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如臨仙境一般的開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柔美溫暖的亮光灑落下來,音樂變得激昂雄渾。 這不是什麽簡陋攝製棚,更不是什麽鄉村大舞台。 連光線中漂浮的微粒,都有著唿吸般的質感。 觀眾已經沉浸在仕女們的舞蹈之中。 唯獨倉鼠還有一絲理智的問道:“我若滄呢?” 仿佛是為了迴應他們的困惑,一列隊伍身著圓領袍衫意氣風發的走來。 為首的便是若滄。 他眉目如畫,神情堅毅,身佩寶劍,長身玉立。 即使臉上濃墨重彩,也擋不住氣質之中帶來的磅礴大氣! 仕女隨侍,使團出征。 舞台華光四溢,眾人言笑晏晏。 從光線拉開舞台序幕那一刻起,觀眾的視線已經沒有辦法從舞者身上離開。 因為,他們跳出的不僅僅是舞蹈,是整個盛世大唐! 作者有話要說: “萬裏敦煌道,三春雪未晴。送君走馬去,遙似踏花行。”是明朝王偁的詩,但是太符合琳琅大師的心境了,所以用在舞台上。 在琳琅大師眼裏,她也跟詩裏一樣,高高興興送他們去首演,誰能想到送別就是永別。第41章 飛天舞蹈團不愧是世界知名團隊。 數十人的大型舞蹈, 仕女與使團兩種群舞,都能跳出整齊劃一的盛唐韻律。 仕女裙裝飄飄,手挽飄帶。 她們的手臂揮得恰到好處, 舉手投足都有著大國子民的自信優雅。 臉上笑容透著對使團的期許,視線仿佛能一眼看盡, 使團凱旋迴朝時候的英姿颯爽。 普通人對盛唐、對仕女的想象大約如此了。 這些濃妝打扮、盛裝起舞的舞者, 恣意舒展身姿,手指尖劃出溫柔的痕跡。 她們輕輕揚起的紗裙,隨風招搖。 觀眾看得雙眼發直,不知道為什麽, 他們竟覺得那些柔柔順順的衣袂,都蕩出了一模一樣的痕跡! 沒等觀眾找出證據,隻見她們仙氣飄飄集體轉身, 矮身一禮,彎出了相同的弧度! 觀眾人均土撥鼠, 發出了沒見識的讚美。 齊! 整齊! 太特麽整齊了! 文盲感歎永垂不朽。 一到這這種特殊時候,大家就會覺得自己書讀得太少。 想誇都誇不出什麽花樣。 哪怕是隔著屏幕,他們都感受到了舞蹈的靈魂,那是傳承千年源遠流長的自信與驕傲。 仕女恭送,使團啟程。 男舞者們身姿陽剛, 舞姿颯爽。 他們跳的不是整齊的團舞,各自有著各自飾演的角色。 有持劍玉立唯物嚴肅的武官。 有舉止儒雅笑意岑岑的文官。 沒有任何的字幕標識, 觀眾也能從他們的舞姿、動作、表情, 看出他們的身份。 這是一個完整的出使隊伍, 帶著人類的生活氣息。 舞蹈多而不亂,獨具特色,好似他們在一路西行,展望無邊壯闊的美景。 若滄在隊伍為首的位置,飾演著嚴肅使者。 他身配寶劍,連舞姿都顯得與其他人不同。 唐樂舞大氣磅礴,氣勢雄渾,若滄的手臂大腿每一個動作,都透著武將特有的力度。 短短的舞蹈,已經讓人移不開眼睛。 他們驚歎在舞蹈傳遞的感染力裏,早就沒有當初詫異若滄為什麽要跨界蹭熱度的想法。 若滄的實力,絕對能夠在這樣優秀的舞團裏擔任主舞。 他們沒由來的覺得,那位嚴肅正經的使者,將會成功引領著這一行西去的隊伍,完成大唐聖意! 黃沙飄拂,風聲漸響。 音樂漸漸有了西域曠野唿嘯的暗響,目光所及之處,已經看不見絲竹聲樂的繁華都城。 