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養正說的那個人,易青隻需要想想就知道是誰了,邵氏的掌權者,香江真正的影視大亨邵一夫。
易青對邵一夫自然不會陌生,事實上,至少稍微關注一下香江的娛樂圈,甚至看上幾本港娛,總有一個名字,是怎麽都繞不過的,那就是邵一夫。
這位可是真正的傳奇人物,他的人生經曆足夠一幫導演,作家取材了。
本身出生於顏料世家的邵一夫在家排行第六,後來被人稱“六叔”即源於此,邵氏兄弟幾人自20年代踏入電影業,一路幾經沉浮,終將邵氏電影王國打造成“東方好萊塢”,風頭一時無兩。
隻不過再輝煌也終歸有退場的那一天,自從進入了80年代,曾經輝煌的邵氏,也不免開始沒落了。
如果不是有易青這樣神奇的經曆,怕是怎麽都不會相信,曾經的巨無霸竟然也會有不支的這一天,要知道當年的邵氏電影公司,是敢打著“邵氏出品,必屬佳片”八個大字,logo滿天飛的。那江湖地位、那輝煌狀態,說是亞洲電影文化中心都不為過。
可再怎麽牛,也照樣禁不住風水輪流轉,總被人說“吃得太肥膩了”的邵氏,曆經幾十年的發展,到如今早已是窮途末路,甚至可說已經快死掉了。
不過即便英雄遲暮,輝煌不在,可當年邵氏的風光無限,還是足夠一大批電影人憧憬不已了,邵氏能以一個小成本公司,在彈丸之地強勢崛起,一度籠占華語影視過半的市場份額,著實讓人驚歎,可仔細研究一下就能看得出來,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港片與邵氏的成功,說起來有很偶然的因素,主要得益於世界變局,中國電影,其實早在港片崛起之前,就已經很繁榮了,民國時代的上海,一度號稱亞洲電影之都。
可是後來的政局變動,猶如德國內亂時期,大批歐洲藝術家逃往北美,使得好萊塢暴起一樣,那時太多優秀電影人也是流落到了香江。
香江電影乃至邵氏公司,其人才、規模、製作、形式、格調、資本,實際上很大成分上是承續了老上海電影工業的衣缽。
加上那邊相當長一段時間,市場相對自由很多,又是資本掌握話語權的社會環境,香江電影產業必然會興起。
當時的邵氏,尤其是邵一夫,年輕、錢多、敢闖、思維敏銳、無比敬業、商業天才,天生就是混這行的。
據說,邵一夫本身就是個電影狂,年輕的時候,一天要看十幾部電影,不管好片爛片,無論哪國出的,有拷貝就要看,這個習慣甚至一直保持到了年過耄耋。
整個香江,沒有一個業界老板會做到他這程度,因此邵一夫最能掌握電影市場的趨勢,說白了,他最熟悉觀眾喜歡看什麽。
像他這樣的人,不冒頭做大都沒道理。
所謂邵氏兄弟,其實早沒了“兄弟”,完全是邵一夫一人當關,自始至終,邵一夫幾乎就是龐大的邵氏公司唯一的精神領袖,說一不二。
但是,問題也出來了,隨著他步入老年,精力、狀態、判斷力等方麵衰退,邵氏公司也太容易跟著走下坡。從這一點看,邵一夫自然是無比成功,但是邵氏從公司治理層麵而論,則未必有多厲害。
所以,自80年代中期,邵氏就已經有了沒落的跡象,很多決策都陷入極大的失誤,理由是邵氏自己內部出現了很多問題。
邵氏最輝煌時期,在1950年末至1970年代尾,差不多有接近20年,華語片獨霸,號稱全球範圍內唯一可與好萊塢抗衡的力量。拍出過1000多部電影,風靡東南亞,甚至遠銷西方,連昆汀·塔倫蒂諾這樣的國際巨星都曾是邵氏武打片的粉絲。
但是,邵氏的問題也太明顯了,一旦有競爭對手出現,或者外部環境有變動,很容易低迷,落入自我捆綁的泥濘中。
比如,邵氏的片場製度對演員限製太嚴格,整體風格過於套路與雷同,根本極少能拍出體係外的作品。
為了商業利益,就知道瘋狂拍片,底線無限放低,品質參差不齊。吵吵鬧鬧、裝神弄鬼、打打殺殺,幾十年如一日都是這些素材,觀眾審美也會疲勞。
