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川也不例外,在旁邊聽了片刻,也覺得有些不耐煩,幹脆轉移了注意力。
他走到七口箱子旁邊,饒有興趣翻看這些書冊。其實他想知道,這是哪個時代的族譜,距離現在多少年了。
不過由於,箱子不小,書冊更多。一本本書冊,從唐代開始,一個朝代,一個朝代的延續了下來,一直沒有中斷。
還好葉川隻要直接翻開末尾,看到最後一頁的記載,基本上就可以斷代了。
他看得不亦樂乎,旁邊眾人也吵得熱鬧。
一個個老頭、中年人,吵得口沫橫飛,十分的激動。看那架勢,好像要打架似的,反正誰也無法占盡上風。
就在眾人吵得起勁的時候,葉川也把最後一口箱子的書冊,全部翻看完了,然後確定了這是明代的族譜。最後一本書冊,最後記載的時間,那是明永曆四年……
開始的時候,葉川首先想到的是明成祖朱棣,但是他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對。畢竟明成祖的年號,那是永樂啊。
永曆?
葉川琢磨了下,幸好他曆史不錯,認真的迴憶了下,依稀之間記得,永曆這個年號,應該是明末之後,所謂的南明小皇朝中的一個皇帝,所使用的年號。
明白了……
葉川恍然大悟,知道這批族譜的來曆,應該是在明末戰亂之時,葉氏族人也遭遇到了刀兵之苦,害怕族譜遺失,幹脆直接埋藏起來。
流傳到現在仔細一算,至少有三百多年了。
挺好……
葉川一笑,就要把翻看的時候,擱在了地上的書冊,重新放迴箱子中的時候,他的手摸到了箱底,頓時覺得不對。
“這是……”
這觸感,讓葉川有些遲疑,因為他發現了,箱裏的深度,與箱外的高度,似乎有一些很明顯的差距,不對稱統一。
好像有夾層呀。
這樣的念頭,在葉川的腦中浮現。緊接著,熱鬧的人群之中,忽然傳來了一陣尖叫聲,那尖銳高昂的叫聲,仿佛撕心裂肺似的,直貫眾人耳膜。
“山……塌……了……”
尖銳的聲音,讓眾人打了一個激靈,才意識到那人在喊些什麽。
等眾人反應過來,飛快抬頭迴望,果然看到了,在祖廟後麵的山峰上,一塊塊泥土,忽然間脫離了迴來,慢慢地下滑。
盡管下滑的速度很快,就好像冰化融雪似的,看似沒有什麽危險。
但是在這一瞬間,眾人頓時炸了,在空氣凝滯一秒鍾之後,就轟然而散。
“跑啊,快跑……”
“下山,快下山。”
一時之間,幾十號人連滾帶爬,往山下衝去。一個個人,隻恨爸媽少生了兩條腿,不能插上翅膀飛走……
在混亂之中,葉川也懵了下,然後下意識地抄起了空箱,果斷往地上一砸。咣的一聲,箱子散架了,有一件東西跌了出來。他沒細看,直接拿起東西,就尾隨眾人而去。
第213章 該你出馬了
眾人飛快朝山下跑去,一些人跑得快了,還摔了幾跤,以至於受了一些皮外傷。不過等到大家跑到了下山空曠的地方,卻發現祖廟後山雖然有泥土滑下,但是速度真的很慢很慢,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山體滑坡。
哪怕大家走下來,也不會有什麽危險。跑得太快,摔傷的幾個人,也是冤枉。
當然,話是這麽說沒錯,但是大家都是心有餘悸。畢竟無緣無故的,山上居然有泥土滑落了下來,簡直是嚇死人呀。
好不容易,大家跑到了山下,頓時麵麵相覷。
“……我就說了,必須遷祖廟。”
一瞬間,有人大聲吼聲道:“不遷的話,以後我不來祭祀了。我可不想,在燒香的時候,山頭突然崩了,把我埋在泥堆裏。”
“沒錯,遷,遷,遷……”
一時之間,人聲鼎沸,徹底打破了平衡,剛才那些叫嚷著,不能動祖廟的人,也沒有了底氣,個個沉默了下來。
沒辦法,事實勝於雄辯,幾個高峰真的很危險。指不定什麽時候,就崩塌下來了。要是不搬遷祖廟的話,到時候真出了什麽意外,不知道有多少人指著他們的鼻子大罵呢。
幾方泥土的塌落,也讓各村的百姓,迅速統一了意見。
然後,問題又來了。
祖廟不遷不行,可是遷去哪裏呢?
