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曹影說出《還珠格格》的時候,饒是易青這個對瓊瑤劇的酸腐味極其厭煩的人,也不由得驚了一把。
這可是繼《渴望》之後,中國電視劇曆史上的第二代現象級神劇啊!
當初《渴望》播出的時候,那可真的是“地不分南北,人無分老幼”,舉國皆哀劉慧芳,舉國皆罵王滬生,萬眾皆歎宋大成。
易青今生曾親自參與過,當時還覺得這部電視劇應該過不了長江,誰知道,不但在北方紅,在南方更紅,劇中的幾位主要演員更是紅透了全中國。
後來隨著觀眾的選擇越來越多,電視節目越來越豐富,這種現象級的電視劇便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一直到《還珠格格》播出。
易青還記得前世《還珠格格》播出的時候,他還在上高中,那個時候,這部戲真的是紅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全國電視台播了又播,播了又播,他身邊的同學每天聊天的話題總也繞不開這部戲,即便是一幫大老爺們兒躲在廁所裏抽煙的時候,都得說上幾句。
甚至家裏的杯子,榨菜上印的都是小燕子,連街上的理發店都改名叫小燕子了,遊戲廳裏有了還珠格格遊戲機,易青當時上學的縣城還有個爾康大藥房,《還珠格格》係列的影響力可見到了何種程度。
可以好不誇張的說,《還珠格格》就是一部傳奇,雖然通篇依舊充滿了瓊瑤式的酸腐味兒,還有那股子讓人牙酸的矯情勁兒,但是,在故事性上,《還珠格格》絕對是瓊瑤諸多作品當中非常具有突破性的一部。
首先,在於她所敘述故事的傳奇性,小燕子飛上枝頭變鳳凰,天真率直的她打破了皇宮原本靜如死水中暗流湧動的生活,獲得了皇阿瑪超乎尋常的寵愛。
這時的小燕子沉醉在父愛的溫馨中,也淹沒在對紫薇的愧疚裏,這時留給紫薇卻隻有無邊的痛苦。
認賊為親,被結拜姐姐出賣、丟失信物,失去了認爹的希望。
等到紫薇明白真相,姐妹重歸於好,新的挑戰又擺在了這群青年才俊麵前。
紫薇與爾康的相知相許,永琪對小燕子的情愫暗生,以及紫薇對父親的不變渴望都不得不使他們一定要撥亂反正、力挽狂瀾。
在宮闈傾軋的虎視眈眈之中,他們憑借著自己的真情、智慧、勇氣與堅持做到了。
《還珠格格》所敘述的故事生動曲折、跌宕起伏,其間充滿歡笑而又險象環生,歡樂與痛苦、奸邪與親情、陰謀與愛情、命運與抗爭無不包羅其中。
1998年,《還珠格格》第一部在京城電視台播出時的收視率居然達到了54%,要知道,《還珠格格》第一部播出的時候,國內各地方省市電視台已經陸續上星,觀眾可以選擇的電視節目更是極大的豐富了,一部電視劇不要說收視率破50%了,就是達到10%,那都算是極大的成功了。
隨後的1999年,《還珠格格》第二部在京城、上海及湖南台播出時平均收視率分別是57%、55%和52%,最高點突破65%。
再後來的《還珠格格》第三部,在演員集體換人、觀眾審美疲勞的情況下,收視率也有兩位數。
《還珠格格》第一二部的收視奇跡一直到易青重生的那個年代都始終難以超越。
《還珠格格》第一部在內地的平均收視率高達47%,不但轟動業界和海內外,更被一些電視台稱為挽救電視台的救世之作。
甚至當時有人預言,10年內沒有任何一部電視劇有可能趕上本劇,但他隻說對了一半,因為在人們紛紛質疑和猜疑中,轉年的《還珠格格》第二部就迅速打破《還珠格格》第一部創造的收視紀錄,在全國平均收視率突破了54%,而在湖南,甚至輕鬆超過60%!
