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塔是關鍵
在張揚的催促下,一禪看向了葉川:“你說,還是我說?”
“你說吧。”葉川道:“感覺,你知道的更詳細一些。畢竟,我才到杭州,隻是明白了金玉堂中的布局而已,至於其中的前因後果,卻不怎麽了解。”
“好……”
一禪不再推托,直接道:“我知道的,也是我師父告訴我的。這要從十五年前開始說起,當時的金玉堂,還是一處兇宅。”
“什麽?”張揚睜大了眼睛:“兇宅?”
“對,兇宅。”
一禪娓娓而談:“當時那店鋪,誰住進去,誰倒黴。不是破財倒閉,就是有血光之災,反正很邪門。久而久之,不僅是那店鋪門可羅雀,甚至連那條街道,也是冷冷清清,沒有現在這麽熱鬧繁榮的景象。”
“直到後來,一個人買下了店鋪。”
一禪的眼中,也有幾分佩服之意:“那個人你們應該清楚,就是風水大師沈成周。他鎮壓兇宅,使之逢兇化吉,就是他在杭州,揚名立萬的第一步。”
“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整個行業的人,都知道他手段高明,有真本事。所以,富豪名流,才紛紛找他看風水,排憂解難。”
一禪笑道:“有了他的坐鎮,那條街道也逐漸繁華,日進鬥金。”
“還有這事?”
張揚有些迷茫,這事他竟然不知道。不過也可以理解,這畢竟是十幾年前的舊事了,再加上又是行業中的秘聞。他一個學徒,不清楚也理所當然。
一禪比較幸運,有個好師父教導,對當年的狀況,了如指掌。
“兇宅之患,就是葉大哥描述說,天柱折,地維絕,風水不好,煞氣如潮,才有諸多的危害。”一禪感歎道:“沈大師手段厲害,不僅把這些危害全部化解,甚至還把煞氣轉化成了財氣,福澤一方。這樣的本事,不愧風水大師之名,讓人敬重。”
“什麽叫天柱折,地維絕?”張揚懵懵懂懂,一頭的霧水。
“這個還要聽葉大哥的解釋。”一禪看向了葉川,眼中帶著期盼之色。
“其實,這隻是形容詞,說的是方位。”
葉川也不賣關子,坦誠道:“在八卦方位中,天柱指的是乾位,西北方。所謂的天柱折,意思就是,在西北方向,有一個缺口。”
“你迴想一下,金玉堂的西北方,是不是高樓大廈林立,但是這些大樓之間,相隔處卻形成了一個缺口。北風從這個方向刮過,在這些大樓的阻攔下,再一層層收斂,最終從缺口湧了出來,自然形成了非常強烈的狂風。”
“也就是說,那不僅僅是缺口,更是一個風口。從風水的角度來說,氣乘風則散,再旺盛的氣,在風口之下,也會吹得七零八落,不複存在。”
葉川道:“如果說,隻是單純有風口,金玉堂也不至於稱為兇宅。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店鋪的位置,地勢又比較低。一下雨,就容易形成淤積,這個就是地維絕。”
“雖然說,財如水,有水積聚,這是好事。但是,淤積之水,不是活水,而是一攤死水,沒有半點生氣,反而給店鋪帶來更嚴重的災害。”
葉川娓娓道:“再加上,店鋪偏低的地勢,又有一定的斜坡。好巧不巧,這斜坡就是朝向了西北方位,可謂是雪上加霜。”
“為什麽這樣說?”張揚似懂非懂,求知欲很強。
“風水理論之中,高一寸為山,低一寸為水。斜坡上段比較高,就是山。但是,斜坡又有積水,自然是山雨洪流。不過,你別忘記了,西北方位,又有風口,大風吹得而來。”
葉川歎道道:“積水欲向西北而去,風從西北而來。山雨欲來風滿樓,風水交射之下,店鋪怎麽可能不淪為兇宅?”
“沒錯。”
一禪深以為然:“聽我師父說,當時那個兇宅,也算是遠近聞名。許多風水師,也好奇去勘探,打算一顯身手,解決這個禍患。不過他們都失敗了,最終襯托出沈大師的不凡。”
一將功成萬骨枯,風水大師的名頭,就是踩著無數風水師的腦袋,居於高峰之上。
“那他是怎麽解決的?”張揚好奇問道。
“呃,這個……”
一禪遲疑道:“就是在店鋪之中,布置了一個風水局啊。在那個風水局的作用下,兇宅轉危為安,而且化煞生旺,硬生生把一個兇宅,變成了旺鋪。甚至於,旁邊的鋪子,也受益匪淺,興旺發達。”
“你這是廢話啊。”張揚急聲道:“我是想知道,那個風水局,到底有什麽玄機,為什麽能夠化煞生旺?”
