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心照不宣
全道門都欠我一個人情 作者:騎鯨南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封如故空手返迴住處時, 常伯寧正站在院中小板凳上, 拿著把小銀剪子剪葡萄。
他心中惆悵,翻來覆去也午睡不得, 索性起身, 見封如故貪涼, 將新摘下的葡萄都吃得差不多了,便又動手剪下一叢叢葡萄, 浸在涼水裏, 待他取用。
陽光底下,浸在水中的葡萄有如一斛明珠, 輝光明亮。
見封如故突然迴來, 且兩手空空, 常伯寧取來手帕淨手,並好奇道:“怎麽了?那個匣子呢?”
封如故在躺椅上坐下,架起扇子為自己遮涼:“已還給他了。”
常伯寧心裏陡然一陣說不出的歡喜:“為何?不喜歡嗎?”
封如故苦笑:“……我好像是太喜歡了一些。”
……
如一在院中練劍。
小院清幽,空地卻大, 偶有柳枝因風而起, 與劍梢稍作糾纏, 便繼續流於風中。
眾生相憐憫眾生,劍尖斬石斷玉,遇到柳葉,殺意便分而化之,消彌無形。
“小師叔。”海淨從外走來,眉間含惑, 手中捧著一物,“這個東西被放在咱們院前了。”
如一收劍迴身,束起的高馬尾流轉如清雲,微汗的麵容依然冷淡如萬古不化冰,似乎任何變故都不會讓那冰層融化分毫。
然而,下一秒,看清海淨手中之物時,冰層微微裂開了一道小小的縫隙。
海淨道:“小師叔,今日我打點客棧裏的物件,在端容君和雲中君的屋中發現了此物。我想著該是兩位君長之物,雲中君也收下了,怎麽又送迴我們這裏來了?”
如一開匣查看,發現梳子仍在,與自己送出去時無甚變化,不禁詫然。
不喜歡?
海淨頗找不著頭腦:“難道是我拿錯了?放這裏作甚呢?”
如一接過匣子:“是我送去的。大概是入不得他的眼吧。”
“這是小師叔送的?”海淨眼前一亮,“小師叔何時同雲中君這樣親厚了?”
如一:“我與他何談親厚?這不過——”
他望著手中梳匣,聲音略略放低:“……一個意外而已。”
……若自己與他當真親厚,自己怎會不知道他喜歡什麽?
海淨給他出主意:“雲中君原封不動送迴來,未必是不想收,說不準是希望小師叔親手送呢。”
如一看海淨一眼:“我有何必要這樣討好他?”
海淨正欲再言,就見如一向外走去。
不及海淨再開口發問,如一便道:“我去把它扔掉。”
海淨:“……喔。”
他沒想問小師叔去哪裏啊。
待換好一身幹爽的衣衫,如一攜梳匣而來,即將邁進封如故和常伯寧所居的小院時,他聽到院中有絮絮低語,不由止步。
此時此刻,院中的常伯寧百味纏心。
他知道,他的師弟向來大膽,卻從沒想到他會大膽到這等地步。
常人難以出口的感情之事,他能說得毫無避諱。
初初聽到封如故直白地說出“喜歡”二字時,常伯寧的心像是被一隻手狠攥了一把,初不覺痛,等封如故一五一十把自己方才的悸動剖析於他,餘痛才遲遲襲來,唉才曉得不知所措。
常伯寧的手可提千鈞之劍,曾砍斷過東海惡蛟的頭顱,如今卻在桌下懵然地輕顫著:“可你們是……”
“那是最不打緊的事。”封如故剝了葡萄喂進自己嘴裏,“不過是掛名父子而已,我不在意。若是真心喜歡,這又算得什麽?”
“那麽——”
“師兄大可放心。”封如故打斷了常伯寧的話,“我與他,究竟是不可能的。”
“一來是我的身體。”封如故說,“我萬一墮魔,絕不要任何人陪。他的父親因為誤信魔道而拋棄他,換我做他義父,我好容易救他出來,兜兜轉轉,最後憑什麽又推他進魔道?”
