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的路便輕鬆許多了,其實一路本沒有什麽意外,皇家的陣仗,除非是不要命的,否則誰敢攔?


    就這樣一路笑笑走走到了萬佛山腳,山路是一級一級的階梯,皇帝等人不得已也下了轎,為防意外,前麵的一個太監隨意地指了指曲依然,讓她上去護著點那些皇親貴胄。念桐覺得她一個人去孤獨,便陪著她一同上去了。


    這一上去可就看見了一些貴族的真麵目。最先引起念桐注意的是年輕貌美的高陽公主,高陽公主並未有想象中嬌氣,她英姿颯爽,且麵容姣好,性格也十分隨和的樣子。再往前看便是相互攙扶著的孫貴妃與太後,孫貴妃如同傳聞中美豔,連爬山禮佛都是金枝翠葉地戴在頭上,與之相比,太後倒更像一個虔誠的信徒,身著素服,不過兩人相扶相持,倒顯得感情十分好。再往上走就可以看到當朝皇帝,他約莫四十歲不到的年紀,麵目俊朗。


    曲依然走在皇帝身後一尺,念桐走在太後貴妃二人與高陽公主之間。突然,皇帝似乎腳下的磚石未踩穩,身子欲往後倒,四周的侍婢一下子將拿著黃羅傘的手放開,想要去扶,可是眼瞧著巨大的黃羅傘也要朝皇帝壓去,大家一下手足無措。曲依然剛好在皇帝身後,一隻手順勢扶住了皇帝,躲閃不及,黃羅傘就要壓下,念桐忙衝上去接住了傘,曲依然和皇帝也跌倒在了地上。


    過了兩秒,才有人反應過來,吆喝著叫人過來扶皇帝,皇帝雖未說什麽,眼神卻是直勾勾地盯著曲依然,曲依然本是本能反應,這樣被皇帝盯著,倒是很不好意思,紅了臉忙站起來,一言不發地退後,念桐忙把她拉了過去。


    “你倒是冒險,那傘砸在人身上的話,不砸出傷疤來,也要疼個好幾天呢。”


    “我...我沒想到,我隻是順手扶一把他,畢竟,我們不就是為了保護他來的麽?”


    “你說的倒也對...隻是...”念桐看了眼被圍住的皇帝,歎了一口氣,“罷了,希望不要再出什麽事才好。”


    太後與貴妃聽聞皇帝險些跌倒,也匆忙加快了腳步上前看,站在後頭的高陽公主留神注意到,貴妃往邊上曲依然二人站的地方,不經意地瞄了一眼。


    隻是小驚險,到底沒有出什麽大事,大家繼續前行。過了一個時辰,終於到了萬佛寺,眾人都累的苦不堪言,可又不敢言說,隊伍裏大概隻有唐熙和輯生是覺得十分輕鬆的。


    插茱萸,是重陽節最正式的一項活動,雖是民間風俗,但是皇家也有所學習。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上,辟除惡氣而禦初寒。


    皇親貴胄們戴茱萸,儀式感十足,親自折下茱萸,於萬佛寺香火錢焚燒一秒即拿起,茱萸不至於燃燒,但會熏出陣陣青煙,待青煙燃盡,由童女遞給本人。


    念桐等人就沒那麽多顧慮與規矩,唐熙說作為她的師傅,這茱萸理應他來插,念桐找不到道理反駁,唐熙笑嘻嘻地將折下來地茱萸插進了念桐的發絲間。


    曲依然私底下說很羨慕念桐有個這麽好的江湖師傅,她從小到大都在翠竹,就練出來曆練也是最近的事情,在翠竹,雖然人人都和善,但她總覺得少了些什麽,倒是念桐和唐熙,讓她覺得像家人一樣親近。


    輯生是真的無所謂,他有時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念桐覺得他像個隱士高人,他對插茱萸這類有些迷信的活動隻是一笑置之,求佛求天,似乎還是求自己最為靠譜。


    有一個宮女走了來,遞了一支茱萸給曲依然,說是皇帝親自摘的,賞賜給曲姑娘,這份殊榮,可隻有太後娘娘有呢。


    念桐卻有些擔憂,隱隱覺得有些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寺中沒有什麽珍饈,但是皇帝的到來確實使整個地方蓬蓽生輝。晚上便在待客廳中辦了場素食宴會,一群人倒也新奇。


    念桐等人雖然身份有別與宮女奴才,但沒有資格和皇親貴胄們同桌共飲,但不知是否承了曲依然救了皇帝的福氣,四人竟也被邀請入了席。


    素食簡單,倒也精致,大家吃的倒也算歡快。席至半時,皇帝卻突然發話了。


    “清粥小菜雖別有風味,終究少了點樂趣。如果有管弦相伴,倒是更為合適。隻是這佛門淨地,朕也不願意幹擾...”突然話鋒一轉,“朕素來聽聞翠竹的女子精通樂器舞蹈,不知曲姑娘可否舞一段,為宴會助興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流芳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葉包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葉包子並收藏流芳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