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嬋在道院修行七年,從未聽任何人說起過《道經》的事情,如此可見《道經》在道院中的秘密程度。如今白風為了解釋誤會,將《道經》的事情告訴了楊嬋,雖然白風不覺得自己會有什麽麻煩,可是楊嬋的心裏卻不這麽認為。
楊嬋的神色之中充滿擔心,心中不禁有些惱自己,如果不是自己誤會白風,白風也不會為了解釋誤會,將這件事情說出來。而心中這般想著,楊嬋也覺得有些委屈,畢竟這件事情自己也沒有做錯。
楊嬋沉默少許,看著滿臉期待的白風,低聲道:“既然掌院都告訴了你,《道經》的事情不簡單,你為什麽還把這麽隱晦的事情告訴我?”
白風不知楊嬋心中所想,一直希望楊嬋能夠相信自己。現在見目的終於達成,白風輕鬆的唿了一口氣。
聽著楊嬋的問題,白風無奈的說道:“其實開始的時候,我也不想說,但是你一直誤會我,我也沒辦法!”
白風此言毫無君子風範,一下將事情推到了楊嬋的身上,本在為白風擔心的楊嬋,心裏頓時有些不高興。但這件事情自己確實有責任,楊嬋也想不到反駁白風的理由,倉促間,楊嬋低聲道:“那你就讓我誤會不就好了,說不定過一段時間我自己就忘了!”
白風搖了搖頭,道:“不行!”
楊嬋看向白風,疑惑道:“你這個人真奇怪,你把《道經》的事情告訴了我,萬一被掌院知道了該怎麽辦。對於你來說,是解除我對你的誤會重要,還能留在道院更重要?”
白風認真的思索了片刻,答道:“都挺重要的。”
楊嬋白了白風一眼,沒有說話。
白風不以為意,反而笑了笑,想了一會後,又道:“從理智上來說,對於我肯定是留在道院更重要些了,因為我不想我的生活再變成以前那樣。但是不知道為什麽,我就是不想你誤會我,其他人可以,但是你不行。”
楊嬋不解的問道:“為什麽?”
白風撓了撓頭,迴答道:“都說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麽,就是心裏的感覺。你誤會我的時候,我就感覺全身不舒服。”
楊嬋看了白風一會,目光從白風的身上收迴,安靜的站在白風身前,看著頭頂的天空。
沒多久,白風忽然又說道:“《道經》的事情你可千萬別告訴別人,雖然被師傅知道了,也不一定會責罰我,但最後還是不要讓他知道。以後若是有機會,我再帶你去思悔崖看看。”
楊嬋瞪了一眼白風,佯裝生氣的說道:“還去!你怎麽這麽沒有記性,這次因為我們初犯,掌院才沒有責罰,你怎麽還敢有下一次。況且我昨日也在思悔崖下呆了一夜,並沒有領悟到你口中所說你的《道經》,可見這《道經》與我無緣,以後我還是不要去了。”
白風沒有爭執,隻是點了點頭,不知道是同意楊嬋所說,還是另有他想。
夜幕慢慢降下,楊嬋看著天色已晚,告別了白風離開了道殿。而白風誤會解除,心中懸起來的石頭也是終於落地,輕鬆的去往了後山,自己尋找到的修煉之所。
路上的時候,白風總覺得自己似乎還有些事情沒處理完,可是苦苦思索了許久,卻是一點也想不起來,白風搖了搖頭,暫且作罷,心想著若是還有事情,總歸還會再找來的!
