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學路上我才知道,自己昨晚在和齊晗相擁而眠的時候錯過了一場什麽樣的大風大浪。
離高考還有兩個周的時間,靳陽厚積薄發的恨意終於瞄準了時機轉化為一場實際行動在那晚的一中鐵門外實施了。
那大概是足夠被一群青春期的旁觀者,無數隻被家長老老實實圈養在籠子裏十幾年的鳥兒刻入自己寥寥無幾的八卦史詩中的一幕。
一堆戴著黑色口罩的小混混拿著喇叭在與一中隔了一條斑馬線的人行道上朝著保安室像上世紀四十年代反革命的有誌青年一樣搖旗呐喊:“胡老三的女兒是同性戀!高三三班胡遙和女的談戀愛!天天手拉手上廁所!鑽小樹林幹齷齪事!沒臉沒皮不害臊!”
學校的保安遠遠不夠驅散這一群烏合之眾,這堆製造了一場空前盛大的熱鬧的梟鳥最終在由遠及近的警報聲裏一哄而散。
警報能驅散人群,卻驅散不了流言蜚語的聲音。
被題海涮洗得生活一片苦難空白的高中生猶如大饑荒年代饑不擇食的難民,偶爾一點事不關己的野消息於他們而言都能像卡在牙縫裏的半片炒菜葉一樣稀奇。大庭廣眾之下他們緊閉雙唇,三兩紮堆的時候便肆無忌憚攪動著舌頭把那些事從齒縫裏拖出來嚼一嚼,為自己空無一物的青春榨出點聊以解乏的味道,末了又吞到肚子裏,時不時想起來還能反芻一下。
十幾歲的孩子張合著那副名為“不懂事”的牙關,津津有味咀嚼著一片片拿別人的酸甜苦辣澆灌出的菜葉。他們哪裏肯承認,自己嚼的從來不是菜葉,而是他們口中那些或許從未謀麵過的當事人的脊梁骨。
出乎意料的是關於這場戀愛在成小容麵前死不認賬的人變成了成鞠。
“我倒是無所謂,那萬一她因為這事兒得個處分可就是一輩子的汙點,她唯一出路上那顆絆腳石可不能是我鑿的。”成鞠出了辦公室迴來跟我交流心得,“她是被成小容盯著衝狀元的活寶貝,隻要我死不認賬,這事兒就能大事化小。”
“你就咽得下這口氣?”
“咽得下是王八。”成鞠瞥了我一眼,一腳踹得桌子角吱嘎作響,“姑奶奶搞不死靳陽那個狗東西。”
隻是我沒想到被姑奶奶拉去並肩作戰的人不是她哥而是我。
本著從我哥這裏傳承下來不議人是非的優良美德,過往那麽多次迴家路上碰到一身校服的靳陽我也忍著沒去打聽過半句,直到今天成鞠為她的複仇計劃給我做預習功課時才讓我對他的家庭有了囫圇的了解。
我和成鞠在辦公大樓門口蹲點三天,五月二十六號的中午,教務處主任照例進行飯後腸道運動的那十五分鍾裏,我們成功翻窗爬進了此時空無一人的辦公室。從調出靳陽檔案到打印出來隻需要不到十分鍾,在我們把那張薄薄的信息表放進書包準備奪窗而逃的那一刻,拿了一遝厚厚體檢表的成小容蹬著高跟鞋進來了。
我哥把我從成小容辦公室領出來的時候天上下著雨,像極了去年生日那天我被請家長的天氣。
眼睛盯著腳尖走路,我把手背在背後,十根指頭絞來絞去,以始終和我哥背影保持了半米的距離在他後麵劃拉步子。
出了教學樓,他把外套脫下罩在我頭頂,嘴裏那句“不用”堪堪吐出一個音節,齊晗已經撒手轉身往前走了。
我心裏猛然一沉,我哥這次真的生氣了。
齊晗被淋了個通透,迴家第一件事是進了衛生間洗澡,我手裏抓著他的衣服,站在客廳那張小床麵前一動不動。
浴室的水聲和窗外的雨聲混合起來,跟著附和的還有我胸腔七上八下的心跳。我希望那水聲快點結束,又希望它別那麽快結束,我不知道它結束的下一秒我會受到什麽樣的審判,對未知的不安使每一滴水落到地板上的聲音都沉重又漫長,這份不安裏還帶著一份可惡的好奇———我哥這次會罵我嗎?氣到什麽地步才會忍無可忍?他對我的容忍底線到底在哪裏?
