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少女之心
全道門都欠我一個人情 作者:騎鯨南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昏迷的封如故是被一股濃重的水腥氣熏醒的。
他小聲嘀咕:“浮春, 把魚缸的水換一下……”
話一出口, 他一個激靈,倒先醒了來, 翻身坐起, 待起了身, 才顧得上捂住疼得幾欲裂開的脖子,痛得吸氣不止。
……他脖子疼, 不是沒有原因的。
他戴了一副頭麵, 那頭麵珠翠縱橫,金絲纏縛, 金絲穿著紅榴籽似的紅寶石, 一串串半覆住麵容, 隨身而動,搖曳生姿。
大金大紅的配色本是俗豔無比,但這是封如故特地為如一量身定做的,說他通身氣質太過清冷, 如果沒幾件像樣的豔麗首飾襯著, 單坐在那兒, 不像是等丈夫的新嫁婦,倒像是在給丈夫守靈。
現在這玩意兒上了頭,封如故才曉得這金冠加上紅寶石,總共有多少分量。
封如故被壓得落了枕,一麵活動著脖子,一麵四下裏張望。
他在一間潮濕至極的山洞裏, 洞中光線昏暗,隻靠一雙晦暗的龍鳳喜燭勉強支撐著一點光明,黴爛氣息極重,像是蝦頭和死老鼠在鹹菜缸子裏醃製了半個月後揭開蓋子的味道,熏得封如故失了一會兒神才緩過來。
這小洞中倒是五髒俱全,梳妝台上有一麵鏡子,鏡框在這濃稠的潮濕氣息裏泡得泛了銅黃,鏡麵也被磨損了一大片,從中映出的人影宛若鬼影,模糊走樣,簡直像是舞台上的皮影。
木製梳妝台式樣還算不差,隻是缺了小半條腿,殘缺地立在那裏,像是個斷了腿的美人,木頭上有被泡浮的軟木皮。
這小洞內的陳設,都像是從水裏撈起來的廢品,又粗手粗腳地拚了個框架出來。
封如故躺著的這張床根本沒有床腿,隻是在一片薄棺材板上添了兩床潮漉漉軟綿綿的褥子。
封如故忍著脖子疼,從床上爬起。
鮮紅的、滾鑲著銀邊的襦裙直接拖到了地麵,封如故隻得提著裙擺,一步步移到了鏡前。
……鏡中映出了嫁衣如火的封如故。
封如故原先的新郎服被扒了個一幹二淨,連雙襪子都沒留給他。
現在他身上的,是如一那團火似的嫁衣。
花釵禮衣、耳璫繡鞋,一樣不差地穿到了他的身上,紅榴似的珠簾頭麵覆在他的眼前,更顯得他眼波泛泛,膚色如雪。
目前的情況倒也分明。
……他被那根人柱綁了來,做了新娘子。
身處險境、猶不知性命是否可保的封如故呆望著鏡子,欣賞半晌,摸了摸自己的臉,想,真他娘的好看。
一道腳步聲從洞外傳來,幽幽地踏在地上,踩出唧唧的細弱水聲,像是水鬼緩緩而來。
封如故在瘸了腿的梳妝台前坐定,把自己耳上的琉璃耳璫往下捋順,又把被水霧沁濕的黑發抖得更散,半濕地披在肩上。
來人站在跳動的燭火間時,封如故也迴過了臉。
二人一齊怔住了。
來人穿著原本封如故穿著的新郎服,那衣服對它來說實在太大,絆手絆腳的,待它迴過神來,它跌跌撞撞地衝到梳妝鏡前,再次細細打量了封如故一番,繼而麵上浮現出喜色:“我就知道這件衣服適合你!”
封如故也迴過了神。
……這將自己擄走的人柱,怎麽變作了他家小紅塵的模樣?
不過,她的身量矮了不少,麵容也失了本體的清冷,活脫脫是一個二八懷春的如一居士。
見狀,封如故有點想笑,便笑開了。
笑顏入目後,少女如一看得幾乎癡了,蹲下身來,仰臉看他,並輕輕捉住他的衣帶,腦子裏亂哄哄地響著各樣的聲音。
“這床不好,這梳妝鏡也不好。”
“以後可以選一個好一點的水洞給他住。”
“不知道他會不會喜歡哥哥們和小七。”
“將來孩子還是要兩個……不,三個更好。”
在少女如一腦中迅速計劃著自己與眼前人的下半生時,封如故提起拖過腳麵的長裙裙角給她看,埋怨道:“……你管這叫‘合身’?”
