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淵蓋蘇迷茫是正常的,一般人誰能想到大唐能出張諾這麽個掛逼啊。
要是沒有他的話,哪怕有人提出了這個所謂的“高麗模式”,首先不說別的,他怎麽得到李世民的信任?
要知道這可不是開玩笑啊,二十來萬百戰老兵啊,不說攻占長安了,至少可以做到占據一大片地域割據稱王了吧。
這對於皇權以及朝廷來說都是個大大的威脅啊。
也就是張諾這種知根知底,況且對朝堂沒有半點興趣,還有親情、友情、家室等多重羈絆的,李世民才敢這麽放出來。
換個人試試?
李世民再大度,估計都會一錘子錘死那個野心家。
其次,就算真有這麽個幸運兒出現了,得到了李世民無上的信任,可火炮呢?
沒有這東西,高麗之戰就真的隻能拿人命去堆了,那多少是夠啊?
要知道大隋的時候,那最多的時候可是百萬大軍征高麗啊,雖然還有其他原因在,單單看那陣亡比例就知道高麗這硬骨頭有多麽難啃了。
畢竟在這個時代,守城的優勢實在是太大了。m.
那麽,沒有火炮,就隻能玩命咯,而沒有張諾,還一個大的毛病,那就是運輸了。
要知道張諾這個掛逼,不說武藝之類的,光他那恐怖存量的係統倉庫,就幫了多少忙了?
反正程咬金等人無聊的時候算了下,至少三十萬民夫被張諾一人省下來了,而且還沒計算這三十萬民夫自身的消耗。
畢竟這三十萬人,雖然不是衝鋒陷陣的軍士,但本身也要吃飯的啊。
這也就是為什麽高麗項目現在能掙錢的原因了,哪怕那些股東們砸鍋賣鐵的往裏投錢,他們也覺著便宜。
間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跟以前他們經曆的比起來,這實在是太便宜了!
以前什麽概念,十石糧食運到高麗,能剩下兩石就非常不錯了,其他的都在路上人吃馬嚼給弄完了。
可現在呢,所有的消耗都是軍士在消耗,根本不存在征調民夫的費用以及民夫的消耗,這無形之可就省下一大筆錢了。
畢竟大唐目前的市場就那麽大,忽然多出來幾十萬的糧食缺口,然後少了幾十萬壯勞力,那裏裏外外糧價不漲上天才怪。
可偏偏張諾這麽一個掛逼、怪胎出現了!
火炮弄出來了,攻城略地成了如同小孩子過家家一般的小事。
糧食直接打包帶走,都不用其他人運輸自己一個人搞定。
在遼東缺糧了,根本不用從關內征調,張諾這個早已充值得盆滿缽滿的掛逼,直接現場購買扔庫房,想怎麽吃就怎麽吃。
再加上一直儲藏在他係統倉庫裏的蔬菜、肉類,好嘛,這隻前所未有的秦王私軍出現了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盛景,那就是出來打仗的時候居然還能長胖了。
還不是一兩個長胖了,是絕大多數人都長胖了!
這尼瑪能信?
可這偏偏就是現實!
所以,這樣的局麵,除了大唐自己人以外,誰能相信?
甚至連普通軍士都根本不知道那些好吃的糧食、蔬菜、禽肉是從哪裏運來的,反正喊開飯了就去吃就是了。
都是混跡軍伍的老油條了,知道在軍胡亂打聽軍務,那是真的一不小心就會被當做探子給弄死的啊。
有那麽多好吃的還堵不住嘴?
於是,大家都形成了默契,吃好喝好睡好,然後上陣殺敵就是了,不該問的一律不問,哪怕偶爾有幾個好奇心旺盛的想打聽一下,也有同鄉或者同隊的冒出來直接一通捶,打醒了以後再帶迴去好好教育。
因此,連大唐軍士自己都不知道這裏麵的秘密,淵蓋蘇這麽個外人除了能看到一點表麵上的東西,其他的,他知道個屁!
他更無法想象的是,大唐根本不是他想象當的那種朝堂淒淒慘慘的等候著前線的消息,期望秦王殿下早日得勝還朝之類的情緒。
現在的大唐朝堂,可謂是請戰情緒一路高漲,如今張諾的風頭是絕對的高!
