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諾此時也是犯愁,雙手開始在太陽穴上按了起來,娘咧,頭疼!
這不是他要推脫什麽、抱怨什麽,而是這種事情真的很難把握住一個度,因為間涉及到了人心。
人心這東西,曆來是最難把控的。
雖然目前來說高麗這些底層百姓也好、軍士也罷,似乎都挺認命,對大唐的統治也挺支持的。
可之前也說了,人心這東西,最是琢磨不透了。
張諾可不能保證,單單這段時間的一些好處和恩德,就能讓那些人真的成為替大唐效死命的忠誠之士。
這個想法都不現實。
所以,一旦真的要調集高麗投降軍士上戰場,那麽勢必要配備相應的大唐軍士擔任指揮,同時還得配備數量龐大的大唐軍士來承擔看守職責。
就這,還不能說完全保險呢。
可是,如今這情況,想不這麽幹也不行了啊,百濟和新羅缺人的事兒已經迫在眉睫了,除了從高麗調人以外,沒有任何辦法。
想到這裏,張諾直接衝著馬周說道,m.
“馬周,你覺著如果從高麗調軍的話,高麗人和咱們大唐軍隊各需要多少才合適?”
馬周也是個心思機敏的,一聽就知道張諾問的意思,稍微想了下才認真的迴答道,
“殿下,下官認為四開比較好,成高麗軍四成唐軍基本上就能保證軍伍的穩定了。”
“人數的話,最好直接調動十五萬人,這樣一來哪怕新羅百濟全部拿下都不擔心人手問題了!”
“而且,最好選擇有家有室的,這樣一來他們也有所牽掛,同時可以讓他們的家裏人也去工廠做工,殿下這邊反正到處都缺人手,應該可以安排!”
“如此一來,先給安家費,再有家人親情羈絆,同時身邊還有唐軍陪同,想來謀反的幾率應該降低很多了!”
說到這裏馬周稍稍猶豫了一下,然後才繼續說道,
“嗯,最好還給他們來個連坐吧,隻要一人打算謀反全隊連同家屬都連坐,舉報的話獎勵!”
“而且這次咱們調出去咱們多人,那就幹脆從關內移民一批過來吧,最好是退役府兵,來這邊以後一部分能平日裏上街巡視,其他的也能穩定當地局勢!”
張諾聽完以後整個人都懵了,臥槽,這幫子混朝堂的是不是整個人剖開都是黑的啊?
這尼瑪原本就是讓他幫忙想想派多少人去合適,怎麽分配的問題,結果這一條條一樁樁的,簡直就是把那幫子高麗人從頭到腳給算計得清清楚楚啊。
仔細一想的話,事前給安家費是利益誘惑,讓這幫人知道跟著大唐幹有錢掙,之後的唐軍、高麗混編是讓他們別放飛自己,然後還有連坐製度、獎勵製度,這簡直就是算計得明明白白。
更別說前腳把高麗的壯勞調走一大批,轉頭就從關內調人過來,這就是傳統的摻沙子手段了。
不過張諾雖然吐槽自家長史心都是黑的,但其實也就是吐槽一下而已。
畢竟人都這樣嘛,自家手底下員工對付別人心黑一點有什麽不好的?反正都是個給自己打工!
百濟和新羅增兵以及從大唐移民的事情就這麽定下來了,馬周起草了相關書,給張諾過目以後用印準備下發,同時還得給關內寫奏報。
畢竟從關內移民的話,也不是一個小事情啊。
就在張諾拉著馬周埋頭苦幹的時候,大唐周邊的這些小國們因為距離的原因,到了現在終於接二連三的知道了高麗被滅的消息了。
不過,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們第一反應都是不相信!
開玩笑,十來年前大隋家底那麽厚實,百萬大軍征高麗啊,結果還是灰頭土臉的迴來了。
如今這大唐怕是打了雞血吧,怎麽這二十萬人就把高麗給滅了呢?
最讓他們感到恐懼的是,這次大唐不是跟以前的大隋一樣,想著打服了就好了,這次是徹底滅國啊,高麗這個國號都不在了,如今隻是叫做遼東道和平壤道而已!