少女如一羞澀道:“這身衣服長了些,但是,你穿,真的適合。”
封如故悲憤地想,適合個屁。
我平時都是放右邊的。
封如故現在宛如被土匪搶入山中強作壓寨夫人的黃花大閨女,他在思索,自己是應該寧死不屈,還是該曲意逢迎。
畢竟不知道師兄和小紅塵需要幾多時辰,才能尋到這鬼知道是在哪裏的臭水溝子裏。
那頭,身著男裝的少女卻是十分主動,把下巴枕在了封如故膝頭。
封如故的唇角跳了跳。
他年輕時,一時興起,也曾將他家小紅塵扮作玉雪可愛、紮了小辮子的姑娘家家,在他羞得手背都發了紅時,笑眯眯地強行抱著他上街,找了一名畫師,繪下了“父女”二人的麵容。
直到如今,這繪像還存在“靜水流深”的小櫥裏。
封如故曾無數次期望小紅塵能學會撒嬌,但直到現在,封如故才發現,這張臉著實不適合撒嬌,就適合擺出一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端莊樣子,然後被自己褻玩得紅意彌漫。
少女如一問:“你叫什麽名字?”
封如故答:“封如故。”
少女如一笨拙地同他套近乎:“是哪三個字?”
封如故在濕漉漉的梳妝台上寫下三字,封、如、故,字字深暗。
少女如一努力裝作自己認識字:“好字。”
封如故:“好在哪裏?”
少女如一鎮定點評道:“寫得很……大。”
封如故又笑了。
少女如一壯著膽子:“你不怕我?”
封如故:“我為何要怕你?”
少女如一:“你見到過我的……那個樣子。我每次喜歡新郎官的時候,和他們快樂過,就想帶他們走,可他們一看到我和哥哥們,就給嚇死了。”
還沒等封如故說話,少女如一就莫名地賭了氣:“你要是怕我,我就不喜歡你了。”
封如故理著耳環穗子:“我見過這世上頂壞的東西。你們嘛……還排不上前三。”
少女如一一時不知道這是好話還是壞話,隻覺悲喜交集,抗議道:“我們不壞。”
封如故:“為什麽這麽說呢?梅花鎮因為你們,連婚儀都辦不了。”
少女如一直愣愣望著封如故,塗了些蔻丹的嘴巴微微一撅:“……可我也想嫁人。”
“嫁一迴,還不夠?”
“我要嫁一個喜歡的人。”少女如一執住他的衣帶,“你是我見過的最好看的人。我喜歡你。”
“好看就能嫁?”
“不然呢?”
“若我是壞人,要送你去死?”
“我不怕。”少女如一道,“我現在就是死的。”
“若我想要叫你和你的那些朋友們灰飛煙滅呢?”
“什麽是‘灰飛……煙滅’?”
“就是死得連個渣都不剩。”
封如故靈力全無,和普通人全然無異。
若是換了旁人,根本沒有這樣的狗膽敢和一個怪物的七分之一這樣叫板對杠。
但他卻心平氣和地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像是根本不畏死。
“這是你的心願嗎?”少女如一聽他說了這許多殘酷話語,既不動怒,也不傷心,愣生生道,“那麽我願意。……隻是,你不要害我阿大阿二阿三哥哥,小四小五姐姐,還有小七弟弟哦。他們沒同意要‘灰飛煙滅’,可我同意。”
封如故注視著這隻憑自己的好惡行事、卻連性命都可以拱手出讓、一片癡心的小怪物,一時無言。
少女如一看他,越看越喜歡,大膽地握住了他的手:“我們圓房吧。”
封如故:“……”
封如故:“圓了房,我就會被你睡死了。”
少女如一理直氣壯:“不會。那些男人都是被我嚇死的,不是睡死的。”
封如故比她更加理直氣壯:“我身體虛弱,是會被當場睡死的那種。”
聞言,少女如一並不在意這點美中不足,相反,她更加憐惜這個人了。
但她有些為難:“可那些男人都跟我講,結婚最重要的便是要圓房。”
封如故眼睛一轉:“我有辦法。……有紙嗎?”
