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月的時間,也讓鹹陽境內的大秦軍有了一段更進一步的機會。那名統帥大秦軍的青年正看著手中的一封信,而在他的下方,正跪著一名中年男子,看這模樣,應該是在匯報著些什麽。
終於,青年看完了書信,放下,抬頭問道:“按你說的來看,爾謙這是真的要去北方的彼得王朝了?”
“迴將軍的話,爾謙將軍的確是去了彼得王朝,並且讓小的迴來告訴將軍,說他此去彼得,是經過了一定的商量後才做出來的決定。他與彼得王朝的財務大臣商量好了,可以購得兩萬好馬,但前提是,我們的大秦軍不能去攻打他們。另外就是此次爾謙將軍讓小的迴來,也是帶迴了一萬好馬。爾謙將軍說了,這一萬好馬,已經是費盡心思下買到的,大器官府管得厲害,這一路的馴馬趕路迴來,也是需要不少的功夫。”
“一萬……”的確,大器官府在管製戰馬上是下了大功夫,爾謙也是費盡口舌才從偌大的一個遊牧裏得來的這一萬好馬,從遊牧民族生活的地方馴馬趕下,來到這裏,又要遇上不少的麻煩,至少秦王府那邊是會注
意的,隻是令人疑惑的是,這一次秦王府居然沒有出麵幹涉,當然,大秦軍的青年統帥也沒在此事多浪費了馴馬中年男子的時間,而是一擺手,道,“你且先去休息吧,這一路南下,你也辛苦了。”
“為大秦軍而做,是屬下的榮幸!多謝將軍關心,屬下告退!”話音落下,中年男子便離開了營帳。
說是說營帳,實際上隻是個簡單的小帳篷,大秦軍如今還是生活在大山之中,又不能有太明顯的人煙在,隻能是學著北方的遊牧隨意搭上帳篷就算是屋子了。十萬大秦軍的生計在這段時間裏也開始困難了起來,妖獸的減少讓他們的食物來源大大損失,開始有了入不敷出的局麵,若非之前還儲備了一些糧食,隻怕這群虎狼之師要開始啃樹皮了。
“遊牧民族裏買來的一萬好馬,彼得王朝可以提供兩萬,一共三萬戰馬。若是繼續訓練,三萬戰馬是可以成為三萬大秦鐵騎,隻是三萬……終究還是不太夠……”頭盔下露出的眼睛裏,是滿滿的無奈,“糧草、戰馬,當年說好的十萬大秦鐵騎,如今隻能有三萬,愧對了……”
十萬大秦鐵騎與三萬相比,整整差了七萬,同時還需要解決糧草的大問題。但現在蓋在大秦軍頭上的,不再是能否湊齊這十萬戰馬,而是轉而成了十萬大軍的糧草!
十萬大秦軍,十萬人的口糧,一年要消耗的,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現在又多了一萬戰馬,再過幾個月,再加兩萬戰馬出來,消耗增加,而糧食漸漸不夠,難不成真要去當了那匪徒?可按照以往的計劃來說,就算是餓死,就算是吃了樹皮,也絕不能動了半分民心!
十萬大秦軍為何能一直維持在十萬之眾,並非戰無不勝,並非毫無傷亡,而是借著每一次的守護讓百姓對他們心存感激,所以在征兵的時候有無數少年壯士願意加入他們!
自古民心最重要,民心這東西,最好得到,也是最容易失去的。百姓們願意相信,就是因為受了保護,有了利益,百姓們不願意相信,就是因為受了侵犯,沒了利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個“利”字,就決定了一個地方的民心,一個民心,就決定了一個集團能否成功。
農民起義由何而來?就
是因為朝廷腐敗破爛,不僅護不住百姓的利益,還要繼而剝削他們,民不聊生,所以起義!百姓們關心的,不是當局者是誰,是姓甚名誰,他們在乎的,隻有當下的溫飽,誰能提供,民心就向著誰。哪怕你這天下今天姓李,明天姓朱,後天姓趙,對他們來說都一樣,誰能給的利益保障多,他們就跟誰。這也是為何自古以來農民起義多是失敗告終的原因。同是從農民中而來,能知民心,但不知如何守住民心,為了一個自古以來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利”字,廢了自己,所以失敗。
前車之鑒無數,大秦軍絕對不能再去踏入這麽一個錯誤的道路!