自覺罰站比被迫罰站的滋味難受多了。
浴室門被打開又關上,我哥擦著頭發走出來,帶出一股沐浴露的青果味道坐在床頭,隨意拿了本書放在懷裏,手指徐徐敲著封麵:“哥不信你們隻是為了查看自己的檔案。”
我遲疑了一下,估摸著這個時間成鞠已經把靳陽的資料和他早就被退學的事實交給了被截胡的奶奶,決定把這樁一年前開始的風雲從胡遙和我提出在一起這件事講起。
等我講到昨天被成鞠告知靳陽雙親已故,從小學開始隻有一個奶奶照顧卻因為和家大業大的成轅打架而被單方麵退學,至今還每天晚上換上校服在校門口假裝放學瞞著老人的時候,我哥用眼神告訴我接下來我和成鞠的陰謀他已經猜了個大概。
他朝我招手,我走過去,被他拉著坐在懷裏。
我哥聲音離我很近,幾乎是朝著我耳朵眼說話,所以他放得很輕:“老人家已經知道了?”
我點頭:“應該差不多了。”
我哥不說話。
我從我哥的沉默裏參悟到自己和成鞠這一係列合情合理的舉動裏似乎有哪裏出了錯誤,但是我還沒參透到底是什麽錯誤。
我扯了扯他的小指,有些囁嚅:“哥,我錯了。”
我哥反手握住我:“哪裏錯了?”
“我們不該去偷東西。”
不知道哪裏做錯了,就說一個肯定已經做錯的。
“沒了?”
我張了張嘴,不敢說“還有”,因為不知道哪裏還有,但是我知道要是答應“嗯”就是錯上加錯。
“哥不覺得以牙還牙是錯的,可力得使對地方。”我哥低著眼睛,一手摟著我,一手撥弄我的手指,“靳陽犯的錯,為什麽要報複到他奶奶身上?被狗咬了一口應該打迴去,而不是反咬一口惹得一嘴毛。因為他的泄憤對象有胡遙爸爸,你們就跟著把複仇對象變成了他奶奶?這樣和他有什麽區別?”
我有些似懂非懂,但聽出我哥語氣緩和了。
順勢趴到他懷裏:“下次不會了。”
“不要有下次了。崽崽。”我哥順了順我後腦勺的頭發,歎了口氣,“哥有時候希望你不要長大,有時候又希望你快點長大。”
可我後來明白一個道理。
不是人人都有哥哥。
高考前一個周我得了重感冒,成小容說是壓力過大導致的免疫力下降,我哥給我請了假在家複習,但病情沒有好轉。六月四號全市放假那天我因為發燒在趕往市醫院的路上,禾川又熱又粘的空氣裏我的唿吸卻是幹燥滾燙的。
我許久沒見過我哥著急得團團轉的樣子,給我出去買飯的空檔在人工湖邊一根一根地抽著煙。
夜裏我睡得極不安穩,朦朦朧朧分不清現實和夢境,隻感覺一整夜都有隻手時不時探我的額頭。醒來出了一身的汗,我哥端著一碗小米粥站在床前,哄著我喝了粥趕快吃藥,我從沒被碗沿遮擋住的視線縫隙裏看他,紅血絲遍布的眼白下有些青黑。
關於靳陽的後續胡遙一直捱到了高考結束才對我全盤告知。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深刻了解到“蝴蝶效應”這個名詞。
它對我們一行人的影響並沒有在二零一三年的六月結束,往後的那些年我們都與自己如今所走過的每一步相互照應,藕斷絲連。
胡遙的爸爸死於六月七號淩晨兩點的市醫院急診室,或許也死於在迴家給女兒買宵夜的路上被人一頓蒙頭毆打以後留下的後遺症,那場後遺症在短短三個小時以後以內髒出血的方式使他轟然倒在了家裏的燃氣灶麵前。
