到水裏開店耍呢,你怎麽不說她?”


    偏媳不偏娘子,傳出去很要讓人講閑話,程老爺無法,隻得告訴她:“她那一個盒子,少說也能賺一半,她臨時租的鋪子,一共十來個,聽說開張頭一天總共一千五百個盒子早早兒就賣光了,後頭幾天還一直在加量,你自個兒撥算盤算去罷。”錢夫人不會打算盤,隻約摸著估計這是個大數目,半信半道:“一千五百個盒子,就算有十幾個店,每個店也要做百來個,哪裏來的那麽些功夫和人手,哄人呢?”


    程老聽了她的言論,笑起來:“媳婦說她不懂廚事,我看你更不通,寒食節賣的‘寒具’都是冷食,又無須現賣現做,她的大廚房另設在別處呢,請了好些媳婦子,日夜兩班輪倒著做,流水似的往店裏運盒子,哪有來不及的。”


    錢夫人隻覺得心口一疼,要小銅攙扶著才站得穩:“媳婦這樣賺錢的生意,竟不叫我一起。”程老爺惱怒道:“你要賺錢作甚麽,賺了搬迴娘家便宜過繼的兄弟麽?”錢夫人急急分辨錢老太爺和辛夫人斷不會過繼兒子,程老爺道:“哄誰呢,大宋律例,絕戶都得過繼個兒子。”錢夫人見這般說服不了他,就換了一招,道:“你口口聲聲說錢都是孫子的,可我那幾個陪嫁鋪子,本錢都快賠光了,恐怕等到孫子長大,隻有個空殼子。”


    程老爺雖時刻盯著她的錢,卻是沒管過她的生意――他自己的生意還是程幕天打點的呢,驚道:“竟到了如此地步?”錢夫人見他鬆動,加了把火:“不隻鋪子,田莊也是無甚出產,連莊戶都在餓肚子。”


    程老爺兒子兒媳家裏家外都是好手,聽說她的鋪子莊子都虧本,就有些看不上她,道:“虧得沒讓你管家,不然米錢都要敗掉。”


    -明日明------


    親們,明兒我有些事,因此隻有一章,十分抱歉。


    為了證明我的歉意,後天三更,謝謝大家的支持!


    寒食節至,程二郎抱著小午哥看那遍插屋簷的柳枝,奇道:“今年柳枝上怎地沒串‘子推燕’?”


    小圓哄著午哥笑他村,道:“‘子推燕’早過時了,如今流行掛粉紅票!”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生活顧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昧並收藏南宋生活顧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