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電報裏,張諾幾乎源源不斷的把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
從高麗的種植調整、糧食儲備、糧食轉運到今年冬天的雞鴨養殖防治蟲害,張諾幾乎自己所有的招數都在電報當源源不斷的說了出來。
而緩過神來的李世民等人,也在看完以後一條條的開始發問,同時開始探討那些政策是可以在關內施行的。
畢竟高麗雖然現在改名叫遼東道和平壤道,可實際上那邊依舊還是高麗原本的樣子,絕大多數人都是在張諾控製下的奴隸而已。
等於說平壤道和遼東道此時都是軍管狀態,而在這片土地上,地位最高、權利最大的莫過於張諾這個秦王了。
哪怕那些新調過去的官員,在不與朝廷指令相違背的情況下,也得聽從張諾的安排,其餘那些在高麗經營的世家就更不用說了,張諾這個財神爺說啥就是啥。
所以,張諾這些政策肯定能在高麗從上到下、毫無阻力的執行下去,反倒是李世民自己主政的關內有點麻煩,他還真不知道這命令下去會有多少人陰奉陽違。
這就是李世民這個皇帝的悲哀了,地方上各種利益糾纏,一個好好的命令下來以後,可能就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變了味,甚至會出現置之不理的情況。
當然了,欺上瞞下也好陰奉陽違也罷,終究隻是一小部分,畢竟做得太過了大家麵子上都不好看,真當李世民不會掀桌子啊。
李世民也第一時間跟房玄齡和長孫無忌說出了自己的顧慮,倒是長孫無忌第一時間不以為意的笑著說道,
“陛下你著相了,其實這事兒很好解決的!”m.
長孫無忌此時無異非常放鬆,不然也不會在這種事情上還跟李世民賣關子了。
李世民顯然也是知道這點,所以好整以暇的看著長孫無忌,就看這黑心胖子打算怎麽繼續嘚瑟。
長孫無忌賣關子也得有個限度,所以見沒人捧哏,趕緊自己往下說了,
“陛下,您想,您看到秦王殿下發來的電報第一時間就相信了,微臣也信了,那您說如果這消息傳到其他人耳朵裏,說是來自秦王殿下的消息,他們會不會相信呢?”
李世民恍然大悟的點點頭,沒錯了,就是這個道理。
張諾這個秦王殿下的名號在大唐可是相當好用的,甚至有些時候比他皇帝的名號還要好用。
這種現象在張諾帶著各個世家在高麗發了一筆財以後越發的明顯了,而且就算張諾沒拿出高麗的戰績也沒關係,光他在大唐弄出來的那一大堆掙錢的買賣就足夠好些人上他的船了。
所以,如果在朝堂上用張諾的名號來保證這件事的話,說不定還真有奇效!
想到這裏,李世民也鬆了口氣,作為一個立誌成為千古一帝的人,他李世民不怕困難,他相信自己能對抗一切,也相信自己能開創不世基業。
但正因為有這樣的誌向,他最討厭的就是下麵人不按他安排的路子走,那樣會大量耽誤他的時間。
如今的情況就是這樣,不過還好可以用張諾的名號來忽悠人一起,那就沒什麽大問題了。
至於說張諾的名氣太大會不會產生什麽不好的影響,嗬嗬,李世民表示,那條鹹魚如果哪天真能主動動彈一下的話,他還真想看看。
聊完了災害的事情,李世民也整個放鬆了下來,畢竟是明年才會發生的事情,這會兒也沒必要弄得天要塌了了一樣,反而是眼前這個電報機更讓他感興趣。
於是李世民果斷的拿起平板再次開始一筆一劃的往裏麵戳字了。
“賢弟,這電報機如此神奇,可否多配上一些?我看此物頗為精巧,大唐可否自行製造?”
張諾的迴複一如既往的快速,
“暫時不適合多配,一個是價格實在太貴,一兩台還勉強湊合多了誰都承受不住,過段時間我琢磨琢磨弄個沒這麽好的吧!”
