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字藥師,隴西人,雖然在隋朝時便已致仕,可晉陽起兵後,便跟著老李家幹活了。
其實,作為一個老將,他的資曆可是非常嚇人的,剛跟著老李家混,就隨秦王李世民進擊王世充。
而武德三年的時候還輔佐趙郡王李孝恭南平蕭銑和輔公祏,並招撫嶺南諸部。
到了武德年的時候,更是帶兵在北疆抵禦東突厥入侵。
從這些資曆上看,李靖無疑是老李家數得著的功臣、老臣,甚至在李世民這邊也應該是大大的功臣才是。
可實際上呢,別看李靖打仗厲害,但在為人處世以及為官方麵,簡直就是個憨批,連程咬金那個棒槌都比他混得明白得多。
李靖最讓李世民以及這些心腹重臣們討厭的一點就是他總喜歡裝蒜,或許是為了保持自己儒將的格調,又或者是真的有點看不起其他人吧。
所以李靖每次跟其他人說話的時候,總喜歡昂著脖子說話,甚至還帶著點陰陽怪氣的。
這一兩次的也就算了,關鍵是這個孫賊一直是如此啊,那誰受得了啊!
不說李世民這個當皇帝的了,你李靖雖然軍功卓越,但其他人也不差啊,你李靖確實韜武略,但不也特麽一樣是在給大唐當臣子嘛。
況且,也不知道是誰教李靖的,讓他總有種如同人一般的疏離,明明是個手握軍權的大將軍,可偏偏學人那樣遠離紛爭。一秒記住
李世民和李建成相爭,他兩不相幫。
李世民造李淵的反,他還是兩不相幫。
看似這樣逃離了一切紛擾,可實際上呢,你大爺的,你是給老李家打工的打工仔啊,不管你站哪個老板,你總得站一個吧,你這誰都不站,到底想幹嘛?難道是要自己當老板?
或許李靖自以為自己是在避嫌、在清高,可在皇室看來,哪怕是已經退下去的李淵眼裏,李靖都是個心思深重的角色。
不同於程咬金那樣混不吝的憨批,也不同於侯君集那種想要權利的執拗,李淵和李世民兩任皇帝似乎都摸不清楚李靖究竟想要什麽。
這就難搞了啊!
最終的結局所有人都看到了,明明是大唐軍方真正的第一人,無論是軍功還是軍事素養都是最高的,投奔老李家也是最早的,可偏偏李靖幾乎沒在朝野裏沒什麽存在感。
連程咬金等人都早早的封了國公,可偏偏功勞不說比程咬金大多少,但絕對不會小的李靖卻始終沒能拿到國公之位。
在曆史上,李靖也是在貞觀三年覆滅突厥並且生擒頡利可汗以後,才得封國公的。
這對於一個一開始就投入老李家並且戰功卓著的大將軍來說,無疑是有點不公平的,可偏偏在李靖看來,這就是因為自己牽扯了太多事情的原因,所以他越發的孤高了。
為了避嫌,他甚至家裏大門常年不關,連遮擋視線的影壁都被他拆了,隻要從他家大門口路過就能直接看到堂。
與此同時,原本跟軍方諸多將領關係還不錯的他,也漸漸斷了往來,在李靖看來,這就是在昭示自己的清白以及立場。
可在其他人眼裏,這人就成了心思深重,不知道在想什麽更不知道要搞什麽的另類了。
不過,此時正是貞觀二年,李靖雖然名聲不咋地,但跟李世民之間的關係還沒惡化到之後那種程度,畢竟,按照曆史上的記載,李世民親征高麗時期,李承乾被侯君集攛掇著造反的時候,李靖可是一直在一旁看著的。
雖然這種行為,看起來似乎非常合理,畢竟皇室的事情,貿然參與進去會憑白惹上一身騷嘛。
但是,有些事情講究的不是道理而是情理啊,你李靖作為李世民的臣子,在李世民出征的時候留守長安,李承乾被侯君集拉著造反作亂,你作為留守大將軍不應該第一時間鎮壓嘛。
