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昌一覺睡到天明,醒來後頭有些頭疼,人也沒什麽精神,芙蓉樓裏的小倌伺候他更衣。徐世昌穿絳紅袍,係白玉帶,似時脂粉堆出來的錦繡兒郎。
小倌給他係好腰帶,又奉承道:“爺這腰帶上的玉可真好看。”
“喜歡呀?”徐世昌笑了一聲,將腰帶扯下,丟到他懷裏。“給,拿你的汗巾子換。”
小倌受寵若驚,連連謝恩,解下自己腰間的蔥青汗巾給了徐世昌。
徐世昌是風月場裏的癡種,用白玉帶換了根汗巾子,看小倌歡喜了,自己竟比他還要高興。
待換好衣裳,徐世昌出門去,迎頭碰上從房中出來的趙昀,忙道:“攬明兄,昨夜睡得可好?”
近前一瞧,趙昀唇角含笑,儀容倜儻,眉眼裏存滿了春風,全然不似昨夜那般消沉。
他笑道:“佳人投懷,明月入抱,極好。”
徐世昌踮腳往房中看來看去,好奇道:“哪位佳人,也給爺瞧一眼。”
趙昀斜身倚在門上,攔住徐世昌的去路,“正睡著。”
分明是不想讓他看,徐世昌道:“攬明兄怎麽還霸道起來了,讓弟弟瞧一眼又如何?好好好,我也不敢染指你喜歡的,攬明兄還想玩什麽要什麽,盡管吩咐,一切都記在我的賬上,我一會兒還要去肅王府,就不奉陪了。”
“好。”
“對了,昨夜長淮哥哥可是早早便迴去了麽?”徐世昌來迴瞧了一眼,兀自說道,“應該是迴去了,他心裏可掛念侯府,不愛睡在外頭。”
徐世昌想著等辦完肅王府的差事,再去侯府裏看看裴長淮。
他跟趙昀道了辭,趙昀目送他下樓,剛剛想迴身,忽地腰間一緊,一隻手勾住他的腰帶,猛地將他扯迴房中。
門一開一合,趙昀後背狠狠撞到門上,裴長淮的麵容已迫在眼前,清眸裏全是薄怒。
趙昀束手就擒,也不反抗,一副任君采擷的模樣。
裴長淮揪著他的衣襟,低聲斥道:“你跟錦麟胡亂說些什麽?!”
趙昀看他耳下染紅,抬手捏了捏他的耳垂,笑著往裴長淮唇上啄了一口,“怎麽就胡說了?佳人是你,明月也是你。”
“……”
裴長淮就沒見過趙昀這般輕浮孟浪的人,他是一貫正經的,自然招架不住。
他將趙昀一把推開,整理好儀容,淡聲道:“本侯走了。”
趙昀也不攔著,戲言道:“官人慢走。”
這話是芙蓉樓裏的小倌在送恩客時常會說的,竟給他學了去,裴長淮聽在耳中,恨不能一劍刺死這廝,隨即拂袖而去。
……
馬車緩緩停在肅王府外,徐世昌跳了車,先去拜見肅王爺,又去看了長公子謝知章,碰上他正試喜服,四位繡娘服侍在側。
貌容白皙,紅袍灼目。
徐世昌拱手笑道:“當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哥哥這連喜袍都穿上了,可見多想將辛家小姐娶進門。到了良辰吉日,我可要跟哥哥多討兩杯喜酒喝。”
謝知章微笑道:“錦麟,你來了。”
徐世昌坐下喝茶,隨口跟他攀談著,眼睛瞧著他院中下人忙進忙出的,這庶出長公子的待遇絲毫不亞於世子。
且說這次謝知章娶親,排場大的,哪怕是世子爺謝知鈞也不過如此了。這也全仰賴肅王與肅王妃。
說起這肅王夫婦,徐世昌也是有所耳聞。
肅王與王妃幼年結識,二人青梅竹馬,情分匪淺,盡管當時的太後很看不上王妃的門第,但到她及笄那年,肅王還是力排眾議,將她迎為正妻。
王妃年輕時身子羸弱,過門七年而無所出,肅王雖對王妃情深義重,從無二心,可王妃始終因為無法為肅王綿延子嗣而愧疚不已。
後來王妃親自做主為肅王納了一房妾室,對方乃清流出身的女子柳氏,柳氏過門不到三年,便先後為肅王生下兩個兒子,長子早夭,按下不提,次子便是謝知章了。
謝知章長到兩歲時,生母柳氏病故,他自小就養在肅王妃膝下,得肅王妃疼愛。後來,肅王不知從哪裏找到一個醫術高明的老道人,為王妃醫治不孕之症,王妃按照老道的法子調養半年,果真懷上了身孕。
肅王喜出望外,大大地行賞一番,京中人人皆知肅王有多期盼這個孩子。