一步下去,就是一步錯,一步錯,那可就步步錯了!
也許要點糧食,百姓們不會不給,甚至還會心甘情願地拿出些許來,就是因為民心在。但不能開了先河,因為開了這個先河,就和大秦軍的軍規軍紀不合,失了規矩,軍,就不成軍了!
大秦軍立世的根本,也許未來靠的會是戰無不勝的能力,但現在不是,現在他們靠的,是民心!且不說百姓會不會給,就算給了,統帥敢
用嗎?大秦軍上上下下十萬人敢要嗎?
不敢!他們要民心,他們要命!軍規至上,軍紀為尊!誰敢胡亂要了百姓的東西,誰就沒資格穿上大秦軍製式下的無雙戎裝!
這可是榮譽,是用血換來的榮譽!鹹陽境內,乃至三秦府中,尋常農村家裏的孩子,哪一個不是以入了大秦軍為榮?也許他們不知大秦軍之名號,也不知這支十萬人的大軍從何而來,但他們相信,這是一支守護他們的大軍!
或許可以走購置一路,但如今最重要的一點,並非與百姓們的糧食交易會不會得到百姓們的同意,而是在於即便是立於絲綢之路的鹹陽乃至長安,隻要是農村,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些幹旱的影響。冬天已至,糧食減產下的危機,讓每家每戶都難以過上一個舒舒服服的年,這個時候若是大秦軍再去購買,也許百姓們會真的收下錢財,但關鍵在於,誰能過好年?
糧草,已經如同一片烏雲,蓋在了大秦軍這位年輕的統帥頭上!
依舊略顯幾分稚嫩的眼神裏,忽而透出了大秦軍統帥的堅決目光,書信一封,親自離開!
他,已經做好了決定!
(本章完)
</p>
終於,青年看完了書信,放下,抬頭問道:“按你說的來看,爾謙這是真的要去北方的彼得王朝了?”
“迴將軍的話,爾謙將軍的確是去了彼得王朝,並且讓小的迴來告訴將軍,說他此去彼得,是經過了一定的商量後才做出來的決定。他與彼得王朝的財務大臣商量好了,可以購得兩萬好馬,但前提是,我們的大秦軍不能去攻打他們。另外就是此次爾謙將軍讓小的迴來,也是帶迴了一萬好馬。爾謙將軍說了,這一萬好馬,已經是費盡心思下買到的,大器官府管得厲害,這一路的馴馬趕路迴來,也是需要不少的功夫。”
“一萬……”的確,大器官府在管製戰馬上是下了大功夫,爾謙也是費盡口舌才從偌大的一個遊牧裏得來的這一萬好馬,從遊牧民族生活的地方馴馬趕下,來到這裏,又要遇上不少的麻煩,至少秦王府那邊是會注
意的,隻是令人疑惑的是,這一次秦王府居然沒有出麵幹涉,當然,大秦軍的青年統帥也沒在此事多浪費了馴馬中年男子的時間,而是一擺手,道,“你且先去休息吧,這一路南下,你也辛苦了。”
“為大秦軍而做,是屬下的榮幸!多謝將軍關心,屬下告退!”話音落下,中年男子便離開了營帳。
說是說營帳,實際上隻是個簡單的小帳篷,大秦軍如今還是生活在大山之中,又不能有太明顯的人煙在,隻能是學著北方的遊牧隨意搭上帳篷就算是屋子了。十萬大秦軍的生計在這段時間裏也開始困難了起來,妖獸的減少讓他們的食物來源大大損失,開始有了入不敷出的局麵,若非之前還儲備了一些糧食,隻怕這群虎狼之師要開始啃樹皮了。
“遊牧民族裏買來的一萬好馬,彼得王朝可以提供兩萬,一共三萬戰馬。若是繼續訓練,三萬戰馬是可以成為三萬大秦鐵騎,隻是三萬……終究還是不太夠……”頭盔下露出的眼睛裏,是滿滿的無奈,“糧草、戰馬,當年說好的十萬大秦鐵騎,如今隻能有三萬,愧對了……”
十萬大秦鐵騎與三萬相比,整整差了七萬,同時還需要解決糧草的大問題。但現在蓋在大秦軍頭上的,不再是能否湊齊這十萬戰馬,而是轉而成了十萬大軍的糧草!