《還珠格格》第一二部播出的時候,到了晚上黃金時間,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地位高低貴賤,難以數計的人們都坐在家中收看《還珠格格》,議論《還珠格格》。
在《還珠格格》第一二部之後,除了2001年由瓊瑤繼續用菲特.趙、林欣如、蘇友朋等人主演推出的電視劇《情深深雨蒙蒙》收視率有所接近之外,沒有任何一部電視劇的收視率能夠超越《還珠格格》。
在香江,《還珠格格》也使亞洲電視台擊敗tvb,而在東南亞均打破,或接近了曆史上華語電視劇在當地的最高紀錄。
韓國三大電視台甚至為了保護本土電視劇,不得不實行了“華語電視劇封殺令”。
此外,在俄羅斯、烏克蘭等地也均取得不俗成績。
直到易青重生,《還珠格格》的重播率已經成為整個90年代一來所有電視劇重播率最高的紀錄,而且依然在不斷刷新。
之所以重播,就是因為收視率高,《還珠格格》第一二部的重播收視率,即使到了10年後的2007年,依然能在覆蓋率稍高的電視台殺入全國前10名,而在一些地方台的播出更被安排到黃金時間。
即便是在非黃金時間段播出,收視率依然高過,被一些很有水準的媒體吹捧為取得收視佳績電視劇。
可以說,這就是一部全民齊樂的電視劇,當漂亮的小燕子在熒屏裏說著讓史學家氣得吹胡子的話什麽“魚家瓢蟲”,什麽“化力氣為漿糊”時,熒屏外的觀眾除了對之哈哈一笑之外,更是倍感輕鬆。
大家似乎好久都沒有如此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在大飽眼福之餘,還能獲得開懷大笑的享受了。
輕鬆搞笑的故事情節,小燕子傻得可愛的對白,迷倒了無數的觀眾。
那些板著麵孔,正經八百說教的正劇,隻要跟《還珠格格》對陣,幾乎就沒有翻身的餘地。
這樣的形勢,無疑給電視劇製作者們提供了另外一片天地,於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大家棄曆代公主於不顧,搶破頭地趕拍格格戲,令清代格格們在曆代公主中自成一體。
但是格格戲卻沒有像大家預期的那樣繼續火爆,隻能說,是後來者們重複的野蠻女友套路,破壞了觀眾的胃口。
也許是“小燕子”已經占盡三千寵愛,當《格格要出嫁》、《紅豔格格》、《懷玉格格》、《十三格格》等眾多格格戲出現時,後來者始終超越不了《還珠格格》一二部的成績,即使是一脈相承的《還珠》第三部,也因為換人換劇情隻有很少人繼續追捧。
暫且先不提瓊瑤還沒動筆開始寫的《還珠格格》第二部,單單是第一部,即便易青再怎麽瞧不上那位寶島老大媽,也不得不承認,至少在故事性上,《還珠格格》還是非常有可取之處的。
首先,情節比較清晰明快,不拖泥帶水,矛盾比較明朗,正邪比較分明,結局比較皆大歡喜。
有著麻雀變鳳凰的俗套戲路,容易讓觀眾產生代入感,再加上演員青春靚麗,那幾位長得真的很清爽,很自然的美,美而不妖,而後來的女演員不是整容也似整容,五阿哥和爾康既有青年才俊之感,又沒有小鮮肉的奶油態。
再加上有幾個老戲骨,表現的也相當不錯,張某林、李明起老師,戴春容什麽的。
整個劇情設定,既有年輕人的愛情,還有中年嬪妃的宮鬥,更有老嬤嬤的八卦和狠毒,又有乾隆皇帝的霸氣等等等等,所以受眾麵很大,男女老少鹹宜。
劇情的曲折程度很適中,在簡單明朗的劇情中,又包含著陰錯陽差的曲折,太簡單觀眾不愛看,太複雜,觀眾懶得多琢磨,而還珠格格認爹到錯認,再到歸位的曲折度和大眾的欣賞水平產生高度共振。
還就又是,那個時候清宮劇,尤其是格格劇真的不像後來那麽濫,整個港台包括內地市場,武俠劇居多,突然出現一部格格劇,讓人感覺很新鮮。
另外,如果不強製代入小三劇情的話,說良心話,瓊瑤的文學功底還是很不錯的,從山無棱天地合,到山也迢迢水也迢迢那首歌,再到“雨後荷花承恩露”那首詩,到郊遊時報的菜名,到“蒲草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等等等等,讓內地觀眾感受到了很多“雅”的文氣,而且讓觀眾感覺“雅”的聽得懂,太雅雅到陽春白雪也不行。
最為重要的還是小燕子這個角色設定,真的在當時是很新鮮的,屬於那種古靈精怪、心地善良,又是命超好型的,菲特.趙當時那個年紀,胖乎乎的,又是大眼睛,又是新人,新人的優點就是“幹淨”,不會有觀眾對她有任何“前置印象”,大家看到她不會有那種“艾瑪我去,這不是以前演那個誰誰誰的麽”的感覺,把這個角色演繹的真的很成功。
其實一個事物得到大眾的普遍喜愛和關注,也就是所謂的火,這個事物一定是比較“俗”的,當然這個俗,一般是通俗而不是低俗,太高雅的東西不會“火”的,比如《紅樓夢》,從來都是小受眾群的事物,火的是它的名字,而從來不是它書裏的文字。
太低俗,太庸俗了,也會招致民眾反感,易青覺得《還珠格格》在“通俗”這一點上把握的非常到位,它真的不是什麽千年一遇的好作品,奇作品,它真的不是很深刻的東西,它很輕鬆,有時候很幽默,有時候很感人,所以它很火,受眾麵很大。
當然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當下這個年代,電視和電視劇,是絕大多數人的重要娛樂方式,吃完飯,不看電視幹什麽啊!?
