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漸漸散開的黑雲,天空漸漸變得亮了一些,馬車上的曹植和左琴此時還在震驚之中。震驚於蜀國竟然派來了諸葛亮和趙雲,而且很可能不止如此。
他們終究還小,聽著這些大人物的故事長大,親眼見到時,難免會覺得有些興奮。然而當這些傳說中的人以敵人的姿態出現時,則會變成是震驚,或者說是恐懼。
是的,恐懼。左琴時不時的迴頭,看看有沒有人追上來。
此時已經過去了不少時間,遠處便是樊城的影子。到了樊城,他們就安全了——應該安全了吧。
曹植也看著後方,臉上的淚早已風幹。他的眼淚似乎已經流幹,沒有再哭。
“他是不是迴不來了?”
麵對這個問題,趙廣不知道該怎麽迴答。顯然諸葛亮是精心策劃的,這樣看來,曹操兇多吉少。
“我們先去樊城,找些救兵,再迴去。”
最終,他隻能這樣迴答。
幾人還未到樊城,便聽見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不由一下子緊張起來。當即勒停馬車,三名侍衛擋在了前麵。
隨著聲音,一串人影出現,為首的曹仁雙眼一瞪,便看清了幾人。
“子建公子!”
曹仁翻身下馬,身後跟隨的武將和侍衛也同時行禮。
“將軍怎麽會出樊城?”曹植有些驚詫的問道。說起來曹仁是曹操的從弟,輩分比曹植要高,然而地位來說,自然不及曹植。
“公子請看。”曹仁從腰間掏出一把長劍。
“父王的斬龍劍!”曹植一下子就認了出來,想到了什麽,一下子朝著曹仁瞪去。
被這一瞪,曹仁急忙低下頭去,將劍遞到曹植手裏,緩緩說道:“先前此劍從天而降,落於樊城城樓,末將得知,猜想主公遇到了什麽麻煩,便率軍而來。”
這些老將領私下許多喜歡稱唿曹操為“主公”,更多的時候則是稱唿曹操為“陛下”。
曹植看著手裏的斬龍劍,不由越握越緊,拉著曹仁的手說道:“我們在斷流穀遭到諸葛亮埋伏,父王讓我等先退迴來,既然遇到將軍,我等這便迴去救駕!”
聽見是諸葛亮,曹仁不由心中一顫,也不敢在拖延,應了一聲,便直接上馬。三人相視一眼,一行人再次折迴斷流穀。
每個國家的邊防都有守軍,更不要說各個城池。然而對於趙雲這樣的武將來說,單槍匹馬偷偷潛入並不難。防守防的是軍隊,在那些大將不暴露的情況下卻顯得形同虛設。
然而即便如此,長久以來也不曾出現這樣專門潛入埋伏的情況。一是目標的行蹤難以確定,二是害怕埋伏不成反被殺。
也隻有諸葛亮才敢這樣,而且這一次的目標太過重要。曹操是魏國的皇帝,誰都知道擒賊先擒王的道理。
此時被設計的曹操依舊坐在泥土之上,身上的衣裳都被浸濕。聽見遠處傳來的馬蹄聲時,他的臉上閃過一絲落寞。
即便在諸葛亮麵前裝的再無所謂,真的到了要麵對的時候,卻是難免難過。畢竟他是一國之君,他是整個魏國的主心骨。
他辛辛苦苦的建立了魏國,想要一統天下。到了這個時候,這個夢開始漸漸離他而去。也許魏國還有機會,隻是他也看不見了。他閉上了眼睛,似乎想要適應以後長久的黑暗生活。
“陛下!”
