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夜空被大火照亮,十萬大軍的營帳,在這場大火之下盡數犧牲。
建業,孫權站在宮殿後方的假山上,看著遠處微微亮起的天空,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自從他接替孫堅之後,這座小山便已經可有可無。現在他便是大陣本身,這些是當初用來給孫堅固魂的,他與建業的聯係並不受其影響。
不過話雖如此,他卻是習慣了這個小山的存在。湖邊的小亭,就這樣被他冷落了。相對小湖來說,這裏要高出許多,看得便更遠。隻是小湖裏的遊魚,無人再去投食。
夷陵城外,吳國的大軍正在不停的朝著大火推進。
蜀國大軍營帳外,趙雲扶著劉備,在黑夜下奮力狂奔。
見到大火起,趙雲便全速趕來,找到了劉備,才將其救出。至於其他人,則顧不過來了。隻要保證了劉備的安全,其他便不再重要。
撤退的命令早已經發下去,士兵們集結起來,殺敵突圍。
這場大火不知道要燒多久,天空也沒有任何要下雨的意思。陸遜看著黑夜中奔逃的兩人,攔下了追擊的將軍們。
“就別送死了。”
他眼神語氣盡皆冰冷,顯得心情不太好。打了如此漂亮的一丈,為何還會心情不好?
因為他看到了趙雲,一個“嶄新”的趙雲。傳聞趙雲早已可以成為齋位,但是卻自己選擇停在地位。
而現在,不一樣了。
“看來,要再設計一下了。”望向夜空,陸遜輕聲低歎。想到了趙雲的那個兒子,他臉上露出一絲微笑,而後勒馬迴身,朝著大火又殺了迴去。
沒過多久趙雲便跑出了數十裏,這才停下來休息。他自然可以再繼續跑下去,不過卻擔心另一個人受不了。
劉備臉色蒼白,身上的衣裳已經滿是血跡。有自己的,也有敵人的。他在一顆樹下坐下,而趙雲則警戒的注意著周圍。
“子龍啊。”
“臣在!”
“你怎麽來了?”
“是丞相大人……讓臣前來。”趙雲說著,心中卻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劉備點點頭,看著對方,笑了起來,“有子龍在,朕便沒什麽可擔心了。”
“陛下謬讚了。”趙雲應該這樣迴答,然而卻沒有任何聲音。
“子龍?”
“嗯……陛下,臣在!”
“何事恍惚?”
“迴陛下,臣……想起了犬子。”
劉備聞言微微思索,便反應過來。趙廣之名,他自然也聽過,甚至那些和曹植有關的傳聞也曾聽過。不過他更加了解趙雲,所以不會因為這些而質疑。
“發什麽了什麽?”
“上次臣迴鄉之時,犬子曾給臣一張紙條,上麵……”趙雲微微有些猶豫。
“子龍但講無妨。”
“上麵寫著……‘夷陵之戰,火燒連營’八字。”
劉備當即一愣,然而很快反應過來,不由瞪大了眼睛。
……
宮殿之中,戰鼓般的心跳聲越來越強烈。
咕隆——
左慈咽了咽口水,不自覺的握緊了拳頭。諸葛亮羽扇停在胸口,眼睛一眨不眨。趙廣思索了一下,朝著後方退去。
司馬昭雙眼之中倒影著上方三月,有些疑惑。他雙手撐地,坐了起來。司馬懿在旁邊緊緊的盯著,嘴唇抿了又抿,顯得十分緊張。
對於他來說,事情已經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他也不能確定。
“父親?”司馬昭的聲音十分輕微,如同大病初愈。隨著這一聲交換,宮殿中的心跳聲平息下來,再也不可聞。
聲音很輕,落在司馬懿的耳朵裏,如同天籟之音。他急忙張開雙臂,一把就抱了過去。
左慈卻沒有放鬆下來,依舊緊緊的盯著。諸葛亮再次搖動蒲扇,暗中已經開始引動三月。
下一刻,一團金光炸裂,司馬懿如同一顆炮彈般射出,重重的撞在殿牆之上。他臉上帶著驚愕,又有些失落,還有些不甘。
“果然是跑不掉了。”諸葛亮冷冷的說道,卻不知道說的是誰。
“先別動!”旁邊的左慈急忙喝道。
司馬昭拍了拍手,撇了撇嘴,似乎對於剛才這一擊不太滿意。他迴過身來,看向左慈兩人。
“我們終於又見麵了。”
這句話自然是對左慈說的,後者當即明白過來,臉上露出一絲嘲意,冷冷迴道:“這麽多年,你終於又可以說話了,是不是有很多話想跟老朽聊聊?”
