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人生在世,總要妥協
洪荒:開局霸榜封神榜 作者:不想玩福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完薑子牙的話語後,姬昌半晌才將怒氣打消。
他不是不明白如今局勢。
如果那些地主貴族聯合起來,封鎖二人,那麽二人在朝歌便如同瞎子、聾子一般。
莫說處理朝政,就連知曉情報也成了難事。
“子牙,你有何等打算?”
薑子牙恭敬道:
“按照臣的想法,我以為,神田丈量之事我等必須公正。”
“至於其他土地丈量,不如混過去即可。”
姬昌歎息道:
“子牙,你以為他們想要的僅是如此嗎?”
薑子牙一愣,問道:
“主公何出此言?”
姬昌起身,在庭院內來迴踱步,指了指天上的飛鳥,說道:
“記得我幼時,我父親說過,鳥性貪婪,布置一籠於地,撒下米粒,鳥飛來食之。”
“籠乃陷阱,以繩觸發,等到飛鳥吞食米粒之時,便能拉下繩索,捕獲飛鳥。”
“如果不去擒獲,一番撲騰後,飛鳥便會落地,恍如無事,繼續叼食米粒。”
“這些地主貴族,及身後大臣,便如同飛鳥一般。”
“極盡鑽營,不懼生死。”
“如今他們看到了我等衰弱,知曉我等除了求和之外,再無其他辦法,定然盡顯貪婪本性
。”
“神田神種,其效用何止萬倍於尋常良田。”
“子牙以為,他們會選擇罷手?”
薑子牙聽聞之後,也是看向天空,那飛鳥在藍幕劃過,再也不見。
良久之後,薑子牙說道:
“主公,他們的預料並沒有錯。”
“雖然臣並不想說喪氣之話,但如今朝歌,的確盡在他們主宰之中。”
“我等如果不妥協,隻怕日後隻能龜縮在這監國府中,一事無成。”
姬昌說完了之前的話後,心中的激憤也煙消雲散。
他自然知道,他必須仰仗這些人,這些朝歌的地頭蛇。
但姬昌心中的鬱悶,也不會因為現實約束而減少。
“既然如此,我等可以妥協。”
“隻是他們所吞沒的田產,絕不能超過兩成。”
說到這裏,姬昌突然自嘲道:
“畢竟我等頂著監國的名號,也隻打算吞沒兩成。”
薑子牙安慰道:
“主公寬心。”
“世人貪婪,可貪婪也需有度。”
“若是無度,日後定然遭天譴。”
“等到我等正式執掌朝政,憑借權謀之術,定然能讓這些人得到懲罰。”
姬昌擺了擺手,示意讓薑子牙前去辦事,與那些地主貴族求和。
姬
昌迴憶起幼年的時候,在以飛鳥比喻貪婪官員後,小姬昌極為憤怒。
“父親,為什麽我們不把他們統統殺光?”
“隻要把他們統統殺光,不就沒有這樣的貪官麽?”
姬昌的父親看了看才到自己膝高的孩子,語重心長道:
“昌,殺了他們,以後還會有新的他們。”
“在這個世上,人們本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奔忙,並不為過。”
“隻有那些極度過分之人,才算得上貪婪。”
“正因為他們貪,所以他們奮力向上,他們積蓄了足夠的財富,憑借這財富培養他們的後輩。”
“你會發現,你殺光了他們之後,所能使用的,依舊是他們的後輩。”
“這些後輩繼承了先人的財富,先人的地位,還有先人的貪婪。”
“與其讓更不熟悉的後輩上位,不如讓這些家夥繼續存在,至少你還了解他們的性子,知道如何製約。”
那時的姬昌並不明白父親話語的意義。
直到長大之後,他才明白,在世間中,人總是要學會妥協。
無論是西伯侯也好,東伯侯也罷。
即便是大商之王,帝辛,也要學會妥協。
就在姬昌陷入迴憶之時,薑子牙匆
匆走了進來,麵色陰沉。
通過排空自己,進入迴憶,姬昌收拾掉了壞心情,笑著問薑子牙道:
“子牙,又有何事?”