少女為他尋來的紙也像是在水裏浸過,黃紙紙麵上盡是漿壞了、染皴了的疤痕。
封如故蘸了一點臭墨,一本正經道:“男女之事,未必要合歡。我粗通一些陣法,如今畫一道幹柴烈火符與你,隻要我們兩人各握一張,躺在床上,便算是圓房了,周公和月老也都認的。”
這一通胡言亂語,哄得這少女開心不已:“好好,你快畫。”
封如故並不下筆,望著少女喜悅的眉眼,打探消息:“需得你的名姓,幹柴烈火符才能奏效。”
少女雀躍道:“我叫小六。”
封如故:“這不能算是名字。”
少女不解:“可這就是我的名字呀。”
封如故:“起碼得有姓氏吧。”
少女皺著眉低下頭,和自己身體裏的諸位姐姐哥哥弟弟輪換著用同一張嘴,唧唧噥噥地交流一番,也沒能商量出個所以然來。
最後,她索性一拍掌,指著自己這張臉道:“你就用他的名字嘛。他的名字現在歸我啦。”
封如故應了聲好,提筆認認真真寫下“遊紅塵”三字。
不多時,兩張黃紙完成。
少女湊了上來,觀賞這所謂的幹柴烈火符。
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
火柴柴柴柴柴柴柴柴火
火柴封如故遊紅塵柴火
火柴柴柴柴柴柴柴柴火
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
少女隻覺得這符畫得很是工整,歡唿一聲,攥了一張在手,歡歡喜喜地拉著封如故,上了那棺材板,準備圓房。
封如故仰麵望著那冷臭的石洞頂,身側躺著一個滿懷幸福的小怪物。
這番周旋,封如故已確認打消了她的全部疑慮。
於是,他順理成章地開了口。
“昨天晚上,我聽幾個年齡大的老人,講了一個和梅花鎮有關的故事。”封如故側過臉來,“我現在想聽聽,你們會怎麽講這個故事。”
少女沉浸在丈夫不會死去的幸福裏,覺得自己現在和普通女孩子沒有什麽區別,自是言無不盡:“什麽故事?”
十六年前的夏日,梅花鎮中打撈起了一具浮屍。
大家並不覺得有什麽,以為是失足落水的異鄉客,便隨地埋了。
孰料,不久之後,梅花鎮周邊河道起了水災,幾成澤國,流民逾千。
城裏起了瘟疫,屍臭盈城,黑夜裏,一個個瘦骨嶙峋的人倒下來;白日裏,一車車的死人被拉出城去。
梅花鎮裏隻跑掉了一小半人,其他的,被附近的州府派人圍住,不許得了瘟疫的人往外跑,免得將瘟疫傳到州府。
那場災難,絕後不一定,但絕對算是空前。
後來,一名修士路過此地,目睹了三車屍首從身邊經過後,痛心疾首,誓要解梅花鎮之厄。
他說,遠遠便見梅花鎮中黑氣衝天,此地必有水中惡物作祟,八成便是魔道。
他在鎮中住了三日,作法驅邪,說要找出解困之法。
孰料,三天之後,他提了桃木劍來,找到鎮長,說要走,唬得鎮長以為自己招待不周,連連祈求他留下。
也有其他鎮中耆老疑心,這是個假道士,肚子裏沒二兩香油的東西。
麵對眾人質疑,道士一臉不忍,喃喃道:“不可說,不可說。”
耆老們已經快被死亡嚇瘋了,既知他不是沒有法子,忙問:何解?
道士娓娓道來。
原來,鎮民們當初埋下的屍首,是一名善布陣法的魔修。
他或是與人鬥法落敗、死在了河裏,漂到了這裏來。
此魔修身上懷有惡法,簡單來說,便是“死陣”。
若是自己身死,必然將詛咒因地製宜地散布開來。
梅花鎮多水,是以這詛咒,落到了“水”上。
梅花鎮的主事人們聽到事情如此之邪,被唬了個魂飛魄散,連聲詢問道士,是不是把屍體挖出來就能解了這咒了?
道士搖頭:“想解此惡法,唯有‘人柱’一途。”
何謂人柱呢?
人柱,乃是以活人祭祀之術。
梅花鎮崩潰的河道共有七處,因此,要在鎮中尋到七名土生土長的嬰孩,以“加官”之法先進行處理,再將軀幹釘在風水大穴上,以至邪鎮至邪,方可解災。
鎮裏的主事人聚在一起商量,說,殺孩子,這是造孽;不殺孩子,是造更大的孽。
鎮長將自己剛出生不久的孫子從屋中抱出,眼淚也沒掉一滴:“這孩子算一個。還差六個。”
做這種事情,死了要下十八層地獄,就不必假惺惺地流淚了。
等他自己死後,他有的是時間為孫兒贖罪。
鎮長抱著自己的小孫子,去悄悄找了鎮中幾戶剛有孩子出生的人家。
有的人家,覺得死了孩子還能再生,自己死了就再沒孩子了,便交出了孩子。
有的人家,痛哭一場,萬般不舍,想到鎮中這許多條人命,還是顫抖著把孩子抱給了鎮長。
很快,七個孩子被送到了道士麵前,從八個月到剛出生十來日,各不相等。
道士一甩拂塵,歎道:“善哉,悲哉。”
他抱起一個最大的孩子,往東南方向去了。
這個孩子便是阿大。
小六則是第六個被“加官”貼上臉的孩子,故而得名“小六”。
加官,是用一層層吸飽了水的糙紙蓋在人的臉上,直至人無法唿吸,是一種極富耐心和殘酷色彩的酷刑,還要賦予“加官”這有點吉祥氣息的名字,更顯得詭異。
七個孩子被釘入風水大穴中後,梅花鎮的堤壩再也沒有垮塌過。
鎮中大多數人至今不知道,十六年前梅花鎮的災是誰解的,又是如何解的,直道是上天保佑。
但有人提出了異議,說上天弄死了梅花鎮小半的人口,才想起來保佑?