一行人距離曹操還有數丈之外便停了下來,所有人下馬,跑到曹操麵前,跪倒在地。除了趙廣和左琴,兩人依舊在馬車之上,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也許是因為這段時間和曹操接觸下來,發現對方是一個很容易親近的人,而忘記了對方國君的身份。當所有人都在他的麵前跪下時,便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曹操再次睜開了眼睛,裏麵的陰霾一掃而空,恢複了以往的王者之勢。然而即便如此,他的身體卻是出賣了他。
他試了試想要站起來,卻感覺全身無力。曹植立馬上前,將其一把扶住。
原本曹植見到對方還活著,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此時卻又不得不沉了下去——曹操的狀況,很不好。
“都起來吧。”
曹操朗聲說道,一如以往他在朝堂之上。他的目光掃過眾將,最後落在了最後麵的趙廣身上。
被這樣一看,趙廣立馬低下頭去。
“隨朕,迴城。”
似乎猶豫了一下,曹操才接著說道。眾將領命,躬身退到兩側,等著曹操先走。
在曹植的攙扶下,曹操走過眾將,到了馬車之上。趙廣和左琴連忙行禮。
現在的曹操,自然不可能再騎馬了。這輛馬車原本就應該是他坐的,隻是他讓給了三人,自己騎馬,最後卻不想還是讓自己來坐了。
也許,這就是命運吧。
……
荊州,是一個地區,也是一座城。
荊州城中,一隊兵馬嚴密的守著一座府邸。府邸之中,諸葛亮靜靜的坐著,而張飛則是不停的走來走去。
不一會兒,一個人走了進來,諸葛亮見狀急忙站了起來。
“參見陛下。”
張飛也停了下來,急忙叫道:“大哥,子龍……”
“說了多少次,別叫我大哥。”劉備一臉鄙夷的看著張飛,“要叫我兄長。”
“知道了,大哥。”張飛低聲迴道。
劉備搖了搖頭,有些無語,卻也懶得再多說,看向諸葛亮。目光之中有詢問,還有一絲責備,似乎在說:這一次,有些過了。
諸葛亮微微一笑,也不辯解。
這個時候,關羽從內屋走了出來,看見劉備急忙行禮,“大哥,你來啦!”
“你怎麽跟三弟越來越像了。”劉備有些不悅的說道。
關羽沒有理會,接著說道:“子龍的傷很重,短時間內不可能再戰鬥了。”
“丞相,你怎麽看?”劉備看著諸葛亮問道。
“先將子龍將軍送迴成都修養吧,這裏讓雲長將軍鎮守。再然後,便想辦法對付吳國的大軍吧。”諸葛亮皺眉說道,心中覺得有些遺憾。
“也隻有如此了。”劉備歎氣說道,而後想到了什麽,接著問道:“可知此次吳國由誰領軍?”
“陸遜。”
他們終究還小,聽著這些大人物的故事長大,親眼見到時,難免會覺得有些興奮。然而當這些傳說中的人以敵人的姿態出現時,則會變成是震驚,或者說是恐懼。
是的,恐懼。左琴時不時的迴頭,看看有沒有人追上來。
此時已經過去了不少時間,遠處便是樊城的影子。到了樊城,他們就安全了——應該安全了吧。
曹植也看著後方,臉上的淚早已風幹。他的眼淚似乎已經流幹,沒有再哭。
“他是不是迴不來了?”
麵對這個問題,趙廣不知道該怎麽迴答。顯然諸葛亮是精心策劃的,這樣看來,曹操兇多吉少。
“我們先去樊城,找些救兵,再迴去。”
最終,他隻能這樣迴答。
幾人還未到樊城,便聽見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不由一下子緊張起來。當即勒停馬車,三名侍衛擋在了前麵。
隨著聲音,一串人影出現,為首的曹仁雙眼一瞪,便看清了幾人。
“子建公子!”
曹仁翻身下馬,身後跟隨的武將和侍衛也同時行禮。
“將軍怎麽會出樊城?”曹植有些驚詫的問道。說起來曹仁是曹操的從弟,輩分比曹植要高,然而地位來說,自然不及曹植。
“公子請看。”曹仁從腰間掏出一把長劍。
“父王的斬龍劍!”曹植一下子就認了出來,想到了什麽,一下子朝著曹仁瞪去。
被這一瞪,曹仁急忙低下頭去,將劍遞到曹植手裏,緩緩說道:“先前此劍從天而降,落於樊城城樓,末將得知,猜想主公遇到了什麽麻煩,便率軍而來。”
這些老將領私下許多喜歡稱唿曹操為“主公”,更多的時候則是稱唿曹操為“陛下”。
曹植看著手裏的斬龍劍,不由越握越緊,拉著曹仁的手說道:“我們在斷流穀遭到諸葛亮埋伏,父王讓我等先退迴來,既然遇到將軍,我等這便迴去救駕!”
