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鬼形俱無,但也發現了草從中留下足跡。有人帶了重物向西北角走的,追蹤至一座鬆林,足跡便消失了,那位失竊了的莊丁,被點了睡穴倒接在樹杈上。


    救醒了莊丁,莊丁迷迷糊糊一無所知。


    迴到小徑,地上的銀菊也失了蹤。


    雷少堡主氣得暴跳如雷,卻又無可如何,發狂般四麵窮搜,毫無線索可尋。


    迴到莊中,他向莊主陰陽判奚如漢問:“奚前輩,歡喜佛的住處,是不是在這附近?”


    陰陽判心事重重地說:“老朽提前返莊,就為了這件事。”


    “前輩如知道他下落?”


    “少莊主是否聽說過荊門州的大雷音寺?”


    “前輩是說石橋村苦行尊者卓錫的大雷音寺?”


    “是的。”


    “那老禿驢與歡喜佛有關。”


    “是的,半月前,苦行尊者涅磐西歸靈山。”


    “死得好,江湖上死了一個多管閑事的人。”雷少堡主欣然地說。


    “那老禿驢是死在歡喜佛手上的。”


    “這不是大快人心麽?”雷少堡主幸災樂禍地說。


    “可是,歡喜佛雖是我道中人,但卻是個誰也不買帳,任性而為.六親不認,一切皆為自己打算的人,誰不怕他三分。”


    “哼!他……”


    “他已奪了大雷音寺的基業,將整座秀穀據為已有,帶來了大批徒子徒孫,據說要廣羅門人子弟,要想開山立派,將大雷音寺作為山門所在地呢。”


    “哼!他也配做一代宗師?”


    “很難說,這禿驢的藝業極為高明,據說已練成了金剛不壞法體,除了飛天遁地,可說無所不能。敝莊距秀穀的大雷音寺,僅區區五十裏。如果他開山立派,第一個站不住腳遭殃的人,將是老朽。這次在雲穀聽到消息,感到憂心忡忡,寢食不安,因此提前趕迴,以便早作準備,沒想到禿驢果然在敞莊附近生事了。”


    雷少堡主怒形於色地說:“顯然他已知道在下的底細,在向雷某示威。哼!雷某不信邪,走著瞧好了。”


    “少堡主打算……”


    “在下要搗毀他的山門,報此一箭之仇。”


    “少堡主千萬不可妄動……”


    “雷某決不罷手,哼!我就這傳出信息,召集人手準備掃庭犁穴,直搗秀穀大雷音寺。”


    “少堡主……”


    “我意已決,幸勿相阻,暫借貴莊為落腳處,召集人手好好準備。”


    陰陽判心中大喜過望,但卻不現詞色。反而焦急地說:“少堡主千萬三思,那禿驢功臻化境,即使令尊親來,恐怕也……”


    “奚前輩,你小看在下麽?”雷少堡主沉聲問。


    “這……老朽不敢……”


    “那就好。前輩不必耽心,一切後果皆由在下負責,就此決定。”


    這期間,五輛獨輪車裝滿了貨物,通過奚家莊西麵三十餘裏的十字路,向西趲趕。


    十字路北麵至宜城,南下荊門州,東至奚家莊東麵的漢江渡口,西至荊山山區。南北是官道,東西是小徑。


    獨輪車向西走,去向是西麵三十餘裏的石橋村。


    石橋村的西麵山區,是荊山的東脈,山勢東來,綿綿不絕。


    距村三四裏,雙峰並列中間形成一座六七裏長的山穀,山青水秀,風景繡麗,那就是秀穀。


    穀中的大雷音禪寺,是一座有千餘年曆史的古刹,往昔的住持苦行尊者釋弘基,是江湖上聲譽甚隆的高僧。


    半月前,大雷音寺突然關閉,一些陌生僧人把住了穀口,聲稱正在重修佛像金身,暫時禁止施主們人內禮佛燒香。任何人皆一概擋駕,連該寺的護法檀樾不許越雷池一步。


    敏感的人已經知道,大雷音寺已經發生了非常的變故,日後將多事了。


    半月來,不但進出的全是陌生的僧人,而且有不少橫眉豎眼跨刀帶劍的人出人,鬧了個滿城風雨,謠言滿天飛,附近的村鎮人心惶惶。


    未牌左右,獨輪車進入了穀口。


    大雷音寺位於山坡上,三進大殿古樸莊嚴,可俯瞰整座山穀,氣象恢宏。寺四周古木參天,寺內外奇花異草令人耳目一新,原有的五六十名僧侶,把這座規模不大但環境清幽的廟寺,整理得幽雅脫俗,確是清修禮佛的好地方。秀穀充滿了雲秀之氣,大雷音寺益顯得脫俗,天下名山僧侶占盡,誠非虛語。


