霎時大年三十,小圓在陳姨娘懷裏扭了半日,還是不得不登上了去何府過年的轎子。
她在家磨蹭了許久,路上又特意囑咐轎夫慢些走,於是等她到何府時,年夜飯都已擺上了桌。
她深吸了一口氣,進門時就作好了挨罵的準備,不料薑夫人卻是親親熱熱,半句重話也無。
何老大親自捧了碗餺飥,讓她坐到薑夫人身旁,笑道:“四妹來得正是時候,正有樁喜事要告訴你。”
薑夫人亦笑道:“正是,我這裏有門好親要說與你姨娘,若是她同意,年後就把酒辦了,咱們也沾光樂和樂和。”
小圓心內一緊,要去拿湯匙的手慢了下來:“四娘先替姨娘謝過夫人了,隻不知是哪戶人家?”
薑夫人見她相問,臉上反露了尷尬:“是……是禦史中丞家的老爺……”
“鼓樓的禦史中丞家?”饒是小圓定力過人,也禁不住叫了起來。
薑夫人急急點了點頭,道:“上次人家沒看中你,皆是因你萬事不會,你姨娘針線上是頂尖的,必能合了中丞老爺的意。”
薑夫人話畢,老大老二齊心協力把禦史中丞家誇得天上有地下無,直道陳姨娘若嫁過去,後半生必能安享富貴,衣食無憂。
小圓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何耀弘,無奈何耀弘向來不把冠有“姨娘”稱號的人放在眼裏,隻要小圓無事,他就眼觀鼻鼻觀心。
薑夫人三人講得紅光滿麵,竟將小圓撂在了一旁,仿佛陳姨娘明日就要一頂藍布小轎抬進進中丞家側門似的。
小圓看著薑夫人興高采烈的模樣,不禁想起一年前,她也是這般喜笑顏開地告訴陳姨娘,自己與四娘尋了門好親——
“姨娘,禦史中丞家來相看媳婦的人都進了四娘的院子了。”阿蘇從小圓院門口打探消息迴來,對陳姨娘說。
陳姨娘忙趕過去站在院門處遠遠看了一眼,問門口的丫環:“怎麽來的是兩個年輕媳婦?”
那丫環左右看看,湊到陳姨娘耳邊小聲講了幾句,陳姨娘立時大驚:“什麽?禦史中丞家的姨娘?”
裏頭的婆子聽到陳姨娘的聲音,忙奔出來把她拖到院子外,說:“陳姨娘,人家到底是來看你生的女兒的,你大唿小叫像個什麽樣?”
陳姨娘一向安靜守禮,剛才實是過於心急,聲調才高了些,婆子一提醒,她的臉就微微紅了起來,但還是堅持問道:“錢媽,那兩個女客是禦史中丞家的什麽人?”
錢媽左顧右盼,恩恩啊啊了兩句就要迴院,陳姨娘猛地一把拽住她,她以為陳姨娘要耍潑,就要迴頭喊人,沒想到陳姨娘卻自袖子裏悄悄塞給她一把錢,說:“錢媽,你老是向來是最憐惜人的。”
錢媽把另一隻手籠進袖子數了數,笑道:“四娘是你生的,你急也是該的,其實這事前頭的人都曉得了,也不怕告訴你,那是禦史中丞家的兩個姨娘。”
陳姨娘又問:“那禦史中丞家的三公子還未娶妻就先納了妾了?”
“嗐,他家的三公子聽說才十五歲呢,有沒有近身服侍的婢女都不一定,哪裏來的妾?”