祖廟這種東西,與祖墳差不多,不動就算了,一動就牽扯很大。怎麽遷,遷去哪裏,都有許多的講究。
霎時,眾人又針對這事,議論紛紛,各種爭吵。
有人出於公心,也有人趁機夾帶了私貨。
“我覺得,二村就在附近,把祖廟搬過去,名正言順。”
“屁話,要搬,肯定搬到一村啊。”
“其實四村不錯的,距離縣城比較近,村裏公路又通了,方便快捷。”
“五村山清水秀,好地方……”
幾個村子的人,爭得麵紅耳赤,誰也不肯退讓。
對於他們的心思,許多人心中有數。說白了,無非是嫡長之爭。
盡管葉氏族人口中,向來有一葉傳七脈的說法,但是不知道從哪個時代開始,關於這七脈族人,哪一脈才是嫡係正宗,大家一直存在爭議。
有人覺得,一村肯定是正宗,但是其他村子人的覺得,這未必見得。因為有史料記載,一村在某個朝代,遇到了兵災,全村盡毀。
等到兵災結束,在其他幾個村子的支援下,一村才重新建立起來。
所以說,一村的正統性,早已經喪失了。從法理來說,其他六個村子,在當時就獲利了繼承權,屬於嫡係。
當然,具體是哪個村子,繼承了嫡係之脈,也是各有說法。反正為了這事,七個村子爭論了幾百年,都沒有一個定論。
但是現在,祖廟要搬遷,也讓一些人看到了希望。
如果說,祖廟搬到了自己的村子,那麽那個村子,就擁有了天然合法的理由,底氣十足的宣揚自己是嫡脈。
或許嫡係之爭,在現代這個社會,法理上的意義,已經大大消弱了。大家對於嫡係呀,旁係呀之類,已經不是很麽在意。
然而,祖廟搬遷到自己村,還有實實在在的好處。
因為每年,各村百姓,都要舉行祭祀大典。那個時候,不僅是七村的百姓,匯聚在祖廟之中祭拜而已。從七村延伸出去,遍布縣城、市區,甚至省城的一些葉氏族人,也不遠千裏趕迴來,一同祭祀先祖。
這些人拖家帶口的,至少有好幾千。這麽多的人流,湧入到自己村中,肯定能夠拉動一波內需,讓村裏百姓賺上一些錢。
這是實實在在的利益,而且是年年都有的利益,不是一杆子的買賣。
能作為村中代表,推選出來商量事情的,肯定也有腦子。最基本的小算盤,肯定有要。所以一個個人,才會爭得漲紅了臉,甚至吼得嗓子都啞了。
對此,葉川卻心不在焉,他根本沒留意,大家在吵些什麽。
事實上,在下了山之後,他就找了個機會,獨自迴到車中,然後打量從箱子夾中掉落下來的東西。
這東西很平常,那是一塊類似竹筒似的事物,隻不過這是半邊竹筒,有巴掌大小。東西色澤古拙,完全黃透了,不過質量保持得很好,不見半點腐朽之意。
最重要的是,葉川在竹筒的背麵上,看到了淺淺的圖案。
乍看之下,葉川也微微一愣,隻見在竹筒上的圖案,分明是一幅山川地理龍脈的走向。圖案以刀刻,刻線很流暢,很清晰自然。
在巴掌大的地方,就把千裏龍脈的山水走向,繪刻得栩栩如生。
不過,這不是關鍵。
最讓葉川驚奇的是,他發現這龍脈圖,分明是葉家祖廟的風水地理詳情呀。因為他在圖案上看到了,龍脈融結之處,恰好有七座高聳的山峰為屏,環繞在山間。
畢竟東西隱藏在祖廟地窖中,又有明顯的山峰特征,所以葉川一看就知道,這肯定是祖廟的風水圖。他琢磨著,東西可能是葉氏某代祖先,勘察了祖廟的風水形勢之後,特意繪刻了圖案,以傳後世……
可是,為什麽呢?
