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謝知章離開會客花廳,柳玉虎還在外頭等候。
見謝知章出來,柳玉虎上前小聲問道:“公子,那個王四該如何處置?放他迴鄉嗎?”
謝知章撣了撣身上的飛塵,漫不經心地說:“活人的嘴巴不嚴,去送他一程。做得幹淨些,別惹出什麽麻煩。”
他說得足夠輕描淡寫,柳玉虎心下一驚,卻依舊低頭領了命:“是。”
謝知章抬首望著這晴好的天,愉悅地笑了笑,搖著折扇走過綠蔭走廊時,正撞見徐世昌。
徐世昌手裏提著個鳥籠,籠子裏裝著兩隻“金衣公子”。
這兩隻鳥似是受過訓練,見著人就仰起小腦袋啾啾啾地唱歌,瞧著甚是喜慶。
徐世昌看到謝知章,不由地驚喜道:“謝大公子,稀客稀客,怎的今日記得來太師府上走動走動了?”
謝知章從容地迴答道:“哦,我最近正尋些孤本,聽說太師收藏過不少典籍,就想借來觀摩觀摩。你呢?這是從哪兒得來的鳥,怪可愛的。”
謝知章拿折扇敲了一下鳥籠,那兩隻金衣公子被驚了一下,撲騰著翅膀亂蹦亂跳。
徐世昌哈哈一笑,道:“雪海關大捷,長淮哥哥為咱們大梁打了那麽漂亮的仗,再過不久他應該就會迴京了,我想著給他尋些喜慶的小玩意兒賀一賀。這不正巧在花鳥市上看到這小東西,怎麽樣,大公子,你看好玩麽?”
“這方麵你是個好手,送的東西自然不會差。”謝知章輕眯眼睛,神態儒雅柔和,低聲道,“你有這份心,怕是正則侯府的人都比不上你掛念裴昱。”
徐世昌笑得有些癡憨,道:“他待我好,我就該待他更好些。”
“待你好的人那麽多,但你跟裴昱就格外親近一些,”謝知章聽他這話,若有所思片刻,微笑著說道,“瞧著比親兄弟都更勝一籌了。”
徐世昌滿臉的理所當然,道:“那是,我跟長淮哥哥一同長大,在鳴鼎書院時就是同窗,平日待在一起的時間比自家兄弟還長呢,情誼自然比旁人要深一些。”
說著,他又想到這次趙昀也受旨去了雪海關,聽聞從邊疆傳迴的捷報上,長淮哥哥還親自為趙昀請了功,皇上看了之後龍顏大悅,在朝上直言要大行封賞。
自從在辛妙如口中得知蒼狼主要派鷹潭十二黑騎去刺殺裴長淮,徐世昌的一顆心就日夜懸著,有好幾次他都快忍不住告訴父親了,但倘若給父親知道,他定會追查到底,屆時再牽連出辛妙如來,那就更不妙了。
好在這場風波已經過去,徐世昌心底除了高興還是高興。
原先趙昀和裴長淮在北營針鋒相對,他夾在中間左右為難,這下可好,總算是一團和氣。
往後有趙昀做橋梁,太師府和正則侯府就算一條船上的,等裴長淮和趙昀迴來,他就跟他們一同去飲酒縱馬踏春風,投壺聽曲逛花樓,樣樣都要玩個痛快!
他想著想著,又記起辛妙如來,便問謝知章:“大嫂嫂近來還安好嗎?之前我有個香囊袋壞了,因是別人送的,我珍惜得很,幾次去府上拜訪,想順道找她請教些女紅方麵的事,可府上的下人說她抱病,不宜見客,不知近來可好些了?”
