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和香江的影視工作者合作製作影視劇,之前並不是沒有過先例,兩地首部合拍功夫片就曾在海內外引起巨大反響,一時間轟動東南亞乃至全球,內地的票房就不用再提了,那幾乎就是一個神跡,香江的票房也十分可觀,斬獲1600多萬,位列當年香江票房排行榜的第四位,甚至在日本和韓國也分別創下40億日元和51億韓元的票房紀錄。
這隻是兩地真正展開合作,在此之前,兩地影視行業的交流就已經十分頻繁了。
盡管後來,兩地之間的合作交流,因為某些人,讓內地從業者對香江同行的感官急劇下降,不可否認的是,在改革開放之初,香江電影產業曾為內地文化走向開放發揮了非常重要影響。
香江獨特的社會背景,造成了東西方文化兼容、獨特的社會體製,電影發展曆史久、產量高、類型多,影響力遍及海內外,成為電影史上的傳奇故事。
改革開放初期,正逢香江電影發展的黃金時代。上世紀70年代起,香江電影已高度商業化,並開始在內地影院放映。
例如,恐怖片、曆史片、喜劇片、時裝片等影片讓內地觀眾第一次體驗到了香江電影的多姿多彩,香江電影也示範著一種新的文藝形態。
在香江電影不斷湧入內地的同時,兩地合拍漸成氣候。
當然了,最早的時候不叫合拍片,而是協助拍片或者合作拍片。
到了80年代,香江電影公司已經開始與內地展開合作,利用自身的資金,以及技術優勢,再加上內地豐富的外景地資源和相對廉價的內地電影人才,實現了優勢互補。
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從到,從、,再到香江電視劇、等在內地熱播,江湖、功夫等題材深受內地觀眾的喜愛,而功夫片和武俠片再往後的幾十年內,始終都是中國商業電影文化的重要類型。
兩地的合作,在初期香江影人為內地帶去優秀人才、新的美學觀念和製作理念,而隨著內地經濟突飛猛進,內地電影逐漸站穩腳跟,香江電影對內地電影的作用漸漸從單向啟示走向互相融合。
進入90年代,香江影壇與內地合作日益密切,兩地合作生產的影片越來越多,結合兩地人才和資金拍攝的作品逐漸成形,其中以最具代表性,該片不僅票房大賣,還奪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
自1992年之後,香江電影公司與內地各製片廠合作的合拍片逐漸增多,如張一謀的、,薑紋的等,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合拍片成為賣座電影的主流。
1997年香江迴歸祖國後,兩地在藝術創作和市場上的聯係更為緊密,尤其是2003年簽署的後,香江電影獲得了打入內地市場的定心丸,大批香江影人此後也積極到內地探尋發展之路。
向香江電影開放內地市場,為電影市場引入競爭機製,為觀眾引入更多好影片,這是雙贏。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速和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香江電影人紛紛北上,成為中國電影崛起的參與者。
合作是共贏,易青自然是要積極推動的,現如今電影方麵合作已經逐漸頻繁,倒是電視行業落在了後麵,到現在為止,除了直接引進之外,還沒有過合作的先例,他不介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隻是,易青的想法已經成熟了,可李虹這邊一時間卻難以接受,倒不是說,她不願意外人參與進來,而是因為自卑。
沒錯,就是自卑!
在李虹看來,內地的電視劇製作水準和香江那邊比起來,還是相對落後的,比如京台也引進了這部戲,那精彩的武打場麵,她自問內地是拍攝不出來的,別看她不是搞文藝的出身,對於電視劇拍攝的技術問題,也是一知半解,可她也同樣能看得出來,在某些技術性的處理方麵,內地明顯不如人家香江。
人家能願意合作?
李虹表示懷疑:“小易!你這是有點兒異想天開了吧?人家什麽條件,咱們什麽條件,人家能願意和咱們合作?”
八字還沒一撇呢,就先自我懷疑上了!
