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都不隻一種選擇,但是人們總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在這也許相差不大的利益之前,似乎表現得有些愚蠢。
秦始皇的選擇也可以很多,但是正如左慈所想的那樣,選擇了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即便這個方法不是最好的,他也義無反顧。
左慈自然知道,對於秦始皇來說最好的選擇是什麽,所以便不會讓趙廣離開自己身邊。
當初秦始皇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將趙廣拉來,便是為了給自己最好的選擇。如果能得到趙廣的肉身,或許這天下,便真的無人可敵。
但是事情終究是沒有按照他的期望發展,事已至此,也沒有別的辦法。
秦始皇帶著司馬懿一路南下,速度不快也不慢。不快是因為要恢複,不慢則是害怕左慈會先去埋伏。
這是一種感覺,他即便不擅長推演,但是卻相信自己的直覺不會錯。這樣的速度,是最好的選擇,能趕在左慈之前,又能最大限度的恢複。
至於司馬懿,就算他讓對方走對方也不會走。司馬昭的肉身還在自己這裏,對方又哪裏舍得走。
他也沒有太過壓迫對方,害怕對方萬一精神失常,找自己拚命就糟了。他已經看出來,現在的司馬懿什麽都做得出來。
其實司馬懿也是苦,準備了這麽久,不說為他人做了嫁衣,到頭來也可以說白忙一場。但是他並沒有就這樣放棄,他堅信自己的兒子還活著,不會這麽容易死去。
這種堅信並不需要理智,也可以說成是希望。
兩人的目的地是建業,那裏是秦始皇留下的龍尾。他知道那裏有一個大陣,可以束縛靈魂,便是想通過那個大陣,徹底消滅司馬昭的意誌。
意誌與靈魂並不完全一樣,即便都是虛無,後者卻要稍微豐富一些。如果靈魂被禁錮,那意誌便肯定會隨之而去。換言之能禁錮靈魂的地方,自然能禁錮意誌。
時間已經到了兩天之後的傍晚,連續幾天的晴朗之後,終於下起了雨。
似乎是為了預示著接下來的淒慘,這場雨很大。應該是今年入夏以來,最大的一場雨。這樣的大雨之下,撐傘已經沒有意義。兩人就這樣走在雨中,朝著建業而去。
這樣的天氣自然不適合出門,建業城中的街道上早已沒了人影。那些宅邸大門的燈籠亮著,在雨中有些朦朧。至於尋常人家的燭光,幾乎已經被隱藏在煙雨之中。
吳國皇宮,小湖邊空無一人,雨水落入小湖中,漣漪彼此碰撞散去。而宮殿後麵的小山之上,也沒有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
孫權早已出了皇宮,此時正在城樓之上,目光落入黑暗之中,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不久之前他剛收到了左慈的一封信,所以才來到了這裏。
這場大雨並沒有因為急而草草收尾,甚至有著越來越大的趨勢。他就這樣站在雨中,手裏撐著一把紙傘。那把傘顯得沒有意義,並不是因為擋不住雨,而是因為紙傘上麵很幹。
大雨沒有落到他的身上,連帶著也沒有落到紙傘之上,水滴在他三尺之外便被蒸幹,根本進不了身。
這說明孫權現在心情不太好,即便剛收到猇亭的捷報,也改變了。
上次左慈離開的時候,曾跟他說他一句話:守好建業。
這一次左慈在信中又說了一遍,讓他感覺有些壓力。壓力並不是來自於左慈,而是為了建業,為了吳國,為了孫堅。
左慈再次說起,是在說明:這一次,真的很危險。
所以他有壓力,即便還不知道對手是誰。
這種感覺他曾經有過,是上次趙雲來建業的時候。那一次他也有著同樣的感覺,害怕建業被毀。