再說迴來,瓊瑤大媽如果帶著腦子去寫的話,還是能寫出好東西的,《還珠格格》就是個證明。
如果瓊瑤大媽能堅持著按照《還珠格格》的套路寫下去的話,她在前世的口碑要好得多,至少不至於讓人們一提到她,首先想到的就是“三觀不正”,隻可惜······
瓊瑤大媽還是沒繃住她的小三情節翻爛,到了第二部,女小三兒確實沒有,但非得弄出來一個男小三兒來膈應人。
雖然《還珠格格》第二部的收視率爆了,但基本上就是在消費第一部的熱度,另外在侮辱觀眾的智商,整個劇情瘋瘋癲癲,胡說八道,讓觀眾在樂嗬嗬的看完之後,生出一種,這尼瑪叫什麽玩意的感覺。
《還珠格格》這個戲,本身就在一個“還”字,乾隆南下泡妞留下龍種,龍種長大了找迴來,陰錯陽差各種身份錯位,最後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實現了各歸各位,同時還收獲了愛情,反派也被感動,一個非常圓滿的結局,非常符合老百姓審美的故事。
以當還珠格格第一部完結,所有人騎馬在草原上唱歌的時候,相信很多理性的觀眾都在想“可別拍續集,這個結局很好了”。
可是,有些小年輕卻表示強烈不滿,恨不得把小豬罐砸碎了,寄給瓊瑤大媽,資助她拍續集,一定要看王子和公主過上幸福的生活後,怎麽繼續的幸福。
然而一切幸福的生活都是沒得拍的,瓊瑤大媽也是非常驚訝的發現自己不經意間創造了一個黑馬般的電視劇,於是就想著繼續賺錢。
可能拍的都拍完了,隻能從已經解決了所有矛盾的第一部中,再把人物抽離出來,繼續再造矛盾。
所以第二部當中,香妃的事情作為矛盾衝突的主線,貫穿了四十多集,這個矛盾就是硬造的,和還珠格格的故事有個毛的關係啊?
完全脫離了“認爹”這個主線矛盾,就是另外的故事了,暫且不說“把皇帝的妃子拐跑”這種事有多狗血,重新塑造一批形象來演繹這個故事也沒毛病,所以後麵的所有續作,除了小燕子還叫小燕子,紫薇還叫紫薇,都是在演別的事情,高收視率也基本都是消費第一部ip的紅利。
而且一部比一部長,第一部隻有二十四集,情節緊湊,為了演而演;第二部硬造一堆情節和矛盾四十多集,第三部易青都不愛說,2003年湖南衛視放的時候,簡直就是在侮辱觀眾的智商,一集分n段,中間插播一堆廣告,每一集放的時候都,還要重複上一集末尾的好長時間,基本就是借著還珠的ip肆無忌憚,厚顏無恥的在圈錢了。
再評價一下含香和蒙丹這對狗男女,你們特麽想私奔,在迴部的時候私奔不行嗎?