靳陽的報複來得迅速而狠毒,他奈何不了有司機接送的成家兄妹,奈何不了與他們一路的胡遙,奈何不了被我哥嚴防死守的齊野,於是那顆狼牙咬迴了胡遙的爸爸身上。
小逃犯在六月八號的淩晨三點被把自己一手養大的奶奶抓到了胡遙家樓下,離那棵黃果樹二十米的空地上,迴蕩著一陣又一陣蒼老拐杖狠狠撞擊年輕脊背的響聲,敲打的“橐、橐、橐”的聲音一直持續到交叉閃爍著紅藍燈光的警車出現,漸漸被刺耳的鳴笛淹沒。樓上所有人家的陽台都亮了起來,看著這一出七旬老嫗親手將自己唯一的孫子緝拿歸案的好戲。隻有一戶藏在空寂裏,那戶總是在深夜亮起的房子似乎跟著它主人心跳的驟停陷入了永久的黑暗。
那裏再沒有一個活人,死者身死,生者心亡。
天亮胡遙身體飄忽出門高考的時候發現華發蒼蒼的長者暈倒在她家門口,從倒地的姿勢來看,起因大概是長時間下跪造成的供血不足。
老人醒來的第一件事是掀開被子雙膝下床,一言不發卻淚眼婆娑望著眼前的孩子,她們都送走了彼此唯一的親人。
所有做錯事的人都安然無恙,最無辜的三個人受了最深的傷。
我在二零一三年六月八號的下午,站在病房門口,突然反應過來自己也是親手造成這一場生離死別的幫兇。
備注:後麵幾章忙著結尾,節奏很快
離高考還有兩個周的時間,靳陽厚積薄發的恨意終於瞄準了時機轉化為一場實際行動在那晚的一中鐵門外實施了。
那大概是足夠被一群青春期的旁觀者,無數隻被家長老老實實圈養在籠子裏十幾年的鳥兒刻入自己寥寥無幾的八卦史詩中的一幕。
一堆戴著黑色口罩的小混混拿著喇叭在與一中隔了一條斑馬線的人行道上朝著保安室像上世紀四十年代反革命的有誌青年一樣搖旗呐喊:“胡老三的女兒是同性戀!高三三班胡遙和女的談戀愛!天天手拉手上廁所!鑽小樹林幹齷齪事!沒臉沒皮不害臊!”
學校的保安遠遠不夠驅散這一群烏合之眾,這堆製造了一場空前盛大的熱鬧的梟鳥最終在由遠及近的警報聲裏一哄而散。
警報能驅散人群,卻驅散不了流言蜚語的聲音。
被題海涮洗得生活一片苦難空白的高中生猶如大饑荒年代饑不擇食的難民,偶爾一點事不關己的野消息於他們而言都能像卡在牙縫裏的半片炒菜葉一樣稀奇。大庭廣眾之下他們緊閉雙唇,三兩紮堆的時候便肆無忌憚攪動著舌頭把那些事從齒縫裏拖出來嚼一嚼,為自己空無一物的青春榨出點聊以解乏的味道,末了又吞到肚子裏,時不時想起來還能反芻一下。
十幾歲的孩子張合著那副名為“不懂事”的牙關,津津有味咀嚼著一片片拿別人的酸甜苦辣澆灌出的菜葉。他們哪裏肯承認,自己嚼的從來不是菜葉,而是他們口中那些或許從未謀麵過的當事人的脊梁骨。
出乎意料的是關於這場戀愛在成小容麵前死不認賬的人變成了成鞠。
“我倒是無所謂,那萬一她因為這事兒得個處分可就是一輩子的汙點,她唯一出路上那顆絆腳石可不能是我鑿的。”成鞠出了辦公室迴來跟我交流心得,“她是被成小容盯著衝狀元的活寶貝,隻要我死不認賬,這事兒就能大事化小。”
“你就咽得下這口氣?”
