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嘛,機會總是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就在霍北堯想尋找證據,而苦於沒有門路時,蒼天都看不下去了,給了他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半晌午突如其來的一場大暴雨,一直沒有停歇的跡象。而且雨越下越大,很快,河堤的水位就開始蔓延,渾黃的河水肆意淹沒了良田,也淹沒了長勢正分外良好的秧苗。
之前還有人披著蓑衣鬥笠下田,挖田玦放水。可隨著水勢越來越高,眾人也放棄了紛紛迴家。
霍北堯擔心自己家的稻草屋經受不住這種極端天氣的摧殘,披著蓑衣鬥笠就沒敢睡,時不時出去挖溝泄洪。
不想到半夜時分,一陣轟隆隆的垮塌聲驚動了他。
他下意識循著聲響傳來的方向跑,就發現吳家屋後的山體滑坡,吳用家的房子已經被掩埋了一半。
“不好,快救人!~”
霍北堯記起,吳家家裏還住著一個年邁的老婆婆,也不知道怎麽樣了,他急匆匆往吳家跑,跑了一段路又停下了。
雖然劉四海才是霍家真正的敵人,可吳用就是推波助瀾的劊子手,吳家和霍家這不共戴天的大仇在前,救還是不救,全在於霍北堯的一念之間!
可最終,他還是一咬牙。
不救,他一輩子的心都不安。救了,聽人事安天命。對方是死是活,就交給命運去安排吧!
他沒有冒冒失失去救人,反而去了保管室敲響了銅鑼。
哪怕是大暴雨天,銅鑼的敲擊聲,也迅速引來了不少人。在聽說吳家屋後的山體滑坡,眾人都議論紛紛。
說什麽的都有!
不過最終,大家還是吵吵嚷嚷去了吳家,開始救援。
當地很多人家都喜歡在小山包下建房,畢竟都有“依山傍水”的說法,可依山而建的房屋最怕的就是泥石流引發的山體垮塌,就如現在的吳家一樣,半截屋子都被掩埋在亂石之下。
救援從黑夜一直持續到黎明。
因為暴雨一直在下,來幫忙的眾人剛把下麵的泥石挖開,一個不慎又會引發新一輪的垮塌。
直到天色大亮後,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這才加快了救援的速度。
同時,也有人前去公社通知吳用,吳家出事的消息。
可惜,那人走到半路就返迴了。
暴雨造成了山體垮塌,也造成了河水肆虐。暴漲的河床早已將那條通往公社的必經之路掩埋。想繞過去,得多走好幾十裏的山路。
沒辦法通知吳用,就表示救援的工作還得繼續。
張偉摸到了霍北堯身邊。
他將手中帶來的餅子遞給他,壓低了聲音:“你小子,還真的就如此認真啊?你別忘記了……”
“我沒忘。”
霍北堯接過餅,狠狠地咬了一口:“我在最初發現吳家遭災的時候,我也遲疑了一瞬。卻也隻有一瞬。如果我真的視而不見,那和當年在霍家遭遇災難時,一眾袖手旁觀的人有什麽區別?”
當年霍家遇難,多的是冷漠的人。唯獨暗中伸出援手的,除去花開城之外,張家也算一個。
“你呀……”
張偉到底沒好多說什麽。
吃完餅,霍北堯也沒有再繼續歇著,起身繼續投入挖掘中。
正如他所說,聽人事安天命,一切都交給老天爺吧。
許是上天真的有靈,在扒開一塊巨石下方,霍北堯發現了一口被壓扁變形的大箱子。當地早年流行的大箱子,用來壓箱底的那種。隻是此刻,那口大箱子已經被巨大的衝擊力壓扁變了形。但是箱子裏的不少東西,因為表麵都鋪著防水油紙,而躲過了一劫。
“好家夥!這箱子裏麵,莫不是有錢吧?”張偉一臉驚訝湊過來。
“那可說不一定。”
霍北堯繼續往外掏,掏出來就順手遞給張偉。張偉百無聊賴地一邊接過一邊看。還別說,吳用家還真的有錢。隻不過箱子裏放的錢不多,張偉過手後就隨意往身旁一放。
很快……
“咦?”