有人說,梅花鎮解災,是那名姓楊的道士的功勞。
但有人道聽途說,傳他用了不大光彩的方法,才解了災厄,也不大值得尊敬。
一場大災,消解了許多人的信仰。
後來,鎮中人少有求神拜佛的了,他們隻踏踏實實地過著自己的日子,隻在每年清明和中元兩節,真心實意地祭一祭鬼。
多年之後,知悉當年真相的,一個接一個去了。
年輕人則根本不知道,梅花鎮的河邊,曾埋著七個死孩子。
隻剩下幾個經過當年之事、決定要殺嬰來保鎮中多數人性命的耆老,在中元節時分,坐在河邊,剝著毛豆,用昏花的老眼看著年輕人們放燈慶祝,等著某日自己死去,業報到來。
那日放燈時,與封如故交談的正是他們。
他們說得不很多,隻說,梅花鎮中曾有水災瘟災,一名姓楊的道士救了他們,但也讓他們背上了罪,犯下了另一樁大錯。
現在,從少女小六的口中,封如故得知了更多的事情。
自從他們被釘在風水之地後,他們就蒙昧地開了智慧。
因此他們從嬰孩時期就開始記事。
但他們的記性實在不好,記得的少,忘掉的多,所以始終是迷迷糊糊的。
他們共處在楊道士畫出的陣法之上,也算是一家人,很快便彼此結識了。
從小沒人教養他們,他們也無法從被禁錮的地方脫身,隻能豔羨地看著曆代星辰從他們頭上流過,看著其他孩子笑鬧著從他們的頭頂踩過,看著一台台花轎從附近的橋上走過。
他們的身體在風水大穴上溫養著,漸漸養出了一身奇異的力量。
後來,人柱長大了,
幾個小孩子越來越向往自由。
最後,是年歲最大的阿大想了辦法,讓他們的魂靈從被釘子釘著的地方硬生生擠出去。
擠是擠出去了,他們也都變成了細長怪異的模樣,走不動路,需得七個糾纏在一起,才能勉強彼此支撐著,在鎮中晃悠。
得了自由的幾個年輕孩子,蹦跳跳地在梅花鎮穿街過巷,對這熱鬧的花花世界,沒什麽恨,也沒什麽怨。
他們死得太早,還沒習得這樣高深的情緒。
在小六口中,他們的阿大負責照顧其他人,是個老好人。
阿二是他們中間唯一認字的,曾溜去私塾,在窗下偷聽了一段時間先生授課,很喜歡賦些亂七八糟的打油詩。
阿三總是對著街麵上的肉包子鋪流口水。
阿四和阿五生前是表姐妹,關係天然親厚,還總不帶小六玩兒。
小七胎裏不足,腦子不大好,但卻是個色鬼胚子,很喜歡親近好看的姑娘。
這群腐爛卻善良的小怪物們,在無意中,做出了一件極惡的事情。
……
封如故側過臉問她:“為什麽要在新娘臉上蓋‘加官’?”
小六問:“什麽是‘加官’?”
封如故在臉上輕輕比劃了一遭。
小六便像是做了什麽錯事似的低下了頭去,小小聲道:“她不是死了嘛。死人臉上都要蓋那個……一層一層的紙的。就像我們以前,臉上都蓋了,後來那紙長在我們臉上了,撕不下來,隻能連著臉一起往下撕。這難道不是安息的意思嗎?”
新娘與小七發生了關係,陰陽相衝,女子更是體弱,是以承受不住,在歡好之中一命嗚唿。
於是這群惹了禍的小怪物,自以為是地用新房裏準備的紅紙蓋住了她們含笑的臉,以給她們求一個安息。
將他們藏起來後,小六李代桃僵,坐在床上,滿懷期待地等著她的愛人,並在一夜歡好後,現出本相,想帶走自己的丈夫。
但本就在一場歡好中被榨得心血皆盡的男人,在見到人柱後,無不驚駭而死。
於是,周而複始。
封如故問了最後一個問題:“你們之前,為什麽不出來?”
