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其實很難得能碰上這麽一個冷靜的人,能跟他聊聊張諾的事情,以及對著這個人的一些想法。
在李世民身邊,縱然長孫無忌、杜如晦都是不出世的大才,但真要說到謀劃,還得是房玄齡排第一。
“房謀杜斷”可不僅僅是美名,那是真正靠著一件件大事打出來的名號。
李世民今天也是難得碰上這麽個機會,所以他很想跟房玄齡好好聊聊張諾這個人,也順帶著讓房玄齡出出主意,看間是否有什麽遺漏。
“房卿,朕雖然在爾等的幫助下榮登大寶,但這個萬人敬仰的位子,不是那麽好坐的。朕不想成個昏君,更不想父皇開創的基業在朕手沒落!”
“秦二世而亡,大唐則要千秋萬代!但朕心有餘而力不足啊,錢糧不足、國庫不豐、群狼環伺、虎視眈眈,朕一想到如今大唐的局麵就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朕原本的打算是花上十年、二十年,慢慢的熬、慢慢的等,一步步的來,富民、強軍、等力量積蓄夠了,再一拳打出去!”
“可朕的這個義弟橫空出世,讓朕看到了希望,朕或許不需要那麽些年,就能看到大唐的旗幟插滿九州,大唐的軍隊橫行四海的盛景了!”
房玄齡雖然被李世民所描繪的場景說得有點熱血沸騰的意思,但終究還是冷靜的分析到,
“要做到陛下所說的這一切,單單那三種仙糧還不夠,突厥年年扣邊,高麗蠢蠢欲動,甚至其他一些小國如今都已心思各異,大唐不能一直等待!”
“尤其是仙糧大範圍種植的時候,消息肯定會流傳出去,屆時周邊小國肯定會更加瘋狂,時不我待啊!”一秒記住
李世民頗為感慨的點了點頭,如今的局麵就是這樣,本身周圍的小國就一方麵擔心大唐攻擊他們,天天提心吊膽厲兵秣馬的,但另一個方麵哪位國主不渴望開疆拓土,一展雄風?
隻要大唐流露出一絲軟弱的味道,這群餓狼立馬就會撲上來狠狠地咬上一塊肉。
如今大唐即將擁有仙糧的消息,還隻是在頂層的這幾個大臣之小範圍流傳,可隻要明年一秋收,立馬就得現原形。
那周邊小國看到這樣的神物,會不會擔心?
畢竟,這年頭不管哪個國家都知道,隻要倉裏有糧了,那就不慌了!
所以,這三種仙糧,既是張諾帶來的上天的恩賜,同時也是大唐潛在的危機啊,就看明年如何應對了!
房玄齡對於李世民這位雄主,還是很滿意的,有手段、有胸襟、有誌向、能實幹,隻要好好輔助,說不定就能青史留名。
所以,他也毫不猶豫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既然這小張掌櫃有這樣的能力,那就不能讓他閑著,他不是能力強嘛,那陛下可以找他多合夥做幾個買賣嘛!”
李世民一愣,看著房玄齡眨巴眨巴眼睛半天沒反應過來,幾個意思?這身邊的大臣不是都有點反感自己往內帑裏麵撈錢嘛,這房卿怎麽還攛掇自己做買賣了?
房玄齡見李世民沒弄明白,趕忙解釋道,
“陛下,這小張掌櫃手裏,不知道還有多少神鬼莫測、驚為天人的手藝,如果等著他自己拿出來,還不知道何年何月呢,可如果陛下與其合夥做買賣呢?”
“此事好處有三,第一,咱可以找大唐最需要的東西與其合作,臣經剛才陛下的描述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這小張掌櫃不管做什麽買賣,都能把東西弄得產量提升成本下降,無論是現有的酒、書還是跟陛下即將合作的鹽,都是如此!”
“其次,與陛下合作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這等人才被其他勢力發現,也不用擔心小官小吏的刁難,安心辦事就好,況且有陛下在裏麵,礦產、工匠、土地、書,這些閑雜小事都不用小張掌櫃操心了!”
“最後,陛下與小張掌櫃繼續合作的話,哪怕錢進了內帑,那隻要將來國朝有難,陛下還是會慷慨解囊。所以,這錢到底是陛下掙還是國庫掙了,其實都無所謂的!”