張偉突然翻到了什麽東西,衝霍北堯瘋狂招手:“北堯你快來看這個,快來!~快呀……”
他這一喊,霍北堯也隻得起身:“怎麽了?”
“你快看這個,這個……你看!”
霍北堯一眼看過去,雙眼瞳孔猛地一收。手髒他也顧不上上了,順勢在身上擦了擦就接過張偉遞過來的東西。眼底的晦暗之色,令人刺目驚心!
“就是這個吧,這個應該就是好東西了。肯定是你爸留下的東西,那上麵這麽大一個‘霍’字,我就不信了,他吳用還能用這種東西……”
張偉還在繼續說,霍北堯卻默默捏緊了他手中發現的玉佩。
“不,這是我爹的東西!”
霍家不管是男孩女孩,早年都有生下來後,就為其雕刻一塊玉牌。玉牌的正麵是一個“霍”字,而背麵一處不起眼的地方,則雕刻著孩子的名諱。就如他手上這塊,一個小小的“文”字,就隱藏在繁雜的紋路當中。就代表這一塊玉,就是霍文所有。
“快看看,是不是還有!”
張偉這麽一提醒,霍北堯也迴過神來,趕忙繼續挖掘。
隨著他發現的東西越來越多,他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這口箱子裏,有很多東西都是霍家之物,讓霍北堯的臉色非常難看。
直到……
他最後從底下的油紙封裏,翻出來一封信。
一封看起來平平無奇的信封,信封裏的信紙卻並非隻有一張,而是厚厚的好幾頁,就躺在最底下的油紙封裏。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他展開了那封信。
一目十行掃完信的內容,隨即,他的臉上露出了一抹複雜的笑容。
“果真是……善惡到頭終有報!老天爺終於開眼了!老天爺……”
那封信,居然就是當初劉四海寫給吳用的檢舉信。在檢舉信裏,二人同流合汙陷害霍家的事宜,雖說有些含糊,卻已經足夠證明霍家的清白……
霍北堯忍不住紅了眼眶。
想到早逝的父母,他緊緊抓住了那封信,仿佛抓住了那段不堪迴首的過往。
就在霍北堯想尋找證據,而苦於沒有門路時,蒼天都看不下去了,給了他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半晌午突如其來的一場大暴雨,一直沒有停歇的跡象。而且雨越下越大,很快,河堤的水位就開始蔓延,渾黃的河水肆意淹沒了良田,也淹沒了長勢正分外良好的秧苗。
之前還有人披著蓑衣鬥笠下田,挖田玦放水。可隨著水勢越來越高,眾人也放棄了紛紛迴家。
霍北堯擔心自己家的稻草屋經受不住這種極端天氣的摧殘,披著蓑衣鬥笠就沒敢睡,時不時出去挖溝泄洪。
不想到半夜時分,一陣轟隆隆的垮塌聲驚動了他。
他下意識循著聲響傳來的方向跑,就發現吳家屋後的山體滑坡,吳用家的房子已經被掩埋了一半。
“不好,快救人!~”
霍北堯記起,吳家家裏還住著一個年邁的老婆婆,也不知道怎麽樣了,他急匆匆往吳家跑,跑了一段路又停下了。
雖然劉四海才是霍家真正的敵人,可吳用就是推波助瀾的劊子手,吳家和霍家這不共戴天的大仇在前,救還是不救,全在於霍北堯的一念之間!
可最終,他還是一咬牙。
不救,他一輩子的心都不安。救了,聽人事安天命。對方是死是活,就交給命運去安排吧!
他沒有冒冒失失去救人,反而去了保管室敲響了銅鑼。
哪怕是大暴雨天,銅鑼的敲擊聲,也迅速引來了不少人。在聽說吳家屋後的山體滑坡,眾人都議論紛紛。
說什麽的都有!
