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張諾以前所感覺到的一樣,李妙書其實就是一條鹹魚,這一點李妙書自己也認可!
當然了,這鹹魚身份李世民也早就知道了,如果不是手頭實在缺人缺得厲害,同時也有點看不慣李妙書那鹹魚性子,他也不會把李妙書派到這裏來。
但是在李妙書看來就不一樣了啊,他不需要什麽平步青雲的機會啊,掙點銀子過過日子多舒服啊,老爺我去哪兒不能輕輕鬆鬆掙上那點俸祿?
而且之前跟張諾打交道的經曆對他來說實在太過慘烈了,導致李妙書那不甚堅強的心靈幾乎瞬間就滿目瘡痍了。
在李妙書看來,老李怎麽說也是皇帝,跟自己段位相差太多,平常見麵啥的也不方便,所以哪怕陛下心裏早就想捶自己一頓了,隻要見不著那不也就沒事兒了嘛。
但是張諾這位秦王殿下就不一樣了啊,論權勢,這位爺隻比陛下差點,論地位,嗬嗬,這位爺正好是他頂頭上司,而且最特麽恐怖的一點是,他現在這位子是這位爺特別關注的地方。
所以自從上次被張諾抓包,弄得心裏七上下以後,李妙書身上的鹹魚性子頓時好了許多,畢竟都給自己上司給抓包了,還是老實一點比較好。
同時嘛,也是老老實實在這邊幹活就能躲遠點不是,之前他聽說殿下出海迴關內了,可高興了好久。
那種老板不在家,我就能當家的感覺實在是太爽了啊!
但是,這老話說的好啊,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發現張諾不在平壤道,好不容易抽空鹹魚了幾天的李妙書,今天難得的出門來碼頭這邊看看。
這邊如今可不是一個多月前的樣子了,來來往往的海船正把關內的物資往這邊運,而這邊生產的工業品和半成品原料更是源源不斷的往關內送。一秒記住
李妙書自詡為專業商人,自然對這種商品大規模流通的場景格外感興趣,平日裏沒事兒的時候還真就喜歡走來看看。
可他萬萬沒想到啊,他這真的是隨便抽空來碼頭這邊一趟啊,結果他看到了啥,這世界上他最怕的兩個男人居然一起從船上走了下來?
當李妙書擦擦眼睛發現自己沒看錯以後,頓時“喔”的一聲軟倒在了地上,整個人仿若被抽調了精氣神一般。
張諾剛走下船正在伸懶腰呢,結果一抬頭就看到港區那個鹹魚提督李妙書居然就站在碼頭上,他剛準備誇一句呢,結果這黑胖子居然直接倒了。
張諾頓時就無語了,這尼瑪是幹嘛啊,這是身體素質太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還是心理素質太差,看到上官激動倒地啊。
李世民此時也有點臉色不好看,尼瑪,這是自家家族派出來的子弟啊,是送到平壤道這邊救急的啊。
他不奢望李妙書這條鹹魚一下子就發憤圖強、努力上進什麽的,但這一見麵就躺地上的表現也委實有點拉胯吧。
就這鬼樣子,他想跟張諾解釋下都不知道怎麽開口,太特麽丟人了,算了,就當沒看見吧。
於是李世民就那麽一副渾然未覺的樣子從李妙書身邊輕描淡寫的走了過去。
而同時走過去的,不是別人,正是李妙書正兒經的上官,整個平壤道的負責人,大唐第一親王,秦王張諾是也。
張諾是真覺著丟人了,所以幹脆裝作不認識直接走算了,隻要大家都不提,我就不尷尬,哈哈,世界就是如此簡單。
雖然張諾不知道李世民為什麽連問都不問一句的就這麽直接走人,畢竟在他眼裏老李可不是什麽特別貼心的人,但現在的場麵實在是太尷尬、太丟人了,張諾也懶得多想了,還是趕緊走吧。
其實張諾會這麽想完全是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李妙書是老李家的親戚,畢竟這位小爺可是真正的鹹魚王,能做到基本的知人善用就已經非常難得了,難道還要他去熟悉每一位官員的身家背景?
