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改革軍製,李世民是非常謹慎的,畢竟這裏麵涉及的東西太多了,牽扯的利益更是複雜得讓人腦瓜子都嗡嗡響。
這也就是如今把吐蕃、突厥、高麗這些周邊的勢力都給理順了,否則還得擔心邊境線上的國防安全問題。
而且,如果要改革軍製的話,那麽連軍銜都得改,至少李世民覺得張諾弄出來的海軍現有的這套軍銜就非常好,誰是官誰是兵,誰比誰級別高一目了然。
這點在戰場上可是非常有用的,這意味著大唐的軍隊將領先這個時代所有的國家率先建立完整的指揮體係。
但是好處是多,可誰又知道其他人願意不願意呢?
要知道如今的這幫子武將們,可都是有著職銜的,光如何理順這些武將就足夠李世民頭疼的了。
更重要的是,一旦府兵製改為征兵製,那麽國庫就得負擔起一個沉重的負擔,每月的軍餉都不是一個小數目,更不用說給所有人準備裝備以及衣食住行這方麵了。
哪怕這年頭糧食已經不少了,可要是貿貿然就承擔起幾十萬人的衣食住行,那可不是一點點壓力啊。
以前的時候,大唐雖然也要管那些府兵們的吃住,可實際上那些人每年在軍營裏都呆不了多長時間,更沒有軍餉這一說。
但是如今不一樣了啊,如果按照軍改以後的新製度的話,那麽大唐首先就得負擔起每月的軍餉、給養還有就是訓練時的開銷。
而且,最重要的是,張諾要求的是逐步改進並替換掉軍士們手的現有武器,逐步換裝成研究院新研究出來的步槍。
一秒記住httpm.luoqiuww.
沒錯,步槍已經研究出來了!
實際上,對於研究人員來說,火炮一旦研究出來了,那麽步槍就一定會研究出來,畢竟如果非常簡單的來推論的話,實際上最原始的步槍其實就是個縮小型的火炮而已。
但是畢竟有張諾在,張諾自然不可能讓軍隊去大批量的裝備這種還得在身上掛個火藥壺和彈丸壺的老舊裝備。
從一開始,張諾就給出了個思路,能否用擊打燧石的火星才充當點火係統,而不是留根繩子再去用火折子點火。
並且,能否把底火做成定裝的,隻要一個個的塞進去就行了,而不是直接拿個壺或者拿個什麽東西從槍口那裏往裏倒。
其實有了思路以後,剩下的就簡單了,大唐的研究員們早就對火炮進行過好幾次升級換代了。
拿到這樣的思路以後,第一時間就應用到了火炮上,畢竟相對來說他們對火炮這東西更加的熟悉,而且應用場景越大他們其實越得心應手,反而在步槍上有點頭疼。
畢竟誰都知道,越是小的東西,改造起來就越麻煩。
不過還好,最終步槍還是研製成功了,整把槍加上前麵加裝的三棱刺刀的話,長度接近一米了,但是質量卻沒得說,隻要搞定生產工藝並進行合理的生產安排的話就能大規模生產。
當然了,哪怕是運用了大量的木製材料,整把槍的造價也不會便宜,畢竟這年頭金屬可是很貴的,尤其是這把槍上很多部件還要求是高強度的鋼材,那價格就更貴了。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李世民和張諾其實都在擔心,國庫能否負擔得起給所有軍隊換裝的開銷。
要知道張諾可是很明白的說過了,這種新式武器,效果自然是沒得說了,有了這玩意兒在,所有人經過半年訓練就能比得上一個多年操練的弓箭手了,而且比弓箭手更加的持久。
沒錯,弓箭手在持久方麵還真是比不過步槍手,畢竟步槍手隻要彈藥還有,就能繼續射擊,少說也能打個幾百發,可弓箭手呢,哪怕是臂力最強的,射個幾十箭以後,手臂就得休息了,不然的話,既不能保準力度也不能保證準度。
當然了,要想步槍手的槍法能比得上那些真正的射箭好手的話,那其實也是得拿著子彈慢慢喂出來。
那麽這裏麵就有個問題,這麽多培訓費用,大唐的國庫真的能承受得住嘛?