“我知道,我就是風水大師了。”一禪翻起了白眼。
貌似很有道理……
張揚眨眼道:“你師父,沒告訴你這個?”
“沒說。”一禪老實道:“我經常追問,讓他我自己琢磨。他覺得我層次不夠,知道太多沒好處。不如自己摸索,才有長進。”
“哦。”張揚表示懷疑:“說不定,你師父也不知道,才這樣糊弄你。”
“哼,才不會呢。”一禪直接撇頭,不想搭理張揚了。不過,就在這時,他看到葉川的反應冷淡,當下心中一動,下意識問道:“葉大哥,你是不是知道那風水局的內涵?”
本來,他隻是隨口一問,不指望得到什麽迴複。
沒想,葉川卻點頭道:“知道呀。”
“什麽?”一禪睜大了眼睛,目光比圓圓的光頭,還經閃亮幾分。
“我知道啊。”葉川笑了笑,漫不經心道:“讓我布置那個風水局,肯定不容易。但是,在風水局既定的情況下,反過來推導其中的過程,應該不難。”
“……不難?”一禪覺得,自己受到了暴擊。自從,知道金玉堂風水局的神奇之後,他已經研究好久了,都不知其所以然。
葉川卻說,風水局不難,是真是假?
一禪皺眉,直接問道:“葉大哥,那風水局,究竟是怎麽迴事?請你賜教。”
“塔。”
葉川毫不猶豫道:“金玉堂之中,有一座三尺高的銅塔,你應該看到了吧?那個銅塔,就是關鍵。”
第12章 透過現象,發現本質!
“塔……”
一禪若有所思,他沉吟了半晌,才皺眉道:“那塔,我肯定不會忽略,而且我也知道,那塔與風水局有關,說不定還是風水局的鎮物。可是如果說,隻憑借一座塔,就能鎮壓兇宅,我是不信的……”
“沒錯,煞氣兇猛,隻是一座法器,肯定不濟事。不過,你別小瞧那塔的作用,要知道塔可是風水四鎮之首,絕非浪得虛名。”
葉川笑道:“塔是風水局的核心,不能忽略。”
“風水四鎮?”
旁邊,張揚不甘寂寞,忍不住問道:“什麽是風水四鎮?”
“塔樓,橋梁,泰山石敢當,符籙。”
葉川隨口道:“這四樣,就是所謂的風水四鎮。塔樓平水患,橋梁鎖水口,石敢當辟邪,符籙保平安,這是古代先民,常備的風水鎮物。”
在古代,上到京城國都,下至鄉村小鎮,哪裏沒有塔樓、橋梁、石敢當、符?這些東西,都是很常見,卻很重要的存在。說白了,那是必須品,不可或缺。
“原來如此。”張揚滿足了,又長了一迴見識。
對於這些風水理論,他是如饑如渴,拚命的吸收消化。畢竟,作為學徒,他也有野望,成為一名真正的風水師啊。
“葉大哥,你能說清楚些嗎?”一禪卻不滿足,他明白了一點,又沒明白透,猶如隔靴搔癢,心癢難耐。
“我說透了,你別怪我啊。”葉川笑道:“其實,你師父說得對。有些事情,隻有自己摸索清楚了,才有成就感,更加難忘。別人說清楚了,你知道了其中的奧秘,就缺乏了探索的樂趣,更沒什麽長進。”
“不怕。”一禪坦然道:“我知道自己是什麽水平,再研究幾年,恐怕都不得其解。我這個人沒什麽耐心,也沒那麽高的追求,非要成為風水大師不可。對於風水,我隻是好奇心比較強而已,沒野心在這行業中,有什麽建樹。”
“所以,你就告訴我吧,滿足一下我的好奇心。”
一禪懇求道:“葉大哥,拜托了。”
“是啊。”
張揚也幫腔道:“葉川,把話說開算了,別賣關子,留半截,讓人難受。”
“也行。”
葉川沉吟了下,點頭道:“我說了,你們別外傳就行。畢竟,這事雖然不是什麽機密,卻也是人家的隱私,最好不要宣揚。”
“明白,我明白規矩。”一禪急忙道:“有些事情,看破不說破。懂了,在私下閑聊就行,別滿大街的傳揚,往死裏得罪人……”
“放心,我會守口如瓶的,打死也不說。”張揚心中一凜,深以為然。畢竟,他更清楚沈成周的威勢,明白其中的後果。
看到兩人點頭之後,葉川才滿意微笑,繼續說道:“金玉堂的風水局,銅塔是關鍵,但是也不意味著,店鋪之中就沒有其他布置了。”
“事實上,讓店中的布置,你們也看在眼中,隻不過是下意識地忽略了而已。”
葉川輕笑道:“由此,也可以知道,沈大師不僅手段高明,更擅長心理學,很懂得隱藏東西,讓人難以察覺。”
“忽略了隱藏的東西?”張揚與一禪麵麵相覷,不解其意。
“一禪,你仔細想下。”葉川忽然問道:“你第一次進入金玉堂的時候,最先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究竟是什麽東西?”