“二來……”封如故晃一晃掌上煙槍,逗弄得那煙霧散亂一陣兒,自己則孩子氣地笑了起來,“他又不會喜歡我。”
常伯寧心痛自家小孩兒,不忍叫他受一點委屈,顧不得自己難受,撫著他的頭發安慰他:“他會的。”
常伯寧正要繼續說話,忽聞院外傳來了細細腳步聲。
他立刻辨認出了這是誰的腳步,立即噤聲。
封如故毫無靈力,耳力不濟,自是聽不到這動靜,自顧自道:“哈,在他眼裏,我壓根兒是一無是處。”
院外的如一:“……”
院內的常伯寧試圖把這個話題岔開:“也沒有那麽差吧?”
封如故委屈道:“隻有更差的了。師兄,你知道嗎,我彈首箜篌,他都說我照貓畫虎,東施效顰呢。”
如一身形一動,想要申辯,卻發現自己無從辯起。
他似乎……的確這樣說過?
隻是那時……那個時候……
平心而論,封如故那夜彈來安撫幾名小魔修的箜篌真的很好,隻是因為太像義父……
封如故好像渾然不覺那與他僅有一牆之隔的人的存在,安心對師兄倒苦水:“他還說過,我從無真心,又有何能力亂心?”
如一:“……”
聽到封如故翻起昔日舊賬,他心如火燒,牙根都咬得酸楚了,急於辯解那是自己往日無心之言,話到口邊,卻又隻覺百口莫辯。
……自己那些話,好像真的傷了封如故的心了?
院內,常伯寧仍掛記著外頭的如一,想為他留三分薄麵,又不好挑明,隻得暗示:“不要背後言人是非。”
“我就要言他是非。”封如故氣鼓鼓說,“他當著我的麵說我為人不堪,沒有心性誌氣,還說我自作多情的時候,就不算言我是非啦?”
常伯寧一下有點生氣了:“他這樣說你?”
察覺到師兄情緒變了,封如故眨巴眨巴眼,馬上精乖地轉了話風:“沒有,這段是我自己瞎編的。”
常伯寧又好氣又好笑,伸手捏他的臉。
指尖剛捏上他的臉,還沒來得及用力,封如故馬上喊疼,師兄弟兩人笑鬧成一團,獨留如一一人,為著他剛才那句迴護而暗自心甜,卻又酸得他忍不住攥緊手掌。
封如故的身體禁不起玩鬧,折騰過一陣後就有些氣喘,隻好歪在竹躺椅上,抿了一口煙,徐徐吐出,借以緩氣。
常伯寧覷了一眼門口:“他……”
封如故說:“我與他,不過是過路相伴之緣。至於其他……我命窄,一個人就活得很局促了,再容不下一個他。要送,我隻能把我自己整個兒給他。他既不喜歡我,我也不要把自己給他。”
……
如一匆匆抱匣走迴自己院落時,與海淨打了一個照麵。
“小師叔,怎麽了?”海淨頓時驚異,“您怎麽連臉都白了?”
如一不語,自顧自進了房中。
他在桌邊坐下,把匣子擱放在桌上,心髒仍在微微打顫。
封如故口口聲聲要把自己給他,可誰又要他了?
他又是這般……自作多……
如一心裏這樣想著,卻難受得不知如何是好,一副心腸打了百結,鬱鬱難通。
海淨擔心他,探頭探腦地進來:“小師叔,你還好嗎?”
如一:“嗯。”
海淨向來看不透他這冷麵小師叔的心中事,隻好暗自揣測:“雲中君不肯收?”
海淨的話提醒了如一。
左右這禮物是不可能送得出去了,如一動手打開了精巧的梳匣。
他想,他是不是被自己傷心太過,所以才不肯——
這樣想著,他將梳子從匣中取出,隨手翻了一麵。
如一:“…………”
看到上頭刻著的“春.宵”兩字,如一登時臉頰滾熱,額心充血,不等海淨看清上頭的字樣,就一把將那恬不知恥的梳子倒扣在掌下,眼睛直直盯著桌子上的木紋,瞳仁微微發抖。
……他究竟買了個什麽東西送給了封如故?