胸懷壯誌的出使隊伍,步入了浩渺如煙的黃沙異域。 燈光隨著他們的離開,重迴初見時候的渺小。 舞台在一束橙黃幽光下歸於靜謐。 《敦煌飛天》第一幕,就叫人夢迴大唐的繁榮昌盛。 為了好好看表演,關閉了彈幕,放下了手機的觀眾,終於能在安靜的幕間抒發自己的感情。 網上隨便一搜,一字字,一句句,敲下的都是呐喊。 “絕了!真的絕了!我看完《出使》覺得像看完一部唐朝大劇!” “第一電視台真的是爸爸啊,這鏡頭感,這場控,出dvd啊爸爸!我買!” “最強的還是飛天舞蹈團吧,我第一次看舞蹈一直在臥槽臥槽!連裙子都飄得整整齊齊,你們是從閱兵式選的舞者嗎!” 每一個人都有繁華古都夢。 《出使》把這個夢照進現實,震撼了無數人的眼睛。 曾經熱度最高的話題,是:若滄與琳琅攜手。 現在《敦煌飛天》每一個細節,都是熱度的巔峰! 那些精妙絕倫的舞蹈姿勢,由藝高人膽大的截圖達人,分享到了任何地方。 許多觀眾第一次看舞劇,當幕間光亮久久不變,第一電視台插入廣告的時候,他們發出了疑問。 “什麽時候開下一場?” “二十分鍾後,我看了節目單,和現場觀看休息時長差不多。” “這麽長啊……” “這麽長剛好可以拖迴去截圖啊!” 畢竟是直播,會給舞者留下充分的準備時間。 但是這段時間,觀眾都沒閑著,他們在網上分分鍾找到同好,還有各種舞劇愛好者老觀眾趁機賣安利。 人類對相同事物的感觸千差萬別。 唯獨這場舞,給了他們相同的感慨。 那些隨手截出來的舞蹈場景,美得和繪畫一般,光線身姿無可挑剔。 不少人都在感歎,“能看現場就好了,我好想去看現場!” “這場雖然去不了現場,但是可以關注我們飛天舞蹈團的巡演啊!” 網上其樂融融,卻不知道攝製棚能有簡單的觀眾席。 為了不影響舞蹈團的表演,他們遠遠坐在攝製範圍之外,此時在朋友圈分享著最為直接的感受。 震撼、震驚、震動。 那種喧鬧、繁華、人聲鼎沸的樣子,依靠著幾十位舞者同聲同形同唿吸,表現得淋漓盡致。 哪怕舞台空蕩蕩,隻剩下一束光,他們仍覺得上麵留下了舞者演繹的盛世大唐。 “若滄原來這麽厲害。” 一個人的低聲感歎,就會帶起無數人的附和。 “剛才他跳舞的那些動作,專業舞者也要練很多年的!” “飛天舞蹈團的表演我看過很多場了,若滄完全不輸給這些老團員。” “浪費了,隻演戲太浪費了,他非常適合這個舞台!” 歐執名坐在前排,聽得無比驕傲。 若滄能擔得起主舞,壓得住場子,揮袖拔劍一氣嗬成的威嚴肅穆,任何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實力。 那些日日夜夜的練習沒有白費。 若滄想要幫助琳琅大師的期望沒有落空。 這些專業人士的讚美,早晚會化成紙質文章,成為點評《敦煌飛天》的文字,記錄下若滄驚豔過的時光。 周圍的討論熱切,直到《夢迴》篇章的音樂響起。 那一瞬間,所有人都閉嘴,讓給這出凝結著心血的演出。 與此同時,網站彈幕的各種文字,隨著廣告結束,屏幕重迴一縷幽光的舞台,漸漸變少。 沒有人還有心情在鍵盤上嬉笑玩鬧。 這樣的舞蹈,多眨一次眼,都覺得錯過了精彩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