易青對此也很是無奈:“主任,和香江那邊合作,咱們要的就是人家先進的拍攝手法和技術條件,您先別忙著說,其實咱們也有優勢啊。”
有優勢?
“什麽優勢?”
“您想想看,香江才多大點兒地方,他們要拍攝外景的時候,能有咱們內地的便利條件,不說別的,就咱們內地的山,水,香江就沒有,另外,咱們這邊的人工便宜啊!”
李虹聞言,也想起來了,之前曾聽人說過,當初在拍攝的時候,內地的工作人員每個月才十幾塊錢的補助,可香江那邊來的工作人員,哪怕隻是一個底層的每個月也有幾百塊錢,高的甚至有上千的,整整是內地這邊人工的幾十倍,上百倍。
聽易青這麽一說,李虹也有點兒心動了,隻是和香江在電視劇製作領域展開合作,好像一直都沒有這方麵的政策啊,能行嗎?
“小易,你說的這件事倒是好,可上麵能同意嗎?”
“為什麽不同意?”易青反問了一句,“這是好事啊,可以讓香江那邊的人了解內地,國家不是一直在倡導兩地要加強文化交流嘛,咱們這也算是響應國家號召了,上麵怕是支持都來不及,還能反對?再說了,拍電影可以合作,拍電視劇為什麽不能合作?”
對啊!為什麽不行,沒有道理嘛!
李虹徹底心動了,這事要是成了,就算不是什麽大功勞,也算是開某一領域的先河了。
“你真覺得這事兒能成?咱們和那邊也沒什麽聯係啊!”李虹說著,突然眼睛一亮,道,“小易!你上次能請來香江的大明星,是不是和那邊已經有過聯係了!?”
以李虹對易青的了解,這小子從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既然說了,肯定就是有的放矢,說不定上次去香江,就已經和那邊談過這件事了。
顯然,李虹是想多了,不過倒也沒差的太多,易青雖然在和邱得根見麵的時候,沒提過合作的事,但是想來,這種合作,邱得根也是非常樂意見到的,畢竟香江已經確定是要迴歸祖國的,像他這種香江的地頭蛇,不趁著現在加強和內地聯係,還等什麽呢。
更別說易青還是亞視的股東,他如果要操作這件事的話,邱得根肯定不會反對。
不過,既然李虹這麽認為的,易青也就沒有否認:“的確是提到過這件事,那邊對於合作,也是非常期待,隻不過不了解咱們這邊的情況,人家不敢,也不方便主動提出來!”
十年動蕩,讓香江對內地的誤會很深,這也是為什麽,當中英雙方簽署聯合聲明之後,有那麽多香江人急著移民的主要原因,他們也害怕啊!
李虹大概其也能猜到人家在擔心什麽:“好!小易,這件事迴頭我和台裏說一下,不過,你確定這件事能成!”
易青沒說話,隻是非常肯定的點了點頭。
“那就行了,這樣吧,你先寫個計劃書給我,我拿到台裏去找王台長,隻要他也點頭,這件事就算是定下來了!”
按說製作中心現在是獨立運行的單位,他們要做什麽,根本不需要台裏同意,不過在這件事上,李虹覺得還是謹慎一點兒好,有了王台長背書,以後就算是出了問題,也有個大的在上麵頂著。
易青明白老太太心裏想的,也就沒說什麽,他倒是不擔心王台長會反對,經過幾次接觸,他也看出來了,王台長是個喜歡新鮮事物的人,而且做事有衝勁兒,不然的話,為什麽之前一直沒有人提過京台也要辦春晚的事,王台長一上任,就搞了這麽一個大動作。
他擔心的是,這件事一經過台裏,到時候這麽露臉的事,台裏肯定要參與進來,腦袋上多一層婆婆,幹擾也會更多。
但做什麽事都是有利有弊,至少這件事上麵,有京台的參與,利還是大於弊的。
“對了!拍什麽,你現在有想法嗎?”