等海淨一頭霧水地出了屋子,他動手檢查梳匣,發現底部那一卷絹帛時,他已經不知道該做出什麽表情來了。
他展開絹帛那一瞬,差點把那東西扔出窗去。
他立即將那絹帛點了,燒得分毫不剩,梳匣也丟在了床底,即使如此,他仍是半夜也沒能睡著,一會兒眼前是畫中癡纏著的兩具身體,一會兒耳畔是封如故那些含著委屈的訴苦聲。
他摁著胸口一明一滅的試情玉痕,無論如何誦經,都無法平複。
他隻能靠想象義父來平息心尖奇火。
原先這方法很奏效,然而這迴偏偏失了靈,那端坐神龕、伸出手來、意欲將他拉出茫茫苦海的美麗神偶麵目變得模糊起來,他竭力想要看清,誰想竟在雲山霧罩間,看到了封如故的臉。
如一駭然起身,看到窗外熹微的天色,才意識到自己睡著了。
不過,下一刻,他便黑了臉。
他重新躺迴原處,微分雙腿,好緩解那種被擠得生疼的陌生感受。
如一握緊枕頭,皺眉捱受著這身體的異常,心中又是慌張,又是愧疚。
他怎會將自己的神明當作封如故,還……還在他的神麵前行此汙穢不淨之事?
那日,如一遲了一個時辰起身。
從那日起,如一與封如故之間的氣氛漸漸微妙起來。
旁人如羅浮春,自是半分也察覺不到,隻滿懷新鮮感地張羅親事;如桑落久,心知發生什麽,隻坐觀一切,並不動聲色。
唯二有些糾結的,是常伯寧與海淨。
他們說不出來封如故與如一之間有何異常,平時碰麵了也會好好打招唿,隻是多餘的話很少說,就連封如故也不再說些俏皮話了。
可若說當真生疏了,也談不上。
有次,幾人共處一室,封如故燃香時,被爐蓋燙了一下手,跌了蓋子,微抽一口氣,房間那頭閉目打坐的如一眉心猛地一皺,雖然旋即便恢複了正常,卻忍不住掐了掐指尖,仿佛被燙著的是他自己似的。
封如故也沒再對誰撒嬌,捧著手自己找涼水去了。
海淨把這些看在眼裏,著實納悶。
小師叔不過是送了雲中君一個梳匣,還沒送出手,何以會突然出現這麽多的暗潮洶湧?
在各人各懷心思時,時間過得極快。
嫁衣和整套打好的頭麵送來的那天,距他們的婚期隻剩一日了。
七月十六是正日子,七月十五,則是鬼門大開之日,道門稱之為中元節,佛門稱之為盂蘭盆節,乃是地官消災之時。
往日裏,梅花鎮人此時會舉辦流燈節,焚燒紙錢,祝禱亡靈在彼世生活順遂,並在江流湖水中流燈祈福,一來以奠亡者,寄托情思,二來,梅花鎮中有亡者為福一說,祈禱亡者保佑,可實現心願。
因為鎮中邪祟作怪,鎮中放燈祈福、渴望消弭這段無妄之災的人比往日多出不少。
封如故聽見外麵街道上熱鬧非凡,自是向往這份人間繁華。
常伯寧願意陪他出去見識,羅浮春與桑落久自然相隨,海淨也想去瞧瞧熱鬧,如此一來,如一也勢必成行。
出門時,佛道兩家各自分作了兩撥,涇渭分明。
但因為海淨與羅桑二人漸熟,年歲相近,關係又好,不多時,海淨就跑到了道門之中,獨留身著女子服飾、頭戴雪白長冪籬的如一一人冷冷清清地跟著他們行走。
有妙齡女子遠遠看到常伯寧含笑為封如故選燈,眉眼溫柔至極的模樣,臉頰不覺飛紅,心裏喜歡,左顧右盼一番,走到她以為是女子的如一身邊,同他搭訕:“那好看的公子叫什麽名字?”