葉川忍不住深思,為什麽要用竹筒刻風水圖流傳後世呢?就算要告訴後代子孫,祖廟風水的珍貴重要性,直接記在族譜、家譜上,豈不是更明了,何必隱藏得這麽深。
他沉吟之時,手指頭無意識地,輕輕摩挲風水圖。在這一瞬間,他的目光一凝,驟然感覺手感不對。他連忙舉起竹筒,仔細的觀察起來。
果不其然,他發現了風水刻圖的一個局部細節,似乎有幾分奇異。
在他要仔細端詳的時候,就聽見了車窗傳來了敲打的聲音。他一怔,連忙收起竹筒,然後打開了車門,隻見葉父走來,示意道:“好了,準備迴家。”
“呃?”葉川一愣:“有結果了?”
“差不多吧。”葉父隨口道:“暫時統合了意見,勉強達成協議而已。”
“什麽結論?”葉川也頗為好奇。
“請地師!”
就在這時,葉七等人湊了過來,一臉古怪的表情:“小川,該你出馬了。”
第214章 祖宗山
“什麽?”葉川愣了一愣,有些沒反應過來。
葉七立即解釋道:“大家商量了半天,都說服不了對方。然後廟祝的大爺提議,請專門的地師來勘探風水,再作決定……”
“……哦。”
葉川恍然,然後笑道:“這辦法……也算靠譜。最起碼,少了許多紛爭。”
“是啊,是啊。”
葉七點頭,然後擠眉弄眼道:“他們決定一個村子請一位地師,然後考評各地方的風水,再決定把祖廟搬遷的位置。小川,過幾天,就看你大顯身手了,把他們折服,把祖廟搬到我們的村子。”
“呃……”葉川一怔,隨即含糊其辭道:“再說,到時再說!”
“嗯,這事,也要迴村,與大夥商量商量,敲定章程,讓大家配合你。”葉七表示明白,他現在對於葉川,可謂是信心十足。
畢竟在杭州的時候,他就見識到葉川的本事,連一個鎮子的改造,都可以順利解決,那麽區區的祖廟小事,肯定是手到擒來。
帶著自信,葉川一行人,也隨之離開了。
不久之後,葉川迴到了家裏,才有空拿出竹筒,繼續研究。然後他發現,竹筒中繪刻的風水圖案,有一個地方,刻痕比較深。
他反複的觀察,基本上可以確定,這一幅風水圖大部分的刻線,都是基本相同,算是淺刻的範疇。隻有一個地方,那是深刻,入骨三分。
他走到七口箱子旁邊,饒有興趣翻看這些書冊。其實他想知道,這是哪個時代的族譜,距離現在多少年了。
不過由於,箱子不小,書冊更多。一本本書冊,從唐代開始,一個朝代,一個朝代的延續了下來,一直沒有中斷。
還好葉川隻要直接翻開末尾,看到最後一頁的記載,基本上就可以斷代了。
他看得不亦樂乎,旁邊眾人也吵得熱鬧。
一個個老頭、中年人,吵得口沫橫飛,十分的激動。看那架勢,好像要打架似的,反正誰也無法占盡上風。
就在眾人吵得起勁的時候,葉川也把最後一口箱子的書冊,全部翻看完了,然後確定了這是明代的族譜。最後一本書冊,最後記載的時間,那是明永曆四年……
開始的時候,葉川首先想到的是明成祖朱棣,但是他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對。畢竟明成祖的年號,那是永樂啊。
永曆?