李世民擔心的就是這些,這可是一口大鍋啊,而且真的扛在肩上以後,那就不能再卸下來了。
但是,這裏麵的好處也是比天大的,不說別的,單說改革軍製並且完善指揮體係以後,首先部隊的戰鬥力至少比現在要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畢竟一個是自帶甲胄上戰場的老府兵,一個是國家征兵以後經過專門訓練隻為殺敵而存在的新式步兵,這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無論是裝備、給養、訓練,一旦進行軍改,所有的東西都會朝著新成立的部隊湧過去,為的就是最短的時間內把部隊重新編整到位。
其次第二個好處吧,那就是整個指揮體係會重新打造,這裏麵就有些不能明著說的東西了,一個是將領的軍權會進一步壓縮,所有人都會知道,你是拿著李世民發的軍餉的,你得給老李打工,另一個所有部隊同一標準訓練、裝備以後,那麽接下來就是將領的不時調整了。
說不定你前兩年還在北方吹風吃沙子可能過上兩年你就到南方被大太陽追著曬了,而這樣的調動卻因為所有部隊都是同一方式訓練出來的,根本不用擔心戰力的問題。
同時,將領會調整,士兵入伍的時候也會盡可能的調整,隻有絕少部分人能做到就近入伍,更多的是被調到其他地方開始軍生涯。
有這兩條在,這對於李世民對於軍力的掌控,可就有了一個質的提升了。
更別說,還有個大好處,那就是提升對整個國家的掌控,要知道目前來說,很多地方名義上是屬於大唐的,可實際上卻是掛個名頭而已,可有了部隊在就不一樣了,單單那種威懾就不是普通的衙門可以比擬的。
而且家裏有人參軍以後,那對於當地的百姓來說,對大唐也多了一份歸屬感不是?這好處可是很大的!
這也就是如今把吐蕃、突厥、高麗這些周邊的勢力都給理順了,否則還得擔心邊境線上的國防安全問題。
而且,如果要改革軍製的話,那麽連軍銜都得改,至少李世民覺得張諾弄出來的海軍現有的這套軍銜就非常好,誰是官誰是兵,誰比誰級別高一目了然。
這點在戰場上可是非常有用的,這意味著大唐的軍隊將領先這個時代所有的國家率先建立完整的指揮體係。
但是好處是多,可誰又知道其他人願意不願意呢?
要知道如今的這幫子武將們,可都是有著職銜的,光如何理順這些武將就足夠李世民頭疼的了。
更重要的是,一旦府兵製改為征兵製,那麽國庫就得負擔起一個沉重的負擔,每月的軍餉都不是一個小數目,更不用說給所有人準備裝備以及衣食住行這方麵了。
哪怕這年頭糧食已經不少了,可要是貿貿然就承擔起幾十萬人的衣食住行,那可不是一點點壓力啊。
以前的時候,大唐雖然也要管那些府兵們的吃住,可實際上那些人每年在軍營裏都呆不了多長時間,更沒有軍餉這一說。
但是如今不一樣了啊,如果按照軍改以後的新製度的話,那麽大唐首先就得負擔起每月的軍餉、給養還有就是訓練時的開銷。
而且,最重要的是,張諾要求的是逐步改進並替換掉軍士們手的現有武器,逐步換裝成研究院新研究出來的步槍。
一秒記住httpm.luoqiuww.
沒錯,步槍已經研究出來了!