如一注視著常伯寧身旁笑得燦爛的人,輕聲迴答:“……封如故。”
幾人選了燈,便在河邊祈福,各持一卷紅紙,在上頭各各書寫自己的心願,再折好了,放入河燈中去。
一杆飽蘸青墨的毛筆在眾人中間傳來傳去,寫下的心願各自隱秘,並不宣於人前。
此時,他們沒有君長徒弟之別,隻是一群年歲相近,又誌趣相投的青年。
如一接筆後,實不知有何心願,便如以往在佛前許下心願時,慣性寫下了他許過千百遍的願望:“願義父早晚勤加餐飯,諸般心願,皆可得償。”
寫完後,他將紅紙卷好,放入青蓮河燈裏,餘光瞥見封如故捧著一盞紅蓮河燈,唇角帶笑,若有所思的樣子,不覺注目良久,意識到不對才匆忙斂迴視線,將河燈上的一點燭火引燃。
羅浮春性急,自己還沒放好紙條,便問桑落久:“師弟,你許了什麽願?”
為表真心,他先行道出了自己的心願:“我願斬鬼除妖,滅魔消業,天下長安!”
桑落久笑:“師兄,心願這種東西,說出來就不靈了。”
羅浮春拍拍胸口,誌氣昂揚:“不靈又怎樣?我靠一雙手,一把劍,照樣能拚出個天下長安來!”
桑落久道:“我願師父師兄身體康健,落久願年年相伴,絕不離分。”
聞言,羅浮春蠻不好意思的。
其實,他方才在紅紙上寫了許多,心願裏既有師父,也有師弟,隻是不好意思講出來。
封如故托腮說:“我求師兄少些嘮叨,師妹早日嫁人,別的都很好,就不求啦。”
常伯寧笑著摸封如故的腦袋:“若要燕師妹聽見你這樣亂許心願,怕是又要打人了。”
封如故探頭去看常伯寧手中紙條:“師兄寫了什麽心願?”
常伯寧將紙條卷放在小舟狀的河燈上,溫和道:“我願大道得複,世間爭鬥不再。”
羅浮春心直口快地插嘴道:“我以為師伯會求師父一生順遂呢。”
常伯寧說:“這我做得到,就不求上天了。”
羅浮春鼓掌叫好,而桑落久看著沉默的如一,笑問:“遊姑娘許了什麽願?”
如一說了實話:“願義父心願得償。”
封如故笑了笑,單膝著地,將河燈送入河流中。
在他們身後,有殷實人家燃放煙花,那手工匠人精製的漫天星星圓滿綻放開來,落銀如雨,美若幻影。
羅浮春孩子似的振臂歡唿起來,引得海淨也是雙目放光。
桑落久站在羅浮春身後,輕輕拉著他肘部的衣裳,免得他撒了歡兒地亂跑。
封如故蹲踞在地上,眼望著漫天星流,宛如看見自己,不由失笑。
常伯寧在想,如故若是喜歡,今夜趕著叫人做上些,放在明日婚儀裏用,是否來得及?
唯有如一,迅速迴身,截流了兩隻花燈,在花燈未漂遠時,迅速抽出了常伯寧與封如故寫了的紙卷,捏在手心。
他先翻開一張,在煙火的一瞬明光下查看。
一看之下,他的心髒狠狠抽縮了一下。
常伯寧是個誠實的人,許願的內容,他一字未曾撒謊,確實是祝大道得複。
然而,那字跡卻是陌生已極的蠅頭小楷,秀氣溫和,毫無義父大開大闔的疏朗之風,與他以往寫給自己的許多信件,有天之差,地之別。
如一的心沒來由地狂跳起來。
書寫心願,是不必示人的,所以這上頭的,該是最真實的字跡。
那麽,那麽……
打開另一張紙條時,如一的手有些抖,素來沉穩的手掌盈滿了汗,沁得紙條微濕,打開時甚至險些用力失當,從中撕裂。
咻——
啪——
煙火乍然升空,四下裏光明如白晝。
第二張紙條上的筆跡,雪亮亮躍入如一眼中。
入目的字跡並不屬於他的義父。
這張紅紙上留下的青墨筆跡浮皮潦草,漫不經心,像極了那人的為人。
如一卻紅了臉。
上麵的心願寫道:“祝小紅塵雖不時時歡笑,卻時時快樂。”
他寫得很是隨意,就像這個心願,他也在私下裏寫過千百遍也似的。
作者有話要說: 微妙的小情愫和大型g現場(/w\)
他心中惆悵,翻來覆去也午睡不得, 索性起身, 見封如故貪涼, 將新摘下的葡萄都吃得差不多了,便又動手剪下一叢叢葡萄, 浸在涼水裏, 待他取用。
陽光底下,浸在水中的葡萄有如一斛明珠, 輝光明亮。
見封如故突然迴來, 且兩手空空, 常伯寧取來手帕淨手,並好奇道:“怎麽了?那個匣子呢?”