薑子牙陰沉道:
“那個人死了。”
姬昌一愣。
“就是此前臣所說之人,極為大膽,告知了臣事情緣由。”
聽完薑子牙的話後,姬昌呆立良久。
他不是不明白人生在世要妥協。
有時候,妥協才能前進,才能不斷強大,才能漸漸減少妥協。
但這次事情的發展,有些超出了他的預料。
“怎麽死的?”
姬昌語氣冰冷。
薑子牙突然有些後悔。
就連他也不明白,自己為何會突然返迴,隻為了說這個並不重要的消息。
也許是這段時間,闡教連連受到重創?
也許是此前,東伯侯的質問?
薑子牙也說不明白。
他恭敬道:
“大街之上,被人亂刀砍死。”
姬昌沉默了一會兒,聲音有些幹澀,說道:
“他們一定要壓服我們。”
“他們要警告我們,他們才是朝歌的主人。”
“我們能做的事,隻能看他們的心情來安排。”
“如果我們讓他們不開心了,他們並不介意……”
姬昌緩了緩,吐出兩個字冰
冷字眼。
“殺人。”
氣氛瞬時肅殺,就連此前時不時掠過天空的飛鳥也避開了監國府庭院。
“子牙,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麽做?”
姬昌問道。
薑子牙看了看姬昌,堅定說道:
“我以為,我等還是得求和。”
“等到日後,才能算賬。”
姬昌突然笑了起來,笑容裏藏著深深寒氣。
“子牙,你不要偽裝了。”
“我等太過遵守規矩,以至於那些家夥誤以為我等安分至極。”
“今天他殺人的目的,是為了警告我們。”
“警告的話語是,如果我等繼續探查下去,他們不建議把我們也殺掉。”
“子牙,你怕死麽?”
薑子牙沉默,不說話。
姬昌自言自語道:
“我怕死。”
“姬發如今固然是少年豪傑,但終歸年幼。”
“我怕死了之後,他會無人支持,或者性情大變,最終沒有一個好的結局。”
“我怕祖業西岐在我死後,逐漸凋敝,成為一片荒野,又或者被他人攻陷。”
“但是,我不能讓他們以為,我怕死。”
“如果他們以為我怕死,就會借著這點,不斷讓我陷入困境,不斷給我製造磨難。”
“最終,讓我絕望而死!”
(本章完)
</p>
他不是不明白如今局勢。
如果那些地主貴族聯合起來,封鎖二人,那麽二人在朝歌便如同瞎子、聾子一般。
莫說處理朝政,就連知曉情報也成了難事。
“子牙,你有何等打算?”
薑子牙恭敬道:
“按照臣的想法,我以為,神田丈量之事我等必須公正。”
“至於其他土地丈量,不如混過去即可。”
姬昌歎息道:
“子牙,你以為他們想要的僅是如此嗎?”
薑子牙一愣,問道:
“主公何出此言?”
姬昌起身,在庭院內來迴踱步,指了指天上的飛鳥,說道:
“記得我幼時,我父親說過,鳥性貪婪,布置一籠於地,撒下米粒,鳥飛來食之。”
“籠乃陷阱,以繩觸發,等到飛鳥吞食米粒之時,便能拉下繩索,捕獲飛鳥。”
“如果不去擒獲,一番撲騰後,飛鳥便會落地,恍如無事,繼續叼食米粒。”
“這些地主貴族,及身後大臣,便如同飛鳥一般。”
“極盡鑽營,不懼生死。”
“如今他們看到了我等衰弱,知曉我等除了求和之外,再無其他辦法,定然盡顯貪婪本性
。”
“神田神種,其效用何止萬倍於尋常良田。”
“子牙以為,他們會選擇罷手?”