葉川琢磨了下,幸好他曆史不錯,認真的迴憶了下,依稀之間記得,永曆這個年號,應該是明末之後,所謂的南明小皇朝中的一個皇帝,所使用的年號。
明白了……
葉川恍然大悟,知道這批族譜的來曆,應該是在明末戰亂之時,葉氏族人也遭遇到了刀兵之苦,害怕族譜遺失,幹脆直接埋藏起來。
流傳到現在仔細一算,至少有三百多年了。
挺好……
葉川一笑,就要把翻看的時候,擱在了地上的書冊,重新放迴箱子中的時候,他的手摸到了箱底,頓時覺得不對。
“這是……”
這觸感,讓葉川有些遲疑,因為他發現了,箱裏的深度,與箱外的高度,似乎有一些很明顯的差距,不對稱統一。
好像有夾層呀。
這樣的念頭,在葉川的腦中浮現。緊接著,熱鬧的人群之中,忽然傳來了一陣尖叫聲,那尖銳高昂的叫聲,仿佛撕心裂肺似的,直貫眾人耳膜。
“山……塌……了……”
尖銳的聲音,讓眾人打了一個激靈,才意識到那人在喊些什麽。
等眾人反應過來,飛快抬頭迴望,果然看到了,在祖廟後麵的山峰上,一塊塊泥土,忽然間脫離了迴來,慢慢地下滑。
盡管下滑的速度很快,就好像冰化融雪似的,看似沒有什麽危險。
但是在這一瞬間,眾人頓時炸了,在空氣凝滯一秒鍾之後,就轟然而散。
“跑啊,快跑……”
“下山,快下山。”
一時之間,幾十號人連滾帶爬,往山下衝去。一個個人,隻恨爸媽少生了兩條腿,不能插上翅膀飛走……
在混亂之中,葉川也懵了下,然後下意識地抄起了空箱,果斷往地上一砸。咣的一聲,箱子散架了,有一件東西跌了出來。他沒細看,直接拿起東西,就尾隨眾人而去。
第213章 該你出馬了
眾人飛快朝山下跑去,一些人跑得快了,還摔了幾跤,以至於受了一些皮外傷。不過等到大家跑到了下山空曠的地方,卻發現祖廟後山雖然有泥土滑下,但是速度真的很慢很慢,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山體滑坡。
哪怕大家走下來,也不會有什麽危險。跑得太快,摔傷的幾個人,也是冤枉。
當然,話是這麽說沒錯,但是大家都是心有餘悸。畢竟無緣無故的,山上居然有泥土滑落了下來,簡直是嚇死人呀。
好不容易,大家跑到了山下,頓時麵麵相覷。
“……我就說了,必須遷祖廟。”
一瞬間,有人大聲吼聲道:“不遷的話,以後我不來祭祀了。我可不想,在燒香的時候,山頭突然崩了,把我埋在泥堆裏。”
“沒錯,遷,遷,遷……”
一時之間,人聲鼎沸,徹底打破了平衡,剛才那些叫嚷著,不能動祖廟的人,也沒有了底氣,個個沉默了下來。
沒辦法,事實勝於雄辯,幾個高峰真的很危險。指不定什麽時候,就崩塌下來了。要是不搬遷祖廟的話,到時候真出了什麽意外,不知道有多少人指著他們的鼻子大罵呢。
幾方泥土的塌落,也讓各村的百姓,迅速統一了意見。
然後,問題又來了。
祖廟不遷不行,可是遷去哪裏呢?
祖廟這種東西,與祖墳差不多,不動就算了,一動就牽扯很大。怎麽遷,遷去哪裏,都有許多的講究。
霎時,眾人又針對這事,議論紛紛,各種爭吵。
有人出於公心,也有人趁機夾帶了私貨。
“我覺得,二村就在附近,把祖廟搬過去,名正言順。”
“屁話,要搬,肯定搬到一村啊。”
“其實四村不錯的,距離縣城比較近,村裏公路又通了,方便快捷。”
“五村山清水秀,好地方……”
幾個村子的人,爭得麵紅耳赤,誰也不肯退讓。
對於他們的心思,許多人心中有數。說白了,無非是嫡長之爭。
盡管葉氏族人口中,向來有一葉傳七脈的說法,但是不知道從哪個時代開始,關於這七脈族人,哪一脈才是嫡係正宗,大家一直存在爭議。
有人覺得,一村肯定是正宗,但是其他村子人的覺得,這未必見得。因為有史料記載,一村在某個朝代,遇到了兵災,全村盡毀。
等到兵災結束,在其他幾個村子的支援下,一村才重新建立起來。
所以說,一村的正統性,早已經喪失了。從法理來說,其他六個村子,在當時就獲利了繼承權,屬於嫡係。
當然,具體是哪個村子,繼承了嫡係之脈,也是各有說法。反正為了這事,七個村子爭論了幾百年,都沒有一個定論。
但是現在,祖廟要搬遷,也讓一些人看到了希望。