封如故在躺椅上坐下,架起扇子為自己遮涼:“已還給他了。”
常伯寧心裏陡然一陣說不出的歡喜:“為何?不喜歡嗎?”
封如故苦笑:“……我好像是太喜歡了一些。”
……
如一在院中練劍。
小院清幽,空地卻大, 偶有柳枝因風而起, 與劍梢稍作糾纏, 便繼續流於風中。
眾生相憐憫眾生,劍尖斬石斷玉,遇到柳葉,殺意便分而化之,消彌無形。
“小師叔。”海淨從外走來,眉間含惑, 手中捧著一物,“這個東西被放在咱們院前了。”
如一收劍迴身,束起的高馬尾流轉如清雲,微汗的麵容依然冷淡如萬古不化冰,似乎任何變故都不會讓那冰層融化分毫。
然而,下一秒,看清海淨手中之物時,冰層微微裂開了一道小小的縫隙。
海淨道:“小師叔,今日我打點客棧裏的物件,在端容君和雲中君的屋中發現了此物。我想著該是兩位君長之物,雲中君也收下了,怎麽又送迴我們這裏來了?”
如一開匣查看,發現梳子仍在,與自己送出去時無甚變化,不禁詫然。
不喜歡?
海淨頗找不著頭腦:“難道是我拿錯了?放這裏作甚呢?”
如一接過匣子:“是我送去的。大概是入不得他的眼吧。”
“這是小師叔送的?”海淨眼前一亮,“小師叔何時同雲中君這樣親厚了?”
如一:“我與他何談親厚?這不過——”
他望著手中梳匣,聲音略略放低:“……一個意外而已。”
……若自己與他當真親厚,自己怎會不知道他喜歡什麽?
海淨給他出主意:“雲中君原封不動送迴來,未必是不想收,說不準是希望小師叔親手送呢。”
如一看海淨一眼:“我有何必要這樣討好他?”
海淨正欲再言,就見如一向外走去。
不及海淨再開口發問,如一便道:“我去把它扔掉。”
海淨:“……喔。”
他沒想問小師叔去哪裏啊。
待換好一身幹爽的衣衫,如一攜梳匣而來,即將邁進封如故和常伯寧所居的小院時,他聽到院中有絮絮低語,不由止步。
此時此刻,院中的常伯寧百味纏心。
他知道,他的師弟向來大膽,卻從沒想到他會大膽到這等地步。
常人難以出口的感情之事,他能說得毫無避諱。
初初聽到封如故直白地說出“喜歡”二字時,常伯寧的心像是被一隻手狠攥了一把,初不覺痛,等封如故一五一十把自己方才的悸動剖析於他,餘痛才遲遲襲來,唉才曉得不知所措。
常伯寧的手可提千鈞之劍,曾砍斷過東海惡蛟的頭顱,如今卻在桌下懵然地輕顫著:“可你們是……”
“那是最不打緊的事。”封如故剝了葡萄喂進自己嘴裏,“不過是掛名父子而已,我不在意。若是真心喜歡,這又算得什麽?”
“那麽——”
“師兄大可放心。”封如故打斷了常伯寧的話,“我與他,究竟是不可能的。”
“一來是我的身體。”封如故說,“我萬一墮魔,絕不要任何人陪。他的父親因為誤信魔道而拋棄他,換我做他義父,我好容易救他出來,兜兜轉轉,最後憑什麽又推他進魔道?”