聽見是諸葛亮,曹仁不由心中一顫,也不敢在拖延,應了一聲,便直接上馬。三人相視一眼,一行人再次折迴斷流穀。
每個國家的邊防都有守軍,更不要說各個城池。然而對於趙雲這樣的武將來說,單槍匹馬偷偷潛入並不難。防守防的是軍隊,在那些大將不暴露的情況下卻顯得形同虛設。
然而即便如此,長久以來也不曾出現這樣專門潛入埋伏的情況。一是目標的行蹤難以確定,二是害怕埋伏不成反被殺。
也隻有諸葛亮才敢這樣,而且這一次的目標太過重要。曹操是魏國的皇帝,誰都知道擒賊先擒王的道理。
此時被設計的曹操依舊坐在泥土之上,身上的衣裳都被浸濕。聽見遠處傳來的馬蹄聲時,他的臉上閃過一絲落寞。
即便在諸葛亮麵前裝的再無所謂,真的到了要麵對的時候,卻是難免難過。畢竟他是一國之君,他是整個魏國的主心骨。
他辛辛苦苦的建立了魏國,想要一統天下。到了這個時候,這個夢開始漸漸離他而去。也許魏國還有機會,隻是他也看不見了。他閉上了眼睛,似乎想要適應以後長久的黑暗生活。
“陛下!”
一行人距離曹操還有數丈之外便停了下來,所有人下馬,跑到曹操麵前,跪倒在地。除了趙廣和左琴,兩人依舊在馬車之上,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也許是因為這段時間和曹操接觸下來,發現對方是一個很容易親近的人,而忘記了對方國君的身份。當所有人都在他的麵前跪下時,便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曹操再次睜開了眼睛,裏麵的陰霾一掃而空,恢複了以往的王者之勢。然而即便如此,他的身體卻是出賣了他。
他試了試想要站起來,卻感覺全身無力。曹植立馬上前,將其一把扶住。
原本曹植見到對方還活著,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此時卻又不得不沉了下去——曹操的狀況,很不好。
“都起來吧。”
曹操朗聲說道,一如以往他在朝堂之上。他的目光掃過眾將,最後落在了最後麵的趙廣身上。
被這樣一看,趙廣立馬低下頭去。
“隨朕,迴城。”
似乎猶豫了一下,曹操才接著說道。眾將領命,躬身退到兩側,等著曹操先走。
在曹植的攙扶下,曹操走過眾將,到了馬車之上。趙廣和左琴連忙行禮。
現在的曹操,自然不可能再騎馬了。這輛馬車原本就應該是他坐的,隻是他讓給了三人,自己騎馬,最後卻不想還是讓自己來坐了。
也許,這就是命運吧。
……
荊州,是一個地區,也是一座城。
荊州城中,一隊兵馬嚴密的守著一座府邸。府邸之中,諸葛亮靜靜的坐著,而張飛則是不停的走來走去。
不一會兒,一個人走了進來,諸葛亮見狀急忙站了起來。
“參見陛下。”
張飛也停了下來,急忙叫道:“大哥,子龍……”
“說了多少次,別叫我大哥。”劉備一臉鄙夷的看著張飛,“要叫我兄長。”
“知道了,大哥。”張飛低聲迴道。
劉備搖了搖頭,有些無語,卻也懶得再多說,看向諸葛亮。目光之中有詢問,還有一絲責備,似乎在說:這一次,有些過了。
諸葛亮微微一笑,也不辯解。
這個時候,關羽從內屋走了出來,看見劉備急忙行禮,“大哥,你來啦!”
“你怎麽跟三弟越來越像了。”劉備有些不悅的說道。
關羽沒有理會,接著說道:“子龍的傷很重,短時間內不可能再戰鬥了。”
“丞相,你怎麽看?”劉備看著諸葛亮問道。
“先將子龍將軍送迴成都修養吧,這裏讓雲長將軍鎮守。再然後,便想辦法對付吳國的大軍吧。”諸葛亮皺眉說道,心中覺得有些遺憾。
“也隻有如此了。”劉備歎氣說道,而後想到了什麽,接著問道:“可知此次吳國由誰領軍?”
“陸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