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劉媽到了府裏見著薑夫人,將小圓這些日子的行為舉止一五一十講了一遍,又道:“夫人,四娘還是同以前一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連廟裏燒香都不肯去,同程少爺也無私下交往。”
薑夫人氣得滿頭珠翠亂晃,狠狠朝桌上拍了一掌,“不成器的老東西,以前讓你看著她們就沒一迴盯好過,如今又是這樣,我要你留意她的行為舉止作什麽,她與程二郎定聘禮都行過了,隻等著明年成親,就算他們有來往我又能把她如何?”
薑夫人發脾氣乃是家常便飯,劉媽跟了她幾十年自是明白,當下不慌不忙地跪倒在地,狀了副委屈的模樣問道:“不知夫人何意,我是蠢慣了的,還望夫人明示。”
薑夫人長吸一口氣,卻又無可奈何,隻得把話挑明:“她們才燒了舊屋又換新宅,想必手裏攥的錢不少罷?”
劉媽悄悄摸了摸袖子裏的錢,就照著小圓教的答道:“那宅子並不是四娘的,卻是在陳姨娘名下。”
薑夫人驚喜道:“她一個妾,能有什麽私產,她的宅子便是我的宅子!”,她疊聲喚人去收房子,突然又記起,陳姨娘的賣身契已拿去跟程慕天換了何老大買官的兩萬貫錢,她如今已是自由身,就算再有十棟八棟宅子,也由不得自己來過問。
到晚間賞月時,小圓見著薑夫人有些頹然的臉,心中偷笑了一迴,抬頭看看天,直覺得今晚的月亮果然又大又圓。
她拿了塊西瓜慢慢吃著,朝周圍眾人看去,大哥何耀齊正湊在薑夫人身旁竊竊私語;二哥何耀致忙著與周姨娘的丫頭調笑;周姨娘在同三哥講話,但不知他有沒有在聽。
“四妹,你三哥中舉這些年不做去做官,非要考個一甲頭名迴來,他在家除了讀書萬事不理,來年春闈的錢可從哪裏來?要不你同程妹夫說說,叫他再與我們些錢?”何老大搖搖晃晃走到小圓麵前,晃著手中的酒杯說。
不等小圓開口,何耀弘已是拍案而起,周姨娘忙拉了他的袖子道:“耀弘,你大哥也是為你好,再說規矩在那裏,你怎能同你哥哥拍桌子?”
何耀弘一把甩開他生母的手,咬牙切齒道:“既是要講規矩,那你還得尊我一聲三少爺!大哥一口一個妹夫,如此敗壞四妹的名聲,叫她以後如何做人?”
周姨娘一聽,立時扯散了頭發,坐到地上嚎哭起來。薑夫人清了清嗓子,喚迴何老大,拍著他的手說:“大郎,你心是好的,可性子不能這樣直,這話要是傳出去,程家鬧著要退親可怎生是好?”
何老二丟開丫頭的手,扭頭道:“母親說的是,妹妹要是嫁不出去可就糟了。不過咱們就在臨安府住著,春闈能花幾個錢?改日我去央了程二郎帶我做生意,賺些錢來與母親便是了。”
薑夫人瞪了他一眼,“你以為做生意同調戲丫頭一樣容易?莫敗光了家產倒是真的,還不如叫你大哥去。”
何老二討了個沒趣,又去尋耀弘說話,可耀弘正在生悶氣,理也不理他。何老大與薑夫人又講起了悄悄話,還不時掃老二一眼。周姨娘鬧了一會兒,見無人理她,又自顧自爬起來,抓了塊月餅揣進懷裏。
原來還有這麽一出,但替三哥趕考出錢,她心裏還是極願意的,於是小圓微笑著看完這出鬧劇,站起來道:“夜也深了,我這便迴去了,叫三哥送我罷。”
薑夫人掩不住臉上的笑意,忙催了何耀弘去換衣裳,“還是你四妹乖巧,多帶幾個人去,莫把錢弄丟了。”
何耀弘把小圓送上轎子,轉身就要迴去,小圓忙叫住他道:“三哥,你不陪我走走?”