“二來……”封如故晃一晃掌上煙槍,逗弄得那煙霧散亂一陣兒,自己則孩子氣地笑了起來,“他又不會喜歡我。”
常伯寧心痛自家小孩兒,不忍叫他受一點委屈,顧不得自己難受,撫著他的頭發安慰他:“他會的。”
常伯寧正要繼續說話,忽聞院外傳來了細細腳步聲。
他立刻辨認出了這是誰的腳步,立即噤聲。
封如故毫無靈力,耳力不濟,自是聽不到這動靜,自顧自道:“哈,在他眼裏,我壓根兒是一無是處。”
院外的如一:“……”
院內的常伯寧試圖把這個話題岔開:“也沒有那麽差吧?”
封如故委屈道:“隻有更差的了。師兄,你知道嗎,我彈首箜篌,他都說我照貓畫虎,東施效顰呢。”
如一身形一動,想要申辯,卻發現自己無從辯起。
他似乎……的確這樣說過?
隻是那時……那個時候……
平心而論,封如故那夜彈來安撫幾名小魔修的箜篌真的很好,隻是因為太像義父……
封如故好像渾然不覺那與他僅有一牆之隔的人的存在,安心對師兄倒苦水:“他還說過,我從無真心,又有何能力亂心?”
如一:“……”
聽到封如故翻起昔日舊賬,他心如火燒,牙根都咬得酸楚了,急於辯解那是自己往日無心之言,話到口邊,卻又隻覺百口莫辯。
……自己那些話,好像真的傷了封如故的心了?
院內,常伯寧仍掛記著外頭的如一,想為他留三分薄麵,又不好挑明,隻得暗示:“不要背後言人是非。”
“我就要言他是非。”封如故氣鼓鼓說,“他當著我的麵說我為人不堪,沒有心性誌氣,還說我自作多情的時候,就不算言我是非啦?”
常伯寧一下有點生氣了:“他這樣說你?”
察覺到師兄情緒變了,封如故眨巴眨巴眼,馬上精乖地轉了話風:“沒有,這段是我自己瞎編的。”
常伯寧又好氣又好笑,伸手捏他的臉。
指尖剛捏上他的臉,還沒來得及用力,封如故馬上喊疼,師兄弟兩人笑鬧成一團,獨留如一一人,為著他剛才那句迴護而暗自心甜,卻又酸得他忍不住攥緊手掌。
封如故的身體禁不起玩鬧,折騰過一陣後就有些氣喘,隻好歪在竹躺椅上,抿了一口煙,徐徐吐出,借以緩氣。
常伯寧覷了一眼門口:“他……”
封如故說:“我與他,不過是過路相伴之緣。至於其他……我命窄,一個人就活得很局促了,再容不下一個他。要送,我隻能把我自己整個兒給他。他既不喜歡我,我也不要把自己給他。”
……
如一匆匆抱匣走迴自己院落時,與海淨打了一個照麵。
“小師叔,怎麽了?”海淨頓時驚異,“您怎麽連臉都白了?”
如一不語,自顧自進了房中。
他在桌邊坐下,把匣子擱放在桌上,心髒仍在微微打顫。
封如故口口聲聲要把自己給他,可誰又要他了?
他又是這般……自作多……
如一心裏這樣想著,卻難受得不知如何是好,一副心腸打了百結,鬱鬱難通。
海淨擔心他,探頭探腦地進來:“小師叔,你還好嗎?”
如一:“嗯。”
海淨向來看不透他這冷麵小師叔的心中事,隻好暗自揣測:“雲中君不肯收?”
海淨的話提醒了如一。
左右這禮物是不可能送得出去了,如一動手打開了精巧的梳匣。
他想,他是不是被自己傷心太過,所以才不肯——
這樣想著,他將梳子從匣中取出,隨手翻了一麵。
如一:“…………”
看到上頭刻著的“春.宵”兩字,如一登時臉頰滾熱,額心充血,不等海淨看清上頭的字樣,就一把將那恬不知恥的梳子倒扣在掌下,眼睛直直盯著桌子上的木紋,瞳仁微微發抖。
……他究竟買了個什麽東西送給了封如故?