    寺中正在大興土木,寺後的山坡,加蓋三棟大院,建材不斷從外地運來。因此,獨輪車運了貨物入穀,並未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殿後的一列禪房,戒備森嚴,嚴禁不相關的人接近,前後院皆有佩兵刃的人把守。


    三名青衣人架了仍無法動彈的印佩和彭小弟,進入院中,領隊的人上前向警衛行禮說:


    “奉師父之命,送來兩個人,請驗收。”


    警衛是個中年大漢,笑道:“怎麽?他們病了?”


    “不,據師父說,他們中了奇毒。”


    “怪事,中毒的人還要送來囚禁。”


    “師父說,這兩人是從九華穀跑出的高手,被招魂香所傷,約需七天七夜方可複原。七天中,他們將像是大病初愈的人,隻可半癱瘓地活動而已。”


    “哦!帶進去吧。”


    “師父說,要好好照料他們,如果他們的造化好,將是咱們的師弟呢。師父弄到了一個雌兒,你恐怕猜不著是誰呢?”


    “是誰?”


    “武林三佳麗之一,銀菊西門秋。”


    “咦!好極了,有機會倒要看看,她到底美到什麽程度?”


    “放心啦!反正日後她便是咱們的師妹,還怕沒有機會看?但近期你無法看到,師父不會將她早早放出來。”


    兩人被關入一間禪房,軟弱地躺倒在牆角下。


    僧人的生活極為清苦,禪房內部簡陋得很,有一排高僅尺餘的大床,上麵放了五張蒲團作為打坐之用,五條薄被無褥無枕,四壁蕭條。這是可睡五個人的禪房,但又窄又小,一門一窗小得可憐,作為囚室正好派上用場,難怪要在寺後大興土木,禪房容不下那些無法無天的龍蛇。


    門鎖上了,室中一靜。


    印佩虛弱地挺起上身,向彭小弟苦笑道:“彭小弟,可把你害苦了,愚兄萬分抱歉。”


    彭小弟長歎二聲,絕望地說:“印兄,這次恐怕我死定了,沒料到在陰溝裏翻船,栽在招魂鬼那小輩手中。”


    “小弟,不要灰心,好像帶咱們來的大和尚不是壞人,慈眉善目笑臉常掛……”


    “印兄,不可以貌取人,你知道那胖和尚是誰?”


    “不知道,你認識?”


    “他聲名狼藉,大名鼎鼎的魔中之魔,歡喜佛法蘭淫僧。”


    印佩不在意地笑笑,說:“這並不太壞,咱們與他無仇無怨……”


    “可是,我……”


    “你怎麽啦?”他惑然問。


    彭小弟長歎一聲,低下頭說:“你這沒記性的大笨牛,你……”


    “什麽?你……”


    “你還沒認出我是誰?”彭小弟苦笑著說,聲調一變。


    他大吃一驚,叫道:“你……原來你是……”


    “低聲!”


    “老天!你……你為何要去九華山救我?”


    “我……我喜歡你,我……我欠你一份情。”


    “糟了,你一個女孩子……”


    “所以我是死定了,那魔僧……天哪!我寧可死,我要死得清清白白,我……”她掩麵飲泣。


    他輕撫著她不住抽搐的雙肩,幽幽一歎道:“如果魔僧知道你是武林三佳麗的玉芙蓉,可真是一切都完了。”


    “印兄,我……我嚼舌自殺……”


    “不,快絕了自殺的念頭。天無絕人之路,我想,我會設法脫身的。”


    “可是,那是不可能的。我們渾身軟弱……”


    “我們七天後便可複原。”


    “可是,這七天的變化……”


    “能拖一天算一天,我要試試行功的心訣。”


    “你還能行功?”