“誒?”
一禪愣了,伸手摸著圓圓的光頭,陷入思索之中:“印象深刻的東西……肯定是那些精致的風水法器啊。一屋子的法器,密密麻麻,燦若繁星,讓人過目難忘。”
“……一禪,你這樣是不行的。”
葉川搖頭道:“你呀,還是差了一點火候,沒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啊,我師父也經常這麽說……”
一禪驚奇之餘,也羞愧道:“葉大哥,不好意思,讓你失望了。”
“你到是說啊。”
張揚催促道:“知道你厲害,成了吧。快點,告訴我們答案,別磨蹭。”
“答案,就在法器之下。”
葉川一笑,揭曉道:“確切的說,應該是那些,陳列法器的櫃架。”
“什麽,櫃架?”
一瞬間,一禪與張揚,目瞪口呆,難以置信。
“沒錯,就是那些櫃架。”
葉川點頭道:“你們,就是被那些法器,迷花了眼睛。要知道,那些密密麻麻,琳琅滿目的法器,沒有櫃架的烘襯,也不可能井然有序,熠熠生輝。”
“最重要的是,法器這種東西,經常進進出出,幾易其手。除非像銅塔那樣,屬於非賣品,核心鎮物。不然,這些不安穩的東西,肯定不可能成為風水局的組成部分。”
葉川挑明道:“隻有櫃架、地磚、天花板之類的東西,那是裝修的結果,也可以與店鋪本身融為一體,屬於一個整體。所以,想要布置一個風水局,最好從這幾個方麵入手。”
一禪牢記於心,又急忙問道:“為什麽是櫃架,不是地磚、天花板?”
“因為,你忘記了,那金玉堂店鋪,上下兩層,直接打通了。”
在張揚的催促下,一禪看向了葉川:“你說,還是我說?”
“你說吧。”葉川道:“感覺,你知道的更詳細一些。畢竟,我才到杭州,隻是明白了金玉堂中的布局而已,至於其中的前因後果,卻不怎麽了解。”
“好……”
一禪不再推托,直接道:“我知道的,也是我師父告訴我的。這要從十五年前開始說起,當時的金玉堂,還是一處兇宅。”
“什麽?”張揚睜大了眼睛:“兇宅?”
“對,兇宅。”
一禪娓娓而談:“當時那店鋪,誰住進去,誰倒黴。不是破財倒閉,就是有血光之災,反正很邪門。久而久之,不僅是那店鋪門可羅雀,甚至連那條街道,也是冷冷清清,沒有現在這麽熱鬧繁榮的景象。”
“直到後來,一個人買下了店鋪。”
一禪的眼中,也有幾分佩服之意:“那個人你們應該清楚,就是風水大師沈成周。他鎮壓兇宅,使之逢兇化吉,就是他在杭州,揚名立萬的第一步。”
“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整個行業的人,都知道他手段高明,有真本事。所以,富豪名流,才紛紛找他看風水,排憂解難。”
一禪笑道:“有了他的坐鎮,那條街道也逐漸繁華,日進鬥金。”
“還有這事?”
