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達到精準治療的目的,今天,我又看了一個專家門診。


    下午2點半,我坐在華西醫院的金卡國際中心大廳裏待診。要在這裏診病,需是該中心的會員。麗妹說中心會員光年費就需繳6萬塊。我今天到此,是沾了我學生王佳的光,她老公小趙是這兒的會員,上周為我預約了一次看專家的機會。


    麗妹陪我在大廳等待了整整兩個小時,4點半左右,終於聽到工作人員小周唿我的名字。終於走進賈永前診斷室,與專家麵對麵坐在一起。此前已私下做過一些探底工作,比如從網上獲知賈永前是華西醫院血液科的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也從旁的渠道打聽到他的醫術和為人,反饋的消息是,一百個放心。


    賈教授身材高大,麵帶微笑,一望而知的專家風範,符合我心裏大教授的樣子。賈教授問診,看報告,讀片,一邊工作一邊與病人交流。他言簡意賅,既說清了病症,又給出明確的治療方案。其治療方案看起來與前麵幾位醫生的方案沒什麽不同,但他卻能讓病人更清楚,給病人傳遞更堅定的信心,使病人看到前景和光明。


    淋巴瘤,現在已經有了克製它的藥物“美羅華”。此前的幾位醫生,也都開出了相同的處方,即用美羅華化療。但在療程上卻各不相同,有說一個月的,有說四個月的,賈教授建議六個月。他說,經過半年的化療後,如果腫瘤細胞得以遏製,再增加一種專門針對肺部病變的靶向藥,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你的肺部問題可以徹底治愈。


    賈教授的話,大慰我心。


    麗妹一直陪伴在身邊。末了,她似乎還不放心,就有關治療的細節繼續同賈教授交流,賈仍是耐心作答。


    從賈教授門診室出來,已近5點。金卡服務中心的小周陪同我們去門診大樓做血液檢查。其時的門診大樓,仍是人頭攢動,我穿行在挨挨擠擠的人叢中,並不覺得擁塞。途中小周有點得意地問我,怎麽樣,教授與普通醫生看病的感覺是不是不一樣。


    我很想說,的確不一樣。但又想到這不一樣的代價。我工齡30年以上,在我所在區域,算起收入來,已屬“偏高”的一類群體了,縱然有很強的健康意識,如果叫我辦個金卡,每年拿6萬塊出來繳年費,那絕對是不現實的奢侈。


    享受了一次金卡服務,卻觸動了關於社會資源分配這樣敏感而重大的問題思索,盡管隻是淺層而表象的,也屬無妄之念。


    對我個人而言,當下的首要任務的確不是“上下求索”,而是順其自然,好好治病好好活著,這比哲學探索更要緊。難道明哲保身就是這麽來的?難怪它容易流行成時尚。


    我們繳完費,急急忙忙來到檢驗科,時鍾5點零2分,剛剛拉下窗戶擋板的醫生冷冷地說,已過下班時間了,明天再來。


    遲到兩分鍾,就得等明天。不由苦笑。於是,又奔去住院的14樓諮詢增強ct的預約單,結果是明日下午6點半。


    夕陽西下,涼風悠悠。麗妹開著車送我迴郫都區,我坐在後座上閉目養神。這幾天裏,她擱下工作,數次往返於她家、郫都區、華西之間,把我當成“病人”對待……歸途中,接到學生王佳和家裏妹妹們的問詢電話,俄而,又有微信的提示音響起,我知道,那是朋友的探問,所有的關切,都隨了初夏的晚風徐徐而來。


    親情的防線如此穩固,友情的力量如此強大,心情的天空如此晴朗。親愛的腫瘤君,你能有什麽本事,能夠不被消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指尖下的時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君並收藏指尖下的時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