何耀弘停了腳步,卻沉默不語,小圓看了看跟在他身後等著去抬錢的小子,馬上明白過來:“這些愣頭小子,三哥這麽大個人,能丟了不成?采菊,與他們每人五十文,明日再到我府上來。”
那幾個小子得了錢,謝過賞一哄而散,何耀弘走到轎旁,悶聲道:“四妹,三哥真是無用,累你又要費錢。”
小圓催了轎夫慢慢走著,安慰他道:“三哥,我也是為著自己的私心,想花些錢財換你能安靜讀書,那樣你來年進士及第,妹妹我也好跟著沾光。”
何耀弘欲要再說,聲已哽咽,他怕小圓聽出來,隻得一路無語送她到陳宅門口。
陳姨娘已是接了出來,望著遠去的何耀弘奇道:“你三哥怎麽話也不講一句?”
小圓悄悄抹了眼角的一滴淚,笑道:“三哥嗓子啞了,怕我聽出來。”
陳姨娘早命人在園子備好了香案和酒席,同小圓一起淨手焚香。小圓見陳姨娘口中念念有詞,仔細一聽,原來是在對月許願,望女兒康健,婚事圓滿;她便照著樣子念起來,不過把“女兒”換作了“母親”二字。
陳姨娘聽到她的祝願,唬了一跳,捂了她的嘴道:“四娘,你該祈願‘貌似嫦娥,麵如皓月’,姨娘已是被賣過一遭,豈能再提婚事。”
小圓撥開她的手,故意將臉摸了一摸,“你女兒已是花容月貌,何須再求?”
陳姨娘笑出聲來,拉著她入席,道:“姨娘這輩子能看著你平平安安,以後同姑爺和和睦睦,也就心滿意足了。”
席上的菜色都是陳姨娘精心準備,花炊鵪子、五珍膾、大金橘、小橄欖,十個下酒盞,八道勸酒果子,俱用白瓷小碟裝著;外加兩大盤子各式月餅,全是陳姨娘親手做成。
小圓嚐了口月餅,連聲道好吃,又取了塊遞給陳姨娘,說:“姨娘你也不過三十歲出頭,如今又是自由身,怎麽不能提婚事?按說我不是兒子,不該提這話,可等我明年出了門子,姨娘你一個女人家,怎麽好支撐門戶?”
陳姨娘掰著月餅沉默不語,小圓便知她是聽了進去,也就不再提,接過小丫頭遞過來的羊皮燈,拉起陳姨娘,戴了蓋頭走到河邊放燈,此時河麵上已布滿了“一點紅”,遠遠望去煞是好看,二人第一次無拘無束過中秋,自是十分盡興,夜深丫頭催了好幾迴方才迴房去睡。
&l;br
薑夫人氣得滿頭珠翠亂晃,狠狠朝桌上拍了一掌,“不成器的老東西,以前讓你看著她們就沒一迴盯好過,如今又是這樣,我要你留意她的行為舉止作什麽,她與程二郎定聘禮都行過了,隻等著明年成親,就算他們有來往我又能把她如何?”
薑夫人發脾氣乃是家常便飯,劉媽跟了她幾十年自是明白,當下不慌不忙地跪倒在地,狀了副委屈的模樣問道:“不知夫人何意,我是蠢慣了的,還望夫人明示。”
薑夫人長吸一口氣,卻又無可奈何,隻得把話挑明:“她們才燒了舊屋又換新宅,想必手裏攥的錢不少罷?”
劉媽悄悄摸了摸袖子裏的錢,就照著小圓教的答道:“那宅子並不是四娘的,卻是在陳姨娘名下。”
薑夫人驚喜道:“她一個妾,能有什麽私產,她的宅子便是我的宅子!”,她疊聲喚人去收房子,突然又記起,陳姨娘的賣身契已拿去跟程慕天換了何老大買官的兩萬貫錢,她如今已是自由身,就算再有十棟八棟宅子,也由不得自己來過問。
到晚間賞月時,小圓見著薑夫人有些頹然的臉,心中偷笑了一迴,抬頭看看天,直覺得今晚的月亮果然又大又圓。
她拿了塊西瓜慢慢吃著,朝周圍眾人看去,大哥何耀齊正湊在薑夫人身旁竊竊私語;二哥何耀致忙著與周姨娘的丫頭調笑;周姨娘在同三哥講話,但不知他有沒有在聽。
“四妹,你三哥中舉這些年不做去做官,非要考個一甲頭名迴來,他在家除了讀書萬事不理,來年春闈的錢可從哪裏來?要不你同程妹夫說說,叫他再與我們些錢?”何老大搖搖晃晃走到小圓麵前,晃著手中的酒杯說。
不等小圓開口,何耀弘已是拍案而起,周姨娘忙拉了他的袖子道:“耀弘,你大哥也是為你好,再說規矩在那裏,你怎能同你哥哥拍桌子?”