張揚有些迷茫,這事他竟然不知道。不過也可以理解,這畢竟是十幾年前的舊事了,再加上又是行業中的秘聞。他一個學徒,不清楚也理所當然。
一禪比較幸運,有個好師父教導,對當年的狀況,了如指掌。
“兇宅之患,就是葉大哥描述說,天柱折,地維絕,風水不好,煞氣如潮,才有諸多的危害。”一禪感歎道:“沈大師手段厲害,不僅把這些危害全部化解,甚至還把煞氣轉化成了財氣,福澤一方。這樣的本事,不愧風水大師之名,讓人敬重。”
“什麽叫天柱折,地維絕?”張揚懵懵懂懂,一頭的霧水。
“這個還要聽葉大哥的解釋。”一禪看向了葉川,眼中帶著期盼之色。
“其實,這隻是形容詞,說的是方位。”
葉川也不賣關子,坦誠道:“在八卦方位中,天柱指的是乾位,西北方。所謂的天柱折,意思就是,在西北方向,有一個缺口。”
“你迴想一下,金玉堂的西北方,是不是高樓大廈林立,但是這些大樓之間,相隔處卻形成了一個缺口。北風從這個方向刮過,在這些大樓的阻攔下,再一層層收斂,最終從缺口湧了出來,自然形成了非常強烈的狂風。”
“也就是說,那不僅僅是缺口,更是一個風口。從風水的角度來說,氣乘風則散,再旺盛的氣,在風口之下,也會吹得七零八落,不複存在。”
葉川道:“如果說,隻是單純有風口,金玉堂也不至於稱為兇宅。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店鋪的位置,地勢又比較低。一下雨,就容易形成淤積,這個就是地維絕。”
“雖然說,財如水,有水積聚,這是好事。但是,淤積之水,不是活水,而是一攤死水,沒有半點生氣,反而給店鋪帶來更嚴重的災害。”
葉川娓娓道:“再加上,店鋪偏低的地勢,又有一定的斜坡。好巧不巧,這斜坡就是朝向了西北方位,可謂是雪上加霜。”
“為什麽這樣說?”張揚似懂非懂,求知欲很強。
“風水理論之中,高一寸為山,低一寸為水。斜坡上段比較高,就是山。但是,斜坡又有積水,自然是山雨洪流。不過,你別忘記了,西北方位,又有風口,大風吹得而來。”
葉川歎道道:“積水欲向西北而去,風從西北而來。山雨欲來風滿樓,風水交射之下,店鋪怎麽可能不淪為兇宅?”
“沒錯。”
一禪深以為然:“聽我師父說,當時那個兇宅,也算是遠近聞名。許多風水師,也好奇去勘探,打算一顯身手,解決這個禍患。不過他們都失敗了,最終襯托出沈大師的不凡。”
一將功成萬骨枯,風水大師的名頭,就是踩著無數風水師的腦袋,居於高峰之上。
“那他是怎麽解決的?”張揚好奇問道。
“呃,這個……”
一禪遲疑道:“就是在店鋪之中,布置了一個風水局啊。在那個風水局的作用下,兇宅轉危為安,而且化煞生旺,硬生生把一個兇宅,變成了旺鋪。甚至於,旁邊的鋪子,也受益匪淺,興旺發達。”
“你這是廢話啊。”張揚急聲道:“我是想知道,那個風水局,到底有什麽玄機,為什麽能夠化煞生旺?”
“我知道,我就是風水大師了。”一禪翻起了白眼。
貌似很有道理……
張揚眨眼道:“你師父,沒告訴你這個?”
“沒說。”一禪老實道:“我經常追問,讓他我自己琢磨。他覺得我層次不夠,知道太多沒好處。不如自己摸索,才有長進。”
“哦。”張揚表示懷疑:“說不定,你師父也不知道,才這樣糊弄你。”
“哼,才不會呢。”一禪直接撇頭,不想搭理張揚了。不過,就在這時,他看到葉川的反應冷淡,當下心中一動,下意識問道:“葉大哥,你是不是知道那風水局的內涵?”
本來,他隻是隨口一問,不指望得到什麽迴複。
沒想,葉川卻點頭道:“知道呀。”
“什麽?”一禪睜大了眼睛,目光比圓圓的光頭,還經閃亮幾分。
“我知道啊。”葉川笑了笑,漫不經心道:“讓我布置那個風水局,肯定不容易。但是,在風水局既定的情況下,反過來推導其中的過程,應該不難。”
“……不難?”一禪覺得,自己受到了暴擊。自從,知道金玉堂風水局的神奇之後,他已經研究好久了,都不知其所以然。
葉川卻說,風水局不難,是真是假?
一禪皺眉,直接問道:“葉大哥,那風水局,究竟是怎麽迴事?請你賜教。”
“塔。”
葉川毫不猶豫道:“金玉堂之中,有一座三尺高的銅塔,你應該看到了吧?那個銅塔,就是關鍵。”
第12章 透過現象,發現本質!
“塔……”
一禪若有所思,他沉吟了半晌,才皺眉道:“那塔,我肯定不會忽略,而且我也知道,那塔與風水局有關,說不定還是風水局的鎮物。可是如果說,隻憑借一座塔,就能鎮壓兇宅,我是不信的……”
“沒錯,煞氣兇猛,隻是一座法器,肯定不濟事。不過,你別小瞧那塔的作用,要知道塔可是風水四鎮之首,絕非浪得虛名。”
葉川笑道:“塔是風水局的核心,不能忽略。”
“風水四鎮?”