王妃懷胎十月,辛辛苦苦誕下麟兒,肅王府這才算有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嫡長子,便是謝知鈞。
因這孩子來得十分不易,肅王夫婦對之異常寵愛,卻也不曾因此薄待了謝知章。
謝知章小時候是個不善言辭的,身邊沒有個玩伴,很是羨慕別人家有手足兄弟,自打幼弟出生以後,連書也不大愛讀了,成日就愛抱著謝知鈞玩兒。
王府上下其樂融融,說不出有多和美,雖然徐世昌跟肅王府的這兩位公子不怎麽交好,但心底卻很羨慕他們。
二人天南地北地閑談著,門外進來一個婢女,湊到謝知章身邊說了兩句話。
謝知章聽後點點頭,遣她下去,又對徐世昌說:“錦麟,聞滄前些日害了風寒,身上一直不好,眼下大夫來號脈,這事交給下人,我總不放心,想親自過去瞧瞧,恕我招唿不周。”
徐世昌巴不得趕緊溜號,笑道:“哪裏哪裏?當然是世子爺更重要些。哥哥,你不用管我了,我喝完這盞茶就走。”
謝知章道謝,行跡匆匆地去了謝知鈞的住處。
除了大夫和謝知鈞,房中再無他人,謝知鈞背對著坐在床邊,上半身剛揭了繃帶。謝知章走過來,看他肋下橫著一道劍傷,雖然大好,仍舊心有餘悸。
大夫給他換過藥以後,道:“世子爺多福多壽,已經好的差不多了,小的再下兩副調養的方子,配著祛疤的藥膏一起塗,不出半月也就好了。”
謝知章過去跟大夫仔細問過藥理中的忌諱,一一記在心間,完後又賞他一錠金子,要他知道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
那大夫捧著金錠,喜笑顏開,滿口答應。
迴到房中,謝知鈞披上薄薄的春衫,敞著懷,仰躺在床榻上。
“也不怕著涼。”
謝知章走過去,伸手幫他係上衣衫。
“你真的太衝動了。”他一邊係一邊說,“要不是手下人認出王霄的頭顱,提前將此事告知了我,我都不知你竟帶人去刺殺趙昀。父王與太師何等關係,趙昀又是太師的學生,你無端端地非要殺他做什麽?”
謝知鈞不耐煩聽他說教,奪過他手中的衣帶,自己草草係上。
當日在瀾滄苑,他跟裴長淮玩過了火,本有心賠罪,不想竟在遊廊中遠遠看見裴長淮和趙昀撞在一處。兩個人同在北營共事,相識並不奇怪,可謝知鈞總感覺哪裏不太對。
尤其是那趙昀還長了一張跟謝從雋相像的臉,更令他討厭。
謝知鈞素來恣意隨心,他討厭的人就一定要死。
可恨長街那次刺殺未能殺了趙昀,他還一時失手傷了裴長淮……
這都是趙昀的錯。若非裴長淮來救趙昀,他也不會不小心刺傷了他。
謝知鈞握緊拳頭,道:“我看到趙昀那張臉就討厭,這個人我一定要殺!哥哥倘若是來問罪的,如今也晚了些。”
“同你好好說話,怎麽就成問罪了?”謝知章歎了一口氣,很快服軟道,“好了,好了。那趙昀左不過就是一介賤民,太師府用來製衡裴昱的棋子罷了,你想殺他容易,可眼下不是時機,他還有大用處,等以後哥哥替你料理他。”
他看著謝知鈞受傷的胸口,眼睛沉了沉:“你放心,我一定不會讓他好過。”
謝知鈞道:“大哥要是真有心,就替我查清楚趙昀的身份。”
謝知章歎道:“太師將他抬到如今的地位,豈能不查清楚他的來曆?趙昀的身世,大哥都一一告訴你了,可你偏偏不信。”
謝知鈞道:“當日在長街,我跟他交過手,他使出了清狂客的劍法……不,是謝從雋的劍法!天底下相像之人很多,可劍法卻是獨一無二的,他一定跟謝從雋有莫大的關係,接近長淮也一定不安好心。”
他越想,就越欲發瘋,蹬上黑靴,起身就要走,“不行,我要去告訴長淮。”
“我看你就是疑神疑鬼!”謝知章一把按住他,臉色微變,道,“多少年了,你還是執迷不悟!聞滄,你捫心自問,你真的想殺趙昀麽?你跟趙昀無冤無仇,殺他,還不是因為裴昱!就算你殺再多的人有什麽用,你跟裴昱已經迴不到從前了。”
謝知鈞的眼睛一寸一寸冷了下去,“謝知章,我勸你閉嘴。”
“怎的,身為你大哥,我連說一句都不行麽?裴昱到底有什麽值得你惦念的,你為他做過那麽多傻事,他在乎過嗎?”