等海淨一頭霧水地出了屋子,他動手檢查梳匣,發現底部那一卷絹帛時,他已經不知道該做出什麽表情來了。
他展開絹帛那一瞬,差點把那東西扔出窗去。
他立即將那絹帛點了,燒得分毫不剩,梳匣也丟在了床底,即使如此,他仍是半夜也沒能睡著,一會兒眼前是畫中癡纏著的兩具身體,一會兒耳畔是封如故那些含著委屈的訴苦聲。
他摁著胸口一明一滅的試情玉痕,無論如何誦經,都無法平複。
他隻能靠想象義父來平息心尖奇火。
原先這方法很奏效,然而這迴偏偏失了靈,那端坐神龕、伸出手來、意欲將他拉出茫茫苦海的美麗神偶麵目變得模糊起來,他竭力想要看清,誰想竟在雲山霧罩間,看到了封如故的臉。
如一駭然起身,看到窗外熹微的天色,才意識到自己睡著了。
不過,下一刻,他便黑了臉。
他重新躺迴原處,微分雙腿,好緩解那種被擠得生疼的陌生感受。
如一握緊枕頭,皺眉捱受著這身體的異常,心中又是慌張,又是愧疚。
他怎會將自己的神明當作封如故,還……還在他的神麵前行此汙穢不淨之事?
那日,如一遲了一個時辰起身。
從那日起,如一與封如故之間的氣氛漸漸微妙起來。
旁人如羅浮春,自是半分也察覺不到,隻滿懷新鮮感地張羅親事;如桑落久,心知發生什麽,隻坐觀一切,並不動聲色。
唯二有些糾結的,是常伯寧與海淨。
他們說不出來封如故與如一之間有何異常,平時碰麵了也會好好打招唿,隻是多餘的話很少說,就連封如故也不再說些俏皮話了。
可若說當真生疏了,也談不上。
有次,幾人共處一室,封如故燃香時,被爐蓋燙了一下手,跌了蓋子,微抽一口氣,房間那頭閉目打坐的如一眉心猛地一皺,雖然旋即便恢複了正常,卻忍不住掐了掐指尖,仿佛被燙著的是他自己似的。
封如故也沒再對誰撒嬌,捧著手自己找涼水去了。
海淨把這些看在眼裏,著實納悶。
小師叔不過是送了雲中君一個梳匣,還沒送出手,何以會突然出現這麽多的暗潮洶湧?
在各人各懷心思時,時間過得極快。
嫁衣和整套打好的頭麵送來的那天,距他們的婚期隻剩一日了。
七月十六是正日子,七月十五,則是鬼門大開之日,道門稱之為中元節,佛門稱之為盂蘭盆節,乃是地官消災之時。
往日裏,梅花鎮人此時會舉辦流燈節,焚燒紙錢,祝禱亡靈在彼世生活順遂,並在江流湖水中流燈祈福,一來以奠亡者,寄托情思,二來,梅花鎮中有亡者為福一說,祈禱亡者保佑,可實現心願。
因為鎮中邪祟作怪,鎮中放燈祈福、渴望消弭這段無妄之災的人比往日多出不少。
封如故聽見外麵街道上熱鬧非凡,自是向往這份人間繁華。
常伯寧願意陪他出去見識,羅浮春與桑落久自然相隨,海淨也想去瞧瞧熱鬧,如此一來,如一也勢必成行。
出門時,佛道兩家各自分作了兩撥,涇渭分明。
但因為海淨與羅桑二人漸熟,年歲相近,關係又好,不多時,海淨就跑到了道門之中,獨留身著女子服飾、頭戴雪白長冪籬的如一一人冷冷清清地跟著他們行走。
有妙齡女子遠遠看到常伯寧含笑為封如故選燈,眉眼溫柔至極的模樣,臉頰不覺飛紅,心裏喜歡,左顧右盼一番,走到她以為是女子的如一身邊,同他搭訕:“那好看的公子叫什麽名字?”