薑子牙聽聞之後,也是看向天空,那飛鳥在藍幕劃過,再也不見。
良久之後,薑子牙說道:
“主公,他們的預料並沒有錯。”
“雖然臣並不想說喪氣之話,但如今朝歌,的確盡在他們主宰之中。”
“我等如果不妥協,隻怕日後隻能龜縮在這監國府中,一事無成。”
姬昌說完了之前的話後,心中的激憤也煙消雲散。
他自然知道,他必須仰仗這些人,這些朝歌的地頭蛇。
但姬昌心中的鬱悶,也不會因為現實約束而減少。
“既然如此,我等可以妥協。”
“隻是他們所吞沒的田產,絕不能超過兩成。”
說到這裏,姬昌突然自嘲道:
“畢竟我等頂著監國的名號,也隻打算吞沒兩成。”
薑子牙安慰道:
“主公寬心。”
“世人貪婪,可貪婪也需有度。”
“若是無度,日後定然遭天譴。”
“等到我等正式執掌朝政,憑借權謀之術,定然能讓這些人得到懲罰。”
姬昌擺了擺手,示意讓薑子牙前去辦事,與那些地主貴族求和。
姬
昌迴憶起幼年的時候,在以飛鳥比喻貪婪官員後,小姬昌極為憤怒。
“父親,為什麽我們不把他們統統殺光?”
“隻要把他們統統殺光,不就沒有這樣的貪官麽?”
姬昌的父親看了看才到自己膝高的孩子,語重心長道:
“昌,殺了他們,以後還會有新的他們。”
“在這個世上,人們本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奔忙,並不為過。”
“隻有那些極度過分之人,才算得上貪婪。”
“正因為他們貪,所以他們奮力向上,他們積蓄了足夠的財富,憑借這財富培養他們的後輩。”
“你會發現,你殺光了他們之後,所能使用的,依舊是他們的後輩。”
“這些後輩繼承了先人的財富,先人的地位,還有先人的貪婪。”
“與其讓更不熟悉的後輩上位,不如讓這些家夥繼續存在,至少你還了解他們的性子,知道如何製約。”
那時的姬昌並不明白父親話語的意義。
直到長大之後,他才明白,在世間中,人總是要學會妥協。
無論是西伯侯也好,東伯侯也罷。
即便是大商之王,帝辛,也要學會妥協。
就在姬昌陷入迴憶之時,薑子牙匆
匆走了進來,麵色陰沉。
通過排空自己,進入迴憶,姬昌收拾掉了壞心情,笑著問薑子牙道:
“子牙,又有何事?”
薑子牙陰沉道:
“那個人死了。”
姬昌一愣。
“就是此前臣所說之人,極為大膽,告知了臣事情緣由。”
聽完薑子牙的話後,姬昌呆立良久。
他不是不明白人生在世要妥協。
有時候,妥協才能前進,才能不斷強大,才能漸漸減少妥協。
但這次事情的發展,有些超出了他的預料。
“怎麽死的?”
姬昌語氣冰冷。
薑子牙突然有些後悔。
就連他也不明白,自己為何會突然返迴,隻為了說這個並不重要的消息。
也許是這段時間,闡教連連受到重創?
也許是此前,東伯侯的質問?
薑子牙也說不明白。
他恭敬道:
“大街之上,被人亂刀砍死。”
姬昌沉默了一會兒,聲音有些幹澀,說道:
“他們一定要壓服我們。”
“他們要警告我們,他們才是朝歌的主人。”
“我們能做的事,隻能看他們的心情來安排。”
“如果我們讓他們不開心了,他們並不介意……”
姬昌緩了緩,吐出兩個字冰
冷字眼。
“殺人。”
氣氛瞬時肅殺,就連此前時不時掠過天空的飛鳥也避開了監國府庭院。
“子牙,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麽做?”
姬昌問道。
薑子牙看了看姬昌,堅定說道:
“我以為,我等還是得求和。”
“等到日後,才能算賬。”
姬昌突然笑了起來,笑容裏藏著深深寒氣。
“子牙,你不要偽裝了。”
“我等太過遵守規矩,以至於那些家夥誤以為我等安分至極。”
“今天他殺人的目的,是為了警告我們。”
“警告的話語是,如果我等繼續探查下去,他們不建議把我們也殺掉。”
“子牙,你怕死麽?”
薑子牙沉默,不說話。
姬昌自言自語道:
“我怕死。”
“姬發如今固然是少年豪傑,但終歸年幼。”
“我怕死了之後,他會無人支持,或者性情大變,最終沒有一個好的結局。”
“我怕祖業西岐在我死後,逐漸凋敝,成為一片荒野,又或者被他人攻陷。”
“但是,我不能讓他們以為,我怕死。”
“如果他們以為我怕死,就會借著這點,不斷讓我陷入困境,不斷給我製造磨難。”
“最終,讓我絕望而死!”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