易青直接拿出了這本書,這還是他在香江的時候買的,事實上,不光這一本,金庸,古龍的,隻要能買到的,易青通通買了一本。
等到他想到和亞視合作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反派武俠。
這年頭,娛樂項目實在是太少,平時沒事兒看,也算是個消遣了。
“就拍這個,武俠題材的電視劇!”
這隻是兩地真正展開合作,在此之前,兩地影視行業的交流就已經十分頻繁了。
盡管後來,兩地之間的合作交流,因為某些人,讓內地從業者對香江同行的感官急劇下降,不可否認的是,在改革開放之初,香江電影產業曾為內地文化走向開放發揮了非常重要影響。
香江獨特的社會背景,造成了東西方文化兼容、獨特的社會體製,電影發展曆史久、產量高、類型多,影響力遍及海內外,成為電影史上的傳奇故事。
改革開放初期,正逢香江電影發展的黃金時代。上世紀70年代起,香江電影已高度商業化,並開始在內地影院放映。
例如,恐怖片、曆史片、喜劇片、時裝片等影片讓內地觀眾第一次體驗到了香江電影的多姿多彩,香江電影也示範著一種新的文藝形態。
在香江電影不斷湧入內地的同時,兩地合拍漸成氣候。
當然了,最早的時候不叫合拍片,而是協助拍片或者合作拍片。
到了80年代,香江電影公司已經開始與內地展開合作,利用自身的資金,以及技術優勢,再加上內地豐富的外景地資源和相對廉價的內地電影人才,實現了優勢互補。
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從到,從、,再到香江電視劇、等在內地熱播,江湖、功夫等題材深受內地觀眾的喜愛,而功夫片和武俠片再往後的幾十年內,始終都是中國商業電影文化的重要類型。
兩地的合作,在初期香江影人為內地帶去優秀人才、新的美學觀念和製作理念,而隨著內地經濟突飛猛進,內地電影逐漸站穩腳跟,香江電影對內地電影的作用漸漸從單向啟示走向互相融合。
進入90年代,香江影壇與內地合作日益密切,兩地合作生產的影片越來越多,結合兩地人才和資金拍攝的作品逐漸成形,其中以最具代表性,該片不僅票房大賣,還奪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
自1992年之後,香江電影公司與內地各製片廠合作的合拍片逐漸增多,如張一謀的、,薑紋的等,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合拍片成為賣座電影的主流。
1997年香江迴歸祖國後,兩地在藝術創作和市場上的聯係更為緊密,尤其是2003年簽署的後,香江電影獲得了打入內地市場的定心丸,大批香江影人此後也積極到內地探尋發展之路。
向香江電影開放內地市場,為電影市場引入競爭機製,為觀眾引入更多好影片,這是雙贏。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速和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香江電影人紛紛北上,成為中國電影崛起的參與者。
合作是共贏,易青自然是要積極推動的,現如今電影方麵合作已經逐漸頻繁,倒是電視行業落在了後麵,到現在為止,除了直接引進之外,還沒有過合作的先例,他不介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隻是,易青的想法已經成熟了,可李虹這邊一時間卻難以接受,倒不是說,她不願意外人參與進來,而是因為自卑。
沒錯,就是自卑!
在李虹看來,內地的電視劇製作水準和香江那邊比起來,還是相對落後的,比如京台也引進了這部戲,那精彩的武打場麵,她自問內地是拍攝不出來的,別看她不是搞文藝的出身,對於電視劇拍攝的技術問題,也是一知半解,可她也同樣能看得出來,在某些技術性的處理方麵,內地明顯不如人家香江。
人家能願意合作?
李虹表示懷疑:“小易!你這是有點兒異想天開了吧?人家什麽條件,咱們什麽條件,人家能願意和咱們合作?”
八字還沒一撇呢,就先自我懷疑上了!
易青對此也很是無奈:“主任,和香江那邊合作,咱們要的就是人家先進的拍攝手法和技術條件,您先別忙著說,其實咱們也有優勢啊。”
有優勢?
“什麽優勢?”