非得跑到皇宮來,綁架著一幫人的身價性命,為了你們那“你是風兒我是沙”的狗屁愛情故事。
嚴肅來說的話,含香不是一個皇帝喜歡的普通的女人,她是迴部的公主,是迴部獻給皇帝的“禮物”,是滿迴修好的象征,是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的,一來就封妃,這不光是皇帝喜歡她的問題,而是說明了她身份的重要性。
她在後宮自然而然的代表了迴部的一種存在,就算皇帝不喜歡她,如果大清皇帝重視和迴部的政治聯盟關係,也會對她好。
就這麽一個至關重要的人,一幫熊孩子為了那個“方臉狂躁症男”就給拐跑了,皇帝的顏麵如何安置,大清國的尊嚴,滿迴之間的政治關係,都會受到嚴重的破壞,嚴重了可能要起戰爭的。
所以,那幫當年狂追《還珠格格》第二部的毛孩子,長大了之後再看這部戲真的感覺挺煩這幫“愛情至上”的年輕人的,他們根本不是幼稚,完全就是213。
正常情況下,皇帝的處理應該是殺了所有參與的人,重要人物淩遲處死,福爾康一家子也難免災禍,或許“五阿哥”和“紫薇”會活,畢竟是皇帝的親孩子,但是絕對會摘了五阿哥的黃帶子,甚至廢為庶人,圈禁到死,至於紫薇,隨便找個蒙古貴族嫁過去,眼不見為淨,並且下旨,終生不得入長城,這才是最有可能的結局。
結果呢!?
全部無罪,皇帝成全了自家愛妃跟野男人的愛情,這特麽是把所有觀眾當嘚兒嘚兒啊!
剩下的第三部······
算了,瓊瑤阿姨的小三情結終於再也安耐不住,弄出來了一個知畫,估計背地裏還在得意,但是卻消耗掉了內地觀眾對她最後的好感。
你把我們當傻掰,我們憑什麽拿你當根蔥!
算了,算了!
那兩部現在還是沒影的事呢,眼下需要關注的是第一部。
湖南衛視要和瓊瑤大媽合作,開啟這個超級大ip,而且,如果易青沒猜錯的話,湖南衛視這次是打算拉著華藝兄弟的王家哥倆入夥了。
這可就有意思了。
不用懷疑,這部戲播出之後,肯定會爆火,而且還是那種不講道理的火,就算是新畫麵今年製作的新劇都會受到衝擊,這部戲······誰也壓不住!
“哥!你想什麽呢?”
曹影等了半晌也沒見易青的下文,忍不住伸手在易青的眼前晃了晃。
呃······
1秒記住頂點:
這可是繼《渴望》之後,中國電視劇曆史上的第二代現象級神劇啊!
當初《渴望》播出的時候,那可真的是“地不分南北,人無分老幼”,舉國皆哀劉慧芳,舉國皆罵王滬生,萬眾皆歎宋大成。
易青今生曾親自參與過,當時還覺得這部電視劇應該過不了長江,誰知道,不但在北方紅,在南方更紅,劇中的幾位主要演員更是紅透了全中國。
後來隨著觀眾的選擇越來越多,電視節目越來越豐富,這種現象級的電視劇便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一直到《還珠格格》播出。
易青還記得前世《還珠格格》播出的時候,他還在上高中,那個時候,這部戲真的是紅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全國電視台播了又播,播了又播,他身邊的同學每天聊天的話題總也繞不開這部戲,即便是一幫大老爺們兒躲在廁所裏抽煙的時候,都得說上幾句。
甚至家裏的杯子,榨菜上印的都是小燕子,連街上的理發店都改名叫小燕子了,遊戲廳裏有了還珠格格遊戲機,易青當時上學的縣城還有個爾康大藥房,《還珠格格》係列的影響力可見到了何種程度。
可以好不誇張的說,《還珠格格》就是一部傳奇,雖然通篇依舊充滿了瓊瑤式的酸腐味兒,還有那股子讓人牙酸的矯情勁兒,但是,在故事性上,《還珠格格》絕對是瓊瑤諸多作品當中非常具有突破性的一部。
首先,在於她所敘述故事的傳奇性,小燕子飛上枝頭變鳳凰,天真率直的她打破了皇宮原本靜如死水中暗流湧動的生活,獲得了皇阿瑪超乎尋常的寵愛。
這時的小燕子沉醉在父愛的溫馨中,也淹沒在對紫薇的愧疚裏,這時留給紫薇卻隻有無邊的痛苦。
認賊為親,被結拜姐姐出賣、丟失信物,失去了認爹的希望。
等到紫薇明白真相,姐妹重歸於好,新的挑戰又擺在了這群青年才俊麵前。
紫薇與爾康的相知相許,永琪對小燕子的情愫暗生,以及紫薇對父親的不變渴望都不得不使他們一定要撥亂反正、力挽狂瀾。