司馬昭聞言皺起了眉頭,他注意到對方用的稱唿是“你”,而不再是“陛下”。這一點對他的影響有些大,一時覺得難以接受。
作為一代帝王,從來不曾受過任何不敬,即便是左慈也不行。這些年,對方的不敬已經不止一次兩次,一下子全部堆積在他的心頭。以前沒辦法就算了,現在自然不能再輕易放過。
他一跺腳,配合著外表,像是一個生氣的孩子。
上方的三月一閃,諸葛亮當即一咳,感覺像是被人在胸口踩了一腳。
“原來是你。”司馬昭饒有興致的看了過來,這是他第一次見到諸葛亮。“那便先從你開始吧。”
就一腳,便讓諸葛亮感覺到了壓力。然而在場沒有人知道,長安城中,方才大地一震,不少房屋倒塌,死傷難計。
“左慈!”諸葛亮急忙大喝一聲,帶著求助的意思。
此時兩人雖然還在不同的空間中,然而上方的三月卻是共通的。雖說心境沒了可以再修,但是心境破碎也會給齋位造成不小的傷害。
所以他需要左慈的幫助,哪怕隻是說逃也行。
左慈自然不可能逃,現在已經是最壞的情況,秦始皇不僅成功霸占了司馬昭的身體,而且修為似乎沒有受到什麽影響。
他當即迴道:“空間合一,收迴心境。”
這句話,意味著直接的戰鬥即將開始。諸葛亮沒有思索,作為一個軍師,他有著同樣的想法。雙手一合,空間似乎微微一震,上方的三月,則開始漸漸變淡。
司馬昭看著兩人,皺起眉頭,又跺了一腳。
……
建業,孫權放棄了西邊的大火,轉而朝著北邊望去。那邊,似乎有什麽東西在衝擊他的心靈。
建業,孫權站在宮殿後方的假山上,看著遠處微微亮起的天空,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自從他接替孫堅之後,這座小山便已經可有可無。現在他便是大陣本身,這些是當初用來給孫堅固魂的,他與建業的聯係並不受其影響。
不過話雖如此,他卻是習慣了這個小山的存在。湖邊的小亭,就這樣被他冷落了。相對小湖來說,這裏要高出許多,看得便更遠。隻是小湖裏的遊魚,無人再去投食。
夷陵城外,吳國的大軍正在不停的朝著大火推進。
蜀國大軍營帳外,趙雲扶著劉備,在黑夜下奮力狂奔。
見到大火起,趙雲便全速趕來,找到了劉備,才將其救出。至於其他人,則顧不過來了。隻要保證了劉備的安全,其他便不再重要。
撤退的命令早已經發下去,士兵們集結起來,殺敵突圍。
這場大火不知道要燒多久,天空也沒有任何要下雨的意思。陸遜看著黑夜中奔逃的兩人,攔下了追擊的將軍們。
“就別送死了。”
他眼神語氣盡皆冰冷,顯得心情不太好。打了如此漂亮的一丈,為何還會心情不好?
因為他看到了趙雲,一個“嶄新”的趙雲。傳聞趙雲早已可以成為齋位,但是卻自己選擇停在地位。
而現在,不一樣了。
“看來,要再設計一下了。”望向夜空,陸遜輕聲低歎。想到了趙雲的那個兒子,他臉上露出一絲微笑,而後勒馬迴身,朝著大火又殺了迴去。
沒過多久趙雲便跑出了數十裏,這才停下來休息。他自然可以再繼續跑下去,不過卻擔心另一個人受不了。
劉備臉色蒼白,身上的衣裳已經滿是血跡。有自己的,也有敵人的。他在一顆樹下坐下,而趙雲則警戒的注意著周圍。
“子龍啊。”
“臣在!”
“你怎麽來了?”