陳姨娘被近午的日頭晃得睜不開眼,身子晃了晃眼看就要倒下,錢媽忙伸手扶住她,勸道:“陳姨娘,你也別泄氣,四娘雖說是過去做偏房,可禦史中丞家大業大,必虧不了她。”
“偏房?難道四娘不是去給中丞家三少爺做正房?那兩個女人到底是誰的妾?”陳姨娘的聲音尖厲起來。
錢媽扶著她的手竟不自覺哆嗦了一下,畏畏縮縮地迴答:“是,是他們家老爺的兩個妾。”
陳姨娘兩眼發黑,硬撐著走進屋內,對禦史中丞的兩個妾說:“今日我們家四娘身子不爽利,兩位姨娘不如改日再來吧。”
那兩個妾,一個麵露笑意,一個卻皺起了眉頭。
小圓見陳姨娘神色不對,忙配合著伏在桌上咳個不停,禦史中丞家的兩個妾無法,隻得辭了出去。
不等薑夫人屋子裏的婆子開口,陳姨娘就每人塞了幾十個錢,福了福身子,說:“實是四娘身子不爽快,等過兩日不咳了,還要勞煩幾位請方才的兩位姨娘來。”
那幾個婆子聽得她如此說,又看在錢的份上,臉色才稍稍好看了些,臨走時猶道:“我們倒是無妨,仔細夫人那裏。”
婆子們走後,陳姨娘把方才在錢媽處打探到的消息對小圓講了一遍,囑咐她道:“過兩日她們再來時,無論問你會什麽技藝,你全要迴答‘不會’,還要找機會在她們麵前露一露你的腳。”
小圓雖不明所以,還是一一應了,又聽陳姨娘的勸,每日裏隻吃一頓,且隻吃素菜,等到禦史中丞家的那兩個姨娘又來的時候,她已是餓得雙眼無神,腳步虛浮。
這兩個姨娘,穿著差不多的水色衣裙,不過一個瘦削,另一個卻珠圓玉潤。那瘦些的一見小圓就驚叫道:“這才幾日功夫,臉就黃成了這樣,莫不是有病?”
胖些的姨娘卻說:“李姨娘,上次咱們來的時候她不就已經病了嗎,這大病初愈,臉色自然難看些。”
李姨娘斜了她一眼,說:“王姨娘,這位妹妹是大家閨秀,想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你不要讓人比下去了才好。”
王姨娘一點也不生氣,笑眯眯地拉過小圓的手,說:“何妹妹,休聽她瞎說,能得個有才氣的妹妹相伴,是我的福氣。”
李姨娘哼了一聲,“那就別囉嗦了,開始罷。”
小圓茫然地看了看她,又看了看王姨娘,問:“開始什麽?”
“琴棋書畫呀,一樣一樣來,先搬了琴出來讓咱們王姨娘來評一評,你可別小看了王姨娘,她以前呀,可是歌舞坊的紅人兒。”李姨娘尋了張最大的椅子坐了下來,斜著眼挑釁似的看著王姨娘。
小圓老實迴答道:“兩位姐姐,我沒有琴,琴棋書畫我一樣也未學過。”
李、王兩位姨娘都瞪大了眼,異口同聲道:“都不會?”
小圓點了點頭,垂下眼簾絞裙上的帶子。
“喲,王姨娘,這下可你得意了,這小丫頭連張琴都沒有。”李姨娘有些迫不及待地站起身來往門口走,“我這就去迴了老爺,這何家的四娘什麽都不會,拿什麽來伺候老爺?”
王姨娘抿了抿嘴,對小圓說:“何妹妹,你什麽技藝也沒有,可怎麽作妾呢?”
眼見李姨娘都不見了身影,王姨娘還躊躇著不肯離開,小圓隻得“哎喲”一聲提起裙子:“我的腳,怎地就痛起來了。”
王姨娘低頭一看,“何妹妹,你怎麽沒纏腳?”
小圓將一雙大腳朝外又挪了挪,王姨娘遺憾地搖搖頭:“何妹妹,不是姐姐我不幫你,實在是……”
小圓想說些客套話,又怕王姨娘當了真,隻得低著頭一言不發。
好容易打發走王姨娘,她才鬆了口氣。誰料自此之後,薑夫人又三番五次請了別家的姨娘來相看小圓,一心要將她賣進高官家作妾,把陳姨娘和小圓嚇得不輕……
“四娘,在想什麽?快些來用些酒菜,吃飽了好迴去陪你姨娘守歲。”薑夫人夾了一碟菜放到小圓麵前,打斷了她的思緒。
何耀弘皺眉道:“夫人,四妹理當在家中守歲,怎好讓她去陳府?”