如一注視著常伯寧身旁笑得燦爛的人,輕聲迴答:“……封如故。”
幾人選了燈,便在河邊祈福,各持一卷紅紙,在上頭各各書寫自己的心願,再折好了,放入河燈中去。
一杆飽蘸青墨的毛筆在眾人中間傳來傳去,寫下的心願各自隱秘,並不宣於人前。
此時,他們沒有君長徒弟之別,隻是一群年歲相近,又誌趣相投的青年。
如一接筆後,實不知有何心願,便如以往在佛前許下心願時,慣性寫下了他許過千百遍的願望:“願義父早晚勤加餐飯,諸般心願,皆可得償。”
寫完後,他將紅紙卷好,放入青蓮河燈裏,餘光瞥見封如故捧著一盞紅蓮河燈,唇角帶笑,若有所思的樣子,不覺注目良久,意識到不對才匆忙斂迴視線,將河燈上的一點燭火引燃。
羅浮春性急,自己還沒放好紙條,便問桑落久:“師弟,你許了什麽願?”
為表真心,他先行道出了自己的心願:“我願斬鬼除妖,滅魔消業,天下長安!”
桑落久笑:“師兄,心願這種東西,說出來就不靈了。”
羅浮春拍拍胸口,誌氣昂揚:“不靈又怎樣?我靠一雙手,一把劍,照樣能拚出個天下長安來!”
桑落久道:“我願師父師兄身體康健,落久願年年相伴,絕不離分。”
聞言,羅浮春蠻不好意思的。
其實,他方才在紅紙上寫了許多,心願裏既有師父,也有師弟,隻是不好意思講出來。
封如故托腮說:“我求師兄少些嘮叨,師妹早日嫁人,別的都很好,就不求啦。”
常伯寧笑著摸封如故的腦袋:“若要燕師妹聽見你這樣亂許心願,怕是又要打人了。”
封如故探頭去看常伯寧手中紙條:“師兄寫了什麽心願?”
常伯寧將紙條卷放在小舟狀的河燈上,溫和道:“我願大道得複,世間爭鬥不再。”
羅浮春心直口快地插嘴道:“我以為師伯會求師父一生順遂呢。”
常伯寧說:“這我做得到,就不求上天了。”
羅浮春鼓掌叫好,而桑落久看著沉默的如一,笑問:“遊姑娘許了什麽願?”
如一說了實話:“願義父心願得償。”
封如故笑了笑,單膝著地,將河燈送入河流中。
在他們身後,有殷實人家燃放煙花,那手工匠人精製的漫天星星圓滿綻放開來,落銀如雨,美若幻影。
羅浮春孩子似的振臂歡唿起來,引得海淨也是雙目放光。
桑落久站在羅浮春身後,輕輕拉著他肘部的衣裳,免得他撒了歡兒地亂跑。
封如故蹲踞在地上,眼望著漫天星流,宛如看見自己,不由失笑。
常伯寧在想,如故若是喜歡,今夜趕著叫人做上些,放在明日婚儀裏用,是否來得及?
唯有如一,迅速迴身,截流了兩隻花燈,在花燈未漂遠時,迅速抽出了常伯寧與封如故寫了的紙卷,捏在手心。
他先翻開一張,在煙火的一瞬明光下查看。
一看之下,他的心髒狠狠抽縮了一下。
常伯寧是個誠實的人,許願的內容,他一字未曾撒謊,確實是祝大道得複。
然而,那字跡卻是陌生已極的蠅頭小楷,秀氣溫和,毫無義父大開大闔的疏朗之風,與他以往寫給自己的許多信件,有天之差,地之別。
如一的心沒來由地狂跳起來。
書寫心願,是不必示人的,所以這上頭的,該是最真實的字跡。
那麽,那麽……
打開另一張紙條時,如一的手有些抖,素來沉穩的手掌盈滿了汗,沁得紙條微濕,打開時甚至險些用力失當,從中撕裂。
咻——
啪——
煙火乍然升空,四下裏光明如白晝。
第二張紙條上的筆跡,雪亮亮躍入如一眼中。
入目的字跡並不屬於他的義父。
這張紅紙上留下的青墨筆跡浮皮潦草,漫不經心,像極了那人的為人。
如一卻紅了臉。
上麵的心願寫道:“祝小紅塵雖不時時歡笑,卻時時快樂。”
他寫得很是隨意,就像這個心願,他也在私下裏寫過千百遍也似的。
作者有話要說: 微妙的小情愫和大型g現場(/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