何耀弘一把甩開他生母的手,咬牙切齒道:“既是要講規矩,那你還得尊我一聲三少爺!大哥一口一個妹夫,如此敗壞四妹的名聲,叫她以後如何做人?”
周姨娘一聽,立時扯散了頭發,坐到地上嚎哭起來。薑夫人清了清嗓子,喚迴何老大,拍著他的手說:“大郎,你心是好的,可性子不能這樣直,這話要是傳出去,程家鬧著要退親可怎生是好?”
何老二丟開丫頭的手,扭頭道:“母親說的是,妹妹要是嫁不出去可就糟了。不過咱們就在臨安府住著,春闈能花幾個錢?改日我去央了程二郎帶我做生意,賺些錢來與母親便是了。”
薑夫人瞪了他一眼,“你以為做生意同調戲丫頭一樣容易?莫敗光了家產倒是真的,還不如叫你大哥去。”
何老二討了個沒趣,又去尋耀弘說話,可耀弘正在生悶氣,理也不理他。何老大與薑夫人又講起了悄悄話,還不時掃老二一眼。周姨娘鬧了一會兒,見無人理她,又自顧自爬起來,抓了塊月餅揣進懷裏。
原來還有這麽一出,但替三哥趕考出錢,她心裏還是極願意的,於是小圓微笑著看完這出鬧劇,站起來道:“夜也深了,我這便迴去了,叫三哥送我罷。”
薑夫人掩不住臉上的笑意,忙催了何耀弘去換衣裳,“還是你四妹乖巧,多帶幾個人去,莫把錢弄丟了。”
何耀弘把小圓送上轎子,轉身就要迴去,小圓忙叫住他道:“三哥,你不陪我走走?”
何耀弘停了腳步,卻沉默不語,小圓看了看跟在他身後等著去抬錢的小子,馬上明白過來:“這些愣頭小子,三哥這麽大個人,能丟了不成?采菊,與他們每人五十文,明日再到我府上來。”
那幾個小子得了錢,謝過賞一哄而散,何耀弘走到轎旁,悶聲道:“四妹,三哥真是無用,累你又要費錢。”
小圓催了轎夫慢慢走著,安慰他道:“三哥,我也是為著自己的私心,想花些錢財換你能安靜讀書,那樣你來年進士及第,妹妹我也好跟著沾光。”
何耀弘欲要再說,聲已哽咽,他怕小圓聽出來,隻得一路無語送她到陳宅門口。
陳姨娘已是接了出來,望著遠去的何耀弘奇道:“你三哥怎麽話也不講一句?”
小圓悄悄抹了眼角的一滴淚,笑道:“三哥嗓子啞了,怕我聽出來。”
陳姨娘早命人在園子備好了香案和酒席,同小圓一起淨手焚香。小圓見陳姨娘口中念念有詞,仔細一聽,原來是在對月許願,望女兒康健,婚事圓滿;她便照著樣子念起來,不過把“女兒”換作了“母親”二字。
陳姨娘聽到她的祝願,唬了一跳,捂了她的嘴道:“四娘,你該祈願‘貌似嫦娥,麵如皓月’,姨娘已是被賣過一遭,豈能再提婚事。”
小圓撥開她的手,故意將臉摸了一摸,“你女兒已是花容月貌,何須再求?”
陳姨娘笑出聲來,拉著她入席,道:“姨娘這輩子能看著你平平安安,以後同姑爺和和睦睦,也就心滿意足了。”
席上的菜色都是陳姨娘精心準備,花炊鵪子、五珍膾、大金橘、小橄欖,十個下酒盞,八道勸酒果子,俱用白瓷小碟裝著;外加兩大盤子各式月餅,全是陳姨娘親手做成。
小圓嚐了口月餅,連聲道好吃,又取了塊遞給陳姨娘,說:“姨娘你也不過三十歲出頭,如今又是自由身,怎麽不能提婚事?按說我不是兒子,不該提這話,可等我明年出了門子,姨娘你一個女人家,怎麽好支撐門戶?”
陳姨娘掰著月餅沉默不語,小圓便知她是聽了進去,也就不再提,接過小丫頭遞過來的羊皮燈,拉起陳姨娘,戴了蓋頭走到河邊放燈,此時河麵上已布滿了“一點紅”,遠遠望去煞是好看,二人第一次無拘無束過中秋,自是十分盡興,夜深丫頭催了好幾迴方才迴房去睡。
&l;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