但是這一次,比那一次還要心緊。
緊,指的是緊張。為了緩解緊張,他便散去了周身煙雨。
黑暗之中的兩人速度不快,司馬昭戴著一個鬥笠,因為身軀太過嬌小,看起來會讓人覺得有些奇怪——更像是撐著一把傘。
這樣的大雨,即便帶著鬥笠,下半身依舊被淋濕。他並不在乎,雙手橫抱在胸前,右手食指在左手手臂上不停的輕點。
在數百年前的時候,他這個動作代表著斟酌,通常都會有一個不好的結果。後來漸漸變成在緊張的時候而為之,似乎是警示自己,最壞的情況也不過如此。
他有些緊張,隻是其中又帶著些許興奮。
司馬懿靜靜的跟在後麵,沒有鬥笠,也沒有撐傘,任憑雨水衝刷全身。他的目光緊緊的盯著身前的背影,像是一個想要乞討的老人。
對於他來說,建業並不陌生,也聽過關於建業的傳聞。他並不知道秦始皇來這裏要做什麽,也不知道孫權會怎麽處理自己。隻是直覺裏認為,跟著來一定會有轉機。
通常進入齋位的人,都會選擇相信直覺。
然而看起來不管是秦始皇贏還是孫權贏,司馬昭似乎都難以活著離開。他來這裏,或許就是為了死去。
天空一道閃電劃破夜空,大地之上瞬間亮如白晝。
就這一瞬間,司馬昭看見了城樓上的那把紙傘,孫權看見了路中的那個鬥笠。
“或許我也該給你找一把傘。”
司馬昭悠悠說道,似乎有些同情司馬懿。
孫權往前走了兩步,布鞋踩入積水中,瞬間被浸濕。他想要看得清楚些,然而雷聲響過,卻久久沒有再一閃。他的臉上帶著一絲笑意,因為覺得那個鬥笠有些滑稽。
月亮和星星都被烏雲遮了起來,沒有露出一點光。城樓上沒有燈籠,沒有火把,漆黑一片。兩方似乎都想要將自己隱藏黑暗中,爭得先機。隻是天空成了公正的裁判,一道閃電便讓雙方先見了麵。
司馬昭停了下來,看著紙傘的位置,片刻之後開口說道:“他不出來,你便去幫我通報一聲吧。”
司馬懿微微一愣,很快就反應過來,卻是沒有動作。
“無趣……”司馬昭搖搖頭,再次邁開腳步,朝著城門而去。
孫權皺了皺眉頭,冷冷的說道:“你去打聲招唿。”
一個黑影從城樓中飛出,朝著黑夜之中的兩人落去。
秦始皇的選擇也可以很多,但是正如左慈所想的那樣,選擇了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即便這個方法不是最好的,他也義無反顧。
左慈自然知道,對於秦始皇來說最好的選擇是什麽,所以便不會讓趙廣離開自己身邊。
當初秦始皇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將趙廣拉來,便是為了給自己最好的選擇。如果能得到趙廣的肉身,或許這天下,便真的無人可敵。
但是事情終究是沒有按照他的期望發展,事已至此,也沒有別的辦法。
秦始皇帶著司馬懿一路南下,速度不快也不慢。不快是因為要恢複,不慢則是害怕左慈會先去埋伏。
這是一種感覺,他即便不擅長推演,但是卻相信自己的直覺不會錯。這樣的速度,是最好的選擇,能趕在左慈之前,又能最大限度的恢複。
至於司馬懿,就算他讓對方走對方也不會走。司馬昭的肉身還在自己這裏,對方又哪裏舍得走。
他也沒有太過壓迫對方,害怕對方萬一精神失常,找自己拚命就糟了。他已經看出來,現在的司馬懿什麽都做得出來。
其實司馬懿也是苦,準備了這麽久,不說為他人做了嫁衣,到頭來也可以說白忙一場。但是他並沒有就這樣放棄,他堅信自己的兒子還活著,不會這麽容易死去。
這種堅信並不需要理智,也可以說成是希望。
兩人的目的地是建業,那裏是秦始皇留下的龍尾。他知道那裏有一個大陣,可以束縛靈魂,便是想通過那個大陣,徹底消滅司馬昭的意誌。
意誌與靈魂並不完全一樣,即便都是虛無,後者卻要稍微豐富一些。如果靈魂被禁錮,那意誌便肯定會隨之而去。換言之能禁錮靈魂的地方,自然能禁錮意誌。
時間已經到了兩天之後的傍晚,連續幾天的晴朗之後,終於下起了雨。