在宮闈傾軋的虎視眈眈之中,他們憑借著自己的真情、智慧、勇氣與堅持做到了。
《還珠格格》所敘述的故事生動曲折、跌宕起伏,其間充滿歡笑而又險象環生,歡樂與痛苦、奸邪與親情、陰謀與愛情、命運與抗爭無不包羅其中。
1998年,《還珠格格》第一部在京城電視台播出時的收視率居然達到了54%,要知道,《還珠格格》第一部播出的時候,國內各地方省市電視台已經陸續上星,觀眾可以選擇的電視節目更是極大的豐富了,一部電視劇不要說收視率破50%了,就是達到10%,那都算是極大的成功了。
隨後的1999年,《還珠格格》第二部在京城、上海及湖南台播出時平均收視率分別是57%、55%和52%,最高點突破65%。
再後來的《還珠格格》第三部,在演員集體換人、觀眾審美疲勞的情況下,收視率也有兩位數。
《還珠格格》第一二部的收視奇跡一直到易青重生的那個年代都始終難以超越。
《還珠格格》第一部在內地的平均收視率高達47%,不但轟動業界和海內外,更被一些電視台稱為挽救電視台的救世之作。
甚至當時有人預言,10年內沒有任何一部電視劇有可能趕上本劇,但他隻說對了一半,因為在人們紛紛質疑和猜疑中,轉年的《還珠格格》第二部就迅速打破《還珠格格》第一部創造的收視紀錄,在全國平均收視率突破了54%,而在湖南,甚至輕鬆超過60%!
《還珠格格》第一二部播出的時候,到了晚上黃金時間,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地位高低貴賤,難以數計的人們都坐在家中收看《還珠格格》,議論《還珠格格》。
在《還珠格格》第一二部之後,除了2001年由瓊瑤繼續用菲特.趙、林欣如、蘇友朋等人主演推出的電視劇《情深深雨蒙蒙》收視率有所接近之外,沒有任何一部電視劇的收視率能夠超越《還珠格格》。
在香江,《還珠格格》也使亞洲電視台擊敗tvb,而在東南亞均打破,或接近了曆史上華語電視劇在當地的最高紀錄。
韓國三大電視台甚至為了保護本土電視劇,不得不實行了“華語電視劇封殺令”。
此外,在俄羅斯、烏克蘭等地也均取得不俗成績。
直到易青重生,《還珠格格》的重播率已經成為整個90年代一來所有電視劇重播率最高的紀錄,而且依然在不斷刷新。
之所以重播,就是因為收視率高,《還珠格格》第一二部的重播收視率,即使到了10年後的2007年,依然能在覆蓋率稍高的電視台殺入全國前10名,而在一些地方台的播出更被安排到黃金時間。
即便是在非黃金時間段播出,收視率依然高過,被一些很有水準的媒體吹捧為取得收視佳績電視劇。
可以說,這就是一部全民齊樂的電視劇,當漂亮的小燕子在熒屏裏說著讓史學家氣得吹胡子的話什麽“魚家瓢蟲”,什麽“化力氣為漿糊”時,熒屏外的觀眾除了對之哈哈一笑之外,更是倍感輕鬆。
大家似乎好久都沒有如此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在大飽眼福之餘,還能獲得開懷大笑的享受了。
輕鬆搞笑的故事情節,小燕子傻得可愛的對白,迷倒了無數的觀眾。
那些板著麵孔,正經八百說教的正劇,隻要跟《還珠格格》對陣,幾乎就沒有翻身的餘地。
這樣的形勢,無疑給電視劇製作者們提供了另外一片天地,於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大家棄曆代公主於不顧,搶破頭地趕拍格格戲,令清代格格們在曆代公主中自成一體。
但是格格戲卻沒有像大家預期的那樣繼續火爆,隻能說,是後來者們重複的野蠻女友套路,破壞了觀眾的胃口。
也許是“小燕子”已經占盡三千寵愛,當《格格要出嫁》、《紅豔格格》、《懷玉格格》、《十三格格》等眾多格格戲出現時,後來者始終超越不了《還珠格格》一二部的成績,即使是一脈相承的《還珠》第三部,也因為換人換劇情隻有很少人繼續追捧。
暫且先不提瓊瑤還沒動筆開始寫的《還珠格格》第二部,單單是第一部,即便易青再怎麽瞧不上那位寶島老大媽,也不得不承認,至少在故事性上,《還珠格格》還是非常有可取之處的。
首先,情節比較清晰明快,不拖泥帶水,矛盾比較明朗,正邪比較分明,結局比較皆大歡喜。