如果說,祖廟搬到了自己的村子,那麽那個村子,就擁有了天然合法的理由,底氣十足的宣揚自己是嫡脈。
或許嫡係之爭,在現代這個社會,法理上的意義,已經大大消弱了。大家對於嫡係呀,旁係呀之類,已經不是很麽在意。
然而,祖廟搬遷到自己村,還有實實在在的好處。
因為每年,各村百姓,都要舉行祭祀大典。那個時候,不僅是七村的百姓,匯聚在祖廟之中祭拜而已。從七村延伸出去,遍布縣城、市區,甚至省城的一些葉氏族人,也不遠千裏趕迴來,一同祭祀先祖。
這些人拖家帶口的,至少有好幾千。這麽多的人流,湧入到自己村中,肯定能夠拉動一波內需,讓村裏百姓賺上一些錢。
這是實實在在的利益,而且是年年都有的利益,不是一杆子的買賣。
能作為村中代表,推選出來商量事情的,肯定也有腦子。最基本的小算盤,肯定有要。所以一個個人,才會爭得漲紅了臉,甚至吼得嗓子都啞了。
對此,葉川卻心不在焉,他根本沒留意,大家在吵些什麽。
事實上,在下了山之後,他就找了個機會,獨自迴到車中,然後打量從箱子夾中掉落下來的東西。
這東西很平常,那是一塊類似竹筒似的事物,隻不過這是半邊竹筒,有巴掌大小。東西色澤古拙,完全黃透了,不過質量保持得很好,不見半點腐朽之意。
最重要的是,葉川在竹筒的背麵上,看到了淺淺的圖案。
乍看之下,葉川也微微一愣,隻見在竹筒上的圖案,分明是一幅山川地理龍脈的走向。圖案以刀刻,刻線很流暢,很清晰自然。
在巴掌大的地方,就把千裏龍脈的山水走向,繪刻得栩栩如生。
不過,這不是關鍵。
最讓葉川驚奇的是,他發現這龍脈圖,分明是葉家祖廟的風水地理詳情呀。因為他在圖案上看到了,龍脈融結之處,恰好有七座高聳的山峰為屏,環繞在山間。
畢竟東西隱藏在祖廟地窖中,又有明顯的山峰特征,所以葉川一看就知道,這肯定是祖廟的風水圖。他琢磨著,東西可能是葉氏某代祖先,勘察了祖廟的風水形勢之後,特意繪刻了圖案,以傳後世……
可是,為什麽呢?
葉川忍不住深思,為什麽要用竹筒刻風水圖流傳後世呢?就算要告訴後代子孫,祖廟風水的珍貴重要性,直接記在族譜、家譜上,豈不是更明了,何必隱藏得這麽深。
他沉吟之時,手指頭無意識地,輕輕摩挲風水圖。在這一瞬間,他的目光一凝,驟然感覺手感不對。他連忙舉起竹筒,仔細的觀察起來。
果不其然,他發現了風水刻圖的一個局部細節,似乎有幾分奇異。
在他要仔細端詳的時候,就聽見了車窗傳來了敲打的聲音。他一怔,連忙收起竹筒,然後打開了車門,隻見葉父走來,示意道:“好了,準備迴家。”
“呃?”葉川一愣:“有結果了?”
“差不多吧。”葉父隨口道:“暫時統合了意見,勉強達成協議而已。”
“什麽結論?”葉川也頗為好奇。
“請地師!”
就在這時,葉七等人湊了過來,一臉古怪的表情:“小川,該你出馬了。”
第214章 祖宗山
“什麽?”葉川愣了一愣,有些沒反應過來。
葉七立即解釋道:“大家商量了半天,都說服不了對方。然後廟祝的大爺提議,請專門的地師來勘探風水,再作決定……”
“……哦。”
葉川恍然,然後笑道:“這辦法……也算靠譜。最起碼,少了許多紛爭。”
“是啊,是啊。”
葉七點頭,然後擠眉弄眼道:“他們決定一個村子請一位地師,然後考評各地方的風水,再決定把祖廟搬遷的位置。小川,過幾天,就看你大顯身手了,把他們折服,把祖廟搬到我們的村子。”
“呃……”葉川一怔,隨即含糊其辭道:“再說,到時再說!”
“嗯,這事,也要迴村,與大夥商量商量,敲定章程,讓大家配合你。”葉七表示明白,他現在對於葉川,可謂是信心十足。
畢竟在杭州的時候,他就見識到葉川的本事,連一個鎮子的改造,都可以順利解決,那麽區區的祖廟小事,肯定是手到擒來。
帶著自信,葉川一行人,也隨之離開了。
不久之後,葉川迴到了家裏,才有空拿出竹筒,繼續研究。然後他發現,竹筒中繪刻的風水圖案,有一個地方,刻痕比較深。
他反複的觀察,基本上可以確定,這一幅風水圖大部分的刻線,都是基本相同,算是淺刻的範疇。隻有一個地方,那是深刻,入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