“咽得下是王八。”成鞠瞥了我一眼,一腳踹得桌子角吱嘎作響,“姑奶奶搞不死靳陽那個狗東西。”
隻是我沒想到被姑奶奶拉去並肩作戰的人不是她哥而是我。
本著從我哥這裏傳承下來不議人是非的優良美德,過往那麽多次迴家路上碰到一身校服的靳陽我也忍著沒去打聽過半句,直到今天成鞠為她的複仇計劃給我做預習功課時才讓我對他的家庭有了囫圇的了解。
我和成鞠在辦公大樓門口蹲點三天,五月二十六號的中午,教務處主任照例進行飯後腸道運動的那十五分鍾裏,我們成功翻窗爬進了此時空無一人的辦公室。從調出靳陽檔案到打印出來隻需要不到十分鍾,在我們把那張薄薄的信息表放進書包準備奪窗而逃的那一刻,拿了一遝厚厚體檢表的成小容蹬著高跟鞋進來了。
我哥把我從成小容辦公室領出來的時候天上下著雨,像極了去年生日那天我被請家長的天氣。
眼睛盯著腳尖走路,我把手背在背後,十根指頭絞來絞去,以始終和我哥背影保持了半米的距離在他後麵劃拉步子。
出了教學樓,他把外套脫下罩在我頭頂,嘴裏那句“不用”堪堪吐出一個音節,齊晗已經撒手轉身往前走了。
我心裏猛然一沉,我哥這次真的生氣了。
齊晗被淋了個通透,迴家第一件事是進了衛生間洗澡,我手裏抓著他的衣服,站在客廳那張小床麵前一動不動。
浴室的水聲和窗外的雨聲混合起來,跟著附和的還有我胸腔七上八下的心跳。我希望那水聲快點結束,又希望它別那麽快結束,我不知道它結束的下一秒我會受到什麽樣的審判,對未知的不安使每一滴水落到地板上的聲音都沉重又漫長,這份不安裏還帶著一份可惡的好奇———我哥這次會罵我嗎?氣到什麽地步才會忍無可忍?他對我的容忍底線到底在哪裏?
自覺罰站比被迫罰站的滋味難受多了。
浴室門被打開又關上,我哥擦著頭發走出來,帶出一股沐浴露的青果味道坐在床頭,隨意拿了本書放在懷裏,手指徐徐敲著封麵:“哥不信你們隻是為了查看自己的檔案。”
我遲疑了一下,估摸著這個時間成鞠已經把靳陽的資料和他早就被退學的事實交給了被截胡的奶奶,決定把這樁一年前開始的風雲從胡遙和我提出在一起這件事講起。
等我講到昨天被成鞠告知靳陽雙親已故,從小學開始隻有一個奶奶照顧卻因為和家大業大的成轅打架而被單方麵退學,至今還每天晚上換上校服在校門口假裝放學瞞著老人的時候,我哥用眼神告訴我接下來我和成鞠的陰謀他已經猜了個大概。
他朝我招手,我走過去,被他拉著坐在懷裏。
我哥聲音離我很近,幾乎是朝著我耳朵眼說話,所以他放得很輕:“老人家已經知道了?”
我點頭:“應該差不多了。”
我哥不說話。
我從我哥的沉默裏參悟到自己和成鞠這一係列合情合理的舉動裏似乎有哪裏出了錯誤,但是我還沒參透到底是什麽錯誤。
我扯了扯他的小指,有些囁嚅:“哥,我錯了。”
我哥反手握住我:“哪裏錯了?”
“我們不該去偷東西。”
不知道哪裏做錯了,就說一個肯定已經做錯的。
“沒了?”