謝知章道:“妙如入春後就一直病著,請太醫去診治,情況好轉不少,但也見不得人。”
徐世昌盤算著說道:“既還病著,那就算了,我再找找別人。”
謝知章一笑,望著他手中兩隻黃鶯,沉吟片刻,才道:“錦麟,你的性情與你那些哥哥們都不大一樣,難怪太師總那麽擔心你。”
徐世昌以為他在譏笑自己不上進,麵上有些不太好意思,道:“好哥哥,怎麽連你也替我父親說教起我來了?我老爹總擔心我不成器,可我上頭的哥哥們能成器就夠了,好竹也會出歹筍呢,我認命了,我天生不是一塊讀書做官的材料。”
“別多心,我隻願往後能如裴昱一樣跟你親近,怎會說教你呢?”謝知章笑得謙遜溫和,又道,“再過不久就是聞滄的生辰,他與你也有同窗之誼,屆時請你定要過府一聚。”
徐世昌雖不怎麽愛跟他們肅王府的人混跡在一起,但京都的名門世家大都有千絲萬縷的幹係,永遠免不了這些人情世故。
他隻好應承道:“放心,我一定會去。”
……
走馬川,雪海關。
自從在鄭觀的密信中得知崇昭皇帝生病以後,裴長淮就看出趙昀有些心神不寧。
崇昭皇帝素來賞識趙昀,於他有知遇之恩。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趙昀向來重情義,他心中掛懷著皇上也是在所難免。
何況裴長淮也一樣擔心,近來大梁正值多事之秋,水患瘟疫戰亂接連不休,京都保不定會出什麽動蕩。
不過皇上希望趙昀趕迴京都的話隻是出自鄭觀的一封密信,公不算公,私也不算私,趙昀沒即刻動身,隻想盡快處理好北羌諸事,再與裴長淮一起啟程迴京。
這天趙昀應邀與周鑄比試,一開始以打代教,指點了一下周鑄的刀法。
周鑄不多時就學得融會貫通,自信滿滿地說道:“這次來真的了,趙都統你且小心,看刀!”
裴長淮坐在台上觀戰。
趙昀善於籠絡人心,裴長淮原以為趙昀利用這次會故意放水,不讓周鑄在自家兵崽子麵前丟臉,不成想趙昀三下五除二就將周鑄撂了。
勝下比武以後,趙昀瀟灑地高舉起銀槍,笑著接受眾人的喝彩,一身得意的驕氣。
裴長淮看周鑄輸得實在太慘,不由地扶額歎息。一旁的萬泰還納悶:“小侯爺,我們都統勝了,你難道不高興?”
裴長淮無奈地笑道:“本侯當真高看他了。”
這人脾氣有時候跟孩子似的,在輸贏上一點也不肯讓。
周鑄雖輸在趙昀手上,但心底欽佩他,直稱讚他是英雄豪傑,勾住趙昀的肩膀要拉著他去痛飲三碗好酒。
趙昀也不忸怩,同他喝過酒,又將一套他自創的槍法教給周鑄,這套槍法簡單卻紮實,用於練兵再好不過。
待周鑄一門心思都在鑽研這套槍法時,趙昀才趁機溜迴帥帳去找裴長淮。
趙昀懷裏抱著一壇酒,大步流星走進帳中,仿佛炫耀似的放在裴長淮麵前的書案上。
他道:“小侯爺,嚐嚐,這從周統領手裏贏來的酒就是格外的香一些。”
裴長淮擱下毛筆,搖頭笑道:“周鑄以後還要在雪海關領兵,你下手也不知留些情麵?”
趙昀歪倒在一側的榻上,晃蕩著墜子,迴答道:“比武就是要贏的。何況小侯爺還在看著,我可不想在你麵前輸給任何一個人。”
裴長淮放下手頭的公務,走到趙昀身邊,伸手捉住他垂落在胸前的辮發,道:“你不知收斂,還怪在本侯的頭上?簡直是無理取鬧。”
趙昀一仰首,笑吟吟地看他:“我無理取鬧,侯爺想怎麽罰?”
“讓本侯想想……”裴長淮仿佛還真在思考一般,攏著趙昀的下巴望著他,而後低頭他唇上溫柔地吻了一下,“罰你迴京去罷。”
趙昀一怔,目光錯愕地看著他。
“比武時我就看出你心不在焉的,可還是在憂心京都的事?”裴長淮微笑著說,“雪海關公務纏身,我離不開,南方近來又發了瘟疫,從前我二哥治過幾次水害,寫過一些經驗手劄,我知道這事拖下去,受難的總是那些貧苦的百姓。我打算處理好北羌的事就向皇上請命,乘船南下,去疫源地看一看,所以一時半刻迴不到京都去。我心裏掛念皇上,衛福臨也還在京都,就隻能罰你先迴去,如果可以的話,請你替我去侯府探望一下。”
趙昀驀地笑起來,順勢將裴長淮帶到自己懷裏來。裴長淮沒想他說動手就動手,不防地跌到他身上。
他們之間仿佛無需再做其他解釋。趙昀吻了一下他的額頭,似歎似笑:“知我者,唯裴長淮也。”
裴長淮給他挾抱著,兩人姿勢實在沒個體統,趙昀又跟個哈兒狗似的在他頸間亂嗅亂聞,半晌,他說:“可我答應過你,我們再也不分開。”
裴長淮笑道:“難道還能時時刻刻都在一起不成?”