十萬大秦軍,十萬人的口糧,一年要消耗的,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現在又多了一萬戰馬,再過幾個月,再加兩萬戰馬出來,消耗增加,而糧食漸漸不夠,難不成真要去當了那匪徒?可按照以往的計劃來說,就算是餓死,就算是吃了樹皮,也絕不能動了半分民心!
十萬大秦軍為何能一直維持在十萬之眾,並非戰無不勝,並非毫無傷亡,而是借著每一次的守護讓百姓對他們心存感激,所以在征兵的時候有無數少年壯士願意加入他們!
自古民心最重要,民心這東西,最好得到,也是最容易失去的。百姓們願意相信,就是因為受了保護,有了利益,百姓們不願意相信,就是因為受了侵犯,沒了利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個“利”字,就決定了一個地方的民心,一個民心,就決定了一個集團能否成功。
農民起義由何而來?就
是因為朝廷腐敗破爛,不僅護不住百姓的利益,還要繼而剝削他們,民不聊生,所以起義!百姓們關心的,不是當局者是誰,是姓甚名誰,他們在乎的,隻有當下的溫飽,誰能提供,民心就向著誰。哪怕你這天下今天姓李,明天姓朱,後天姓趙,對他們來說都一樣,誰能給的利益保障多,他們就跟誰。這也是為何自古以來農民起義多是失敗告終的原因。同是從農民中而來,能知民心,但不知如何守住民心,為了一個自古以來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利”字,廢了自己,所以失敗。
前車之鑒無數,大秦軍絕對不能再去踏入這麽一個錯誤的道路!
一步下去,就是一步錯,一步錯,那可就步步錯了!
也許要點糧食,百姓們不會不給,甚至還會心甘情願地拿出些許來,就是因為民心在。但不能開了先河,因為開了這個先河,就和大秦軍的軍規軍紀不合,失了規矩,軍,就不成軍了!
大秦軍立世的根本,也許未來靠的會是戰無不勝的能力,但現在不是,現在他們靠的,是民心!且不說百姓會不會給,就算給了,統帥敢
用嗎?大秦軍上上下下十萬人敢要嗎?
不敢!他們要民心,他們要命!軍規至上,軍紀為尊!誰敢胡亂要了百姓的東西,誰就沒資格穿上大秦軍製式下的無雙戎裝!
這可是榮譽,是用血換來的榮譽!鹹陽境內,乃至三秦府中,尋常農村家裏的孩子,哪一個不是以入了大秦軍為榮?也許他們不知大秦軍之名號,也不知這支十萬人的大軍從何而來,但他們相信,這是一支守護他們的大軍!
或許可以走購置一路,但如今最重要的一點,並非與百姓們的糧食交易會不會得到百姓們的同意,而是在於即便是立於絲綢之路的鹹陽乃至長安,隻要是農村,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些幹旱的影響。冬天已至,糧食減產下的危機,讓每家每戶都難以過上一個舒舒服服的年,這個時候若是大秦軍再去購買,也許百姓們會真的收下錢財,但關鍵在於,誰能過好年?
糧草,已經如同一片烏雲,蓋在了大秦軍這位年輕的統帥頭上!
依舊略顯幾分稚嫩的眼神裏,忽而透出了大秦軍統帥的堅決目光,書信一封,親自離開!
他,已經做好了決定!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