正是這一次李靖的不作為,讓他在李世民那裏算是徹底失分了,哪怕他還是拿到了他的國公之位,最終也成了淩煙閣二十四賢臣之一,但實際上,他在李世民那裏,真的就隻是一個臣子了。
琢磨完李靖那格外變扭的資料以後,張諾也歎了口氣,他可以不管李靖以後是死是活,畢竟他跟李靖也沒什麽交情。
對於他來說,來到大唐以後,本來隻是想當個富家翁,舒舒服服的過上一輩子就行了,但恰巧認識了李世民,還被捧到了這麽高的位置,那總得為大唐做點什麽,才不枉自己來大唐走一遭。
但是,千萬別把張諾當成什麽聖母、救世主,這點張諾不斷的跟自己說過,也反複告誡過自己。
他太知道聖母的危害了,那不僅僅是把自己給坑了,甚至還得拉上好多人一起坑,所以,張諾隻顧著自己和家人,順帶照顧幾個朋友。
李世民是張諾的朋友,所以張諾能幫的地方,就多多少少幫一下,程咬金和秦瓊是他的朋友,所以有軍功的時候,張諾總喜歡拉上他們。
可李靖對於張諾來說,就是個知道名字的陌生人而已,哪怕知道他軍事素養很高,知道他寫了《軍鏡》、《衛公兵法》等軍事名著。
但這些對於張諾來說,都沒啥用,他就是個幫親不幫理的混球而已,哪會想那麽多。
所以,哪怕知道李靖就在側前方百來裏地遠的地方駐紮,之前張諾也沒想著要幹嘛,畢竟老張還是要麵子的,自己帶著這麽多遠超時代的設備和人手,要是還搞不定,那也太丟人了。
可偏偏到了最後有點尷尬了,老張同誌死活找不著人,那麽大一幫子突厥人就那麽神奇的消失了。
這讓他不得不尷尬的表示,看來最終還是得去見見這位“神奇”的代國公啊,希望這位衛國公能不負他後世傳揚的“軍神”美名,幫著自己找到那幫兔崽子啊。
隻是,想著要跟李靖見麵了,張諾神色有點莫名的摸了摸自己下巴,是不是得做點什麽準備,才能不被人小看呢。
其實,作為一個老將,他的資曆可是非常嚇人的,剛跟著老李家混,就隨秦王李世民進擊王世充。
而武德三年的時候還輔佐趙郡王李孝恭南平蕭銑和輔公祏,並招撫嶺南諸部。
到了武德年的時候,更是帶兵在北疆抵禦東突厥入侵。
從這些資曆上看,李靖無疑是老李家數得著的功臣、老臣,甚至在李世民這邊也應該是大大的功臣才是。
可實際上呢,別看李靖打仗厲害,但在為人處世以及為官方麵,簡直就是個憨批,連程咬金那個棒槌都比他混得明白得多。
李靖最讓李世民以及這些心腹重臣們討厭的一點就是他總喜歡裝蒜,或許是為了保持自己儒將的格調,又或者是真的有點看不起其他人吧。
所以李靖每次跟其他人說話的時候,總喜歡昂著脖子說話,甚至還帶著點陰陽怪氣的。
這一兩次的也就算了,關鍵是這個孫賊一直是如此啊,那誰受得了啊!
不說李世民這個當皇帝的了,你李靖雖然軍功卓越,但其他人也不差啊,你李靖確實韜武略,但不也特麽一樣是在給大唐當臣子嘛。
況且,也不知道是誰教李靖的,讓他總有種如同人一般的疏離,明明是個手握軍權的大將軍,可偏偏學人那樣遠離紛爭。一秒記住
李世民和李建成相爭,他兩不相幫。
李世民造李淵的反,他還是兩不相幫。
看似這樣逃離了一切紛擾,可實際上呢,你大爺的,你是給老李家打工的打工仔啊,不管你站哪個老板,你總得站一個吧,你這誰都不站,到底想幹嘛?難道是要自己當老板?
或許李靖自以為自己是在避嫌、在清高,可在皇室看來,哪怕是已經退下去的李淵眼裏,李靖都是個心思深重的角色。
不同於程咬金那樣混不吝的憨批,也不同於侯君集那種想要權利的執拗,李淵和李世民兩任皇帝似乎都摸不清楚李靖究竟想要什麽。
這就難搞了啊!