薑夫人被他一句話堵住,不知如何是好。小圓想到能迴家與陳姨娘一同守歲,心中雀躍不已,馬上起身謝過薑夫人。何耀弘待要再勸,卻被老二摟住肩拖了出去。
薑夫人記掛著要早早趕小圓迴去勸陳姨娘再度為妾,小圓也一心想早些迴家,於是這頓年夜飯還不到半個時辰就草草收場。
小圓有些氣惱何耀弘不幫陳姨娘講話,也不要他送,獨自鑽進轎子迴家。
&l;br
她在家磨蹭了許久,路上又特意囑咐轎夫慢些走,於是等她到何府時,年夜飯都已擺上了桌。
她深吸了一口氣,進門時就作好了挨罵的準備,不料薑夫人卻是親親熱熱,半句重話也無。
何老大親自捧了碗餺飥,讓她坐到薑夫人身旁,笑道:“四妹來得正是時候,正有樁喜事要告訴你。”
薑夫人亦笑道:“正是,我這裏有門好親要說與你姨娘,若是她同意,年後就把酒辦了,咱們也沾光樂和樂和。”
小圓心內一緊,要去拿湯匙的手慢了下來:“四娘先替姨娘謝過夫人了,隻不知是哪戶人家?”
薑夫人見她相問,臉上反露了尷尬:“是……是禦史中丞家的老爺……”
“鼓樓的禦史中丞家?”饒是小圓定力過人,也禁不住叫了起來。
薑夫人急急點了點頭,道:“上次人家沒看中你,皆是因你萬事不會,你姨娘針線上是頂尖的,必能合了中丞老爺的意。”
薑夫人話畢,老大老二齊心協力把禦史中丞家誇得天上有地下無,直道陳姨娘若嫁過去,後半生必能安享富貴,衣食無憂。
小圓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何耀弘,無奈何耀弘向來不把冠有“姨娘”稱號的人放在眼裏,隻要小圓無事,他就眼觀鼻鼻觀心。
薑夫人三人講得紅光滿麵,竟將小圓撂在了一旁,仿佛陳姨娘明日就要一頂藍布小轎抬進進中丞家側門似的。
小圓看著薑夫人興高采烈的模樣,不禁想起一年前,她也是這般喜笑顏開地告訴陳姨娘,自己與四娘尋了門好親——
“姨娘,禦史中丞家來相看媳婦的人都進了四娘的院子了。”阿蘇從小圓院門口打探消息迴來,對陳姨娘說。
陳姨娘忙趕過去站在院門處遠遠看了一眼,問門口的丫環:“怎麽來的是兩個年輕媳婦?”
那丫環左右看看,湊到陳姨娘耳邊小聲講了幾句,陳姨娘立時大驚:“什麽?禦史中丞家的姨娘?”
裏頭的婆子聽到陳姨娘的聲音,忙奔出來把她拖到院子外,說:“陳姨娘,人家到底是來看你生的女兒的,你大唿小叫像個什麽樣?”
陳姨娘一向安靜守禮,剛才實是過於心急,聲調才高了些,婆子一提醒,她的臉就微微紅了起來,但還是堅持問道:“錢媽,那兩個女客是禦史中丞家的什麽人?”
錢媽左顧右盼,恩恩啊啊了兩句就要迴院,陳姨娘猛地一把拽住她,她以為陳姨娘要耍潑,就要迴頭喊人,沒想到陳姨娘卻自袖子裏悄悄塞給她一把錢,說:“錢媽,你老是向來是最憐惜人的。”
錢媽把另一隻手籠進袖子數了數,笑道:“四娘是你生的,你急也是該的,其實這事前頭的人都曉得了,也不怕告訴你,那是禦史中丞家的兩個姨娘。”
陳姨娘又問:“那禦史中丞家的三公子還未娶妻就先納了妾了?”
“嗐,他家的三公子聽說才十五歲呢,有沒有近身服侍的婢女都不一定,哪裏來的妾?”