院試前四的比試沒有再采用積分製,而是分成了兩場,勝者直接晉級。
白風在道殿後山修煉一夜,於清晨醒來,自從第一次修行凝聚三個星海之後,修行速度明顯慢了不少。整整一夜,隻成功凝聚了第四個星海,剛剛開啟第五個星海的修行。
修行者體內十八星穴的修行分成了五個境界,一個星海為‘窺體’,兩個星海為‘清物’,五個星海為‘識方’,九個星海為‘化形’,十五個星海則是‘摘星’。
根據林若雲的介紹,每一個境界對於修行者來說,都是一個瓶頸。前三個星海的修行,白風水到渠成,一夜便至,從未體會過瓶頸是何感受,現在也不知道第三個境界的進入,是否也會如此順利。
清晨的後山清新寧靜,未來的事情誰又能未卜先知,白風想了一會,也沒有答案,搖頭輕笑了一聲,離開了後山,前往道殿前的武煉場。
院試已經進行到第四天,武煉場上隻留下了兩個比武高台。除了第一天的李清寒和莫問的比試,讓道院弟子激動不已,中間兩天的比試皆是風平浪靜。眾多弟子似乎都在等待著最後的比試,所以一大早兩個比武台上便圍滿了弟子。
比試還沒開始,兩個比武台上空空如也。白風走到人群中,找了個適合觀看的地方停了下來,靜靜等待著比試的開始。
雖然不知道昨日抽簽的結果,但是看著麵前的比武台周圍,圍滿了青秀峰和忘情峰的弟子,白風已然猜到了楊嬋這一場比試的對手是誰。
相比較李清寒和顧雙嶼的比武台前,楊嬋和韓謙比武台周圍的弟子明顯多一些。眾人都知道李清寒和顧雙嶼都是問道峰弟子,可能心中也會覺得山峰之間的內戰沒有看點。
而楊嬋和韓謙這邊則是不同,不僅僅是兩個山峰之間的比試,更多的是到今天為止,除了第一天那個叫做齊懷鈺的傻子之外,韓謙所以的比試幾乎都是不戰而勝,眾人倒是都好奇現在麵對楊嬋時,韓謙是否還會取勝。
時間一點點流逝,韓謙率先來到了比武台上,依舊是一身黑袍,背著一把很寬的長刀,在眾多道院弟子顯得很突兀。
楊嬋輕輕走上比武台,對韓謙稍作示意,隨著比賽開始,韓謙一身修為毫不遮掩,鋒芒畢露,一股濃濃的殺意夾雜著戾氣,充斥著整個比武台。
一道靈息先行,韓謙身影隨後便至,速度極快,在比武台上留下陣陣殘影。
楊嬋從未與韓謙交過手,雖然對韓謙的一些事情早有聽聞,但現在成為了韓謙的對手,真切的感受著韓謙周身的氣息,依舊是皺了皺眉。
韓謙一開始便毫無保留,第一次的攻擊便引來了眾多弟子的驚唿之聲,韓謙的這等攻勢,楊嬋自然也無法保留實力,伸出纖纖玉指,勾起一根琴弦,周身星海一閃而過,一曲琴聲迴蕩九天,先是擊散了前麵的靈息之力,餘音也擋住了韓謙的身體。
一擊未果,韓謙並沒有倒退而迴,而是反手拿下了背後的長刀,刀身在空中滑行半周,帶起陣陣颶風,一刀砍向了楊嬋的側身。
楊嬋麵色嚴肅,處變不驚,抬手在琴弦上輕撫一周,七根琴弦,七種琴音……
刹那之間,比武台下的弟子都還沒有看清發生了什麽,隻見韓謙手中的長刀疾射而出,‘轟’的一聲插在了遠處道殿的牆壁上。漸漸的,以長刀為中心,牆壁上生出許多裂紋,在眾人的目瞪口呆中,轟然倒塌。
楊嬋的神色之中充滿擔心,心中不禁有些惱自己,如果不是自己誤會白風,白風也不會為了解釋誤會,將這件事情說出來。而心中這般想著,楊嬋也覺得有些委屈,畢竟這件事情自己也沒有做錯。
楊嬋沉默少許,看著滿臉期待的白風,低聲道:“既然掌院都告訴了你,《道經》的事情不簡單,你為什麽還把這麽隱晦的事情告訴我?”
白風不知楊嬋心中所想,一直希望楊嬋能夠相信自己。現在見目的終於達成,白風輕鬆的唿了一口氣。
聽著楊嬋的問題,白風無奈的說道:“其實開始的時候,我也不想說,但是你一直誤會我,我也沒辦法!”
白風此言毫無君子風範,一下將事情推到了楊嬋的身上,本在為白風擔心的楊嬋,心裏頓時有些不高興。但這件事情自己確實有責任,楊嬋也想不到反駁白風的理由,倉促間,楊嬋低聲道:“那你就讓我誤會不就好了,說不定過一段時間我自己就忘了!”
白風搖了搖頭,道:“不行!”
楊嬋看向白風,疑惑道:“你這個人真奇怪,你把《道經》的事情告訴了我,萬一被掌院知道了該怎麽辦。對於你來說,是解除我對你的誤會重要,還能留在道院更重要?”
白風認真的思索了片刻,答道:“都挺重要的。”
楊嬋白了白風一眼,沒有說話。
白風不以為意,反而笑了笑,想了一會後,又道:“從理智上來說,對於我肯定是留在道院更重要些了,因為我不想我的生活再變成以前那樣。但是不知道為什麽,我就是不想你誤會我,其他人可以,但是你不行。”
楊嬋不解的問道:“為什麽?”
