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一聽到張諾說的話,第一反應就是工部要倒大黴了!
他可比其他人更清楚,這位小張掌櫃在陛下心的分量,他不是不知道工部底層官吏對於工匠們的壓榨和迫害,這種事情哪裏都有,但關鍵是不能上來就是一劑猛藥,工部會產生動蕩的。
可還沒等他開口,李世民就輕輕地擺了擺手,阻止了他的發言,轉身李世民又舔著臉湊到了張諾身邊。
“賢弟,那你覺著工部應該怎麽弄呢?為兄就指望著從你這兒多聽些法子,到時候去陛下麵前露露臉了!”
長孫無忌聞言頓時一巴掌拍在了自己臉上,媽耶,眼前這個一臉諂媚的家夥,居然就是他們平日裏天天朝拜的陛下?那個打下了大唐江山,玄武門勇奪帝位的皇帝?
長孫無忌得承認,他這會兒心態有點崩,而且不是崩了一點點,是徹底崩了的那種。
他能理解陛下想從小張掌櫃那裏得到一些錦囊妙計,但是,沒必要這麽低聲下氣吧,這君王的臉麵還要不要了?
陛下難道不知道有個詞叫主辱臣死嘛?
張諾倒是沒想到那麽多,在他看來,這無非是朋友之間的玩笑話而已,老李都開口了,明擺著要拿著他的主意去換前程,那就換唄。
在張諾看來,他的功勞已經夠夠的了,今年有三大仙糧,再加上馬鐵鐵、馬鐙以及將來還要出現的其他的功勞,按照電視劇裏麵的套路來看,他都有點功高震主的嫌疑了,那幫老李出出主意又怎麽了。
說不定將來老李憑借著功勞當了大官倆人還能互相照應一下呢。一秒記住
所以,張諾直接拍了拍老李的肩膀說道,
“這種事情,隻能靠兩個方麵同時發力才行,一個就是各取所需,工部的官員相對於錢財來說,更喜歡升職,那就給他們一個政策,誰管理的工匠出的創造發明多,誰就考評更優不就行了?”
“而對於工匠來說,他們根本沒存在升職這種事情,那就直接給他們最想要的,抬籍、授田、發錢都行,這些東西才是他們最看重的!”
李世民聽完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琢磨了一下以後認真的問道,
“這樣一來,二者倒是各取所需了,官員倒是不用擔心,隻要立下功勞自然能拿到他們想要的功勳,可工匠呢?如何保障不會被官員們侵占?”
張諾笑了笑,順著話頭繼續說道,
“那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了,靠製度啊,隻要把製度盡量頂得周密一點,互相鉗製的話,其實官員和工匠是可以共存的!”
“比方說我舉個例子,工部官員每年考核的時候,可以加上一項,那就是他負責的工匠滿意度,要是滿意度低於一定層次,那就證明這名官員有問題!”
“然後,有了鉗製工部官員的製度,就必須有鉗製工匠的,不然他們就會反過來壓在官員頭頂,那麽是否可以考慮每年工匠同樣要考核,沒有創造發明,那完成的工作量足夠也行,至少要證明這些人在努力幹活!”
“這樣一來,雙方都互相鉗製,平日裏的相處就簡單多了,哪怕有些特殊願意沒法判定,在給吏部一個考核仲裁權不就行了!”
“如果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不能讓工部尚書來判斷,而是要直接從吏部抽調人員調查、仲裁,這樣三位一體才能盡可能保證公正!”
“這樣的製度隻要堅持施行下去,獎懲到位、監督得力,情況肯定大大的改善!”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都聽楞了,原來這製度還能這麽製定?