“您想想看,香江才多大點兒地方,他們要拍攝外景的時候,能有咱們內地的便利條件,不說別的,就咱們內地的山,水,香江就沒有,另外,咱們這邊的人工便宜啊!”
李虹聞言,也想起來了,之前曾聽人說過,當初在拍攝的時候,內地的工作人員每個月才十幾塊錢的補助,可香江那邊來的工作人員,哪怕隻是一個底層的每個月也有幾百塊錢,高的甚至有上千的,整整是內地這邊人工的幾十倍,上百倍。
聽易青這麽一說,李虹也有點兒心動了,隻是和香江在電視劇製作領域展開合作,好像一直都沒有這方麵的政策啊,能行嗎?
“小易,你說的這件事倒是好,可上麵能同意嗎?”
“為什麽不同意?”易青反問了一句,“這是好事啊,可以讓香江那邊的人了解內地,國家不是一直在倡導兩地要加強文化交流嘛,咱們這也算是響應國家號召了,上麵怕是支持都來不及,還能反對?再說了,拍電影可以合作,拍電視劇為什麽不能合作?”
對啊!為什麽不行,沒有道理嘛!
李虹徹底心動了,這事要是成了,就算不是什麽大功勞,也算是開某一領域的先河了。
“你真覺得這事兒能成?咱們和那邊也沒什麽聯係啊!”李虹說著,突然眼睛一亮,道,“小易!你上次能請來香江的大明星,是不是和那邊已經有過聯係了!?”
以李虹對易青的了解,這小子從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既然說了,肯定就是有的放矢,說不定上次去香江,就已經和那邊談過這件事了。
顯然,李虹是想多了,不過倒也沒差的太多,易青雖然在和邱得根見麵的時候,沒提過合作的事,但是想來,這種合作,邱得根也是非常樂意見到的,畢竟香江已經確定是要迴歸祖國的,像他這種香江的地頭蛇,不趁著現在加強和內地聯係,還等什麽呢。
更別說易青還是亞視的股東,他如果要操作這件事的話,邱得根肯定不會反對。
不過,既然李虹這麽認為的,易青也就沒有否認:“的確是提到過這件事,那邊對於合作,也是非常期待,隻不過不了解咱們這邊的情況,人家不敢,也不方便主動提出來!”
十年動蕩,讓香江對內地的誤會很深,這也是為什麽,當中英雙方簽署聯合聲明之後,有那麽多香江人急著移民的主要原因,他們也害怕啊!
李虹大概其也能猜到人家在擔心什麽:“好!小易,這件事迴頭我和台裏說一下,不過,你確定這件事能成!”
易青沒說話,隻是非常肯定的點了點頭。
“那就行了,這樣吧,你先寫個計劃書給我,我拿到台裏去找王台長,隻要他也點頭,這件事就算是定下來了!”
按說製作中心現在是獨立運行的單位,他們要做什麽,根本不需要台裏同意,不過在這件事上,李虹覺得還是謹慎一點兒好,有了王台長背書,以後就算是出了問題,也有個大的在上麵頂著。
易青明白老太太心裏想的,也就沒說什麽,他倒是不擔心王台長會反對,經過幾次接觸,他也看出來了,王台長是個喜歡新鮮事物的人,而且做事有衝勁兒,不然的話,為什麽之前一直沒有人提過京台也要辦春晚的事,王台長一上任,就搞了這麽一個大動作。
他擔心的是,這件事一經過台裏,到時候這麽露臉的事,台裏肯定要參與進來,腦袋上多一層婆婆,幹擾也會更多。
但做什麽事都是有利有弊,至少這件事上麵,有京台的參與,利還是大於弊的。
“對了!拍什麽,你現在有想法嗎?”
易青直接拿出了這本書,這還是他在香江的時候買的,事實上,不光這一本,金庸,古龍的,隻要能買到的,易青通通買了一本。
等到他想到和亞視合作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反派武俠。
這年頭,娛樂項目實在是太少,平時沒事兒看,也算是個消遣了。
“就拍這個,武俠題材的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