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諾也好杜如晦也罷,對於這種局麵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是自己教出來的學生,能受到歡迎就證明他們的做法是對的。


    但與此同時,杜如晦也是在頭疼,學校的辦學規模和招生規模幾乎一年一個台階的在上升,但是教師資源始終有點跟不上。


    再配上杜如晦那堪稱變態般的考核要求,所以每年真正留下來的畢業生真的不多,但張諾和杜如晦卻對此視而不見,畢竟教師這種崗位,尤其是京師大學堂的教師崗位,那是真的影響力巨大的,實實在在的大唐第一學府,這要是混進來幾個德不配位或者假冒偽劣的,那影響就太大了。


    可如今張諾居然要大批的抽人走,這就讓杜如晦頭疼了啊,雖然張諾沒有說明他到底要幹啥。


    但是他知道,如果張諾真要這麽幹的話,他根本攔不住,因為在京師大學堂的學生老師當,張諾這位秦王殿下永遠都是最好的雇主,這一點是所有人都認可的。


    放權、高福利、有麵子,光這幾點就足夠別人羨慕他們了,更別說在張諾那裏不用擔心跟老板沒法溝通,但凡你想說什麽專業性的東西,你都會發現,你的老板似乎比你更加精通,絕對不會出現其他畢業生工作以後碰到的那種跟老板雞同鴨講的窘況。


    就這一點,就足夠讓心高氣傲的畢業生們心裏麵滿意得不得了了,畢竟京師大學堂的畢業生如今可真的不愁找不到工作,他們有足夠的自信去挑選滿意的工作,而外麵也提供了無數選擇給他們。


    張諾作為京師大學堂的校長,自然知道自己在學校裏麵的名聲,所以笑著搖了搖頭,


    “老杜,我不會幹那種竭澤而漁的事情,但是,這次我的計劃實在是太大了,光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的缺口就不是幾十個人能解決的!”


    “我明著跟你說吧,畢竟你在尚書省待過,你應該知道,如今的大唐,百姓們雖然吃飽穿暖了,兜裏也有幾個錢了,可他們的日子過得並不好!”


    “你別那副看不懂的樣子看著我,在我看來,如果咱們這些大唐最頂尖的人僅僅讓百姓們吃飽穿暖就覺著夠了的話,那是一種不負責!”


    “咱們大唐的百姓勤勞、本分卻又不失朝氣,這麽好的百姓我認為就該讓他們享受更好的生活,所以我打算從衣食住行這幾個最基礎的方麵著手!”


    “目前有些事情還在準備當,但過段時間你就會知道了,我會整合大唐民間的大量資金,一次性把所有產業都給建立起來,到時候大量物美價廉的產品就會出現在咱們大唐百姓的身邊!”


    “我不但要讓他們買得起用得起,還要讓他們用開心用得舒服,當然了,老杜你如今也是對經濟學有所了解的人了,你應該知道,財富隻有流動起來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和稅收!”


    “我如今的想法就是這樣,一方麵提升民眾的生活水平,讓他們的生活更加的幸福,同時也讓他們一直死死存在銀行裏的那點錢流動起來,不說讓他們亂花錢,但不能跟個土財主似的隻知道死存錢,那可不行啊!”


    杜如晦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他倒是沒對張諾的這個計劃多說什麽,在京師大學堂的這幾年,杜如晦一直沒放鬆自己的學習,尤其是作為一個四十多歲就從朝堂退休的老官僚來說,很多知識其實是在為他解惑。


    他過去其實很多時候,做某個決定或者提某個建議的時候,隻是覺得應該那樣做,那樣做有好處,可具體裏麵是什麽原理,運用到了什麽理論,其實他是不清楚的,總有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覺。


    可到了京師大學堂以後,那就不一樣了,這裏的管理學、經濟學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學科,老杜如今的身份,可以讓他肆無忌憚的在工作之餘去了解和學習這些知識。


    這些經過後世反複論證和實踐之後總結出來的經驗,對於杜如晦這樣的人來說,簡直就如同一場知識的饕餮盛宴,他也正是利用這一次機會不斷的充實著自己,並且跟其他人不一樣,他是有著充分的從政經曆的,結合他以往的工作經曆、工作經驗的話,他能看到更多不一樣的東西。


    所以老杜不僅自己開始擔任這兩門課的教授,同時還經常性的發表相關的論,提出自己的學術見解,由於其擅於用具體案例來論證、說明自己的理論,脫離了一味的理論敘述,這就導致他的論看起來格外的嚴謹並具有趣味性。


    如今的京師大學堂正在不遺餘力的展現出自己的影響力,印刷術以及手工印刷機的普及讓出版成了一件非常簡單地事情。


    京師大學堂自己有自己的刊物,不僅僅是對內的,還對外發售,名叫《京師大講堂》,這名字當然是張諾的惡趣味了,但這本創刊號就是百來頁的雜誌月刊,絕對對得起他的這個名字。


    裏麵一半左右的內容是詼諧易懂的科普類章,另一半就是各種專業論了,而其最受歡迎的作者,就是張諾和杜如晦了,不僅僅是因為聲望的原因,還因為隻有這兩位才能把論寫得既通俗易懂卻又不缺乏學術性。


    而此時的杜如晦,就是在從專業的角度去判斷,張諾的這些搞法會不會成功,成功以後的影響如何,京師大學堂的學生和老師們又將如何在這場即將到來的浪潮當獲得足夠多的好機會。


    張諾固然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雇主,但有的學生也是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有些小家族的產業其實未嚐就沒有打動人心的地方,這些年下來,那麽多的畢業生被人挖走,可不僅僅是因為人家閨女長得漂亮。


    杜如晦作為一個合格且優秀的校長,自然要想辦法平衡好學校、學生以及企業之間的關係,共贏才是未來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唐開酒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胖的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胖的熊貓並收藏我在大唐開酒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