少女小六滿懷憧憬地一手握住她愛人的手,一手握著那幹柴烈火符,天真道:“因為我看到他們結婚。……他們都是十六七就結親了。我也十六了,我想要結親。”
他小聲嘀咕:“浮春, 把魚缸的水換一下……”
話一出口, 他一個激靈,倒先醒了來, 翻身坐起, 待起了身, 才顧得上捂住疼得幾欲裂開的脖子,痛得吸氣不止。
……他脖子疼, 不是沒有原因的。
他戴了一副頭麵, 那頭麵珠翠縱橫,金絲纏縛, 金絲穿著紅榴籽似的紅寶石, 一串串半覆住麵容, 隨身而動,搖曳生姿。
大金大紅的配色本是俗豔無比,但這是封如故特地為如一量身定做的,說他通身氣質太過清冷, 如果沒幾件像樣的豔麗首飾襯著, 單坐在那兒, 不像是等丈夫的新嫁婦,倒像是在給丈夫守靈。
現在這玩意兒上了頭,封如故才曉得這金冠加上紅寶石,總共有多少分量。
封如故被壓得落了枕,一麵活動著脖子,一麵四下裏張望。
他在一間潮濕至極的山洞裏, 洞中光線昏暗,隻靠一雙晦暗的龍鳳喜燭勉強支撐著一點光明,黴爛氣息極重,像是蝦頭和死老鼠在鹹菜缸子裏醃製了半個月後揭開蓋子的味道,熏得封如故失了一會兒神才緩過來。
這小洞中倒是五髒俱全,梳妝台上有一麵鏡子,鏡框在這濃稠的潮濕氣息裏泡得泛了銅黃,鏡麵也被磨損了一大片,從中映出的人影宛若鬼影,模糊走樣,簡直像是舞台上的皮影。
木製梳妝台式樣還算不差,隻是缺了小半條腿,殘缺地立在那裏,像是個斷了腿的美人,木頭上有被泡浮的軟木皮。
這小洞內的陳設,都像是從水裏撈起來的廢品,又粗手粗腳地拚了個框架出來。
封如故躺著的這張床根本沒有床腿,隻是在一片薄棺材板上添了兩床潮漉漉軟綿綿的褥子。
封如故忍著脖子疼,從床上爬起。
鮮紅的、滾鑲著銀邊的襦裙直接拖到了地麵,封如故隻得提著裙擺,一步步移到了鏡前。
……鏡中映出了嫁衣如火的封如故。
封如故原先的新郎服被扒了個一幹二淨,連雙襪子都沒留給他。
現在他身上的,是如一那團火似的嫁衣。
花釵禮衣、耳璫繡鞋,一樣不差地穿到了他的身上,紅榴似的珠簾頭麵覆在他的眼前,更顯得他眼波泛泛,膚色如雪。
目前的情況倒也分明。
……他被那根人柱綁了來,做了新娘子。
身處險境、猶不知性命是否可保的封如故呆望著鏡子,欣賞半晌,摸了摸自己的臉,想,真他娘的好看。
一道腳步聲從洞外傳來,幽幽地踏在地上,踩出唧唧的細弱水聲,像是水鬼緩緩而來。
封如故在瘸了腿的梳妝台前坐定,把自己耳上的琉璃耳璫往下捋順,又把被水霧沁濕的黑發抖得更散,半濕地披在肩上。
來人站在跳動的燭火間時,封如故也迴過了臉。
二人一齊怔住了。
來人穿著原本封如故穿著的新郎服,那衣服對它來說實在太大,絆手絆腳的,待它迴過神來,它跌跌撞撞地衝到梳妝鏡前,再次細細打量了封如故一番,繼而麵上浮現出喜色:“我就知道這件衣服適合你!”
封如故也迴過了神。
……這將自己擄走的人柱,怎麽變作了他家小紅塵的模樣?
不過,她的身量矮了不少,麵容也失了本體的清冷,活脫脫是一個二八懷春的如一居士。
見狀,封如故有點想笑,便笑開了。
笑顏入目後,少女如一看得幾乎癡了,蹲下身來,仰臉看他,並輕輕捉住他的衣帶,腦子裏亂哄哄地響著各樣的聲音。
“這床不好,這梳妝鏡也不好。”
“以後可以選一個好一點的水洞給他住。”
“不知道他會不會喜歡哥哥們和小七。”
“將來孩子還是要兩個……不,三個更好。”
在少女如一腦中迅速計劃著自己與眼前人的下半生時,封如故提起拖過腳麵的長裙裙角給她看,埋怨道:“……你管這叫‘合身’?”