“是丞相大人……讓臣前來。”趙雲說著,心中卻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劉備點點頭,看著對方,笑了起來,“有子龍在,朕便沒什麽可擔心了。”
“陛下謬讚了。”趙雲應該這樣迴答,然而卻沒有任何聲音。
“子龍?”
“嗯……陛下,臣在!”
“何事恍惚?”
“迴陛下,臣……想起了犬子。”
劉備聞言微微思索,便反應過來。趙廣之名,他自然也聽過,甚至那些和曹植有關的傳聞也曾聽過。不過他更加了解趙雲,所以不會因為這些而質疑。
“發什麽了什麽?”
“上次臣迴鄉之時,犬子曾給臣一張紙條,上麵……”趙雲微微有些猶豫。
“子龍但講無妨。”
“上麵寫著……‘夷陵之戰,火燒連營’八字。”
劉備當即一愣,然而很快反應過來,不由瞪大了眼睛。
……
宮殿之中,戰鼓般的心跳聲越來越強烈。
咕隆——
左慈咽了咽口水,不自覺的握緊了拳頭。諸葛亮羽扇停在胸口,眼睛一眨不眨。趙廣思索了一下,朝著後方退去。
司馬昭雙眼之中倒影著上方三月,有些疑惑。他雙手撐地,坐了起來。司馬懿在旁邊緊緊的盯著,嘴唇抿了又抿,顯得十分緊張。
對於他來說,事情已經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他也不能確定。
“父親?”司馬昭的聲音十分輕微,如同大病初愈。隨著這一聲交換,宮殿中的心跳聲平息下來,再也不可聞。
聲音很輕,落在司馬懿的耳朵裏,如同天籟之音。他急忙張開雙臂,一把就抱了過去。
左慈卻沒有放鬆下來,依舊緊緊的盯著。諸葛亮再次搖動蒲扇,暗中已經開始引動三月。
下一刻,一團金光炸裂,司馬懿如同一顆炮彈般射出,重重的撞在殿牆之上。他臉上帶著驚愕,又有些失落,還有些不甘。
“果然是跑不掉了。”諸葛亮冷冷的說道,卻不知道說的是誰。
“先別動!”旁邊的左慈急忙喝道。
司馬昭拍了拍手,撇了撇嘴,似乎對於剛才這一擊不太滿意。他迴過身來,看向左慈兩人。
“我們終於又見麵了。”
這句話自然是對左慈說的,後者當即明白過來,臉上露出一絲嘲意,冷冷迴道:“這麽多年,你終於又可以說話了,是不是有很多話想跟老朽聊聊?”
司馬昭聞言皺起了眉頭,他注意到對方用的稱唿是“你”,而不再是“陛下”。這一點對他的影響有些大,一時覺得難以接受。
作為一代帝王,從來不曾受過任何不敬,即便是左慈也不行。這些年,對方的不敬已經不止一次兩次,一下子全部堆積在他的心頭。以前沒辦法就算了,現在自然不能再輕易放過。
他一跺腳,配合著外表,像是一個生氣的孩子。
上方的三月一閃,諸葛亮當即一咳,感覺像是被人在胸口踩了一腳。
“原來是你。”司馬昭饒有興致的看了過來,這是他第一次見到諸葛亮。“那便先從你開始吧。”
就一腳,便讓諸葛亮感覺到了壓力。然而在場沒有人知道,長安城中,方才大地一震,不少房屋倒塌,死傷難計。
“左慈!”諸葛亮急忙大喝一聲,帶著求助的意思。
此時兩人雖然還在不同的空間中,然而上方的三月卻是共通的。雖說心境沒了可以再修,但是心境破碎也會給齋位造成不小的傷害。
所以他需要左慈的幫助,哪怕隻是說逃也行。
左慈自然不可能逃,現在已經是最壞的情況,秦始皇不僅成功霸占了司馬昭的身體,而且修為似乎沒有受到什麽影響。
他當即迴道:“空間合一,收迴心境。”
這句話,意味著直接的戰鬥即將開始。諸葛亮沒有思索,作為一個軍師,他有著同樣的想法。雙手一合,空間似乎微微一震,上方的三月,則開始漸漸變淡。
司馬昭看著兩人,皺起眉頭,又跺了一腳。
……
建業,孫權放棄了西邊的大火,轉而朝著北邊望去。那邊,似乎有什麽東西在衝擊他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