在謝知鈞胸口那道新的劍傷之下,還有一道舊劍傷,隻有謝知章知道他是怎麽傷的。
當年謝知鈞還被幽拘在道觀中,消息閉塞不靈,裴昱的兄長接連戰死後,朝中誤傳裴昱被皇上任命先鋒、陪同老侯爺率兵馳援一事,傳到了謝知鈞耳中,他便連夜逃離道觀,隻身前往走馬川,就為再見裴昱一麵,護他周全。
謝知章得知弟弟竟敢違抗皇命,私自離開道觀,火速帶人追趕。
當時邊疆戰事吃緊,走馬川周邊的城池到處烽火連天,謝知鈞四處打聽裴家軍所在,行為顯眼,被一隊北羌士兵認出是梁國人,且他腰懸寶劍,並非平頭百姓,雙方當即就交起手來。
對方人多勢眾,謝知鈞不慎中了一劍,眼見不敵,隻得且戰且退,好在謝知章及時趕到,這才救下他一條性命。
當時哪怕再晚一刻,謝知鈞會如何,謝知章連想都不敢想。
他心疼自己的弟弟,越心疼他,就越恨裴昱。
謝知章咬牙道:“與其看你一錯再錯,我還不如先殺了裴昱,早早斷了你的業障!”
“你敢!”
謝知鈞猝然出手,掐住謝知章的脖子,把他按倒在床上。謝知鈞雙目布滿血絲,表情越來越痛苦,也越來越猙獰。
“謝知章,你敢碰他一下!”
小倌給他係好腰帶,又奉承道:“爺這腰帶上的玉可真好看。”
“喜歡呀?”徐世昌笑了一聲,將腰帶扯下,丟到他懷裏。“給,拿你的汗巾子換。”
小倌受寵若驚,連連謝恩,解下自己腰間的蔥青汗巾給了徐世昌。
徐世昌是風月場裏的癡種,用白玉帶換了根汗巾子,看小倌歡喜了,自己竟比他還要高興。
待換好衣裳,徐世昌出門去,迎頭碰上從房中出來的趙昀,忙道:“攬明兄,昨夜睡得可好?”
近前一瞧,趙昀唇角含笑,儀容倜儻,眉眼裏存滿了春風,全然不似昨夜那般消沉。
他笑道:“佳人投懷,明月入抱,極好。”
徐世昌踮腳往房中看來看去,好奇道:“哪位佳人,也給爺瞧一眼。”
趙昀斜身倚在門上,攔住徐世昌的去路,“正睡著。”
分明是不想讓他看,徐世昌道:“攬明兄怎麽還霸道起來了,讓弟弟瞧一眼又如何?好好好,我也不敢染指你喜歡的,攬明兄還想玩什麽要什麽,盡管吩咐,一切都記在我的賬上,我一會兒還要去肅王府,就不奉陪了。”
“好。”
“對了,昨夜長淮哥哥可是早早便迴去了麽?”徐世昌來迴瞧了一眼,兀自說道,“應該是迴去了,他心裏可掛念侯府,不愛睡在外頭。”
徐世昌想著等辦完肅王府的差事,再去侯府裏看看裴長淮。
他跟趙昀道了辭,趙昀目送他下樓,剛剛想迴身,忽地腰間一緊,一隻手勾住他的腰帶,猛地將他扯迴房中。
門一開一合,趙昀後背狠狠撞到門上,裴長淮的麵容已迫在眼前,清眸裏全是薄怒。
趙昀束手就擒,也不反抗,一副任君采擷的模樣。
裴長淮揪著他的衣襟,低聲斥道:“你跟錦麟胡亂說些什麽?!”