旁邊,張揚不甘寂寞,忍不住問道:“什麽是風水四鎮?”
“塔樓,橋梁,泰山石敢當,符籙。”
葉川隨口道:“這四樣,就是所謂的風水四鎮。塔樓平水患,橋梁鎖水口,石敢當辟邪,符籙保平安,這是古代先民,常備的風水鎮物。”
在古代,上到京城國都,下至鄉村小鎮,哪裏沒有塔樓、橋梁、石敢當、符?這些東西,都是很常見,卻很重要的存在。說白了,那是必須品,不可或缺。
“原來如此。”張揚滿足了,又長了一迴見識。
對於這些風水理論,他是如饑如渴,拚命的吸收消化。畢竟,作為學徒,他也有野望,成為一名真正的風水師啊。
“葉大哥,你能說清楚些嗎?”一禪卻不滿足,他明白了一點,又沒明白透,猶如隔靴搔癢,心癢難耐。
“我說透了,你別怪我啊。”葉川笑道:“其實,你師父說得對。有些事情,隻有自己摸索清楚了,才有成就感,更加難忘。別人說清楚了,你知道了其中的奧秘,就缺乏了探索的樂趣,更沒什麽長進。”
“不怕。”一禪坦然道:“我知道自己是什麽水平,再研究幾年,恐怕都不得其解。我這個人沒什麽耐心,也沒那麽高的追求,非要成為風水大師不可。對於風水,我隻是好奇心比較強而已,沒野心在這行業中,有什麽建樹。”
“所以,你就告訴我吧,滿足一下我的好奇心。”
一禪懇求道:“葉大哥,拜托了。”
“是啊。”
張揚也幫腔道:“葉川,把話說開算了,別賣關子,留半截,讓人難受。”
“也行。”
葉川沉吟了下,點頭道:“我說了,你們別外傳就行。畢竟,這事雖然不是什麽機密,卻也是人家的隱私,最好不要宣揚。”
“明白,我明白規矩。”一禪急忙道:“有些事情,看破不說破。懂了,在私下閑聊就行,別滿大街的傳揚,往死裏得罪人……”
“放心,我會守口如瓶的,打死也不說。”張揚心中一凜,深以為然。畢竟,他更清楚沈成周的威勢,明白其中的後果。
看到兩人點頭之後,葉川才滿意微笑,繼續說道:“金玉堂的風水局,銅塔是關鍵,但是也不意味著,店鋪之中就沒有其他布置了。”
“事實上,讓店中的布置,你們也看在眼中,隻不過是下意識地忽略了而已。”
葉川輕笑道:“由此,也可以知道,沈大師不僅手段高明,更擅長心理學,很懂得隱藏東西,讓人難以察覺。”
“忽略了隱藏的東西?”張揚與一禪麵麵相覷,不解其意。
“一禪,你仔細想下。”葉川忽然問道:“你第一次進入金玉堂的時候,最先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究竟是什麽東西?”
“誒?”
一禪愣了,伸手摸著圓圓的光頭,陷入思索之中:“印象深刻的東西……肯定是那些精致的風水法器啊。一屋子的法器,密密麻麻,燦若繁星,讓人過目難忘。”
“……一禪,你這樣是不行的。”
葉川搖頭道:“你呀,還是差了一點火候,沒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啊,我師父也經常這麽說……”
一禪驚奇之餘,也羞愧道:“葉大哥,不好意思,讓你失望了。”
“你到是說啊。”
張揚催促道:“知道你厲害,成了吧。快點,告訴我們答案,別磨蹭。”
“答案,就在法器之下。”
葉川一笑,揭曉道:“確切的說,應該是那些,陳列法器的櫃架。”
“什麽,櫃架?”
一瞬間,一禪與張揚,目瞪口呆,難以置信。
“沒錯,就是那些櫃架。”
葉川點頭道:“你們,就是被那些法器,迷花了眼睛。要知道,那些密密麻麻,琳琅滿目的法器,沒有櫃架的烘襯,也不可能井然有序,熠熠生輝。”
“最重要的是,法器這種東西,經常進進出出,幾易其手。除非像銅塔那樣,屬於非賣品,核心鎮物。不然,這些不安穩的東西,肯定不可能成為風水局的組成部分。”
葉川挑明道:“隻有櫃架、地磚、天花板之類的東西,那是裝修的結果,也可以與店鋪本身融為一體,屬於一個整體。所以,想要布置一個風水局,最好從這幾個方麵入手。”
一禪牢記於心,又急忙問道:“為什麽是櫃架,不是地磚、天花板?”
“因為,你忘記了,那金玉堂店鋪,上下兩層,直接打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