舊時觀眾對視覺藝術還要求不高,一家獨大還可以保持著。但是,一旦有了競爭對手,弊端立刻就顯現出來了。
例如,韓國電影開始興起,分羹東南亞市場,好萊塢咄咄逼人,邵氏就全麵處在被圍剿狀態了。
另外,在公司治理上,邵氏對下麵的人過於摳門,導致新人不進,高人出走,人才流失過於嚴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加重了邵氏的沒落。
了解邵一夫的人都知道,邵一夫搞電影是極其精明的,別看他邵氏家大業大,旗下明星無數,實際上不僅拍片圖省錢,對那些再牛氣、再風光的明星、演員、導演也是很刻薄的。
邵氏這套苛刻的利益分成機製,做行業垂直壟斷型企業時還行得通,一旦對手出現,就會大量人才跳槽。
1970年後期,一些優秀的導演與演員都開始集體出走,或自立門戶。比如分出來的鄒文淮、何貫昌等人,給邵氏的衝擊是重大的。
加上隨著邵一夫慢慢老去,後期的邵氏,主心骨缺乏,投資不斷失敗,主業陸續轉移,更是讓這個公司前景迷茫,處境雪上加霜。
事實上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邵逸夫對於中國電影,其實就有了錯誤研判,認為電影必然沒落,電視才是王道。
那時,港島的本埠市場已支撐不住,大陸市場尚未成形,更談不上開放,邵一夫似乎有意放緩。自那時起,邵氏的電影業務就不斷收縮,後來更是賣出全部院線,兩年後直接宣布電影停止生產。
邵氏是以電影起家,以電影輝煌,也以電影為標簽的一個公司,輕而易舉就放棄最大優勢,狀況可想而知,結果,電影停頓了,電視又不溫不火,邵氏轉型沒有成功,1980年代後,輝煌已經不再。
接著,邵氏為了在資本市場更輕鬆圈錢,解決困擾,資金盲目轉向海外,大量投資,經驗不足等原因,都讓邵氏虧空了大量的錢財。那種資金缺乏帶來的負麵效應,完全是摧古拉朽式的。
畢竟,那時的影視製作,早就不是早期搭了棚子就能開搞的時期了,成本提升一日千裏,缺乏資金的邵氏自然捉襟見肘。
因為沒錢,邵氏搞不出大製作、精良製作,而大量的債務危機,又反過來加速邵氏的沒落。邵氏的天堂日子,那時起就是走向了末路。
還有一點,邵一夫長期執掌邵氏,生前沒有很好地栽培接班人,加上其人好.色,內顧不及,家族矛盾不斷,分裂之舉蓄勢待發,這無形中也是給了邵氏最後一重拳。
邵逸夫專斷,是天下聞名的,六叔風流,那也是眾所周知的。他是以強人姿態,管理公司,處理家庭。這兩項下來,既讓公司職業管理人才後繼乏人,家族內部也是禍起蕭牆。
邵一夫與原配婚姻維持了長達50年,生育有二子二女。而他最鍾情的紅顏知己,卻是方易華。
據說,正是因為方易華在從中用力,不僅弄得早期邵一夫兄弟不合,搞得邵氏兄弟分家,後來也讓四個孩子竟無一人願意繼承邵氏,隻希望分割財產了事。
如此一來,邵氏實際自己都會名存實亡,分崩離析。
可歎邵先生如此精明一商人,又如此有胸襟有眼光之大才,還是不免在有生之年,親眼看到人生的盛世繁華,會急速地轉入孤寂與落寞。
隻不過,像他這樣的,都是“睡過風流覺,把五十年興亡看飽”的人,也許也無所謂吧。
易青在感歎邵氏輝煌過後的落寞,也在感懷邵一夫這位傳奇人物人生的起起伏伏,不過也僅此而已,如果沒有此間種種,他又哪來的機會染指邵氏院線。
“陳經理!你和邵先生見過麵了嗎?”
陳養正搖頭道:“還沒有,一直到現在和我對接的都是邵氏院線的一個經理,不過聽他的語氣,好像邵氏隻是打算租賃,並沒打算出售,而且,還有德寶公司在和我們競爭。”
德寶?
潘廸生!
易青知道這個人,還是因為他是華語電影第一女打星楊子瓊的前夫。
“既然他們不打算出售,邵先生為什麽還要和我見麵呢?嘴上說著不賣,不過是為了賣個好價錢罷了!”