所以,在張諾看來,這是自己麾下的官員丟人了,在李世民看來,這是自家子弟丟人了,雙方都不想提起這個話題,這才都裝作沒看見的走人的。
同時,這雙方都在為對方的善解人意感到滿意。
或許隻有站在後麵捂著嘴偷偷笑的長孫皇後能明白些什麽吧。
張諾和李世民雖然沒搭理李妙書,可他的副官可不能不管,所以哪怕張諾一行人就這麽走了,李妙書也不可能出什麽問題。
倒是離開了碼頭以後,李世民等人就開始轉著腦袋四處看了起來。
說實話,他們是真沒想到如今的平壤道會出現一個這樣的城市!
原本在他們的印象當,高麗這樣的番外蠻夷之地,不就應該是破破爛爛的嘛,怎麽可能跟大唐關內的繁榮相比?
哪怕張諾到這邊開始建設了,從報告上看也有了很大的改變,但字終究沒有眼前的現實來得震撼。
李世民此時的感觸是最深的,因為他清楚的知道,這裏以前就是個幾百人的小漁村而已,此時見到的所有東西都是張諾安排人一磚一瓦給建設成的。
此時他們站著的地方,是整個港區來往最密集的碼頭!
平壤道大量生產的工業品催生著源源不斷的海船正在被製造出來,而這一切就導致張諾設想當繁忙的港區,比他想象當的更加熱鬧。
好些以前隻是在自家小漁船上出出近海打魚的漁民,因為有一定的海上航行經驗,被拉到了新式海船上擔任船員甚至船長。
而越來越多的商家、家族,意識到了港區的繁榮和重要性以後,已經在這邊想盡一切辦法開始弄商鋪和倉庫了。
尤其是倉庫,這個是張諾很早就開始建設的,當時還有好多人弄不明白為什麽秦王殿下要弄這麽多倉庫,簡直比關內的糧倉還大了。
可現在一看,這點倉庫根本不夠好吧,光從平壤道各處匯聚到平壤,然後通過火車運送到這邊的物資就把這裏塞滿了。
當然了,這鹹魚身份李世民也早就知道了,如果不是手頭實在缺人缺得厲害,同時也有點看不慣李妙書那鹹魚性子,他也不會把李妙書派到這裏來。
但是在李妙書看來就不一樣了啊,他不需要什麽平步青雲的機會啊,掙點銀子過過日子多舒服啊,老爺我去哪兒不能輕輕鬆鬆掙上那點俸祿?
而且之前跟張諾打交道的經曆對他來說實在太過慘烈了,導致李妙書那不甚堅強的心靈幾乎瞬間就滿目瘡痍了。
在李妙書看來,老李怎麽說也是皇帝,跟自己段位相差太多,平常見麵啥的也不方便,所以哪怕陛下心裏早就想捶自己一頓了,隻要見不著那不也就沒事兒了嘛。
但是張諾這位秦王殿下就不一樣了啊,論權勢,這位爺隻比陛下差點,論地位,嗬嗬,這位爺正好是他頂頭上司,而且最特麽恐怖的一點是,他現在這位子是這位爺特別關注的地方。
所以自從上次被張諾抓包,弄得心裏七上下以後,李妙書身上的鹹魚性子頓時好了許多,畢竟都給自己上司給抓包了,還是老實一點比較好。
同時嘛,也是老老實實在這邊幹活就能躲遠點不是,之前他聽說殿下出海迴關內了,可高興了好久。
那種老板不在家,我就能當家的感覺實在是太爽了啊!
但是,這老話說的好啊,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發現張諾不在平壤道,好不容易抽空鹹魚了幾天的李妙書,今天難得的出門來碼頭這邊看看。
這邊如今可不是一個多月前的樣子了,來來往往的海船正把關內的物資往這邊運,而這邊生產的工業品和半成品原料更是源源不斷的往關內送。一秒記住
李妙書自詡為專業商人,自然對這種商品大規模流通的場景格外感興趣,平日裏沒事兒的時候還真就喜歡走來看看。
可他萬萬沒想到啊,他這真的是隨便抽空來碼頭這邊一趟啊,結果他看到了啥,這世界上他最怕的兩個男人居然一起從船上走了下來?
