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世民跟佛門的後續糾葛,張諾除了能嗶嗶兩句以外,一點辦法都沒有,畢竟他此時人在高麗呢,難道還飛迴去專門處理這件事情不成?


    但是他對有意見事情非常在意,那就是經過他反複的迴憶、查詢,武德也好貞觀也罷,這年間是絕對沒有出現過朝堂跟佛門如此大的衝突的。


    不管是現實當還是張諾記憶當的曆史,對於佛門李世民都沒有下死手收拾,同時也沒有爆出什麽跟倭國勾結之類的醜聞。


    按道理說的話,如果曆史上真有這麽個勢力在跟倭國勾結,那麽應該會鬧出點動靜出來啊,在這裏都敢刺殺自己這個秦王了,難道曆史上就沒膽子弄點其他事情?


    可按照曆史上的情況來看,佛門雖然在隋末唐初發展的不是特別興盛,但是到了武則天手上後,佛門才開始如同野草一般蓬勃發展起來。


    雖然野史以及電視劇當有很多猜測和臆想,說什麽武則天能在李治那兒成功上位是因為佛門的幫助。


    但是這正好反向證明了,佛門在貞觀年間絕對是被壓製的,也沒能鬧出什麽幺蛾子來。


    畢竟手裏籌碼足夠的話,都不會介入到後宮那些女人的戰爭當,因為女人之間的戰爭,尤其是後宮裏麵的戰爭,根本跟權利、勢力、金錢這些都沒關係,憑借的就是姿色和手段。


    如果有選擇的話,哪方勢力都不願意牽扯到這裏麵來,因為外部勢力根本使不上勁,隻有那些上不了台麵沒有什麽渠道和人脈的勢力才會這麽孤注一擲。


    由此可見,在正兒經的曆史當,武則天時期不提,至少貞觀年間佛門絕對沒有太大的勢力可言。


    可現在呢,偏偏這麽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佛門勢力,居然膽子大到協助他國在長安城裏準備牛弩,甚至刺殺一等親王,這尼瑪是是了耗子藥了吧,不然幹嘛這麽找死?一秒記住


    張諾就是想知道其的原因,因為他總覺著,這就好像是他來到大唐以後帶來的蝴蝶效應,總得弄明白心裏才舒服。


    不過,事情反正丟給老李了,那就讓他琢磨去,他再怎麽撲騰也改變不了他是一條鹹魚的本質,哪怕有所成長,你要讓他現在就去弄什麽勾心鬥角的事情,他還真有點麻爪。


    或許此時張諾如果人身在大唐的話,還能帶兵衝鋒陷陣的去抄家什麽的,可遠在高麗的他,就隻能聽聽電報裏傳來的信息了。


    至於說帶隊抄家的事兒,嗬嗬,大唐好些個將軍可都是響馬出身,幹這種事兒他們才是專業的。


    甚至就連李世民,此時的注意力都隻有一部分放在了這上麵,更多的還是琢磨如何應對蝗災、旱災。


    今年冬天的時候,因為收到了張諾的提前傳訊,知道了明年的旱災以及蝗災的消息,如果說之前隻是信了分的話,那麽今年冬天這個暖冬一來,他立馬信了十成十。


    因為張諾早就說了,今年冬天是暖冬所以蟲卵都沒被凍死,然後明年旱災蝗災一起來,最終才會鬧得那麽大。


    相對於涉及到了數百萬百姓的自然災害來說,佛門那點事兒也就那樣了,真不值得花太多心思。


    冬天的時候,李世民在確認了今年是暖冬,並且真的在地裏翻到了許多蟲卵以後,借著張諾的名聲直接來了一招釜底抽薪。


    由戶部調集資金,購買了大量的雞鴨送到了張諾說的可能爆發蝗災的那十道裏,同時還鼓勵當地民眾自發的養雞養鴨。


    並且,官府還用張諾的名義承諾,明年的時候這些雞鴨都會由張諾負責收購,所以不會白養。


    當然了,那些官府出資給的雞鴨到時候就得還錢了。


    等於說這是官府借錢給農戶,隻不過不是給的現金,而是給的雞鴨而已,同時養大以後官府還會保證收購,途還能把產出的雞蛋、鴨蛋拿出去賣錢呢。


    這些大批量弄來的雞崽子成了冬天裏的一道風景,成群結隊的在田地裏開始刨開土地翻出一個個蟲卵當做零食給吃了。


    而由於在下發這些雞崽子的時候,李世民就在聖旨裏麵狂吹張諾的“預言”本事,說這些雞崽子就是為了明年的旱災和蝗災準備的,所以當那些農戶真的看到從地裏翻出明顯比平常年月多的蟲卵的時候,真的是想不信都不行啊。


    張諾的安排其實也沒啥問題啊,養雞能吃蟲卵預防蝗災,旱災的時候雞蛋能賣錢換點糧食,甚至還可以直接把雞給賣了,這可謂一舉三得了。


    倒是高麗這邊,因為維度更高、氣候不同,所以哪怕今年冬天沒有往常年月那麽冷,可那實際溫度照樣是零度以下了。


    這也是為什麽高麗這邊對於蝗災沒那麽緊張的原因。


    不過,張諾現在發愁的不是這些東西,他發愁的是,如何進一步提升鋼鐵產量以及把這些成品快速的運迴關內。


    張諾的經濟學屬於師娘教的那種,半桶水晃蕩的厲害,但是基本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要促進一個社會整體的繁榮,那麽就必須解決兩方麵,物資的大量生產以及物資的大規模流通。


    可這兩方麵哪裏是那麽好解決的。


    歸根結底,想要貨物快速的流通就必須改善交通條件,而目前來說,張諾手頭最有用的改善交通的法子就是火車了。


    畢竟這是經過證明的經典的運力提升方式!


    可修建鐵路那瘋狂的消耗,一般的鋼鐵廠可真承受不住!


    所以,問題又繞迴來了,如何加大鐵礦的開采和生產。


    反正張諾也想好了,第一條鐵路,就直接從鋼鐵廠修建到海邊碼頭吧,到時候一方麵可以用來做實驗,另一方麵還能把大量物資直接運送到港口,屆時就能直接裝船運到關內了。


    想明白以後,張諾打算年後第一項工作就是調配一批人去礦上,同時開始鋪設大唐的第一條鐵路,讓蒸汽機真正在整個時代綻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唐開酒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胖的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胖的熊貓並收藏我在大唐開酒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