有著麻雀變鳳凰的俗套戲路,容易讓觀眾產生代入感,再加上演員青春靚麗,那幾位長得真的很清爽,很自然的美,美而不妖,而後來的女演員不是整容也似整容,五阿哥和爾康既有青年才俊之感,又沒有小鮮肉的奶油態。
再加上有幾個老戲骨,表現的也相當不錯,張某林、李明起老師,戴春容什麽的。
整個劇情設定,既有年輕人的愛情,還有中年嬪妃的宮鬥,更有老嬤嬤的八卦和狠毒,又有乾隆皇帝的霸氣等等等等,所以受眾麵很大,男女老少鹹宜。
劇情的曲折程度很適中,在簡單明朗的劇情中,又包含著陰錯陽差的曲折,太簡單觀眾不愛看,太複雜,觀眾懶得多琢磨,而還珠格格認爹到錯認,再到歸位的曲折度和大眾的欣賞水平產生高度共振。
還就又是,那個時候清宮劇,尤其是格格劇真的不像後來那麽濫,整個港台包括內地市場,武俠劇居多,突然出現一部格格劇,讓人感覺很新鮮。
另外,如果不強製代入小三劇情的話,說良心話,瓊瑤的文學功底還是很不錯的,從山無棱天地合,到山也迢迢水也迢迢那首歌,再到“雨後荷花承恩露”那首詩,到郊遊時報的菜名,到“蒲草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等等等等,讓內地觀眾感受到了很多“雅”的文氣,而且讓觀眾感覺“雅”的聽得懂,太雅雅到陽春白雪也不行。
最為重要的還是小燕子這個角色設定,真的在當時是很新鮮的,屬於那種古靈精怪、心地善良,又是命超好型的,菲特.趙當時那個年紀,胖乎乎的,又是大眼睛,又是新人,新人的優點就是“幹淨”,不會有觀眾對她有任何“前置印象”,大家看到她不會有那種“艾瑪我去,這不是以前演那個誰誰誰的麽”的感覺,把這個角色演繹的真的很成功。
其實一個事物得到大眾的普遍喜愛和關注,也就是所謂的火,這個事物一定是比較“俗”的,當然這個俗,一般是通俗而不是低俗,太高雅的東西不會“火”的,比如《紅樓夢》,從來都是小受眾群的事物,火的是它的名字,而從來不是它書裏的文字。
太低俗,太庸俗了,也會招致民眾反感,易青覺得《還珠格格》在“通俗”這一點上把握的非常到位,它真的不是什麽千年一遇的好作品,奇作品,它真的不是很深刻的東西,它很輕鬆,有時候很幽默,有時候很感人,所以它很火,受眾麵很大。
當然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當下這個年代,電視和電視劇,是絕大多數人的重要娛樂方式,吃完飯,不看電視幹什麽啊!?
再說迴來,瓊瑤大媽如果帶著腦子去寫的話,還是能寫出好東西的,《還珠格格》就是個證明。
如果瓊瑤大媽能堅持著按照《還珠格格》的套路寫下去的話,她在前世的口碑要好得多,至少不至於讓人們一提到她,首先想到的就是“三觀不正”,隻可惜······
瓊瑤大媽還是沒繃住她的小三情節翻爛,到了第二部,女小三兒確實沒有,但非得弄出來一個男小三兒來膈應人。
雖然《還珠格格》第二部的收視率爆了,但基本上就是在消費第一部的熱度,另外在侮辱觀眾的智商,整個劇情瘋瘋癲癲,胡說八道,讓觀眾在樂嗬嗬的看完之後,生出一種,這尼瑪叫什麽玩意的感覺。
《還珠格格》這個戲,本身就在一個“還”字,乾隆南下泡妞留下龍種,龍種長大了找迴來,陰錯陽差各種身份錯位,最後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實現了各歸各位,同時還收獲了愛情,反派也被感動,一個非常圓滿的結局,非常符合老百姓審美的故事。
以當還珠格格第一部完結,所有人騎馬在草原上唱歌的時候,相信很多理性的觀眾都在想“可別拍續集,這個結局很好了”。
可是,有些小年輕卻表示強烈不滿,恨不得把小豬罐砸碎了,寄給瓊瑤大媽,資助她拍續集,一定要看王子和公主過上幸福的生活後,怎麽繼續的幸福。
然而一切幸福的生活都是沒得拍的,瓊瑤大媽也是非常驚訝的發現自己不經意間創造了一個黑馬般的電視劇,於是就想著繼續賺錢。
可能拍的都拍完了,隻能從已經解決了所有矛盾的第一部中,再把人物抽離出來,繼續再造矛盾。
所以第二部當中,香妃的事情作為矛盾衝突的主線,貫穿了四十多集,這個矛盾就是硬造的,和還珠格格的故事有個毛的關係啊?
