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當年支持老李家起家的這些隴上係豪門來說,支持老李家就是一場投資,那既然你家已經成功上市建國成功了,那咱們也該分紅割韭菜了。
可偏偏他們的代言人李淵還沒坐穩幾年,二代目代言人李建成也沒接位,反而是最特立獨行同時也是手腕最硬的李世民上來了。
所以說,從根子上講兩者之間就是有對立有合作的刺蝟合作,又要砥礪前行又要互相提防,要不是張諾出現的話,兩者之間暗地裏還不知道得鬧出多少動靜呢。
真以為原本曆史上李承乾、李泰、李佑好幾個造反的,全是李世民所謂的培養孩子的鍋?
虎毒還不食子呢,老李確實喜歡給自家孩子壓力,可實際上背後如果沒有各種利益群體挑撥,這幾個熊孩子能造反才怪。
畢竟造反這種事情,可不是某個皇子跳起來喊兩聲就夠了的。
那麽書歸正題,現在的大唐在李世民的領導和張諾的幫襯下,已然成了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代表,盡可能的照顧到了絕大多人的利益,那麽這些人滿意的同時,這何嚐不是代表著舊利益群體的旁落?
雖然大多數家族最終選擇了順應大流的紮根大唐、放下架子重新起步,可往日裏高高在上慣了的人,這猛然間發現不能低著頭看人,周遭所有人都跟自己一個層次了,這種感覺又豈是三言兩語、一段時間就能緩和的?
甚至哪怕是跟大唐合作最為緊密的範陽盧氏,夜深人靜的時候心底裏又何曾沒有過一絲野望呢?
連排名靠後的盧氏都是如此,那就更不用說排名五姓七望之首的太原王家了,這王家本身就是五姓七望當實力最深厚的,同時也是老李家發家的時候出力最大的,畢竟誰讓他家就在老李家旁邊沒多遠呢。
但是,之前站得有多高,這會兒憎恨就有多深呐。
俗話說的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又有幾個人能忍受從原本連皇家都不用放在眼裏的頂級世家,變成跟勳貴甚至商賈家族搶飯吃的窘境?
尤其是李世民那邊,張諾出主意他出麵,發展工業、拉動就業、嚴查土地數量、規範土地交易……接連不斷的招數如同一套組合拳砸在了世家的頭上,輕則眼冒金星重則頭破血流。
而王家,就是頭破血流的那種!
他家原本地多、人多,方圓百裏基本上都是給他家幹活的人,這些人不但世世代代給王家幹活,而且間有些人家裏的孩子如果天賦夠好,還有機會入王家的族學,天賦夠高學問夠好的話,成年以後還會被王家推出去當個小官,成為王家那遍布天下的門生故舊當的一員。
這種日子,低調但卻安逸,誰過著不是美滋滋的,可如今呢,沒了,還不是暫時沒了的那種,是徹底沒了,這特麽以前過得多舒服,這會兒怨氣就有多大啊。
所以,王家就開始想辦法了。
可偏偏這幾年時間裏,大唐的改變實在是太多了,簡直一天一個樣,甚至很多地方都已經改得老王家都不認識了。
或者說,太原王家如果還想跟以前一樣煽動人造反或者策反某個皇子的話,似乎根本沒機會了。
畢竟他們也不傻,隻有民不聊生的時候,那些過不下去的老百姓才會選擇跟著人造反,因為反正已經活不下去了,搏一搏或許有條生路。
可如今呢,嗬嗬,有那造反的工夫趕緊去掙點錢不好嘛,是種地不夠累還是工坊幹活不夠忙了?