少女如一羞澀道:“這身衣服長了些,但是,你穿,真的適合。”
封如故悲憤地想,適合個屁。
我平時都是放右邊的。
封如故現在宛如被土匪搶入山中強作壓寨夫人的黃花大閨女,他在思索,自己是應該寧死不屈,還是該曲意逢迎。
畢竟不知道師兄和小紅塵需要幾多時辰,才能尋到這鬼知道是在哪裏的臭水溝子裏。
那頭,身著男裝的少女卻是十分主動,把下巴枕在了封如故膝頭。
封如故的唇角跳了跳。
他年輕時,一時興起,也曾將他家小紅塵扮作玉雪可愛、紮了小辮子的姑娘家家,在他羞得手背都發了紅時,笑眯眯地強行抱著他上街,找了一名畫師,繪下了“父女”二人的麵容。
直到如今,這繪像還存在“靜水流深”的小櫥裏。
封如故曾無數次期望小紅塵能學會撒嬌,但直到現在,封如故才發現,這張臉著實不適合撒嬌,就適合擺出一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端莊樣子,然後被自己褻玩得紅意彌漫。
少女如一問:“你叫什麽名字?”
封如故答:“封如故。”
少女如一笨拙地同他套近乎:“是哪三個字?”
封如故在濕漉漉的梳妝台上寫下三字,封、如、故,字字深暗。
少女如一努力裝作自己認識字:“好字。”
封如故:“好在哪裏?”
少女如一鎮定點評道:“寫得很……大。”
封如故又笑了。
少女如一壯著膽子:“你不怕我?”
封如故:“我為何要怕你?”
少女如一:“你見到過我的……那個樣子。我每次喜歡新郎官的時候,和他們快樂過,就想帶他們走,可他們一看到我和哥哥們,就給嚇死了。”
還沒等封如故說話,少女如一就莫名地賭了氣:“你要是怕我,我就不喜歡你了。”
封如故理著耳環穗子:“我見過這世上頂壞的東西。你們嘛……還排不上前三。”
少女如一一時不知道這是好話還是壞話,隻覺悲喜交集,抗議道:“我們不壞。”
封如故:“為什麽這麽說呢?梅花鎮因為你們,連婚儀都辦不了。”
少女如一直愣愣望著封如故,塗了些蔻丹的嘴巴微微一撅:“……可我也想嫁人。”
“嫁一迴,還不夠?”
“我要嫁一個喜歡的人。”少女如一執住他的衣帶,“你是我見過的最好看的人。我喜歡你。”
“好看就能嫁?”
“不然呢?”
“若我是壞人,要送你去死?”
“我不怕。”少女如一道,“我現在就是死的。”
“若我想要叫你和你的那些朋友們灰飛煙滅呢?”
“什麽是‘灰飛……煙滅’?”
“就是死得連個渣都不剩。”
封如故靈力全無,和普通人全然無異。
若是換了旁人,根本沒有這樣的狗膽敢和一個怪物的七分之一這樣叫板對杠。
但他卻心平氣和地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像是根本不畏死。
“這是你的心願嗎?”少女如一聽他說了這許多殘酷話語,既不動怒,也不傷心,愣生生道,“那麽我願意。……隻是,你不要害我阿大阿二阿三哥哥,小四小五姐姐,還有小七弟弟哦。他們沒同意要‘灰飛煙滅’,可我同意。”
封如故注視著這隻憑自己的好惡行事、卻連性命都可以拱手出讓、一片癡心的小怪物,一時無言。
少女如一看他,越看越喜歡,大膽地握住了他的手:“我們圓房吧。”
封如故:“……”
封如故:“圓了房,我就會被你睡死了。”
少女如一理直氣壯:“不會。那些男人都是被我嚇死的,不是睡死的。”
封如故比她更加理直氣壯:“我身體虛弱,是會被當場睡死的那種。”
聞言,少女如一並不在意這點美中不足,相反,她更加憐惜這個人了。
但她有些為難:“可那些男人都跟我講,結婚最重要的便是要圓房。”
封如故眼睛一轉:“我有辦法。……有紙嗎?”