不過最終,大家還是吵吵嚷嚷去了吳家,開始救援。
當地很多人家都喜歡在小山包下建房,畢竟都有“依山傍水”的說法,可依山而建的房屋最怕的就是泥石流引發的山體垮塌,就如現在的吳家一樣,半截屋子都被掩埋在亂石之下。
救援從黑夜一直持續到黎明。
因為暴雨一直在下,來幫忙的眾人剛把下麵的泥石挖開,一個不慎又會引發新一輪的垮塌。
直到天色大亮後,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這才加快了救援的速度。
同時,也有人前去公社通知吳用,吳家出事的消息。
可惜,那人走到半路就返迴了。
暴雨造成了山體垮塌,也造成了河水肆虐。暴漲的河床早已將那條通往公社的必經之路掩埋。想繞過去,得多走好幾十裏的山路。
沒辦法通知吳用,就表示救援的工作還得繼續。
張偉摸到了霍北堯身邊。
他將手中帶來的餅子遞給他,壓低了聲音:“你小子,還真的就如此認真啊?你別忘記了……”
“我沒忘。”
霍北堯接過餅,狠狠地咬了一口:“我在最初發現吳家遭災的時候,我也遲疑了一瞬。卻也隻有一瞬。如果我真的視而不見,那和當年在霍家遭遇災難時,一眾袖手旁觀的人有什麽區別?”
當年霍家遇難,多的是冷漠的人。唯獨暗中伸出援手的,除去花開城之外,張家也算一個。
“你呀……”
張偉到底沒好多說什麽。
吃完餅,霍北堯也沒有再繼續歇著,起身繼續投入挖掘中。
正如他所說,聽人事安天命,一切都交給老天爺吧。
許是上天真的有靈,在扒開一塊巨石下方,霍北堯發現了一口被壓扁變形的大箱子。當地早年流行的大箱子,用來壓箱底的那種。隻是此刻,那口大箱子已經被巨大的衝擊力壓扁變了形。但是箱子裏的不少東西,因為表麵都鋪著防水油紙,而躲過了一劫。
“好家夥!這箱子裏麵,莫不是有錢吧?”張偉一臉驚訝湊過來。
“那可說不一定。”
霍北堯繼續往外掏,掏出來就順手遞給張偉。張偉百無聊賴地一邊接過一邊看。還別說,吳用家還真的有錢。隻不過箱子裏放的錢不多,張偉過手後就隨意往身旁一放。
很快……
“咦?”
張偉突然翻到了什麽東西,衝霍北堯瘋狂招手:“北堯你快來看這個,快來!~快呀……”
他這一喊,霍北堯也隻得起身:“怎麽了?”
“你快看這個,這個……你看!”
霍北堯一眼看過去,雙眼瞳孔猛地一收。手髒他也顧不上上了,順勢在身上擦了擦就接過張偉遞過來的東西。眼底的晦暗之色,令人刺目驚心!
“就是這個吧,這個應該就是好東西了。肯定是你爸留下的東西,那上麵這麽大一個‘霍’字,我就不信了,他吳用還能用這種東西……”
張偉還在繼續說,霍北堯卻默默捏緊了他手中發現的玉佩。
“不,這是我爹的東西!”
霍家不管是男孩女孩,早年都有生下來後,就為其雕刻一塊玉牌。玉牌的正麵是一個“霍”字,而背麵一處不起眼的地方,則雕刻著孩子的名諱。就如他手上這塊,一個小小的“文”字,就隱藏在繁雜的紋路當中。就代表這一塊玉,就是霍文所有。
“快看看,是不是還有!”
張偉這麽一提醒,霍北堯也迴過神來,趕忙繼續挖掘。
隨著他發現的東西越來越多,他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這口箱子裏,有很多東西都是霍家之物,讓霍北堯的臉色非常難看。
直到……
他最後從底下的油紙封裏,翻出來一封信。
一封看起來平平無奇的信封,信封裏的信紙卻並非隻有一張,而是厚厚的好幾頁,就躺在最底下的油紙封裏。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他展開了那封信。
一目十行掃完信的內容,隨即,他的臉上露出了一抹複雜的笑容。
“果真是……善惡到頭終有報!老天爺終於開眼了!老天爺……”
那封信,居然就是當初劉四海寫給吳用的檢舉信。在檢舉信裏,二人同流合汙陷害霍家的事宜,雖說有些含糊,卻已經足夠證明霍家的清白……
霍北堯忍不住紅了眼眶。
想到早逝的父母,他緊緊抓住了那封信,仿佛抓住了那段不堪迴首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