不少投了錢在高麗項目裏麵的大臣都在興致勃勃的建議李世民給張諾寫信了,反正都要把高麗滅了的,幹脆把百濟、新羅也給滅了吧。
沒錯,整個大唐目前的想法就是,反正項目已經投錢了,開始了,進展非常不錯,同時收益也非常好,那還說啥啊,繼續幹啊!
高麗滅了不是還有百濟嘛,百濟後麵不是還有新羅嘛,一路滅過去唄。
反正都是幹活,新羅、百濟的奴隸也不會比高麗的差到哪裏去吧。
所以,這幫子最近掙錢掙得眼珠子都紅了的股東們,早已饑渴難耐的看上新羅、百濟了。
可想而知,這時候高麗想要投降,隻是簡簡單單的什麽割地賠款就想要大唐這幫子人放過,怕是想瞎了心。
連新羅、百濟都不想放過了,你高麗都是咱碗裏的菜了,還想跑?還想談條件?
至於說突厥,嗬嗬,根本不用這位使節操心了。
那幫子想打仗想軍功想得嗷嗷叫的將軍們,就指望著這會兒突厥能發兵打過來呢,正好目前大唐國力旺盛,不揍突厥幾頓都不解氣的那種。
更別說好些個入股了的將軍,閑的沒事兒的時候,已經開始給張諾出謀劃策將來怎麽順路把突厥給打了。
沒錯,這幫子殺才不僅僅是惦記著新羅、百濟了,他們認為突厥也遲早是案板上的菜,所以提前謀劃一下絕對不為過。
想想吧,大唐國內的請戰、出戰情緒已經高漲到這種程度了,這位高麗使節還想著靠各地賠款這種小手段來拖延時間,耽誤包括大唐皇帝陛下在內的大唐所有勳貴股東掙錢?
嗬嗬,怕是瞎了心哦!
以上,就是淵蓋蘇弄不明白大唐為什麽會拒絕他提議的真正原因,是真的談都懶得談。
因為他們很清楚,再怎麽談,也不會談出高麗滅國這種條件來,那與其浪費口舌還不如直接開幹呢。
淵蓋蘇雖然不知道大唐的底氣在哪裏,但是他知道,自己這一趟議和之旅,徹底失敗了。
要是沒有他的話,哪怕有人提出了這個所謂的“高麗模式”,首先不說別的,他怎麽得到李世民的信任?
要知道這可不是開玩笑啊,二十來萬百戰老兵啊,不說攻占長安了,至少可以做到占據一大片地域割據稱王了吧。
這對於皇權以及朝廷來說都是個大大的威脅啊。
也就是張諾這種知根知底,況且對朝堂沒有半點興趣,還有親情、友情、家室等多重羈絆的,李世民才敢這麽放出來。
換個人試試?
李世民再大度,估計都會一錘子錘死那個野心家。
其次,就算真有這麽個幸運兒出現了,得到了李世民無上的信任,可火炮呢?
沒有這東西,高麗之戰就真的隻能拿人命去堆了,那多少是夠啊?
要知道大隋的時候,那最多的時候可是百萬大軍征高麗啊,雖然還有其他原因在,單單看那陣亡比例就知道高麗這硬骨頭有多麽難啃了。
畢竟在這個時代,守城的優勢實在是太大了。m.
那麽,沒有火炮,就隻能玩命咯,而沒有張諾,還一個大的毛病,那就是運輸了。
要知道張諾這個掛逼,不說武藝之類的,光他那恐怖存量的係統倉庫,就幫了多少忙了?
反正程咬金等人無聊的時候算了下,至少三十萬民夫被張諾一人省下來了,而且還沒計算這三十萬民夫自身的消耗。
畢竟這三十萬人,雖然不是衝鋒陷陣的軍士,但本身也要吃飯的啊。
這也就是為什麽高麗項目現在能掙錢的原因了,哪怕那些股東們砸鍋賣鐵的往裏投錢,他們也覺著便宜。
間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跟以前他們經曆的比起來,這實在是太便宜了!
以前什麽概念,十石糧食運到高麗,能剩下兩石就非常不錯了,其他的都在路上人吃馬嚼給弄完了。
可現在呢,所有的消耗都是軍士在消耗,根本不存在征調民夫的費用以及民夫的消耗,這無形之可就省下一大筆錢了。
畢竟大唐目前的市場就那麽大,忽然多出來幾十萬的糧食缺口,然後少了幾十萬壯勞力,那裏裏外外糧價不漲上天才怪。
可偏偏張諾這麽一個掛逼、怪胎出現了!