趙昀一本正經地反問:“怎麽就不能?你還想跟我分開?”
他的口吻強硬起來,裴長淮看他不是在開玩笑,於是也認真地迴答他:“攬明,我們的心近在一處,天涯海角都不算分離。”
從前兩人調情,隻有裴長淮招架不住趙昀的份兒,現在趙昀也險些招架不住他。
“小侯爺這蠱惑人的本事越發見長。”趙昀按住裴長淮,與他癡纏著親吻,“我們不單是心近,身上更近。”
趙昀附到他耳邊說了兩句葷話,哄著他行歡,齒間銜著裴長淮的手指又吮又咬,指尖上的酥麻一直傳到他心裏去。
裴長淮耳尖都紅了,半晌才憋出一句:“狗東西……”
趙昀抱著他,笑得張揚肆意:“罵得好。”
翌日,趙昀準備啟程,他將萬泰等一眾暗甲軍留給裴長淮遣派,自己則率領三百輕騎,與衛風臨一起南下迴京。
趙昀離開以後,大梁進入雨季,就連雪海關也接連下過好幾場雨。
裴長淮這日處理公務到深夜,身心有些疲憊,往常有趙昀陪著,耳邊總沒個安生,他似有說不盡的風流話,即便不說話,也會習慣性地晃蕩他的玉墜子,令人無法忽視他的存在。
聽著雨聲滴滴答答,裴長淮抬頭欲問趙昀要不要喝口茶水,恍然發覺他不在身邊,才知寂寞。
他取出趙昀送他的短笛,吹了一首《金擂鼓》,乃是他與趙昀在芙蓉樓初見時他聽的那一首曲子。
曲至中途,營帳外忽然傳來周鑄的聲音:“小侯爺。”
不等他準見,周鑄就火急火燎地帶著一個人闖了進來,道:“你看,誰來了!”
來人雖然披著蓑衣,但渾身還是被雨淋得濕透,頭發、袍角都滴著水珠,狼狽得像隻落湯雞。
那人摘下鬥笠,露出一張煞白的臉,他聲音都在發抖,看著裴長淮喚道:“三叔。”
裴長淮一時驚疑不定:“元茂?你怎麽來了?”
見謝知章出來,柳玉虎上前小聲問道:“公子,那個王四該如何處置?放他迴鄉嗎?”
謝知章撣了撣身上的飛塵,漫不經心地說:“活人的嘴巴不嚴,去送他一程。做得幹淨些,別惹出什麽麻煩。”
他說得足夠輕描淡寫,柳玉虎心下一驚,卻依舊低頭領了命:“是。”
謝知章抬首望著這晴好的天,愉悅地笑了笑,搖著折扇走過綠蔭走廊時,正撞見徐世昌。
徐世昌手裏提著個鳥籠,籠子裏裝著兩隻“金衣公子”。
這兩隻鳥似是受過訓練,見著人就仰起小腦袋啾啾啾地唱歌,瞧著甚是喜慶。
徐世昌看到謝知章,不由地驚喜道:“謝大公子,稀客稀客,怎的今日記得來太師府上走動走動了?”
謝知章從容地迴答道:“哦,我最近正尋些孤本,聽說太師收藏過不少典籍,就想借來觀摩觀摩。你呢?這是從哪兒得來的鳥,怪可愛的。”
謝知章拿折扇敲了一下鳥籠,那兩隻金衣公子被驚了一下,撲騰著翅膀亂蹦亂跳。
徐世昌哈哈一笑,道:“雪海關大捷,長淮哥哥為咱們大梁打了那麽漂亮的仗,再過不久他應該就會迴京了,我想著給他尋些喜慶的小玩意兒賀一賀。這不正巧在花鳥市上看到這小東西,怎麽樣,大公子,你看好玩麽?”