這種虛張聲勢的套路,算是陽謀,畢竟有兩家公司在競爭,價高者得。
“這邊音樂公司的事先交給賀經理辦,我們明天就去香江。”
能和這位傳奇的資本大佬見麵,易青本身還是非常期待的,邵六叔,以前隻是在新聞,或者網絡當中見識過,真人如何,易青還真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易青對邵一夫自然不會陌生,事實上,至少稍微關注一下香江的娛樂圈,甚至看上幾本港娛,總有一個名字,是怎麽都繞不過的,那就是邵一夫。
這位可是真正的傳奇人物,他的人生經曆足夠一幫導演,作家取材了。
本身出生於顏料世家的邵一夫在家排行第六,後來被人稱“六叔”即源於此,邵氏兄弟幾人自20年代踏入電影業,一路幾經沉浮,終將邵氏電影王國打造成“東方好萊塢”,風頭一時無兩。
隻不過再輝煌也終歸有退場的那一天,自從進入了80年代,曾經輝煌的邵氏,也不免開始沒落了。
如果不是有易青這樣神奇的經曆,怕是怎麽都不會相信,曾經的巨無霸竟然也會有不支的這一天,要知道當年的邵氏電影公司,是敢打著“邵氏出品,必屬佳片”八個大字,logo滿天飛的。那江湖地位、那輝煌狀態,說是亞洲電影文化中心都不為過。
可再怎麽牛,也照樣禁不住風水輪流轉,總被人說“吃得太肥膩了”的邵氏,曆經幾十年的發展,到如今早已是窮途末路,甚至可說已經快死掉了。
不過即便英雄遲暮,輝煌不在,可當年邵氏的風光無限,還是足夠一大批電影人憧憬不已了,邵氏能以一個小成本公司,在彈丸之地強勢崛起,一度籠占華語影視過半的市場份額,著實讓人驚歎,可仔細研究一下就能看得出來,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港片與邵氏的成功,說起來有很偶然的因素,主要得益於世界變局,中國電影,其實早在港片崛起之前,就已經很繁榮了,民國時代的上海,一度號稱亞洲電影之都。
可是後來的政局變動,猶如德國內亂時期,大批歐洲藝術家逃往北美,使得好萊塢暴起一樣,那時太多優秀電影人也是流落到了香江。
香江電影乃至邵氏公司,其人才、規模、製作、形式、格調、資本,實際上很大成分上是承續了老上海電影工業的衣缽。
加上那邊相當長一段時間,市場相對自由很多,又是資本掌握話語權的社會環境,香江電影產業必然會興起。
當時的邵氏,尤其是邵一夫,年輕、錢多、敢闖、思維敏銳、無比敬業、商業天才,天生就是混這行的。
據說,邵一夫本身就是個電影狂,年輕的時候,一天要看十幾部電影,不管好片爛片,無論哪國出的,有拷貝就要看,這個習慣甚至一直保持到了年過耄耋。
整個香江,沒有一個業界老板會做到他這程度,因此邵一夫最能掌握電影市場的趨勢,說白了,他最熟悉觀眾喜歡看什麽。
像他這樣的人,不冒頭做大都沒道理。
所謂邵氏兄弟,其實早沒了“兄弟”,完全是邵一夫一人當關,自始至終,邵一夫幾乎就是龐大的邵氏公司唯一的精神領袖,說一不二。
但是,問題也出來了,隨著他步入老年,精力、狀態、判斷力等方麵衰退,邵氏公司也太容易跟著走下坡。從這一點看,邵一夫自然是無比成功,但是邵氏從公司治理層麵而論,則未必有多厲害。
所以,自80年代中期,邵氏就已經有了沒落的跡象,很多決策都陷入極大的失誤,理由是邵氏自己內部出現了很多問題。
邵氏最輝煌時期,在1950年末至1970年代尾,差不多有接近20年,華語片獨霸,號稱全球範圍內唯一可與好萊塢抗衡的力量。拍出過1000多部電影,風靡東南亞,甚至遠銷西方,連昆汀·塔倫蒂諾這樣的國際巨星都曾是邵氏武打片的粉絲。
但是,邵氏的問題也太明顯了,一旦有競爭對手出現,或者外部環境有變動,很容易低迷,落入自我捆綁的泥濘中。
比如,邵氏的片場製度對演員限製太嚴格,整體風格過於套路與雷同,根本極少能拍出體係外的作品。
為了商業利益,就知道瘋狂拍片,底線無限放低,品質參差不齊。吵吵鬧鬧、裝神弄鬼、打打殺殺,幾十年如一日都是這些素材,觀眾審美也會疲勞。
舊時觀眾對視覺藝術還要求不高,一家獨大還可以保持著。但是,一旦有了競爭對手,弊端立刻就顯現出來了。