實際上,對於研究人員來說,火炮一旦研究出來了,那麽步槍就一定會研究出來,畢竟如果非常簡單的來推論的話,實際上最原始的步槍其實就是個縮小型的火炮而已。
但是畢竟有張諾在,張諾自然不可能讓軍隊去大批量的裝備這種還得在身上掛個火藥壺和彈丸壺的老舊裝備。
從一開始,張諾就給出了個思路,能否用擊打燧石的火星才充當點火係統,而不是留根繩子再去用火折子點火。
並且,能否把底火做成定裝的,隻要一個個的塞進去就行了,而不是直接拿個壺或者拿個什麽東西從槍口那裏往裏倒。
其實有了思路以後,剩下的就簡單了,大唐的研究員們早就對火炮進行過好幾次升級換代了。
拿到這樣的思路以後,第一時間就應用到了火炮上,畢竟相對來說他們對火炮這東西更加的熟悉,而且應用場景越大他們其實越得心應手,反而在步槍上有點頭疼。
畢竟誰都知道,越是小的東西,改造起來就越麻煩。
不過還好,最終步槍還是研製成功了,整把槍加上前麵加裝的三棱刺刀的話,長度接近一米了,但是質量卻沒得說,隻要搞定生產工藝並進行合理的生產安排的話就能大規模生產。
當然了,哪怕是運用了大量的木製材料,整把槍的造價也不會便宜,畢竟這年頭金屬可是很貴的,尤其是這把槍上很多部件還要求是高強度的鋼材,那價格就更貴了。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李世民和張諾其實都在擔心,國庫能否負擔得起給所有軍隊換裝的開銷。
要知道張諾可是很明白的說過了,這種新式武器,效果自然是沒得說了,有了這玩意兒在,所有人經過半年訓練就能比得上一個多年操練的弓箭手了,而且比弓箭手更加的持久。
沒錯,弓箭手在持久方麵還真是比不過步槍手,畢竟步槍手隻要彈藥還有,就能繼續射擊,少說也能打個幾百發,可弓箭手呢,哪怕是臂力最強的,射個幾十箭以後,手臂就得休息了,不然的話,既不能保準力度也不能保證準度。
當然了,要想步槍手的槍法能比得上那些真正的射箭好手的話,那其實也是得拿著子彈慢慢喂出來。
那麽這裏麵就有個問題,這麽多培訓費用,大唐的國庫真的能承受得住嘛?
李世民擔心的就是這些,這可是一口大鍋啊,而且真的扛在肩上以後,那就不能再卸下來了。
但是,這裏麵的好處也是比天大的,不說別的,單說改革軍製並且完善指揮體係以後,首先部隊的戰鬥力至少比現在要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畢竟一個是自帶甲胄上戰場的老府兵,一個是國家征兵以後經過專門訓練隻為殺敵而存在的新式步兵,這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無論是裝備、給養、訓練,一旦進行軍改,所有的東西都會朝著新成立的部隊湧過去,為的就是最短的時間內把部隊重新編整到位。
其次第二個好處吧,那就是整個指揮體係會重新打造,這裏麵就有些不能明著說的東西了,一個是將領的軍權會進一步壓縮,所有人都會知道,你是拿著李世民發的軍餉的,你得給老李打工,另一個所有部隊同一標準訓練、裝備以後,那麽接下來就是將領的不時調整了。
說不定你前兩年還在北方吹風吃沙子可能過上兩年你就到南方被大太陽追著曬了,而這樣的調動卻因為所有部隊都是同一方式訓練出來的,根本不用擔心戰力的問題。
同時,將領會調整,士兵入伍的時候也會盡可能的調整,隻有絕少部分人能做到就近入伍,更多的是被調到其他地方開始軍生涯。
有這兩條在,這對於李世民對於軍力的掌控,可就有了一個質的提升了。
更別說,還有個大好處,那就是提升對整個國家的掌控,要知道目前來說,很多地方名義上是屬於大唐的,可實際上卻是掛個名頭而已,可有了部隊在就不一樣了,單單那種威懾就不是普通的衙門可以比擬的。
而且家裏有人參軍以後,那對於當地的百姓來說,對大唐也多了一份歸屬感不是?這好處可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