造反不行的話,煽動皇子就更扯淡了,如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簡直比泰山還穩,甚至到了這會兒更是所有皇子裏麵唯一一個有王位的,簡直就是把他釘在了太子之位上。
更別說他後麵還有李世民和張諾兩座大山,哪個皇子敢吃飽了撐著去跟李承乾跳腳?怕是剛冒頭就得被李世民和張諾給直接反手弄死了吧。
左不行右不行的,那王家就隻有一個辦法了,那就是運用自己積累的多年人脈,以及官場上那隱隱約約卻又真實存在的關係網,徹底給李世民出道難題,讓李世民低頭。
可實際上呢,還沒等他們鬧騰起來呢,李世民就主動拿他們開刀了,稀裏嘩啦的就趁著新政大麵積推開的機會,一個個的全給換了。
這也多虧幾年來藍田城那邊不斷的在培養新官員,不僅僅是藍田城在培養,長安城這邊在新政推開以後,也是不斷的在積累官員。
明明一個職位一個人就能幹好的,偏不,三個人甚至四個人幹同一個職位,大家輪流來,把事情做細做好,同時也學點經驗。
然後等到李世民一聲令下,立馬一大批年輕但卻有著實際執政經驗的官員烏央烏央的就衝向各個衙門和地方了。
你能說李世民的不是?
難道官員不該培養?後備人才不應該是越多越好?
反正王家是打落牙往肚吞了,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好些年安排進去的人手,就那麽幹淨利落的被撤換了。
有問題的直接撤職,沒問題的也調換到閑散衙門,能力不錯又比較幹淨的還好點,可以重新進行培訓,之後再另行任命,但經過這麽一折騰後,那人還算是王家的人嘛?
所以,王家折騰來折騰去,最後看似風平浪靜了,實際上卻是打算鋌而走險了。
他們也算是明白了,什麽合縱連橫、什麽煽風點火,其實到最終還是不如自己手裏有實力,當年他們如果真有實力不那麽低調的話,完全沒必要投資老李家,而是自己頂上去的。
不過,現在開始慢慢積攢實力也不錯,至少如今掙錢變得容易太多了。
而隻要有了錢,那麽王家這麽多年積攢下來的家底又豈是明麵上那點土地和財富?
這也太小看他們這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世家了,百年皇朝千年世家可不僅僅是自大啊,他們都是有自己培養的人手的!
可偏偏他們的代言人李淵還沒坐穩幾年,二代目代言人李建成也沒接位,反而是最特立獨行同時也是手腕最硬的李世民上來了。
所以說,從根子上講兩者之間就是有對立有合作的刺蝟合作,又要砥礪前行又要互相提防,要不是張諾出現的話,兩者之間暗地裏還不知道得鬧出多少動靜呢。
真以為原本曆史上李承乾、李泰、李佑好幾個造反的,全是李世民所謂的培養孩子的鍋?
虎毒還不食子呢,老李確實喜歡給自家孩子壓力,可實際上背後如果沒有各種利益群體挑撥,這幾個熊孩子能造反才怪。
畢竟造反這種事情,可不是某個皇子跳起來喊兩聲就夠了的。
那麽書歸正題,現在的大唐在李世民的領導和張諾的幫襯下,已然成了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代表,盡可能的照顧到了絕大多人的利益,那麽這些人滿意的同時,這何嚐不是代表著舊利益群體的旁落?
雖然大多數家族最終選擇了順應大流的紮根大唐、放下架子重新起步,可往日裏高高在上慣了的人,這猛然間發現不能低著頭看人,周遭所有人都跟自己一個層次了,這種感覺又豈是三言兩語、一段時間就能緩和的?
甚至哪怕是跟大唐合作最為緊密的範陽盧氏,夜深人靜的時候心底裏又何曾沒有過一絲野望呢?
連排名靠後的盧氏都是如此,那就更不用說排名五姓七望之首的太原王家了,這王家本身就是五姓七望當實力最深厚的,同時也是老李家發家的時候出力最大的,畢竟誰讓他家就在老李家旁邊沒多遠呢。
但是,之前站得有多高,這會兒憎恨就有多深呐。
俗話說的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又有幾個人能忍受從原本連皇家都不用放在眼裏的頂級世家,變成跟勳貴甚至商賈家族搶飯吃的窘境?