這消息一傳來,幾乎所有大唐周邊的小國都開始頭皮發麻。
作為原明的老鄰居,他們不是沒見識過原明鼎盛的時候。
可哪怕最鼎盛的時候,原明其實也不是什麽侵略性很強的明,隻要老老實實的稱臣服軟就不會有問題。
真正跟原明一直打得有來有迴的,都是遊牧民族那邊而已。
可如今的大唐,國力鼎盛不鼎盛的,他們暫時還不知道,反正應該還沒到大隋那時候的規模。
畢竟大隋年間光人口就是此時的三倍以上,這年頭,人多國力就強。
可那樣子的大隋都沒能把高麗給怎樣,大唐二十萬人卻把高麗給徹底打沒了,這誰不怕啊。
如果大唐還是跟以前的兩晉、大隋一樣隻是要點朝貢什麽的多好啊,可如今的大唐這明顯不對啊。
沒人願意做亡國奴,哪怕是小國也是這樣。
但凡能做到一國之主的,基本上都不是什麽傻子,哪怕自己是傻子,旁邊也會有聰明人在的。
所以,幾乎得到消息並確定以後的第一時間,這些人就開始互相聯絡了起來。
單靠一個國家是絕對沒辦法跟大唐對抗的,這點這些小國個個都清楚,因為他們都清楚,看似高麗也是個小國。
可實際上不說大唐了,單單高麗的國力就比他們這些國家要強得多得多。
連高麗都這麽輕輕鬆鬆的被大唐滅了,那大唐轉過頭來會不會順手把他們也給滅了?
所以,與其在這兒等死,還不如大家聯合起來施壓或者想想辦法,更有甚者幹脆先一步下手都行啊。
而在這些小國眼,如果真的要跟大唐對抗的話,有兩個勢力是絕對不能放過的,一個是吐蕃還有一個就是突厥。
這兩個勢力一個憑借地利雄踞高原,一個憑借強大的騎兵虎視眈眈,沒有這兩個大佬出頭的話,他們這些小國是絕對不敢吱聲的,所以,他們目前最要緊的就是聯係這兩個國家。
這不是他要推脫什麽、抱怨什麽,而是這種事情真的很難把握住一個度,因為間涉及到了人心。
人心這東西,曆來是最難把控的。
雖然目前來說高麗這些底層百姓也好、軍士也罷,似乎都挺認命,對大唐的統治也挺支持的。
可之前也說了,人心這東西,最是琢磨不透了。
張諾可不能保證,單單這段時間的一些好處和恩德,就能讓那些人真的成為替大唐效死命的忠誠之士。
這個想法都不現實。
所以,一旦真的要調集高麗投降軍士上戰場,那麽勢必要配備相應的大唐軍士擔任指揮,同時還得配備數量龐大的大唐軍士來承擔看守職責。
就這,還不能說完全保險呢。
可是,如今這情況,想不這麽幹也不行了啊,百濟和新羅缺人的事兒已經迫在眉睫了,除了從高麗調人以外,沒有任何辦法。
想到這裏,張諾直接衝著馬周說道,m.
“馬周,你覺著如果從高麗調軍的話,高麗人和咱們大唐軍隊各需要多少才合適?”
馬周也是個心思機敏的,一聽就知道張諾問的意思,稍微想了下才認真的迴答道,
“殿下,下官認為四開比較好,成高麗軍四成唐軍基本上就能保證軍伍的穩定了。”
“人數的話,最好直接調動十五萬人,這樣一來哪怕新羅百濟全部拿下都不擔心人手問題了!”
“而且,最好選擇有家有室的,這樣一來他們也有所牽掛,同時可以讓他們的家裏人也去工廠做工,殿下這邊反正到處都缺人手,應該可以安排!”
“如此一來,先給安家費,再有家人親情羈絆,同時身邊還有唐軍陪同,想來謀反的幾率應該降低很多了!”
說到這裏馬周稍稍猶豫了一下,然後才繼續說道,
“嗯,最好還給他們來個連坐吧,隻要一人打算謀反全隊連同家屬都連坐,舉報的話獎勵!”