在他們原本的想法當,律法、製度那就是要嚴苛執行,靠駭人的處罰殺雞儆猴來樹立權威性。
可張諾這裏完全不一樣,這是從人性入手,我給你你想要的,但是你要想拿到你想要的,你就得按著我的路子走。
同時,還不能讓你走得太順,雙方得扶著走,官員沒有工匠的支持,連每年的考核都過不了,而工匠沒有官員的支持他們也得受罰,這樣就隻能互相扶持了。
甚至連出現了問題的仲裁問題都想好了,不用去大理寺,直接吏部來解決,吏部作為官員考核單位,顯然也是有這個經驗和資格的。
同時第三方的介入也保障了製度的公平性。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越是體會,就越是覺著這樣的製度簡直就是最適合的,隻要再迴去完善一下獎懲細節,完全可以直接用了。
甚至這種法子改一改完全可以拿到其他部門來用,無非就是兩個層級在對抗求發展嘛,直接給你綁到一起,隻能共同發展,你想不往前走不行。
這裏麵長孫無忌感觸最深,因為他就是吏部尚書啊,暫時還沒卸任呢,這種能彰顯吏部能力和權柄的事情,他自然是最樂意幹的。
到時候誰不給吏部麵子?
同時,這種主要適用於官員的管理辦法,他也在慢慢的迴味,看能不能用到其他部門去,畢竟每年吏部都得對官員進行考核,總得有點考核內容吧。
地方主官還好,各種指標非常具體,錢糧啊、民意啊、賦稅啊、農業水利啊,各種東西都能直觀的體現出來。
可朝堂部官員就不怎麽好考核了,都是聽上官的吩咐辦事,你怎麽給他具體考核?以前的辦法是上官直接給評價,但現在嘛,是不是可以考慮引入其他評價體係?
長孫無忌這會兒心裏跟著了火似的,恨不得立馬迴到吏部開始著手製定今年的考核方案。
張諾要是知道他隨口說的建議其實是被皇帝和吏部尚書聽見了,他估計得想死,這東西,其實就是後世kpi考核裏麵最平常的幾個點而已。
這要是把後世的kpi製度全給你弄來,那幫子平日裏散漫慣了的官員們能被那些指標給活活折騰死。
要知道後世的員工考核體係最多的可是有幾十項的,不折騰死一批人都不算完!
不過,這會兒張諾可沒時間琢磨這個了,他事兒多著呢!
他可比其他人更清楚,這位小張掌櫃在陛下心的分量,他不是不知道工部底層官吏對於工匠們的壓榨和迫害,這種事情哪裏都有,但關鍵是不能上來就是一劑猛藥,工部會產生動蕩的。
可還沒等他開口,李世民就輕輕地擺了擺手,阻止了他的發言,轉身李世民又舔著臉湊到了張諾身邊。
“賢弟,那你覺著工部應該怎麽弄呢?為兄就指望著從你這兒多聽些法子,到時候去陛下麵前露露臉了!”
長孫無忌聞言頓時一巴掌拍在了自己臉上,媽耶,眼前這個一臉諂媚的家夥,居然就是他們平日裏天天朝拜的陛下?那個打下了大唐江山,玄武門勇奪帝位的皇帝?
長孫無忌得承認,他這會兒心態有點崩,而且不是崩了一點點,是徹底崩了的那種。
他能理解陛下想從小張掌櫃那裏得到一些錦囊妙計,但是,沒必要這麽低聲下氣吧,這君王的臉麵還要不要了?
陛下難道不知道有個詞叫主辱臣死嘛?
張諾倒是沒想到那麽多,在他看來,這無非是朋友之間的玩笑話而已,老李都開口了,明擺著要拿著他的主意去換前程,那就換唄。
在張諾看來,他的功勞已經夠夠的了,今年有三大仙糧,再加上馬鐵鐵、馬鐙以及將來還要出現的其他的功勞,按照電視劇裏麵的套路來看,他都有點功高震主的嫌疑了,那幫老李出出主意又怎麽了。
說不定將來老李憑借著功勞當了大官倆人還能互相照應一下呢。一秒記住
所以,張諾直接拍了拍老李的肩膀說道,
“這種事情,隻能靠兩個方麵同時發力才行,一個就是各取所需,工部的官員相對於錢財來說,更喜歡升職,那就給他們一個政策,誰管理的工匠出的創造發明多,誰就考評更優不就行了?”