趙昀看他耳下染紅,抬手捏了捏他的耳垂,笑著往裴長淮唇上啄了一口,“怎麽就胡說了?佳人是你,明月也是你。”
“……”
裴長淮就沒見過趙昀這般輕浮孟浪的人,他是一貫正經的,自然招架不住。
他將趙昀一把推開,整理好儀容,淡聲道:“本侯走了。”
趙昀也不攔著,戲言道:“官人慢走。”
這話是芙蓉樓裏的小倌在送恩客時常會說的,竟給他學了去,裴長淮聽在耳中,恨不能一劍刺死這廝,隨即拂袖而去。
……
馬車緩緩停在肅王府外,徐世昌跳了車,先去拜見肅王爺,又去看了長公子謝知章,碰上他正試喜服,四位繡娘服侍在側。
貌容白皙,紅袍灼目。
徐世昌拱手笑道:“當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哥哥這連喜袍都穿上了,可見多想將辛家小姐娶進門。到了良辰吉日,我可要跟哥哥多討兩杯喜酒喝。”
謝知章微笑道:“錦麟,你來了。”
徐世昌坐下喝茶,隨口跟他攀談著,眼睛瞧著他院中下人忙進忙出的,這庶出長公子的待遇絲毫不亞於世子。
且說這次謝知章娶親,排場大的,哪怕是世子爺謝知鈞也不過如此了。這也全仰賴肅王與肅王妃。
說起這肅王夫婦,徐世昌也是有所耳聞。
肅王與王妃幼年結識,二人青梅竹馬,情分匪淺,盡管當時的太後很看不上王妃的門第,但到她及笄那年,肅王還是力排眾議,將她迎為正妻。
王妃年輕時身子羸弱,過門七年而無所出,肅王雖對王妃情深義重,從無二心,可王妃始終因為無法為肅王綿延子嗣而愧疚不已。
後來王妃親自做主為肅王納了一房妾室,對方乃清流出身的女子柳氏,柳氏過門不到三年,便先後為肅王生下兩個兒子,長子早夭,按下不提,次子便是謝知章了。
謝知章長到兩歲時,生母柳氏病故,他自小就養在肅王妃膝下,得肅王妃疼愛。後來,肅王不知從哪裏找到一個醫術高明的老道人,為王妃醫治不孕之症,王妃按照老道的法子調養半年,果真懷上了身孕。
肅王喜出望外,大大地行賞一番,京中人人皆知肅王有多期盼這個孩子。
王妃懷胎十月,辛辛苦苦誕下麟兒,肅王府這才算有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嫡長子,便是謝知鈞。
因這孩子來得十分不易,肅王夫婦對之異常寵愛,卻也不曾因此薄待了謝知章。
謝知章小時候是個不善言辭的,身邊沒有個玩伴,很是羨慕別人家有手足兄弟,自打幼弟出生以後,連書也不大愛讀了,成日就愛抱著謝知鈞玩兒。
王府上下其樂融融,說不出有多和美,雖然徐世昌跟肅王府的這兩位公子不怎麽交好,但心底卻很羨慕他們。
二人天南地北地閑談著,門外進來一個婢女,湊到謝知章身邊說了兩句話。
謝知章聽後點點頭,遣她下去,又對徐世昌說:“錦麟,聞滄前些日害了風寒,身上一直不好,眼下大夫來號脈,這事交給下人,我總不放心,想親自過去瞧瞧,恕我招唿不周。”
徐世昌巴不得趕緊溜號,笑道:“哪裏哪裏?當然是世子爺更重要些。哥哥,你不用管我了,我喝完這盞茶就走。”
謝知章道謝,行跡匆匆地去了謝知鈞的住處。
除了大夫和謝知鈞,房中再無他人,謝知鈞背對著坐在床邊,上半身剛揭了繃帶。謝知章走過來,看他肋下橫著一道劍傷,雖然大好,仍舊心有餘悸。
大夫給他換過藥以後,道:“世子爺多福多壽,已經好的差不多了,小的再下兩副調養的方子,配著祛疤的藥膏一起塗,不出半月也就好了。”
謝知章過去跟大夫仔細問過藥理中的忌諱,一一記在心間,完後又賞他一錠金子,要他知道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
那大夫捧著金錠,喜笑顏開,滿口答應。
迴到房中,謝知鈞披上薄薄的春衫,敞著懷,仰躺在床榻上。
“也不怕著涼。”
謝知章走過去,伸手幫他係上衣衫。
“你真的太衝動了。”他一邊係一邊說,“要不是手下人認出王霄的頭顱,提前將此事告知了我,我都不知你竟帶人去刺殺趙昀。父王與太師何等關係,趙昀又是太師的學生,你無端端地非要殺他做什麽?”