完全脫離了“認爹”這個主線矛盾,就是另外的故事了,暫且不說“把皇帝的妃子拐跑”這種事有多狗血,重新塑造一批形象來演繹這個故事也沒毛病,所以後麵的所有續作,除了小燕子還叫小燕子,紫薇還叫紫薇,都是在演別的事情,高收視率也基本都是消費第一部ip的紅利。
而且一部比一部長,第一部隻有二十四集,情節緊湊,為了演而演;第二部硬造一堆情節和矛盾四十多集,第三部易青都不愛說,2003年湖南衛視放的時候,簡直就是在侮辱觀眾的智商,一集分n段,中間插播一堆廣告,每一集放的時候都,還要重複上一集末尾的好長時間,基本就是借著還珠的ip肆無忌憚,厚顏無恥的在圈錢了。
再評價一下含香和蒙丹這對狗男女,你們特麽想私奔,在迴部的時候私奔不行嗎?
非得跑到皇宮來,綁架著一幫人的身價性命,為了你們那“你是風兒我是沙”的狗屁愛情故事。
嚴肅來說的話,含香不是一個皇帝喜歡的普通的女人,她是迴部的公主,是迴部獻給皇帝的“禮物”,是滿迴修好的象征,是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的,一來就封妃,這不光是皇帝喜歡她的問題,而是說明了她身份的重要性。
她在後宮自然而然的代表了迴部的一種存在,就算皇帝不喜歡她,如果大清皇帝重視和迴部的政治聯盟關係,也會對她好。
就這麽一個至關重要的人,一幫熊孩子為了那個“方臉狂躁症男”就給拐跑了,皇帝的顏麵如何安置,大清國的尊嚴,滿迴之間的政治關係,都會受到嚴重的破壞,嚴重了可能要起戰爭的。
所以,那幫當年狂追《還珠格格》第二部的毛孩子,長大了之後再看這部戲真的感覺挺煩這幫“愛情至上”的年輕人的,他們根本不是幼稚,完全就是213。
正常情況下,皇帝的處理應該是殺了所有參與的人,重要人物淩遲處死,福爾康一家子也難免災禍,或許“五阿哥”和“紫薇”會活,畢竟是皇帝的親孩子,但是絕對會摘了五阿哥的黃帶子,甚至廢為庶人,圈禁到死,至於紫薇,隨便找個蒙古貴族嫁過去,眼不見為淨,並且下旨,終生不得入長城,這才是最有可能的結局。
結果呢!?
全部無罪,皇帝成全了自家愛妃跟野男人的愛情,這特麽是把所有觀眾當嘚兒嘚兒啊!
剩下的第三部······
算了,瓊瑤阿姨的小三情結終於再也安耐不住,弄出來了一個知畫,估計背地裏還在得意,但是卻消耗掉了內地觀眾對她最後的好感。
你把我們當傻掰,我們憑什麽拿你當根蔥!
算了,算了!
那兩部現在還是沒影的事呢,眼下需要關注的是第一部。
湖南衛視要和瓊瑤大媽合作,開啟這個超級大ip,而且,如果易青沒猜錯的話,湖南衛視這次是打算拉著華藝兄弟的王家哥倆入夥了。
這可就有意思了。
不用懷疑,這部戲播出之後,肯定會爆火,而且還是那種不講道理的火,就算是新畫麵今年製作的新劇都會受到衝擊,這部戲······誰也壓不住!
“哥!你想什麽呢?”
曹影等了半晌也沒見易青的下文,忍不住伸手在易青的眼前晃了晃。
呃······
1秒記住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