“而對於工匠來說,他們根本沒存在升職這種事情,那就直接給他們最想要的,抬籍、授田、發錢都行,這些東西才是他們最看重的!”
李世民聽完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琢磨了一下以後認真的問道,
“這樣一來,二者倒是各取所需了,官員倒是不用擔心,隻要立下功勞自然能拿到他們想要的功勳,可工匠呢?如何保障不會被官員們侵占?”
張諾笑了笑,順著話頭繼續說道,
“那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了,靠製度啊,隻要把製度盡量頂得周密一點,互相鉗製的話,其實官員和工匠是可以共存的!”
“比方說我舉個例子,工部官員每年考核的時候,可以加上一項,那就是他負責的工匠滿意度,要是滿意度低於一定層次,那就證明這名官員有問題!”
“然後,有了鉗製工部官員的製度,就必須有鉗製工匠的,不然他們就會反過來壓在官員頭頂,那麽是否可以考慮每年工匠同樣要考核,沒有創造發明,那完成的工作量足夠也行,至少要證明這些人在努力幹活!”
“這樣一來,雙方都互相鉗製,平日裏的相處就簡單多了,哪怕有些特殊願意沒法判定,在給吏部一個考核仲裁權不就行了!”
“如果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不能讓工部尚書來判斷,而是要直接從吏部抽調人員調查、仲裁,這樣三位一體才能盡可能保證公正!”
“這樣的製度隻要堅持施行下去,獎懲到位、監督得力,情況肯定大大的改善!”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都聽楞了,原來這製度還能這麽製定?
在他們原本的想法當,律法、製度那就是要嚴苛執行,靠駭人的處罰殺雞儆猴來樹立權威性。
可張諾這裏完全不一樣,這是從人性入手,我給你你想要的,但是你要想拿到你想要的,你就得按著我的路子走。
同時,還不能讓你走得太順,雙方得扶著走,官員沒有工匠的支持,連每年的考核都過不了,而工匠沒有官員的支持他們也得受罰,這樣就隻能互相扶持了。
甚至連出現了問題的仲裁問題都想好了,不用去大理寺,直接吏部來解決,吏部作為官員考核單位,顯然也是有這個經驗和資格的。
同時第三方的介入也保障了製度的公平性。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越是體會,就越是覺著這樣的製度簡直就是最適合的,隻要再迴去完善一下獎懲細節,完全可以直接用了。
甚至這種法子改一改完全可以拿到其他部門來用,無非就是兩個層級在對抗求發展嘛,直接給你綁到一起,隻能共同發展,你想不往前走不行。
這裏麵長孫無忌感觸最深,因為他就是吏部尚書啊,暫時還沒卸任呢,這種能彰顯吏部能力和權柄的事情,他自然是最樂意幹的。
到時候誰不給吏部麵子?
同時,這種主要適用於官員的管理辦法,他也在慢慢的迴味,看能不能用到其他部門去,畢竟每年吏部都得對官員進行考核,總得有點考核內容吧。
地方主官還好,各種指標非常具體,錢糧啊、民意啊、賦稅啊、農業水利啊,各種東西都能直觀的體現出來。
可朝堂部官員就不怎麽好考核了,都是聽上官的吩咐辦事,你怎麽給他具體考核?以前的辦法是上官直接給評價,但現在嘛,是不是可以考慮引入其他評價體係?
長孫無忌這會兒心裏跟著了火似的,恨不得立馬迴到吏部開始著手製定今年的考核方案。
張諾要是知道他隨口說的建議其實是被皇帝和吏部尚書聽見了,他估計得想死,這東西,其實就是後世kpi考核裏麵最平常的幾個點而已。
這要是把後世的kpi製度全給你弄來,那幫子平日裏散漫慣了的官員們能被那些指標給活活折騰死。
要知道後世的員工考核體係最多的可是有幾十項的,不折騰死一批人都不算完!
不過,這會兒張諾可沒時間琢磨這個了,他事兒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