最終的結局所有人都看到了,明明是大唐軍方真正的第一人,無論是軍功還是軍事素養都是最高的,投奔老李家也是最早的,可偏偏李靖幾乎沒在朝野裏沒什麽存在感。
連程咬金等人都早早的封了國公,可偏偏功勞不說比程咬金大多少,但絕對不會小的李靖卻始終沒能拿到國公之位。
在曆史上,李靖也是在貞觀三年覆滅突厥並且生擒頡利可汗以後,才得封國公的。
這對於一個一開始就投入老李家並且戰功卓著的大將軍來說,無疑是有點不公平的,可偏偏在李靖看來,這就是因為自己牽扯了太多事情的原因,所以他越發的孤高了。
為了避嫌,他甚至家裏大門常年不關,連遮擋視線的影壁都被他拆了,隻要從他家大門口路過就能直接看到堂。
與此同時,原本跟軍方諸多將領關係還不錯的他,也漸漸斷了往來,在李靖看來,這就是在昭示自己的清白以及立場。
可在其他人眼裏,這人就成了心思深重,不知道在想什麽更不知道要搞什麽的另類了。
不過,此時正是貞觀二年,李靖雖然名聲不咋地,但跟李世民之間的關係還沒惡化到之後那種程度,畢竟,按照曆史上的記載,李世民親征高麗時期,李承乾被侯君集攛掇著造反的時候,李靖可是一直在一旁看著的。
雖然這種行為,看起來似乎非常合理,畢竟皇室的事情,貿然參與進去會憑白惹上一身騷嘛。
但是,有些事情講究的不是道理而是情理啊,你李靖作為李世民的臣子,在李世民出征的時候留守長安,李承乾被侯君集拉著造反作亂,你作為留守大將軍不應該第一時間鎮壓嘛。
正是這一次李靖的不作為,讓他在李世民那裏算是徹底失分了,哪怕他還是拿到了他的國公之位,最終也成了淩煙閣二十四賢臣之一,但實際上,他在李世民那裏,真的就隻是一個臣子了。
琢磨完李靖那格外變扭的資料以後,張諾也歎了口氣,他可以不管李靖以後是死是活,畢竟他跟李靖也沒什麽交情。
對於他來說,來到大唐以後,本來隻是想當個富家翁,舒舒服服的過上一輩子就行了,但恰巧認識了李世民,還被捧到了這麽高的位置,那總得為大唐做點什麽,才不枉自己來大唐走一遭。
但是,千萬別把張諾當成什麽聖母、救世主,這點張諾不斷的跟自己說過,也反複告誡過自己。
他太知道聖母的危害了,那不僅僅是把自己給坑了,甚至還得拉上好多人一起坑,所以,張諾隻顧著自己和家人,順帶照顧幾個朋友。
李世民是張諾的朋友,所以張諾能幫的地方,就多多少少幫一下,程咬金和秦瓊是他的朋友,所以有軍功的時候,張諾總喜歡拉上他們。
可李靖對於張諾來說,就是個知道名字的陌生人而已,哪怕知道他軍事素養很高,知道他寫了《軍鏡》、《衛公兵法》等軍事名著。
但這些對於張諾來說,都沒啥用,他就是個幫親不幫理的混球而已,哪會想那麽多。
所以,哪怕知道李靖就在側前方百來裏地遠的地方駐紮,之前張諾也沒想著要幹嘛,畢竟老張還是要麵子的,自己帶著這麽多遠超時代的設備和人手,要是還搞不定,那也太丟人了。
可偏偏到了最後有點尷尬了,老張同誌死活找不著人,那麽大一幫子突厥人就那麽神奇的消失了。
這讓他不得不尷尬的表示,看來最終還是得去見見這位“神奇”的代國公啊,希望這位衛國公能不負他後世傳揚的“軍神”美名,幫著自己找到那幫兔崽子啊。
隻是,想著要跟李靖見麵了,張諾神色有點莫名的摸了摸自己下巴,是不是得做點什麽準備,才能不被人小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