謝知鈞不耐煩聽他說教,奪過他手中的衣帶,自己草草係上。
當日在瀾滄苑,他跟裴長淮玩過了火,本有心賠罪,不想竟在遊廊中遠遠看見裴長淮和趙昀撞在一處。兩個人同在北營共事,相識並不奇怪,可謝知鈞總感覺哪裏不太對。
尤其是那趙昀還長了一張跟謝從雋相像的臉,更令他討厭。
謝知鈞素來恣意隨心,他討厭的人就一定要死。
可恨長街那次刺殺未能殺了趙昀,他還一時失手傷了裴長淮……
這都是趙昀的錯。若非裴長淮來救趙昀,他也不會不小心刺傷了他。
謝知鈞握緊拳頭,道:“我看到趙昀那張臉就討厭,這個人我一定要殺!哥哥倘若是來問罪的,如今也晚了些。”
“同你好好說話,怎麽就成問罪了?”謝知章歎了一口氣,很快服軟道,“好了,好了。那趙昀左不過就是一介賤民,太師府用來製衡裴昱的棋子罷了,你想殺他容易,可眼下不是時機,他還有大用處,等以後哥哥替你料理他。”
他看著謝知鈞受傷的胸口,眼睛沉了沉:“你放心,我一定不會讓他好過。”
謝知鈞道:“大哥要是真有心,就替我查清楚趙昀的身份。”
謝知章歎道:“太師將他抬到如今的地位,豈能不查清楚他的來曆?趙昀的身世,大哥都一一告訴你了,可你偏偏不信。”
謝知鈞道:“當日在長街,我跟他交過手,他使出了清狂客的劍法……不,是謝從雋的劍法!天底下相像之人很多,可劍法卻是獨一無二的,他一定跟謝從雋有莫大的關係,接近長淮也一定不安好心。”
他越想,就越欲發瘋,蹬上黑靴,起身就要走,“不行,我要去告訴長淮。”
“我看你就是疑神疑鬼!”謝知章一把按住他,臉色微變,道,“多少年了,你還是執迷不悟!聞滄,你捫心自問,你真的想殺趙昀麽?你跟趙昀無冤無仇,殺他,還不是因為裴昱!就算你殺再多的人有什麽用,你跟裴昱已經迴不到從前了。”
謝知鈞的眼睛一寸一寸冷了下去,“謝知章,我勸你閉嘴。”
“怎的,身為你大哥,我連說一句都不行麽?裴昱到底有什麽值得你惦念的,你為他做過那麽多傻事,他在乎過嗎?”
在謝知鈞胸口那道新的劍傷之下,還有一道舊劍傷,隻有謝知章知道他是怎麽傷的。
當年謝知鈞還被幽拘在道觀中,消息閉塞不靈,裴昱的兄長接連戰死後,朝中誤傳裴昱被皇上任命先鋒、陪同老侯爺率兵馳援一事,傳到了謝知鈞耳中,他便連夜逃離道觀,隻身前往走馬川,就為再見裴昱一麵,護他周全。
謝知章得知弟弟竟敢違抗皇命,私自離開道觀,火速帶人追趕。
當時邊疆戰事吃緊,走馬川周邊的城池到處烽火連天,謝知鈞四處打聽裴家軍所在,行為顯眼,被一隊北羌士兵認出是梁國人,且他腰懸寶劍,並非平頭百姓,雙方當即就交起手來。
對方人多勢眾,謝知鈞不慎中了一劍,眼見不敵,隻得且戰且退,好在謝知章及時趕到,這才救下他一條性命。
當時哪怕再晚一刻,謝知鈞會如何,謝知章連想都不敢想。
他心疼自己的弟弟,越心疼他,就越恨裴昱。
謝知章咬牙道:“與其看你一錯再錯,我還不如先殺了裴昱,早早斷了你的業障!”
“你敢!”
謝知鈞猝然出手,掐住謝知章的脖子,把他按倒在床上。謝知鈞雙目布滿血絲,表情越來越痛苦,也越來越猙獰。
“謝知章,你敢碰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