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館地處水勝古城西側, 依水而建, 異常清淨,遠離祭神大典, 那悠遠的嗩呐此時聽來茫茫遠遠, 宛如空裏傳來的神音。


    如一撫窗而立。


    此地是大城, 秦樓楚館該是不少,他一時竟不知, 封如故選擇此處落腳, 是無意為之,還是因為他窺透了自己厭憎祭神之事的心思。


    等他嗅到竹香, 轉頭已看見封如故倚在軟椅上, 將煙槍平端於胸前, 一頁頁研究起桌上的曲譜來。


    如一在心中一笑置之。


    ……他果真是想多了。


    他正望著窗外亭台水榭想著心事,一隻蜻蜓便輕輕停在了他的肩上。


    如一側目一望,隻見那是一隻用曲譜疊成的紙蜻蜓,被一股竹息托著, 才得以棲息在他肩上。


    如一對封如故這樣的小把戲頗覺無奈。


    經過早晨的誤認, 如一已經確認, 這位雲中君怕是故意時時透露出與義父相像的細節,或是做出過分親近的舉動,以戲弄他、看他窘迫為樂,貪圖愉悅,從無真心。


    但那帶著延胡索藥香的竹煙氣,又叫如一覺得, 此人並非簡單之輩。


    他取下肩上的紙蜻蜓,嗅到了淡淡墨香,便將蜻蜓展開,發現封如故竟然在問他正經問題:“寒山寺的僧侶不好好在寺裏念經,為什麽會來這裏?”


    如一對他的玩世不恭有心結,將紙張翻來覆去看了幾遍,才確認他的確不是在開玩笑。


    別的不談,封如故的字跡不難看,但落紙力道卻是懶的,散的,是義父在教他寫字時最忌諱的一種。


    “……最次的字便是這種,隻占了一個‘瀟灑風流’,形意皆無,不過這是手腕無力之故,你是初學,多練練便好。”


    如一抬手,輕輕按住胸口,那裏藏著常伯寧請他來的那封信。


    十年過去,還是一樣的鐵劃銀鉤,一樣的少年意氣,分毫未變。


    對比之下,優劣分明。


    如一收斂心思,將展開的“紙蜻蜓”曲譜與義父寄給自己的信放在一處,走迴榻邊,拿過一張白紙,提筆迴他:“城中出現得失魂症的人,叫之不應,喚之不醒,猶如活屍。”


    他自從學習寫字以來,便偷偷臨摹義父字跡,是以筆鋒鋒銳得不像一個僧人。


    封如故迴他:“不是病症?”


    如一寫道:“迴報得知,受害之人,體內三魂失一,七魄又失一,應是被人取走了。”


    “失魂者有何特殊?”


    “男女老少皆有,若說有什麽特別……都是富家之人受害,其他並無特殊之處。”


    “多少人?”


    “前後共計九人。”


    “此地既有崇神傳統,不該是此地的‘神’來管嗎?和寒山寺有何關係?”


    “寒山寺非是前來調查的。有山中俗僧父親受害,昏睡不醒,母親來信叫他速返,他與寺中同鄉迴來省親,一被殺於米脂山上,一被棄於清澗縣街頭。”……恰是構成血筆“封”字的其中兩筆。


    封如故看著他寫下的字,陷入沉思時,無意識地拿大拇指輕巧地刮了一下鼻側,恰是鼻尖右側落痣的地方。


    不知為何,見他如此動作,如一心頭微微一動,有種說不出的奇異感覺湧上心頭,卻說不出源於何方。


    二人正相對無言時,門被叩響了。


    一名素衫少女抱琵琶而入,未語先笑,露出一顆小小虎牙:“公子,小女青霓。”


    上來前,封如故特地向老板娘交代,他這一房裏要嘴甜開朗、本地出身的琴女,一來能聽到最正統的小曲,二來方便探聽本地消息。


    如一不出聲,隻站到一邊去,遙望水榭,拓開靈識,在城中尋覓有無魔修蹤影。


    旁人琴藝,總是不如義父的,聽來無益。


    封如故在這等風月場合倒是如魚得水,將青霓本就絕妙的琴藝誇得如同潯陽江頭的琵琶女再世。


    且他隻聽了一遍,便以嚴謹格律抄出了工尺譜,捧去請她鑒賞有哪裏不對。


    琴女青霓一見,驚為天人,立時將他引為知己。


    如一迴頭,見他捧著琴譜,望著琴女,眼中似是有真情流露,更覺自己猜想不錯,此人毫無真心,處處留情,總是做出些刻意討人歡心的親近之事,決不能當真。


    想著,他伸手拿出那張被拆開的紙蜻蜓,沿著折痕細細疊迴原樣。


    折完後,他卻覺出自己此舉的莫名其妙來,隨手把紙蜻蜓往窗邊一放,不再理會。


    那邊,封如故已漸漸將話題引向了祭神大典的祭神曲,又引向了祭神之事。


    封如故笑道:“‘神’是個什麽東西,我生平未曾見過,不知道過兩日,能否一睹真容?”


    青霓見慣了八方來客,說話也是有點見識的,軟聲道:“這‘神’啊,說到底是人心中的寄托,無形無相,人說他是什麽樣的,那就是什麽樣的。”


    她娓娓道來:“據傳啊,咱們這裏曾是古時天裂處,洪水倒瀉,女媧曾在此補天,補天石的一滴熔石落在山上,留下了一道小小的天裂。所幸那滴熔石雖不在其位,卻也幻化出了靈識,在山中發揮神力,封住了天裂,保佑此方百姓不受洪水危害。所以咱們這裏敬神的傳統由來已久,此處少說有百十座廟宇,成眾的信徒也有五六群,從我記事起,鼻子裏就都是檀香味兒。祭神大典,就是在每隔三年的黃道之日,各家信徒同祭。”


    封如故抿一口此地特產的菊花酒:“各家各信各神,卻在同一天祭祀,也不怕打起來?”