我張了張嘴,不敢說“還有”,因為不知道哪裏還有,但是我知道要是答應“嗯”就是錯上加錯。
“哥不覺得以牙還牙是錯的,可力得使對地方。”我哥低著眼睛,一手摟著我,一手撥弄我的手指,“靳陽犯的錯,為什麽要報複到他奶奶身上?被狗咬了一口應該打迴去,而不是反咬一口惹得一嘴毛。因為他的泄憤對象有胡遙爸爸,你們就跟著把複仇對象變成了他奶奶?這樣和他有什麽區別?”
我有些似懂非懂,但聽出我哥語氣緩和了。
順勢趴到他懷裏:“下次不會了。”
“不要有下次了。崽崽。”我哥順了順我後腦勺的頭發,歎了口氣,“哥有時候希望你不要長大,有時候又希望你快點長大。”
可我後來明白一個道理。
不是人人都有哥哥。
高考前一個周我得了重感冒,成小容說是壓力過大導致的免疫力下降,我哥給我請了假在家複習,但病情沒有好轉。六月四號全市放假那天我因為發燒在趕往市醫院的路上,禾川又熱又粘的空氣裏我的唿吸卻是幹燥滾燙的。
我許久沒見過我哥著急得團團轉的樣子,給我出去買飯的空檔在人工湖邊一根一根地抽著煙。
夜裏我睡得極不安穩,朦朦朧朧分不清現實和夢境,隻感覺一整夜都有隻手時不時探我的額頭。醒來出了一身的汗,我哥端著一碗小米粥站在床前,哄著我喝了粥趕快吃藥,我從沒被碗沿遮擋住的視線縫隙裏看他,紅血絲遍布的眼白下有些青黑。
關於靳陽的後續胡遙一直捱到了高考結束才對我全盤告知。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深刻了解到“蝴蝶效應”這個名詞。
它對我們一行人的影響並沒有在二零一三年的六月結束,往後的那些年我們都與自己如今所走過的每一步相互照應,藕斷絲連。
胡遙的爸爸死於六月七號淩晨兩點的市醫院急診室,或許也死於在迴家給女兒買宵夜的路上被人一頓蒙頭毆打以後留下的後遺症,那場後遺症在短短三個小時以後以內髒出血的方式使他轟然倒在了家裏的燃氣灶麵前。
靳陽的報複來得迅速而狠毒,他奈何不了有司機接送的成家兄妹,奈何不了與他們一路的胡遙,奈何不了被我哥嚴防死守的齊野,於是那顆狼牙咬迴了胡遙的爸爸身上。
小逃犯在六月八號的淩晨三點被把自己一手養大的奶奶抓到了胡遙家樓下,離那棵黃果樹二十米的空地上,迴蕩著一陣又一陣蒼老拐杖狠狠撞擊年輕脊背的響聲,敲打的“橐、橐、橐”的聲音一直持續到交叉閃爍著紅藍燈光的警車出現,漸漸被刺耳的鳴笛淹沒。樓上所有人家的陽台都亮了起來,看著這一出七旬老嫗親手將自己唯一的孫子緝拿歸案的好戲。隻有一戶藏在空寂裏,那戶總是在深夜亮起的房子似乎跟著它主人心跳的驟停陷入了永久的黑暗。
那裏再沒有一個活人,死者身死,生者心亡。
天亮胡遙身體飄忽出門高考的時候發現華發蒼蒼的長者暈倒在她家門口,從倒地的姿勢來看,起因大概是長時間下跪造成的供血不足。
老人醒來的第一件事是掀開被子雙膝下床,一言不發卻淚眼婆娑望著眼前的孩子,她們都送走了彼此唯一的親人。
所有做錯事的人都安然無恙,最無辜的三個人受了最深的傷。
我在二零一三年六月八號的下午,站在病房門口,突然反應過來自己也是親手造成這一場生離死別的幫兇。
備注:後麵幾章忙著結尾,節奏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