火炮弄出來了,攻城略地成了如同小孩子過家家一般的小事。
糧食直接打包帶走,都不用其他人運輸自己一個人搞定。
在遼東缺糧了,根本不用從關內征調,張諾這個早已充值得盆滿缽滿的掛逼,直接現場購買扔庫房,想怎麽吃就怎麽吃。
再加上一直儲藏在他係統倉庫裏的蔬菜、肉類,好嘛,這隻前所未有的秦王私軍出現了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盛景,那就是出來打仗的時候居然還能長胖了。
還不是一兩個長胖了,是絕大多數人都長胖了!
這尼瑪能信?
可這偏偏就是現實!
所以,這樣的局麵,除了大唐自己人以外,誰能相信?
甚至連普通軍士都根本不知道那些好吃的糧食、蔬菜、禽肉是從哪裏運來的,反正喊開飯了就去吃就是了。
都是混跡軍伍的老油條了,知道在軍胡亂打聽軍務,那是真的一不小心就會被當做探子給弄死的啊。
有那麽多好吃的還堵不住嘴?
於是,大家都形成了默契,吃好喝好睡好,然後上陣殺敵就是了,不該問的一律不問,哪怕偶爾有幾個好奇心旺盛的想打聽一下,也有同鄉或者同隊的冒出來直接一通捶,打醒了以後再帶迴去好好教育。
因此,連大唐軍士自己都不知道這裏麵的秘密,淵蓋蘇這麽個外人除了能看到一點表麵上的東西,其他的,他知道個屁!
他更無法想象的是,大唐根本不是他想象當的那種朝堂淒淒慘慘的等候著前線的消息,期望秦王殿下早日得勝還朝之類的情緒。
現在的大唐朝堂,可謂是請戰情緒一路高漲,如今張諾的風頭是絕對的高!
不少投了錢在高麗項目裏麵的大臣都在興致勃勃的建議李世民給張諾寫信了,反正都要把高麗滅了的,幹脆把百濟、新羅也給滅了吧。
沒錯,整個大唐目前的想法就是,反正項目已經投錢了,開始了,進展非常不錯,同時收益也非常好,那還說啥啊,繼續幹啊!
高麗滅了不是還有百濟嘛,百濟後麵不是還有新羅嘛,一路滅過去唄。
反正都是幹活,新羅、百濟的奴隸也不會比高麗的差到哪裏去吧。
所以,這幫子最近掙錢掙得眼珠子都紅了的股東們,早已饑渴難耐的看上新羅、百濟了。
可想而知,這時候高麗想要投降,隻是簡簡單單的什麽割地賠款就想要大唐這幫子人放過,怕是想瞎了心。
連新羅、百濟都不想放過了,你高麗都是咱碗裏的菜了,還想跑?還想談條件?
至於說突厥,嗬嗬,根本不用這位使節操心了。
那幫子想打仗想軍功想得嗷嗷叫的將軍們,就指望著這會兒突厥能發兵打過來呢,正好目前大唐國力旺盛,不揍突厥幾頓都不解氣的那種。
更別說好些個入股了的將軍,閑的沒事兒的時候,已經開始給張諾出謀劃策將來怎麽順路把突厥給打了。
沒錯,這幫子殺才不僅僅是惦記著新羅、百濟了,他們認為突厥也遲早是案板上的菜,所以提前謀劃一下絕對不為過。
想想吧,大唐國內的請戰、出戰情緒已經高漲到這種程度了,這位高麗使節還想著靠各地賠款這種小手段來拖延時間,耽誤包括大唐皇帝陛下在內的大唐所有勳貴股東掙錢?
嗬嗬,怕是瞎了心哦!
以上,就是淵蓋蘇弄不明白大唐為什麽會拒絕他提議的真正原因,是真的談都懶得談。
因為他們很清楚,再怎麽談,也不會談出高麗滅國這種條件來,那與其浪費口舌還不如直接開幹呢。
淵蓋蘇雖然不知道大唐的底氣在哪裏,但是他知道,自己這一趟議和之旅,徹底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