例如,韓國電影開始興起,分羹東南亞市場,好萊塢咄咄逼人,邵氏就全麵處在被圍剿狀態了。
另外,在公司治理上,邵氏對下麵的人過於摳門,導致新人不進,高人出走,人才流失過於嚴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加重了邵氏的沒落。
了解邵一夫的人都知道,邵一夫搞電影是極其精明的,別看他邵氏家大業大,旗下明星無數,實際上不僅拍片圖省錢,對那些再牛氣、再風光的明星、演員、導演也是很刻薄的。
邵氏這套苛刻的利益分成機製,做行業垂直壟斷型企業時還行得通,一旦對手出現,就會大量人才跳槽。
1970年後期,一些優秀的導演與演員都開始集體出走,或自立門戶。比如分出來的鄒文淮、何貫昌等人,給邵氏的衝擊是重大的。
加上隨著邵一夫慢慢老去,後期的邵氏,主心骨缺乏,投資不斷失敗,主業陸續轉移,更是讓這個公司前景迷茫,處境雪上加霜。
事實上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邵逸夫對於中國電影,其實就有了錯誤研判,認為電影必然沒落,電視才是王道。
那時,港島的本埠市場已支撐不住,大陸市場尚未成形,更談不上開放,邵一夫似乎有意放緩。自那時起,邵氏的電影業務就不斷收縮,後來更是賣出全部院線,兩年後直接宣布電影停止生產。
邵氏是以電影起家,以電影輝煌,也以電影為標簽的一個公司,輕而易舉就放棄最大優勢,狀況可想而知,結果,電影停頓了,電視又不溫不火,邵氏轉型沒有成功,1980年代後,輝煌已經不再。
接著,邵氏為了在資本市場更輕鬆圈錢,解決困擾,資金盲目轉向海外,大量投資,經驗不足等原因,都讓邵氏虧空了大量的錢財。那種資金缺乏帶來的負麵效應,完全是摧古拉朽式的。
畢竟,那時的影視製作,早就不是早期搭了棚子就能開搞的時期了,成本提升一日千裏,缺乏資金的邵氏自然捉襟見肘。
因為沒錢,邵氏搞不出大製作、精良製作,而大量的債務危機,又反過來加速邵氏的沒落。邵氏的天堂日子,那時起就是走向了末路。
還有一點,邵一夫長期執掌邵氏,生前沒有很好地栽培接班人,加上其人好.色,內顧不及,家族矛盾不斷,分裂之舉蓄勢待發,這無形中也是給了邵氏最後一重拳。
邵逸夫專斷,是天下聞名的,六叔風流,那也是眾所周知的。他是以強人姿態,管理公司,處理家庭。這兩項下來,既讓公司職業管理人才後繼乏人,家族內部也是禍起蕭牆。
邵一夫與原配婚姻維持了長達50年,生育有二子二女。而他最鍾情的紅顏知己,卻是方易華。
據說,正是因為方易華在從中用力,不僅弄得早期邵一夫兄弟不合,搞得邵氏兄弟分家,後來也讓四個孩子竟無一人願意繼承邵氏,隻希望分割財產了事。
如此一來,邵氏實際自己都會名存實亡,分崩離析。
可歎邵先生如此精明一商人,又如此有胸襟有眼光之大才,還是不免在有生之年,親眼看到人生的盛世繁華,會急速地轉入孤寂與落寞。
隻不過,像他這樣的,都是“睡過風流覺,把五十年興亡看飽”的人,也許也無所謂吧。
易青在感歎邵氏輝煌過後的落寞,也在感懷邵一夫這位傳奇人物人生的起起伏伏,不過也僅此而已,如果沒有此間種種,他又哪來的機會染指邵氏院線。
“陳經理!你和邵先生見過麵了嗎?”
陳養正搖頭道:“還沒有,一直到現在和我對接的都是邵氏院線的一個經理,不過聽他的語氣,好像邵氏隻是打算租賃,並沒打算出售,而且,還有德寶公司在和我們競爭。”
德寶?
潘廸生!
易青知道這個人,還是因為他是華語電影第一女打星楊子瓊的前夫。
“既然他們不打算出售,邵先生為什麽還要和我見麵呢?嘴上說著不賣,不過是為了賣個好價錢罷了!”
這種虛張聲勢的套路,算是陽謀,畢竟有兩家公司在競爭,價高者得。
“這邊音樂公司的事先交給賀經理辦,我們明天就去香江。”
能和這位傳奇的資本大佬見麵,易青本身還是非常期待的,邵六叔,以前隻是在新聞,或者網絡當中見識過,真人如何,易青還真是有些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