“這方麵你是個好手,送的東西自然不會差。”謝知章輕眯眼睛,神態儒雅柔和,低聲道,“你有這份心,怕是正則侯府的人都比不上你掛念裴昱。”
徐世昌笑得有些癡憨,道:“他待我好,我就該待他更好些。”
“待你好的人那麽多,但你跟裴昱就格外親近一些,”謝知章聽他這話,若有所思片刻,微笑著說道,“瞧著比親兄弟都更勝一籌了。”
徐世昌滿臉的理所當然,道:“那是,我跟長淮哥哥一同長大,在鳴鼎書院時就是同窗,平日待在一起的時間比自家兄弟還長呢,情誼自然比旁人要深一些。”
說著,他又想到這次趙昀也受旨去了雪海關,聽聞從邊疆傳迴的捷報上,長淮哥哥還親自為趙昀請了功,皇上看了之後龍顏大悅,在朝上直言要大行封賞。
自從在辛妙如口中得知蒼狼主要派鷹潭十二黑騎去刺殺裴長淮,徐世昌的一顆心就日夜懸著,有好幾次他都快忍不住告訴父親了,但倘若給父親知道,他定會追查到底,屆時再牽連出辛妙如來,那就更不妙了。
好在這場風波已經過去,徐世昌心底除了高興還是高興。
原先趙昀和裴長淮在北營針鋒相對,他夾在中間左右為難,這下可好,總算是一團和氣。
往後有趙昀做橋梁,太師府和正則侯府就算一條船上的,等裴長淮和趙昀迴來,他就跟他們一同去飲酒縱馬踏春風,投壺聽曲逛花樓,樣樣都要玩個痛快!
他想著想著,又記起辛妙如來,便問謝知章:“大嫂嫂近來還安好嗎?之前我有個香囊袋壞了,因是別人送的,我珍惜得很,幾次去府上拜訪,想順道找她請教些女紅方麵的事,可府上的下人說她抱病,不宜見客,不知近來可好些了?”
謝知章道:“妙如入春後就一直病著,請太醫去診治,情況好轉不少,但也見不得人。”
徐世昌盤算著說道:“既還病著,那就算了,我再找找別人。”
謝知章一笑,望著他手中兩隻黃鶯,沉吟片刻,才道:“錦麟,你的性情與你那些哥哥們都不大一樣,難怪太師總那麽擔心你。”
徐世昌以為他在譏笑自己不上進,麵上有些不太好意思,道:“好哥哥,怎麽連你也替我父親說教起我來了?我老爹總擔心我不成器,可我上頭的哥哥們能成器就夠了,好竹也會出歹筍呢,我認命了,我天生不是一塊讀書做官的材料。”
“別多心,我隻願往後能如裴昱一樣跟你親近,怎會說教你呢?”謝知章笑得謙遜溫和,又道,“再過不久就是聞滄的生辰,他與你也有同窗之誼,屆時請你定要過府一聚。”
徐世昌雖不怎麽愛跟他們肅王府的人混跡在一起,但京都的名門世家大都有千絲萬縷的幹係,永遠免不了這些人情世故。
他隻好應承道:“放心,我一定會去。”
……
走馬川,雪海關。
自從在鄭觀的密信中得知崇昭皇帝生病以後,裴長淮就看出趙昀有些心神不寧。
崇昭皇帝素來賞識趙昀,於他有知遇之恩。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趙昀向來重情義,他心中掛懷著皇上也是在所難免。
何況裴長淮也一樣擔心,近來大梁正值多事之秋,水患瘟疫戰亂接連不休,京都保不定會出什麽動蕩。
不過皇上希望趙昀趕迴京都的話隻是出自鄭觀的一封密信,公不算公,私也不算私,趙昀沒即刻動身,隻想盡快處理好北羌諸事,再與裴長淮一起啟程迴京。
這天趙昀應邀與周鑄比試,一開始以打代教,指點了一下周鑄的刀法。
周鑄不多時就學得融會貫通,自信滿滿地說道:“這次來真的了,趙都統你且小心,看刀!”
裴長淮坐在台上觀戰。
趙昀善於籠絡人心,裴長淮原以為趙昀利用這次會故意放水,不讓周鑄在自家兵崽子麵前丟臉,不成想趙昀三下五除二就將周鑄撂了。
勝下比武以後,趙昀瀟灑地高舉起銀槍,笑著接受眾人的喝彩,一身得意的驕氣。
裴長淮看周鑄輸得實在太慘,不由地扶額歎息。一旁的萬泰還納悶:“小侯爺,我們都統勝了,你難道不高興?”
裴長淮無奈地笑道:“本侯當真高看他了。”
這人脾氣有時候跟孩子似的,在輸贏上一點也不肯讓。
周鑄雖輸在趙昀手上,但心底欽佩他,直稱讚他是英雄豪傑,勾住趙昀的肩膀要拉著他去痛飲三碗好酒。
趙昀也不忸怩,同他喝過酒,又將一套他自創的槍法教給周鑄,這套槍法簡單卻紮實,用於練兵再好不過。
待周鑄一門心思都在鑽研這套槍法時,趙昀才趁機溜迴帥帳去找裴長淮。
趙昀懷裏抱著一壇酒,大步流星走進帳中,仿佛炫耀似的放在裴長淮麵前的書案上。
他道:“小侯爺,嚐嚐,這從周統領手裏贏來的酒就是格外的香一些。”
裴長淮擱下毛筆,搖頭笑道:“周鑄以後還要在雪海關領兵,你下手也不知留些情麵?”