    “我說的是試,試成試不成得靠運氣。可惜沒有酒,不然成功有望。”


    “酒?你要酒有何用處?”


    “這是家師的武林絕技,可藉酒行功排除體內藥物,可自解穴道自閉經脈。你先且安心,未至必死關頭,決不輕言自盡,讓我試試,可好?”


    她抬起淚痕斑斑的臉孔,含淚點頭道:“印大哥,我依你,找……我知道你是個可以信賴的人,我願將生命毫不猶豫地交到你可靠的手中,有你在身邊,即使死了,我亦心甜。”


    “不要說傻話,且安心歇息。”他柔聲說。


    彭姑娘閉上亮晶品的明眸,歎息著偎人他的懷中。


    他也輕輕歎息,愴然地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咱們隻能用這兩句宿命論者的話來安慰自己了。我想,隻要咱們能盡其在我,生生死死何足懼哉?你到禪床上歇息,我來設法。”


    “印兄我能出一分力麽?”她幽幽地問。


    “嗬嗬!這是男子漢的事,由我來辦。”他故作輕鬆地說。


    扶玉芙蓉至禪房躺下,他迴到門旁坐下大叫:“哎……哎唷!我……我…”


    門外有人大喝道:“叫什麽?給我乖乖安靜些。”


    “我……我肚子好……好痛。”他繼續叫。


    “肚子痛?是時疫麽?”把門的人推開房門問。


    “就……就是肚子痛……”


    “痛死了活該,這裏沒有郎中。”


    “在下不是患病。”


    “那是……”


    “在下的酒病發作了。”


    “呸!見你的大頭鬼。”


    “老兄,行行好,給……給我一壺酒,酒入腹便不……不痛了。”


    “你想得倒好,哼!”


    “求求你,老兄,你……你總不能眼看著在下受罪吧?也許日後咱們是同門師兄弟,咱們套一份交情,日後好相見……”他在用攻心之計。


    “不行,這時候那來的酒?”


    “可是,我……哎唷……”


    “你忍著點,等會兒在下不當值時,替你送壺酒來,這時在下當值,絕對不能擅離。”


    把門大漢意動地說。


    “謝謝你,老兄。哎……哎唷唷……”


    他繼續叫喚,久久方像是痛楚已消,方停止叫喊。


    “酒癮挨過了麽?”門外的看守問。


    “痛是止住了,但好難過。”他呻吟著說。


    “在下當值的時刻將滿,等會兒給你帶壺酒來。隻要你日後得意之時,別忘了在下一酒之恩。”


    “謝謝,一酒之恩,不敢或忘,請教你老兄貴姓大名,以便後報。”


    “在下姓俞名百川。”


    “在下姓印名佩,請多關照。”


    不久,換值的人來了。


    不久,俞百川重新到了門外,向當值的人說:“老五,這壺酒送給那位姓印的。”


    “那怎麽行?”老五拒絕。


    “老五,算了吧,他又不是犯人,師父救了他兩人迴來,準備收他們為門人呢,如果有解藥,師父早就要他們起誓拜師了。”


    “這……”


    “聽師父說,他們是從九華穀逃出來的人,藝業定然不弱,不然怎能從人妖的手中逃脫?等他拜了師,師父必定重用他,咱們與他套一份交情,日後也有個照應,對不對?給他一壺酒,又算了什麽?”


    “好吧,依你。”老五終於首肯。


    俞百川推開房門,將酒壺交給印佩,笑道:“印兄,好好過癮,別喝多了發酒瘋,兄弟便有不是了。酒有兩斤,想必可以解讒啦。”


    印佩大喜過望,稱謝道:“俞兄,多謝了,容留後報。”


    “小意思,請不必掛懷。”俞百川客氣地說,出房走了。


    印佩將酒喝了兩口後,外傳來了沉重的腳步聲。他一怔,趕忙將酒壺藏在床下。


    把守的人向來人行禮道:“弟子迎接師父。”


    “起來,裏麵的人怎佯了?”來人問,聲如洪聲。


    “啟稟師父,兩人都很安靜。”


    “開門,為師要問問他們。”


    “弟子遵命。”