“另外,這東西最好還是嚴格保密,我可不希望大唐那些敵人知道咱們有這等通信手段,不然提防起來了就麻煩了!”
李世民看著張諾的迴複點點頭,他也認為這等神器必須高度保密,畢竟有這電報機在手,再遠的距離都能及時傳遞消息,這不管是軍事上的運用還是維護帝國的統治,無疑都有著巨大的作用。
而遠在平壤的張諾,此時也在琢磨這件事情。
對於張諾來說,他是不大願意這麽直接提供現代工業成品給大唐的,因為這樣會產生一種依賴性。
假設隻是一兩個還好,反正是應急,同時也是向大家展示未來的科技發展之路,這個無所謂,他還沒那麽迂腐。
可如果大批量供應的話,那會不會培養出一種惰性來?
會不會有人就會想,反正弄來弄去做出來的東西還沒他隨手拿出來的好,那幹脆不用研究了,直接掏錢從他這兒弄就行了?
那整個國家又談何發展呢?
那所有的科技會不會漸漸陷入停滯呢?
這種擔憂並不是胡亂而來的杞人憂天,畢竟人都是有惰性的,誰不喜歡躺贏呢,有張諾這麽個掛逼在,他確實可以做到一個人就帶著大唐起飛。
可那種生硬的,用外掛砸起來的起飛,真的能持續下去?
就好像之前打高麗的時候,其實張諾早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調用外掛購買新式的火炮乃至坦克出來。
不用太先進的,122毫米自行加農炮或者老59就行,這些東西在這個年代的戰場上簡直就是橫行無忌的無敵。
可張諾卻誰都沒告訴,隻是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底牌,然後一個勁的逼著科研院所那幫子抓緊大炮的研究。
事實證明,哪怕是最原始的火炮,其實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同時,那幫人在張諾的指導和不斷緊逼下,也確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按時按質按量的拿出了足夠多、足夠使用的火炮。
可電報機就不一樣了,這已經不是一個技術時代的東西了,這又要怎麽決斷呢?
從高麗的種植調整、糧食儲備、糧食轉運到今年冬天的雞鴨養殖防治蟲害,張諾幾乎自己所有的招數都在電報當源源不斷的說了出來。
而緩過神來的李世民等人,也在看完以後一條條的開始發問,同時開始探討那些政策是可以在關內施行的。
畢竟高麗雖然現在改名叫遼東道和平壤道,可實際上那邊依舊還是高麗原本的樣子,絕大多數人都是在張諾控製下的奴隸而已。
等於說平壤道和遼東道此時都是軍管狀態,而在這片土地上,地位最高、權利最大的莫過於張諾這個秦王了。
哪怕那些新調過去的官員,在不與朝廷指令相違背的情況下,也得聽從張諾的安排,其餘那些在高麗經營的世家就更不用說了,張諾這個財神爺說啥就是啥。
所以,張諾這些政策肯定能在高麗從上到下、毫無阻力的執行下去,反倒是李世民自己主政的關內有點麻煩,他還真不知道這命令下去會有多少人陰奉陽違。
這就是李世民這個皇帝的悲哀了,地方上各種利益糾纏,一個好好的命令下來以後,可能就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變了味,甚至會出現置之不理的情況。
當然了,欺上瞞下也好陰奉陽違也罷,終究隻是一小部分,畢竟做得太過了大家麵子上都不好看,真當李世民不會掀桌子啊。
李世民也第一時間跟房玄齡和長孫無忌說出了自己的顧慮,倒是長孫無忌第一時間不以為意的笑著說道,
“陛下你著相了,其實這事兒很好解決的!”m.
長孫無忌此時無異非常放鬆,不然也不會在這種事情上還跟李世民賣關子了。
李世民顯然也是知道這點,所以好整以暇的看著長孫無忌,就看這黑心胖子打算怎麽繼續嘚瑟。
長孫無忌賣關子也得有個限度,所以見沒人捧哏,趕緊自己往下說了,
“陛下,您想,您看到秦王殿下發來的電報第一時間就相信了,微臣也信了,那您說如果這消息傳到其他人耳朵裏,說是來自秦王殿下的消息,他們會不會相信呢?”