似乎是為了預示著接下來的淒慘,這場雨很大。應該是今年入夏以來,最大的一場雨。這樣的大雨之下,撐傘已經沒有意義。兩人就這樣走在雨中,朝著建業而去。
這樣的天氣自然不適合出門,建業城中的街道上早已沒了人影。那些宅邸大門的燈籠亮著,在雨中有些朦朧。至於尋常人家的燭光,幾乎已經被隱藏在煙雨之中。
吳國皇宮,小湖邊空無一人,雨水落入小湖中,漣漪彼此碰撞散去。而宮殿後麵的小山之上,也沒有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
孫權早已出了皇宮,此時正在城樓之上,目光落入黑暗之中,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不久之前他剛收到了左慈的一封信,所以才來到了這裏。
這場大雨並沒有因為急而草草收尾,甚至有著越來越大的趨勢。他就這樣站在雨中,手裏撐著一把紙傘。那把傘顯得沒有意義,並不是因為擋不住雨,而是因為紙傘上麵很幹。
大雨沒有落到他的身上,連帶著也沒有落到紙傘之上,水滴在他三尺之外便被蒸幹,根本進不了身。
這說明孫權現在心情不太好,即便剛收到猇亭的捷報,也改變了。
上次左慈離開的時候,曾跟他說他一句話:守好建業。
這一次左慈在信中又說了一遍,讓他感覺有些壓力。壓力並不是來自於左慈,而是為了建業,為了吳國,為了孫堅。
左慈再次說起,是在說明:這一次,真的很危險。
所以他有壓力,即便還不知道對手是誰。
這種感覺他曾經有過,是上次趙雲來建業的時候。那一次他也有著同樣的感覺,害怕建業被毀。
但是這一次,比那一次還要心緊。
緊,指的是緊張。為了緩解緊張,他便散去了周身煙雨。
黑暗之中的兩人速度不快,司馬昭戴著一個鬥笠,因為身軀太過嬌小,看起來會讓人覺得有些奇怪——更像是撐著一把傘。
這樣的大雨,即便帶著鬥笠,下半身依舊被淋濕。他並不在乎,雙手橫抱在胸前,右手食指在左手手臂上不停的輕點。
在數百年前的時候,他這個動作代表著斟酌,通常都會有一個不好的結果。後來漸漸變成在緊張的時候而為之,似乎是警示自己,最壞的情況也不過如此。
他有些緊張,隻是其中又帶著些許興奮。
司馬懿靜靜的跟在後麵,沒有鬥笠,也沒有撐傘,任憑雨水衝刷全身。他的目光緊緊的盯著身前的背影,像是一個想要乞討的老人。
對於他來說,建業並不陌生,也聽過關於建業的傳聞。他並不知道秦始皇來這裏要做什麽,也不知道孫權會怎麽處理自己。隻是直覺裏認為,跟著來一定會有轉機。
通常進入齋位的人,都會選擇相信直覺。
然而看起來不管是秦始皇贏還是孫權贏,司馬昭似乎都難以活著離開。他來這裏,或許就是為了死去。
天空一道閃電劃破夜空,大地之上瞬間亮如白晝。
就這一瞬間,司馬昭看見了城樓上的那把紙傘,孫權看見了路中的那個鬥笠。
“或許我也該給你找一把傘。”
司馬昭悠悠說道,似乎有些同情司馬懿。
孫權往前走了兩步,布鞋踩入積水中,瞬間被浸濕。他想要看得清楚些,然而雷聲響過,卻久久沒有再一閃。他的臉上帶著一絲笑意,因為覺得那個鬥笠有些滑稽。
月亮和星星都被烏雲遮了起來,沒有露出一點光。城樓上沒有燈籠,沒有火把,漆黑一片。兩方似乎都想要將自己隱藏黑暗中,爭得先機。隻是天空成了公正的裁判,一道閃電便讓雙方先見了麵。
司馬昭停了下來,看著紙傘的位置,片刻之後開口說道:“他不出來,你便去幫我通報一聲吧。”
司馬懿微微一愣,很快就反應過來,卻是沒有動作。
“無趣……”司馬昭搖搖頭,再次邁開腳步,朝著城門而去。
孫權皺了皺眉頭,冷冷的說道:“你去打聲招唿。”
一個黑影從城樓中飛出,朝著黑夜之中的兩人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