當李妙書擦擦眼睛發現自己沒看錯以後,頓時“喔”的一聲軟倒在了地上,整個人仿若被抽調了精氣神一般。
張諾剛走下船正在伸懶腰呢,結果一抬頭就看到港區那個鹹魚提督李妙書居然就站在碼頭上,他剛準備誇一句呢,結果這黑胖子居然直接倒了。
張諾頓時就無語了,這尼瑪是幹嘛啊,這是身體素質太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還是心理素質太差,看到上官激動倒地啊。
李世民此時也有點臉色不好看,尼瑪,這是自家家族派出來的子弟啊,是送到平壤道這邊救急的啊。
他不奢望李妙書這條鹹魚一下子就發憤圖強、努力上進什麽的,但這一見麵就躺地上的表現也委實有點拉胯吧。
就這鬼樣子,他想跟張諾解釋下都不知道怎麽開口,太特麽丟人了,算了,就當沒看見吧。
於是李世民就那麽一副渾然未覺的樣子從李妙書身邊輕描淡寫的走了過去。
而同時走過去的,不是別人,正是李妙書正兒經的上官,整個平壤道的負責人,大唐第一親王,秦王張諾是也。
張諾是真覺著丟人了,所以幹脆裝作不認識直接走算了,隻要大家都不提,我就不尷尬,哈哈,世界就是如此簡單。
雖然張諾不知道李世民為什麽連問都不問一句的就這麽直接走人,畢竟在他眼裏老李可不是什麽特別貼心的人,但現在的場麵實在是太尷尬、太丟人了,張諾也懶得多想了,還是趕緊走吧。
其實張諾會這麽想完全是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李妙書是老李家的親戚,畢竟這位小爺可是真正的鹹魚王,能做到基本的知人善用就已經非常難得了,難道還要他去熟悉每一位官員的身家背景?
所以,在張諾看來,這是自己麾下的官員丟人了,在李世民看來,這是自家子弟丟人了,雙方都不想提起這個話題,這才都裝作沒看見的走人的。
同時,這雙方都在為對方的善解人意感到滿意。
或許隻有站在後麵捂著嘴偷偷笑的長孫皇後能明白些什麽吧。
張諾和李世民雖然沒搭理李妙書,可他的副官可不能不管,所以哪怕張諾一行人就這麽走了,李妙書也不可能出什麽問題。
倒是離開了碼頭以後,李世民等人就開始轉著腦袋四處看了起來。
說實話,他們是真沒想到如今的平壤道會出現一個這樣的城市!
原本在他們的印象當,高麗這樣的番外蠻夷之地,不就應該是破破爛爛的嘛,怎麽可能跟大唐關內的繁榮相比?
哪怕張諾到這邊開始建設了,從報告上看也有了很大的改變,但字終究沒有眼前的現實來得震撼。
李世民此時的感觸是最深的,因為他清楚的知道,這裏以前就是個幾百人的小漁村而已,此時見到的所有東西都是張諾安排人一磚一瓦給建設成的。
此時他們站著的地方,是整個港區來往最密集的碼頭!
平壤道大量生產的工業品催生著源源不斷的海船正在被製造出來,而這一切就導致張諾設想當繁忙的港區,比他想象當的更加熱鬧。
好些以前隻是在自家小漁船上出出近海打魚的漁民,因為有一定的海上航行經驗,被拉到了新式海船上擔任船員甚至船長。
而越來越多的商家、家族,意識到了港區的繁榮和重要性以後,已經在這邊想盡一切辦法開始弄商鋪和倉庫了。
尤其是倉庫,這個是張諾很早就開始建設的,當時還有好多人弄不明白為什麽秦王殿下要弄這麽多倉庫,簡直比關內的糧倉還大了。
可現在一看,這點倉庫根本不夠好吧,光從平壤道各處匯聚到平壤,然後通過火車運送到這邊的物資就把這裏塞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