白風撓了撓頭,迴答道:“都說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麽,就是心裏的感覺。你誤會我的時候,我就感覺全身不舒服。”
楊嬋看了白風一會,目光從白風的身上收迴,安靜的站在白風身前,看著頭頂的天空。
沒多久,白風忽然又說道:“《道經》的事情你可千萬別告訴別人,雖然被師傅知道了,也不一定會責罰我,但最後還是不要讓他知道。以後若是有機會,我再帶你去思悔崖看看。”
楊嬋瞪了一眼白風,佯裝生氣的說道:“還去!你怎麽這麽沒有記性,這次因為我們初犯,掌院才沒有責罰,你怎麽還敢有下一次。況且我昨日也在思悔崖下呆了一夜,並沒有領悟到你口中所說你的《道經》,可見這《道經》與我無緣,以後我還是不要去了。”
白風沒有爭執,隻是點了點頭,不知道是同意楊嬋所說,還是另有他想。
夜幕慢慢降下,楊嬋看著天色已晚,告別了白風離開了道殿。而白風誤會解除,心中懸起來的石頭也是終於落地,輕鬆的去往了後山,自己尋找到的修煉之所。
路上的時候,白風總覺得自己似乎還有些事情沒處理完,可是苦苦思索了許久,卻是一點也想不起來,白風搖了搖頭,暫且作罷,心想著若是還有事情,總歸還會再找來的!
院試前四的比試沒有再采用積分製,而是分成了兩場,勝者直接晉級。
白風在道殿後山修煉一夜,於清晨醒來,自從第一次修行凝聚三個星海之後,修行速度明顯慢了不少。整整一夜,隻成功凝聚了第四個星海,剛剛開啟第五個星海的修行。
修行者體內十八星穴的修行分成了五個境界,一個星海為‘窺體’,兩個星海為‘清物’,五個星海為‘識方’,九個星海為‘化形’,十五個星海則是‘摘星’。
根據林若雲的介紹,每一個境界對於修行者來說,都是一個瓶頸。前三個星海的修行,白風水到渠成,一夜便至,從未體會過瓶頸是何感受,現在也不知道第三個境界的進入,是否也會如此順利。
清晨的後山清新寧靜,未來的事情誰又能未卜先知,白風想了一會,也沒有答案,搖頭輕笑了一聲,離開了後山,前往道殿前的武煉場。
院試已經進行到第四天,武煉場上隻留下了兩個比武高台。除了第一天的李清寒和莫問的比試,讓道院弟子激動不已,中間兩天的比試皆是風平浪靜。眾多弟子似乎都在等待著最後的比試,所以一大早兩個比武台上便圍滿了弟子。
比試還沒開始,兩個比武台上空空如也。白風走到人群中,找了個適合觀看的地方停了下來,靜靜等待著比試的開始。
雖然不知道昨日抽簽的結果,但是看著麵前的比武台周圍,圍滿了青秀峰和忘情峰的弟子,白風已然猜到了楊嬋這一場比試的對手是誰。
相比較李清寒和顧雙嶼的比武台前,楊嬋和韓謙比武台周圍的弟子明顯多一些。眾人都知道李清寒和顧雙嶼都是問道峰弟子,可能心中也會覺得山峰之間的內戰沒有看點。
而楊嬋和韓謙這邊則是不同,不僅僅是兩個山峰之間的比試,更多的是到今天為止,除了第一天那個叫做齊懷鈺的傻子之外,韓謙所以的比試幾乎都是不戰而勝,眾人倒是都好奇現在麵對楊嬋時,韓謙是否還會取勝。
時間一點點流逝,韓謙率先來到了比武台上,依舊是一身黑袍,背著一把很寬的長刀,在眾多道院弟子顯得很突兀。
楊嬋輕輕走上比武台,對韓謙稍作示意,隨著比賽開始,韓謙一身修為毫不遮掩,鋒芒畢露,一股濃濃的殺意夾雜著戾氣,充斥著整個比武台。
一道靈息先行,韓謙身影隨後便至,速度極快,在比武台上留下陣陣殘影。
楊嬋從未與韓謙交過手,雖然對韓謙的一些事情早有聽聞,但現在成為了韓謙的對手,真切的感受著韓謙周身的氣息,依舊是皺了皺眉。
韓謙一開始便毫無保留,第一次的攻擊便引來了眾多弟子的驚唿之聲,韓謙的這等攻勢,楊嬋自然也無法保留實力,伸出纖纖玉指,勾起一根琴弦,周身星海一閃而過,一曲琴聲迴蕩九天,先是擊散了前麵的靈息之力,餘音也擋住了韓謙的身體。
一擊未果,韓謙並沒有倒退而迴,而是反手拿下了背後的長刀,刀身在空中滑行半周,帶起陣陣颶風,一刀砍向了楊嬋的側身。
楊嬋麵色嚴肅,處變不驚,抬手在琴弦上輕撫一周,七根琴弦,七種琴音……
刹那之間,比武台下的弟子都還沒有看清發生了什麽,隻見韓謙手中的長刀疾射而出,‘轟’的一聲插在了遠處道殿的牆壁上。漸漸的,以長刀為中心,牆壁上生出許多裂紋,在眾人的目瞪口呆中,轟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