少女為他尋來的紙也像是在水裏浸過,黃紙紙麵上盡是漿壞了、染皴了的疤痕。
封如故蘸了一點臭墨,一本正經道:“男女之事,未必要合歡。我粗通一些陣法,如今畫一道幹柴烈火符與你,隻要我們兩人各握一張,躺在床上,便算是圓房了,周公和月老也都認的。”
這一通胡言亂語,哄得這少女開心不已:“好好,你快畫。”
封如故並不下筆,望著少女喜悅的眉眼,打探消息:“需得你的名姓,幹柴烈火符才能奏效。”
少女雀躍道:“我叫小六。”
封如故:“這不能算是名字。”
少女不解:“可這就是我的名字呀。”
封如故:“起碼得有姓氏吧。”
少女皺著眉低下頭,和自己身體裏的諸位姐姐哥哥弟弟輪換著用同一張嘴,唧唧噥噥地交流一番,也沒能商量出個所以然來。
最後,她索性一拍掌,指著自己這張臉道:“你就用他的名字嘛。他的名字現在歸我啦。”
封如故應了聲好,提筆認認真真寫下“遊紅塵”三字。
不多時,兩張黃紙完成。
少女湊了上來,觀賞這所謂的幹柴烈火符。
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
火柴柴柴柴柴柴柴柴火
火柴封如故遊紅塵柴火
火柴柴柴柴柴柴柴柴火
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火
少女隻覺得這符畫得很是工整,歡唿一聲,攥了一張在手,歡歡喜喜地拉著封如故,上了那棺材板,準備圓房。
封如故仰麵望著那冷臭的石洞頂,身側躺著一個滿懷幸福的小怪物。
這番周旋,封如故已確認打消了她的全部疑慮。
於是,他順理成章地開了口。
“昨天晚上,我聽幾個年齡大的老人,講了一個和梅花鎮有關的故事。”封如故側過臉來,“我現在想聽聽,你們會怎麽講這個故事。”
少女沉浸在丈夫不會死去的幸福裏,覺得自己現在和普通女孩子沒有什麽區別,自是言無不盡:“什麽故事?”
十六年前的夏日,梅花鎮中打撈起了一具浮屍。
大家並不覺得有什麽,以為是失足落水的異鄉客,便隨地埋了。
孰料,不久之後,梅花鎮周邊河道起了水災,幾成澤國,流民逾千。
城裏起了瘟疫,屍臭盈城,黑夜裏,一個個瘦骨嶙峋的人倒下來;白日裏,一車車的死人被拉出城去。
梅花鎮裏隻跑掉了一小半人,其他的,被附近的州府派人圍住,不許得了瘟疫的人往外跑,免得將瘟疫傳到州府。
那場災難,絕後不一定,但絕對算是空前。
後來,一名修士路過此地,目睹了三車屍首從身邊經過後,痛心疾首,誓要解梅花鎮之厄。
他說,遠遠便見梅花鎮中黑氣衝天,此地必有水中惡物作祟,八成便是魔道。
他在鎮中住了三日,作法驅邪,說要找出解困之法。
孰料,三天之後,他提了桃木劍來,找到鎮長,說要走,唬得鎮長以為自己招待不周,連連祈求他留下。
也有其他鎮中耆老疑心,這是個假道士,肚子裏沒二兩香油的東西。
麵對眾人質疑,道士一臉不忍,喃喃道:“不可說,不可說。”
耆老們已經快被死亡嚇瘋了,既知他不是沒有法子,忙問:何解?
道士娓娓道來。
原來,鎮民們當初埋下的屍首,是一名善布陣法的魔修。
他或是與人鬥法落敗、死在了河裏,漂到了這裏來。
此魔修身上懷有惡法,簡單來說,便是“死陣”。
若是自己身死,必然將詛咒因地製宜地散布開來。
梅花鎮多水,是以這詛咒,落到了“水”上。
梅花鎮的主事人們聽到事情如此之邪,被唬了個魂飛魄散,連聲詢問道士,是不是把屍體挖出來就能解了這咒了?
道士搖頭:“想解此惡法,唯有‘人柱’一途。”
何謂人柱呢?
人柱,乃是以活人祭祀之術。
梅花鎮崩潰的河道共有七處,因此,要在鎮中尋到七名土生土長的嬰孩,以“加官”之法先進行處理,再將軀幹釘在風水大穴上,以至邪鎮至邪,方可解災。
鎮裏的主事人聚在一起商量,說,殺孩子,這是造孽;不殺孩子,是造更大的孽。
鎮長將自己剛出生不久的孫子從屋中抱出,眼淚也沒掉一滴:“這孩子算一個。還差六個。”
做這種事情,死了要下十八層地獄,就不必假惺惺地流淚了。
等他自己死後,他有的是時間為孫兒贖罪。
鎮長抱著自己的小孫子,去悄悄找了鎮中幾戶剛有孩子出生的人家。
有的人家,覺得死了孩子還能再生,自己死了就再沒孩子了,便交出了孩子。
有的人家,痛哭一場,萬般不舍,想到鎮中這許多條人命,還是顫抖著把孩子抱給了鎮長。
很快,七個孩子被送到了道士麵前,從八個月到剛出生十來日,各不相等。
道士一甩拂塵,歎道:“善哉,悲哉。”
他抱起一個最大的孩子,往東南方向去了。
這個孩子便是阿大。
小六則是第六個被“加官”貼上臉的孩子,故而得名“小六”。
加官,是用一層層吸飽了水的糙紙蓋在人的臉上,直至人無法唿吸,是一種極富耐心和殘酷色彩的酷刑,還要賦予“加官”這有點吉祥氣息的名字,更顯得詭異。
七個孩子被釘入風水大穴中後,梅花鎮的堤壩再也沒有垮塌過。
鎮中大多數人至今不知道,十六年前梅花鎮的災是誰解的,又是如何解的,直道是上天保佑。
但有人提出了異議,說上天弄死了梅花鎮小半的人口,才想起來保佑?