    青霓說:“那是千年傳下來的祭神之日,怎能輕易修改呢?各家信徒會事先在城中劃定地點,各不相擾。對外來之客來說,那夜可熱鬧得緊呢,東街有儺禮,西道有巫舞,南城有焚香祭石,北市有城隍出遊,繞城一圈,能見遍奇景,有趣得很。”


    封如故還是最在意:“那香火最鼎盛的是哪一家?那位古老的補天石神?”


    “那倒不是。”青霓抿唇一笑,“石神是隻有老人才拜的。現如今城中香火最盛、最熱鬧的在城中處,祭的是一名十幾年前曾降臨城中的仙君,他祛除疫魔,救了半座城的百姓性命,那仙君名為‘弗言’,俗家姓常。”


    封如故含在嘴裏的一口酒全數噴出。


    如一愕然迴首。


    被青霓這一說,封如故才想起來。


    這個地方,他好像確是來過。


    他在風陵山中呆得太久,十二三年前的事情於他而言有如前世,他隻記得,他帶著他家小紅塵來此地,根本不是為了什麽除魔,是為看燈。


    封如故哪記得自己在何時何地除過什麽疫魔,他遇到那些為禍的魔,不過拿劍殺了便是。


    他隻記得那夏日裏滿街的仙音燭、走馬燈,真是好看。


    如一迴首,望著小軒窗外的城,目光有些不一樣了。


    他小時候不記地名,隻知道義父去哪,他便去哪。


    義父說帶他來一個好地方看燈,卻有人擾他們看燈,義父便砍了來人,拿絹擦了血劍,再牽著他的手去了燈市。


    義父說,“篝燈紙馬玉堂前,竟把章台故事傳”。


    他又說,許多人一生的故事,就濃縮在這小小的走馬燈裏,就像他在道門浮沉一生的師父,到頭來,也是說書先生口中的一段傳奇。


    如一記得,在熱氣兒的熏托下,少年的臉紅亮亮的,看著燈中的故事,眼中閃爍的薄光極其生動。


    而如一越過不斷輪轉的燈,看著向來張揚的少年神情溫柔下來的樣子,也看得發了呆。


    青霓見二人反應奇特,不禁訝異:“……如何了?是奴家哪句話不對?”


    封如故倒是調整得快,取出手帕抹桌,一臉歉意:“沒有沒有,隻是‘弗言’這名號聽來好笑,聽起來像是‘敷衍’。”


    青霓掩口笑了:“公子說話真有趣。那仙君可是個漂亮人物,而且有除滅疫魔之功,城中人從他這處求姻緣,求避疫,可靈了呢。”


    封如故低頭擦桌,哭笑不得。


    當時,他因為滿城閉戶、原定的十五燈會不開,實在氣不過,便找到那疫魔的所在,一劍殺了,斷了疫病源頭,提疫魔頭顱,問燈會可否按時開啟。


    有城民感激不盡,來問他名號,說要善加供奉,以報恩德。


    封如故冒領師兄名義下山,看大家反應,直覺自己這迴做得有些大,自己又帶著孩子,怕引來不該引來的麻煩,便在眾人問及仙君名諱時道:“不能說,不能說。俗家姓常而已。”


    結果,傳來傳去,居然傳成了“弗言”仙君。


    由此可見,民眾美化心中神明的功力可真是一流。


    論神也隻是一段插曲,青霓又與封如故探討起曲譜來,直至天色擦黑,青霓才戀戀不舍地掩門離去,恰遇見了從隔壁廂房抱琴而出的綠芯。


    綠芯向來愛挑逗小客人,非惹得對方麵紅耳赤不可,這也是隔壁那位封公子特意囑咐過要點給兩個年輕後生的琴女,顯然是有意戲弄他這兩位寶貝徒弟。


    但此時,綠芯滿麵紅暈,偷笑不止,叫青霓很是詫異。


    她問:“小芯兒,你怎麽啦。”


    綠芯搖搖頭,指了指剛合上的廂房門扉,與青霓貼麵耳語起來。


    門內,見那琴女走了,羅浮春舒了一口氣,說:“師弟,你方才與她說了什麽?她後半程真是安靜。”


    桑落久和如一一樣站在窗邊,向外眺望:“我說,你若是再多看我師兄,我會生氣的。”


    羅浮春拍了一下掌:“哈,還是師弟聰明,難怪她後來一直看你,定然是喜歡你,不舍得叫你生氣。”


    桑落久憐愛地看他一眼,又將目光轉至窗外,小聲嘀咕了一聲:“……奇怪。”


    與他一牆之隔的如一,和桑落久確定了同一件事。


    他在紙上寫:“城中沒有魔氣。方圓五十裏亦無。”


    和如一幼年時的遭遇不同,此處沒有冒名頂替的假神,也沒有魔氛,反倒布滿清聖之氣。


    雖然不能保證是不是有魔修在刻意隱藏氣息,或是那魔物暫時不在此地,但就目前狀況看來,此地完全是太平盛世之景。


    封如故撐著頭,籲出一口竹霧,閑閑道:“明日我們再去拜訪受害之人。今夜,先去城裏逛一逛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道門都欠我一個人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騎鯨南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騎鯨南去並收藏全道門都欠我一個人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