    房門拉開,進來了一位肥頭大耳,腹大如鼓,笑臉常掛的大和尚,紅光滿臉,看年紀像四十上下的中年人,其實光頭冒出的短短發根,已可看到白色了。


    玉芙蓉躺在禪床上,不言不動。


    印佩扶臂搖搖晃晃地站起,抱拳施禮道:“謝謝大師臨危援手之德,晚輩不敢或忘,容留後報。請問大師的法號,上下如何稱唿?晚輩印佩。”


    “貧僧法蘭。”大和尚笑眯眯地答,拍拍大腹嗬嗬笑,又道:“你年紀輕,也許不知貧俗的法名,稱綽號可能不陌生,人稱我為歡喜佛,你不要怕。”


    他為了爭取活命的機會,不得不虛與委蛇小心周旋,欣然道:“那麽,前輩定是號稱魔中之魔的歡喜佛前輩了,久仰久仰,大德不言謝,晚輩記在心裏就是。”


    “好說好說,嗬嗬!你不怕我這魔中之魔?”


    “晚輩闖蕩江湖,生死早置之度外,前輩乃是魔道至尊,但平易近人一團和氣,晚輩有什麽可怕的?”他投其所好地說。


    歡喜佛不住打量著他,笑道:“你很會說話,年輕有為,人才一表,資質大佳。嗬嗬!


    定非池中之物。”


    “前輩誇獎了,但願晚輩真能在江湖有所作為,卑不負前輩的期許誇獎。”


    “好說好說,嗬嗬!我問你,你是從九華穀跑出來的。”歡喜佛笑問。


    “是的,晚輩曾是九華穀人妖之囚。”


    “你是……”


    “晚輩中了金梅的暗算,被她帶往九華穀……”


    “你是怎樣跑出來的?”


    “九華穀失火,晚輩乘亂逃出來了。”


    “你與銀菊有過節?”


    “沒有,晚輩不認識她。”


    “哦!好,把你的身世說出來聽聽。”


    “晚輩印佩,年屆弱冠,中州人氏,藝自家傳,隻因家道中落,無親無故流落江湖。”


    “嗬嗬!很好,很好。我問你,你願不願意在江湖揚名立萬,開創一番事業?”


    “晚輩不才,但力爭上遊,可惜生性愚魯,放不下名枷利鎖,前輩幸忽見笑。”


    “好說好說,這表示你有一顆奮發向上的心。”


    “前輩誇獎了。”


    “貧僧久走江湖,年事已高,深感根基重要,因此在此打算廣羅門人子弟,以期將貧僧的一些蓋世奇學傳授弟子,為武林造就人才,把貧僧的蓋世奇學發揚光大。你,人才出眾,宛如濁世佳公子,而且頗有根基,如肯拜在貧僧門下,他日必定奮翅鵬飛,魚龍變化,保證你名利雙收,你意下如何?”


    他堆下笑,興奮地說:“晚輩行走江湖,年少無知,藝業有限。不斷受人欺侮,如能有幸拜在前輩門下,晚輩求之不得呢……”


    “你答應了?”


    “這……隻是,帶藝投師茲事體大,前輩可否給晚輩一些工夫權衡?”


    “也好,反正你七天之內,無法行動自如,慎重權衡表示不忘本,貧僧十分讚同。你兩人好好養息,貧僧正派人追捕招魂鬼索取解藥,你兩人安心好了。嗬嗬!”


    “謝謝前輩成全,晚輩感激不盡。”


    驀地,傳來了三聲鋒鳴。


    歡喜佛步出房,房外有人奔到稟道:“後山出現可疑人影,請師父定奪。”


    “是什麽人?”


    “弟子不知,監寺師兄已派人追搜去了。”


    “好,多派幾個人去。”


    “是,弟子遵命……”


    話未完,一聲怪笑起自屋頂,有人在上麵叫:“歡喜佛,派再多的人去也毫無用處,老夫已經深人腹地,你那些酒囊飯袋弟子,不要派他們枉送性命,功德無量。”


    已經是已牌正末之間,烈日炎炎,光天化日之下,來人竟能神不知鬼不覺深人腹地,人寺到了禪房的屋頂而不被發現,委實令人驚駭。


    歡喜佛一步跨出天井,一鶴衝霄扶搖直上瓦麵。


    接二連三去了七八個人,將來人圍住了——


    掃描,xmwjwoc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憐花印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中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中嶽並收藏憐花印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