李世民被房玄齡一番話說得臉上跟開了染坊似的,一陣青一陣白的,這尼瑪就是赤裸裸的說你丫就是給朝廷國庫打工的!
然後還表麵上委婉,但是意思卻非常明確的告訴他,趕緊去給小張掌櫃打打下手,把小張掌櫃伺候好了,別讓小張掌櫃為了那些小事煩心了!
這老貨簡直不是人子,太不給朕麵子了,彼其娘之!
雖然李世民也知道,在這恪物一道上,他怕是拍馬都趕不上他的小張老弟,但是,有些事情放在心裏不就行了?這麽說出來,他堂堂大唐皇帝陛下不要麵子的?
這會兒李世民忽然覺著克明和輔機二人專挑房玄齡來坑也不是沒道理,這種人有時候就是嘴欠啊!
不過,到底是皇帝,嘴上再怎麽抱怨,該幹的事情還是得幹的,李世民很認真的看著房玄齡問道,
“那不知房卿覺著朕做點什麽買賣好呢?這又要掙錢,又要能增強國力,可不好選啊!”
房玄齡撫掌一笑,幾乎不用思考的直接答道,
“不用陛下費心,臣已經想好了,如今最需要改變還能掙錢的,莫過於煉鐵了!”
“想那小張掌櫃產業頗大,名下光軍士就有足足一萬,他將來要打出國門,那自然得要兵強馬壯,刀槍、甲胄,哪一個不要鐵?”
“所以,隻需要陛下撥付一處鐵礦,再下一道製作甲胄的聖旨,想來這小張掌櫃自己都會弄好!至於如若產量真的驚人,質量達標還便宜的話,那朝廷收購就是,反正買誰的都是買!”
李世民看著房玄齡那得意的樣子,心裏默默歎了口氣,這房喬被人坑還真不冤枉!
你看著才剛剛知道小張掌櫃的名聲,轉眼之間就想到個辦法坑人了,那以後等小張掌櫃知道了,是不是想著法子得坑迴來?
要知道,他當初可是已經想好了,要讓這一萬人帶著刀槍甲胄過去的,房玄齡這一下可算是下死手了!
在李世民身邊,縱然長孫無忌、杜如晦都是不出世的大才,但真要說到謀劃,還得是房玄齡排第一。
“房謀杜斷”可不僅僅是美名,那是真正靠著一件件大事打出來的名號。
李世民今天也是難得碰上這麽個機會,所以他很想跟房玄齡好好聊聊張諾這個人,也順帶著讓房玄齡出出主意,看間是否有什麽遺漏。
“房卿,朕雖然在爾等的幫助下榮登大寶,但這個萬人敬仰的位子,不是那麽好坐的。朕不想成個昏君,更不想父皇開創的基業在朕手沒落!”
“秦二世而亡,大唐則要千秋萬代!但朕心有餘而力不足啊,錢糧不足、國庫不豐、群狼環伺、虎視眈眈,朕一想到如今大唐的局麵就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朕原本的打算是花上十年、二十年,慢慢的熬、慢慢的等,一步步的來,富民、強軍、等力量積蓄夠了,再一拳打出去!”
“可朕的這個義弟橫空出世,讓朕看到了希望,朕或許不需要那麽些年,就能看到大唐的旗幟插滿九州,大唐的軍隊橫行四海的盛景了!”
房玄齡雖然被李世民所描繪的場景說得有點熱血沸騰的意思,但終究還是冷靜的分析到,
“要做到陛下所說的這一切,單單那三種仙糧還不夠,突厥年年扣邊,高麗蠢蠢欲動,甚至其他一些小國如今都已心思各異,大唐不能一直等待!”
“尤其是仙糧大範圍種植的時候,消息肯定會流傳出去,屆時周邊小國肯定會更加瘋狂,時不我待啊!”一秒記住
李世民頗為感慨的點了點頭,如今的局麵就是這樣,本身周圍的小國就一方麵擔心大唐攻擊他們,天天提心吊膽厲兵秣馬的,但另一個方麵哪位國主不渴望開疆拓土,一展雄風?