有人說,梅花鎮解災,是那名姓楊的道士的功勞。
但有人道聽途說,傳他用了不大光彩的方法,才解了災厄,也不大值得尊敬。
一場大災,消解了許多人的信仰。
後來,鎮中人少有求神拜佛的了,他們隻踏踏實實地過著自己的日子,隻在每年清明和中元兩節,真心實意地祭一祭鬼。
多年之後,知悉當年真相的,一個接一個去了。
年輕人則根本不知道,梅花鎮的河邊,曾埋著七個死孩子。
隻剩下幾個經過當年之事、決定要殺嬰來保鎮中多數人性命的耆老,在中元節時分,坐在河邊,剝著毛豆,用昏花的老眼看著年輕人們放燈慶祝,等著某日自己死去,業報到來。
那日放燈時,與封如故交談的正是他們。
他們說得不很多,隻說,梅花鎮中曾有水災瘟災,一名姓楊的道士救了他們,但也讓他們背上了罪,犯下了另一樁大錯。
現在,從少女小六的口中,封如故得知了更多的事情。
自從他們被釘在風水之地後,他們就蒙昧地開了智慧。
因此他們從嬰孩時期就開始記事。
但他們的記性實在不好,記得的少,忘掉的多,所以始終是迷迷糊糊的。
他們共處在楊道士畫出的陣法之上,也算是一家人,很快便彼此結識了。
從小沒人教養他們,他們也無法從被禁錮的地方脫身,隻能豔羨地看著曆代星辰從他們頭上流過,看著其他孩子笑鬧著從他們的頭頂踩過,看著一台台花轎從附近的橋上走過。
他們的身體在風水大穴上溫養著,漸漸養出了一身奇異的力量。
後來,人柱長大了,
幾個小孩子越來越向往自由。
最後,是年歲最大的阿大想了辦法,讓他們的魂靈從被釘子釘著的地方硬生生擠出去。
擠是擠出去了,他們也都變成了細長怪異的模樣,走不動路,需得七個糾纏在一起,才能勉強彼此支撐著,在鎮中晃悠。
得了自由的幾個年輕孩子,蹦跳跳地在梅花鎮穿街過巷,對這熱鬧的花花世界,沒什麽恨,也沒什麽怨。
他們死得太早,還沒習得這樣高深的情緒。
在小六口中,他們的阿大負責照顧其他人,是個老好人。
阿二是他們中間唯一認字的,曾溜去私塾,在窗下偷聽了一段時間先生授課,很喜歡賦些亂七八糟的打油詩。
阿三總是對著街麵上的肉包子鋪流口水。
阿四和阿五生前是表姐妹,關係天然親厚,還總不帶小六玩兒。
小七胎裏不足,腦子不大好,但卻是個色鬼胚子,很喜歡親近好看的姑娘。
這群腐爛卻善良的小怪物們,在無意中,做出了一件極惡的事情。
……
封如故側過臉問她:“為什麽要在新娘臉上蓋‘加官’?”
小六問:“什麽是‘加官’?”
封如故在臉上輕輕比劃了一遭。
小六便像是做了什麽錯事似的低下了頭去,小小聲道:“她不是死了嘛。死人臉上都要蓋那個……一層一層的紙的。就像我們以前,臉上都蓋了,後來那紙長在我們臉上了,撕不下來,隻能連著臉一起往下撕。這難道不是安息的意思嗎?”
新娘與小七發生了關係,陰陽相衝,女子更是體弱,是以承受不住,在歡好之中一命嗚唿。
於是這群惹了禍的小怪物,自以為是地用新房裏準備的紅紙蓋住了她們含笑的臉,以給她們求一個安息。
將他們藏起來後,小六李代桃僵,坐在床上,滿懷期待地等著她的愛人,並在一夜歡好後,現出本相,想帶走自己的丈夫。
但本就在一場歡好中被榨得心血皆盡的男人,在見到人柱後,無不驚駭而死。
於是,周而複始。
封如故問了最後一個問題:“你們之前,為什麽不出來?”
少女小六滿懷憧憬地一手握住她愛人的手,一手握著那幹柴烈火符,天真道:“因為我看到他們結婚。……他們都是十六七就結親了。我也十六了,我想要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