“而且這次咱們調出去咱們多人,那就幹脆從關內移民一批過來吧,最好是退役府兵,來這邊以後一部分能平日裏上街巡視,其他的也能穩定當地局勢!”
張諾聽完以後整個人都懵了,臥槽,這幫子混朝堂的是不是整個人剖開都是黑的啊?
這尼瑪原本就是讓他幫忙想想派多少人去合適,怎麽分配的問題,結果這一條條一樁樁的,簡直就是把那幫子高麗人從頭到腳給算計得清清楚楚啊。
仔細一想的話,事前給安家費是利益誘惑,讓這幫人知道跟著大唐幹有錢掙,之後的唐軍、高麗混編是讓他們別放飛自己,然後還有連坐製度、獎勵製度,這簡直就是算計得明明白白。
更別說前腳把高麗的壯勞調走一大批,轉頭就從關內調人過來,這就是傳統的摻沙子手段了。
不過張諾雖然吐槽自家長史心都是黑的,但其實也就是吐槽一下而已。
畢竟人都這樣嘛,自家手底下員工對付別人心黑一點有什麽不好的?反正都是個給自己打工!
百濟和新羅增兵以及從大唐移民的事情就這麽定下來了,馬周起草了相關書,給張諾過目以後用印準備下發,同時還得給關內寫奏報。
畢竟從關內移民的話,也不是一個小事情啊。
就在張諾拉著馬周埋頭苦幹的時候,大唐周邊的這些小國們因為距離的原因,到了現在終於接二連三的知道了高麗被滅的消息了。
不過,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們第一反應都是不相信!
開玩笑,十來年前大隋家底那麽厚實,百萬大軍征高麗啊,結果還是灰頭土臉的迴來了。
如今這大唐怕是打了雞血吧,怎麽這二十萬人就把高麗給滅了呢?
最讓他們感到恐懼的是,這次大唐不是跟以前的大隋一樣,想著打服了就好了,這次是徹底滅國啊,高麗這個國號都不在了,如今隻是叫做遼東道和平壤道而已!
這消息一傳來,幾乎所有大唐周邊的小國都開始頭皮發麻。
作為原明的老鄰居,他們不是沒見識過原明鼎盛的時候。
可哪怕最鼎盛的時候,原明其實也不是什麽侵略性很強的明,隻要老老實實的稱臣服軟就不會有問題。
真正跟原明一直打得有來有迴的,都是遊牧民族那邊而已。
可如今的大唐,國力鼎盛不鼎盛的,他們暫時還不知道,反正應該還沒到大隋那時候的規模。
畢竟大隋年間光人口就是此時的三倍以上,這年頭,人多國力就強。
可那樣子的大隋都沒能把高麗給怎樣,大唐二十萬人卻把高麗給徹底打沒了,這誰不怕啊。
如果大唐還是跟以前的兩晉、大隋一樣隻是要點朝貢什麽的多好啊,可如今的大唐這明顯不對啊。
沒人願意做亡國奴,哪怕是小國也是這樣。
但凡能做到一國之主的,基本上都不是什麽傻子,哪怕自己是傻子,旁邊也會有聰明人在的。
所以,幾乎得到消息並確定以後的第一時間,這些人就開始互相聯絡了起來。
單靠一個國家是絕對沒辦法跟大唐對抗的,這點這些小國個個都清楚,因為他們都清楚,看似高麗也是個小國。
可實際上不說大唐了,單單高麗的國力就比他們這些國家要強得多得多。
連高麗都這麽輕輕鬆鬆的被大唐滅了,那大唐轉過頭來會不會順手把他們也給滅了?
所以,與其在這兒等死,還不如大家聯合起來施壓或者想想辦法,更有甚者幹脆先一步下手都行啊。
而在這些小國眼,如果真的要跟大唐對抗的話,有兩個勢力是絕對不能放過的,一個是吐蕃還有一個就是突厥。
這兩個勢力一個憑借地利雄踞高原,一個憑借強大的騎兵虎視眈眈,沒有這兩個大佬出頭的話,他們這些小國是絕對不敢吱聲的,所以,他們目前最要緊的就是聯係這兩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