李世民恍然大悟的點點頭,沒錯了,就是這個道理。
張諾這個秦王殿下的名號在大唐可是相當好用的,甚至有些時候比他皇帝的名號還要好用。
這種現象在張諾帶著各個世家在高麗發了一筆財以後越發的明顯了,而且就算張諾沒拿出高麗的戰績也沒關係,光他在大唐弄出來的那一大堆掙錢的買賣就足夠好些人上他的船了。
所以,如果在朝堂上用張諾的名號來保證這件事的話,說不定還真有奇效!
想到這裏,李世民也鬆了口氣,作為一個立誌成為千古一帝的人,他李世民不怕困難,他相信自己能對抗一切,也相信自己能開創不世基業。
但正因為有這樣的誌向,他最討厭的就是下麵人不按他安排的路子走,那樣會大量耽誤他的時間。
如今的情況就是這樣,不過還好可以用張諾的名號來忽悠人一起,那就沒什麽大問題了。
至於說張諾的名氣太大會不會產生什麽不好的影響,嗬嗬,李世民表示,那條鹹魚如果哪天真能主動動彈一下的話,他還真想看看。
聊完了災害的事情,李世民也整個放鬆了下來,畢竟是明年才會發生的事情,這會兒也沒必要弄得天要塌了了一樣,反而是眼前這個電報機更讓他感興趣。
於是李世民果斷的拿起平板再次開始一筆一劃的往裏麵戳字了。
“賢弟,這電報機如此神奇,可否多配上一些?我看此物頗為精巧,大唐可否自行製造?”
張諾的迴複一如既往的快速,
“暫時不適合多配,一個是價格實在太貴,一兩台還勉強湊合多了誰都承受不住,過段時間我琢磨琢磨弄個沒這麽好的吧!”
“另外,這東西最好還是嚴格保密,我可不希望大唐那些敵人知道咱們有這等通信手段,不然提防起來了就麻煩了!”
李世民看著張諾的迴複點點頭,他也認為這等神器必須高度保密,畢竟有這電報機在手,再遠的距離都能及時傳遞消息,這不管是軍事上的運用還是維護帝國的統治,無疑都有著巨大的作用。
而遠在平壤的張諾,此時也在琢磨這件事情。
對於張諾來說,他是不大願意這麽直接提供現代工業成品給大唐的,因為這樣會產生一種依賴性。
假設隻是一兩個還好,反正是應急,同時也是向大家展示未來的科技發展之路,這個無所謂,他還沒那麽迂腐。
可如果大批量供應的話,那會不會培養出一種惰性來?
會不會有人就會想,反正弄來弄去做出來的東西還沒他隨手拿出來的好,那幹脆不用研究了,直接掏錢從他這兒弄就行了?
那整個國家又談何發展呢?
那所有的科技會不會漸漸陷入停滯呢?
這種擔憂並不是胡亂而來的杞人憂天,畢竟人都是有惰性的,誰不喜歡躺贏呢,有張諾這麽個掛逼在,他確實可以做到一個人就帶著大唐起飛。
可那種生硬的,用外掛砸起來的起飛,真的能持續下去?
就好像之前打高麗的時候,其實張諾早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調用外掛購買新式的火炮乃至坦克出來。
不用太先進的,122毫米自行加農炮或者老59就行,這些東西在這個年代的戰場上簡直就是橫行無忌的無敵。
可張諾卻誰都沒告訴,隻是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底牌,然後一個勁的逼著科研院所那幫子抓緊大炮的研究。
事實證明,哪怕是最原始的火炮,其實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同時,那幫人在張諾的指導和不斷緊逼下,也確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按時按質按量的拿出了足夠多、足夠使用的火炮。
可電報機就不一樣了,這已經不是一個技術時代的東西了,這又要怎麽決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