隻要大唐流露出一絲軟弱的味道,這群餓狼立馬就會撲上來狠狠地咬上一塊肉。
如今大唐即將擁有仙糧的消息,還隻是在頂層的這幾個大臣之小範圍流傳,可隻要明年一秋收,立馬就得現原形。
那周邊小國看到這樣的神物,會不會擔心?
畢竟,這年頭不管哪個國家都知道,隻要倉裏有糧了,那就不慌了!
所以,這三種仙糧,既是張諾帶來的上天的恩賜,同時也是大唐潛在的危機啊,就看明年如何應對了!
房玄齡對於李世民這位雄主,還是很滿意的,有手段、有胸襟、有誌向、能實幹,隻要好好輔助,說不定就能青史留名。
所以,他也毫不猶豫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既然這小張掌櫃有這樣的能力,那就不能讓他閑著,他不是能力強嘛,那陛下可以找他多合夥做幾個買賣嘛!”
李世民一愣,看著房玄齡眨巴眨巴眼睛半天沒反應過來,幾個意思?這身邊的大臣不是都有點反感自己往內帑裏麵撈錢嘛,這房卿怎麽還攛掇自己做買賣了?
房玄齡見李世民沒弄明白,趕忙解釋道,
“陛下,這小張掌櫃手裏,不知道還有多少神鬼莫測、驚為天人的手藝,如果等著他自己拿出來,還不知道何年何月呢,可如果陛下與其合夥做買賣呢?”
“此事好處有三,第一,咱可以找大唐最需要的東西與其合作,臣經剛才陛下的描述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這小張掌櫃不管做什麽買賣,都能把東西弄得產量提升成本下降,無論是現有的酒、書還是跟陛下即將合作的鹽,都是如此!”
“其次,與陛下合作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這等人才被其他勢力發現,也不用擔心小官小吏的刁難,安心辦事就好,況且有陛下在裏麵,礦產、工匠、土地、書,這些閑雜小事都不用小張掌櫃操心了!”
“最後,陛下與小張掌櫃繼續合作的話,哪怕錢進了內帑,那隻要將來國朝有難,陛下還是會慷慨解囊。所以,這錢到底是陛下掙還是國庫掙了,其實都無所謂的!”
李世民被房玄齡一番話說得臉上跟開了染坊似的,一陣青一陣白的,這尼瑪就是赤裸裸的說你丫就是給朝廷國庫打工的!
然後還表麵上委婉,但是意思卻非常明確的告訴他,趕緊去給小張掌櫃打打下手,把小張掌櫃伺候好了,別讓小張掌櫃為了那些小事煩心了!
這老貨簡直不是人子,太不給朕麵子了,彼其娘之!
雖然李世民也知道,在這恪物一道上,他怕是拍馬都趕不上他的小張老弟,但是,有些事情放在心裏不就行了?這麽說出來,他堂堂大唐皇帝陛下不要麵子的?
這會兒李世民忽然覺著克明和輔機二人專挑房玄齡來坑也不是沒道理,這種人有時候就是嘴欠啊!
不過,到底是皇帝,嘴上再怎麽抱怨,該幹的事情還是得幹的,李世民很認真的看著房玄齡問道,
“那不知房卿覺著朕做點什麽買賣好呢?這又要掙錢,又要能增強國力,可不好選啊!”
房玄齡撫掌一笑,幾乎不用思考的直接答道,
“不用陛下費心,臣已經想好了,如今最需要改變還能掙錢的,莫過於煉鐵了!”
“想那小張掌櫃產業頗大,名下光軍士就有足足一萬,他將來要打出國門,那自然得要兵強馬壯,刀槍、甲胄,哪一個不要鐵?”
“所以,隻需要陛下撥付一處鐵礦,再下一道製作甲胄的聖旨,想來這小張掌櫃自己都會弄好!至於如若產量真的驚人,質量達標還便宜的話,那朝廷收購就是,反正買誰的都是買!”
李世民看著房玄齡那得意的樣子,心裏默默歎了口氣,這房喬被人坑還真不冤枉!
你看著才剛剛知道小張掌櫃的名聲,轉眼之間就想到個辦法坑人了,那以後等小張掌櫃知道了,是不是想著法子得坑迴來?
要知道,他當初可是已經想好了,要讓這一萬人帶著刀槍甲胄過去的,房玄齡這一下可算是下死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