趙昀歪倒在一側的榻上,晃蕩著墜子,迴答道:“比武就是要贏的。何況小侯爺還在看著,我可不想在你麵前輸給任何一個人。”
裴長淮放下手頭的公務,走到趙昀身邊,伸手捉住他垂落在胸前的辮發,道:“你不知收斂,還怪在本侯的頭上?簡直是無理取鬧。”
趙昀一仰首,笑吟吟地看他:“我無理取鬧,侯爺想怎麽罰?”
“讓本侯想想……”裴長淮仿佛還真在思考一般,攏著趙昀的下巴望著他,而後低頭他唇上溫柔地吻了一下,“罰你迴京去罷。”
趙昀一怔,目光錯愕地看著他。
“比武時我就看出你心不在焉的,可還是在憂心京都的事?”裴長淮微笑著說,“雪海關公務纏身,我離不開,南方近來又發了瘟疫,從前我二哥治過幾次水害,寫過一些經驗手劄,我知道這事拖下去,受難的總是那些貧苦的百姓。我打算處理好北羌的事就向皇上請命,乘船南下,去疫源地看一看,所以一時半刻迴不到京都去。我心裏掛念皇上,衛福臨也還在京都,就隻能罰你先迴去,如果可以的話,請你替我去侯府探望一下。”
趙昀驀地笑起來,順勢將裴長淮帶到自己懷裏來。裴長淮沒想他說動手就動手,不防地跌到他身上。
他們之間仿佛無需再做其他解釋。趙昀吻了一下他的額頭,似歎似笑:“知我者,唯裴長淮也。”
裴長淮給他挾抱著,兩人姿勢實在沒個體統,趙昀又跟個哈兒狗似的在他頸間亂嗅亂聞,半晌,他說:“可我答應過你,我們再也不分開。”
裴長淮笑道:“難道還能時時刻刻都在一起不成?”
趙昀一本正經地反問:“怎麽就不能?你還想跟我分開?”
他的口吻強硬起來,裴長淮看他不是在開玩笑,於是也認真地迴答他:“攬明,我們的心近在一處,天涯海角都不算分離。”
從前兩人調情,隻有裴長淮招架不住趙昀的份兒,現在趙昀也險些招架不住他。
“小侯爺這蠱惑人的本事越發見長。”趙昀按住裴長淮,與他癡纏著親吻,“我們不單是心近,身上更近。”
趙昀附到他耳邊說了兩句葷話,哄著他行歡,齒間銜著裴長淮的手指又吮又咬,指尖上的酥麻一直傳到他心裏去。
裴長淮耳尖都紅了,半晌才憋出一句:“狗東西……”
趙昀抱著他,笑得張揚肆意:“罵得好。”
翌日,趙昀準備啟程,他將萬泰等一眾暗甲軍留給裴長淮遣派,自己則率領三百輕騎,與衛風臨一起南下迴京。
趙昀離開以後,大梁進入雨季,就連雪海關也接連下過好幾場雨。
裴長淮這日處理公務到深夜,身心有些疲憊,往常有趙昀陪著,耳邊總沒個安生,他似有說不盡的風流話,即便不說話,也會習慣性地晃蕩他的玉墜子,令人無法忽視他的存在。
聽著雨聲滴滴答答,裴長淮抬頭欲問趙昀要不要喝口茶水,恍然發覺他不在身邊,才知寂寞。
他取出趙昀送他的短笛,吹了一首《金擂鼓》,乃是他與趙昀在芙蓉樓初見時他聽的那一首曲子。
曲至中途,營帳外忽然傳來周鑄的聲音:“小侯爺。”
不等他準見,周鑄就火急火燎地帶著一個人闖了進來,道:“你看,誰來了!”
來人雖然披著蓑衣,但渾身還是被雨淋得濕透,頭發、袍角都滴著水珠,狼狽得像隻落湯雞。
那人摘下鬥笠,露出一張煞白的臉,他聲音都在發抖,看著裴長淮喚道:“三叔。”
裴長淮一時驚疑不定:“元茂?你怎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