尤其是李世民那邊,張諾出主意他出麵,發展工業、拉動就業、嚴查土地數量、規範土地交易……接連不斷的招數如同一套組合拳砸在了世家的頭上,輕則眼冒金星重則頭破血流。
而王家,就是頭破血流的那種!
他家原本地多、人多,方圓百裏基本上都是給他家幹活的人,這些人不但世世代代給王家幹活,而且間有些人家裏的孩子如果天賦夠好,還有機會入王家的族學,天賦夠高學問夠好的話,成年以後還會被王家推出去當個小官,成為王家那遍布天下的門生故舊當的一員。
這種日子,低調但卻安逸,誰過著不是美滋滋的,可如今呢,沒了,還不是暫時沒了的那種,是徹底沒了,這特麽以前過得多舒服,這會兒怨氣就有多大啊。
所以,王家就開始想辦法了。
可偏偏這幾年時間裏,大唐的改變實在是太多了,簡直一天一個樣,甚至很多地方都已經改得老王家都不認識了。
或者說,太原王家如果還想跟以前一樣煽動人造反或者策反某個皇子的話,似乎根本沒機會了。
畢竟他們也不傻,隻有民不聊生的時候,那些過不下去的老百姓才會選擇跟著人造反,因為反正已經活不下去了,搏一搏或許有條生路。
可如今呢,嗬嗬,有那造反的工夫趕緊去掙點錢不好嘛,是種地不夠累還是工坊幹活不夠忙了?
造反不行的話,煽動皇子就更扯淡了,如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簡直比泰山還穩,甚至到了這會兒更是所有皇子裏麵唯一一個有王位的,簡直就是把他釘在了太子之位上。
更別說他後麵還有李世民和張諾兩座大山,哪個皇子敢吃飽了撐著去跟李承乾跳腳?怕是剛冒頭就得被李世民和張諾給直接反手弄死了吧。
左不行右不行的,那王家就隻有一個辦法了,那就是運用自己積累的多年人脈,以及官場上那隱隱約約卻又真實存在的關係網,徹底給李世民出道難題,讓李世民低頭。
可實際上呢,還沒等他們鬧騰起來呢,李世民就主動拿他們開刀了,稀裏嘩啦的就趁著新政大麵積推開的機會,一個個的全給換了。
這也多虧幾年來藍田城那邊不斷的在培養新官員,不僅僅是藍田城在培養,長安城這邊在新政推開以後,也是不斷的在積累官員。
明明一個職位一個人就能幹好的,偏不,三個人甚至四個人幹同一個職位,大家輪流來,把事情做細做好,同時也學點經驗。
然後等到李世民一聲令下,立馬一大批年輕但卻有著實際執政經驗的官員烏央烏央的就衝向各個衙門和地方了。
你能說李世民的不是?
難道官員不該培養?後備人才不應該是越多越好?
反正王家是打落牙往肚吞了,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好些年安排進去的人手,就那麽幹淨利落的被撤換了。
有問題的直接撤職,沒問題的也調換到閑散衙門,能力不錯又比較幹淨的還好點,可以重新進行培訓,之後再另行任命,但經過這麽一折騰後,那人還算是王家的人嘛?
所以,王家折騰來折騰去,最後看似風平浪靜了,實際上卻是打算鋌而走險了。
他們也算是明白了,什麽合縱連橫、什麽煽風點火,其實到最終還是不如自己手裏有實力,當年他們如果真有實力不那麽低調的話,完全沒必要投資老李家,而是自己頂上去的。
不過,現在開始慢慢積攢實力也不錯,至少如今掙錢變得容易太多了。
而隻要有了錢,那麽王家這麽多年積攢下來的家底又豈是明麵上那點土地和財富?
這也太小看他們這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世家了,百年皇朝千年世家可不僅僅是自大啊,他們都是有自己培養的人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