陳姨娘被近午的日頭晃得睜不開眼,身子晃了晃眼看就要倒下,錢媽忙伸手扶住她,勸道:“陳姨娘,你也別泄氣,四娘雖說是過去做偏房,可禦史中丞家大業大,必虧不了她。”
“偏房?難道四娘不是去給中丞家三少爺做正房?那兩個女人到底是誰的妾?”陳姨娘的聲音尖厲起來。
錢媽扶著她的手竟不自覺哆嗦了一下,畏畏縮縮地迴答:“是,是他們家老爺的兩個妾。”
陳姨娘兩眼發黑,硬撐著走進屋內,對禦史中丞的兩個妾說:“今日我們家四娘身子不爽利,兩位姨娘不如改日再來吧。”
那兩個妾,一個麵露笑意,一個卻皺起了眉頭。
小圓見陳姨娘神色不對,忙配合著伏在桌上咳個不停,禦史中丞家的兩個妾無法,隻得辭了出去。
不等薑夫人屋子裏的婆子開口,陳姨娘就每人塞了幾十個錢,福了福身子,說:“實是四娘身子不爽快,等過兩日不咳了,還要勞煩幾位請方才的兩位姨娘來。”
那幾個婆子聽得她如此說,又看在錢的份上,臉色才稍稍好看了些,臨走時猶道:“我們倒是無妨,仔細夫人那裏。”
婆子們走後,陳姨娘把方才在錢媽處打探到的消息對小圓講了一遍,囑咐她道:“過兩日她們再來時,無論問你會什麽技藝,你全要迴答‘不會’,還要找機會在她們麵前露一露你的腳。”
小圓雖不明所以,還是一一應了,又聽陳姨娘的勸,每日裏隻吃一頓,且隻吃素菜,等到禦史中丞家的那兩個姨娘又來的時候,她已是餓得雙眼無神,腳步虛浮。
這兩個姨娘,穿著差不多的水色衣裙,不過一個瘦削,另一個卻珠圓玉潤。那瘦些的一見小圓就驚叫道:“這才幾日功夫,臉就黃成了這樣,莫不是有病?”
胖些的姨娘卻說:“李姨娘,上次咱們來的時候她不就已經病了嗎,這大病初愈,臉色自然難看些。”
李姨娘斜了她一眼,說:“王姨娘,這位妹妹是大家閨秀,想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你不要讓人比下去了才好。”
王姨娘一點也不生氣,笑眯眯地拉過小圓的手,說:“何妹妹,休聽她瞎說,能得個有才氣的妹妹相伴,是我的福氣。”
李姨娘哼了一聲,“那就別囉嗦了,開始罷。”
小圓茫然地看了看她,又看了看王姨娘,問:“開始什麽?”
“琴棋書畫呀,一樣一樣來,先搬了琴出來讓咱們王姨娘來評一評,你可別小看了王姨娘,她以前呀,可是歌舞坊的紅人兒。”李姨娘尋了張最大的椅子坐了下來,斜著眼挑釁似的看著王姨娘。
小圓老實迴答道:“兩位姐姐,我沒有琴,琴棋書畫我一樣也未學過。”
李、王兩位姨娘都瞪大了眼,異口同聲道:“都不會?”
小圓點了點頭,垂下眼簾絞裙上的帶子。
“喲,王姨娘,這下可你得意了,這小丫頭連張琴都沒有。”李姨娘有些迫不及待地站起身來往門口走,“我這就去迴了老爺,這何家的四娘什麽都不會,拿什麽來伺候老爺?”
王姨娘抿了抿嘴,對小圓說:“何妹妹,你什麽技藝也沒有,可怎麽作妾呢?”
眼見李姨娘都不見了身影,王姨娘還躊躇著不肯離開,小圓隻得“哎喲”一聲提起裙子:“我的腳,怎地就痛起來了。”
王姨娘低頭一看,“何妹妹,你怎麽沒纏腳?”
小圓將一雙大腳朝外又挪了挪,王姨娘遺憾地搖搖頭:“何妹妹,不是姐姐我不幫你,實在是……”
小圓想說些客套話,又怕王姨娘當了真,隻得低著頭一言不發。
好容易打發走王姨娘,她才鬆了口氣。誰料自此之後,薑夫人又三番五次請了別家的姨娘來相看小圓,一心要將她賣進高官家作妾,把陳姨娘和小圓嚇得不輕……
“四娘,在想什麽?快些來用些酒菜,吃飽了好迴去陪你姨娘守歲。”薑夫人夾了一碟菜放到小圓麵前,打斷了她的思緒。
何耀弘皺眉道:“夫人,四妹理當在家中守歲,怎好讓她去陳府?”
薑夫人被他一句話堵住,不知如何是好。小圓想到能迴家與陳姨娘一同守歲,心中雀躍不已,馬上起身謝過薑夫人。何耀弘待要再勸,卻被老二摟住肩拖了出去。
薑夫人記掛著要早早趕小圓迴去勸陳姨娘再度為妾,小圓也一心想早些迴家,於是這頓年夜飯還不到半個時辰就草草收場。
小圓有些氣惱何耀弘不幫陳姨娘講話,也不要他送,獨自鑽進轎子迴家。
&l;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