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當家的死了!
這話傳到夏侯明耳中,頓時引發了他的滔天怒火,當即下令道:“傳我令,讓老三和老四從左右兩翼包抄,務必把這片區域給我圍死了,不放走任何一人。”
二當家心頭一驚,勸道:“大當家的,稍安勿躁,這樣做很可能中了敵人的奸計。”
夏侯明怒道:“不就是偷襲嗎?現在他們已經偷襲了,還能有什麽計?”
二當家:“屬下不知,但天色太暗了,他們趁著夜色偷襲,我們根本摸不清楚他們的人數,也很難預料他們的下一步。謹慎起見,屬下建議先將我們的人馬聚集在一處。他們選擇偷襲,實力肯定是不如我們,隻要我們抱成一團,兵力不分散,他們就算有任何計策,都無法得逞。”
夏侯明:“放屁,抱成一團,豈不是放他們逃走?他們殺了我弟弟,我要他們償命。”
原來,那五當家就是夏侯明的親弟弟,血濃於水。
二當家急道:“大當家,如果你令老三、老四左右兩翼包抄,這樣的確能圍住敵人,但左右兩翼的空檔就會暴露出來,萬一左右兩翼真有埋伏,衝殺過來,我們定然是死傷慘重啊。”
如果秦壽在這裏,聽到了此人的話,定會對此人讚歎不已。
此人不僅臨危不亂,鎮定自若,還一下子就點破了自己的計劃,智謀過人,真是有大將之風。
聽他這麽一提醒,憤怒的夏侯明稍微冷靜了一點,問道:“老二,那你說我們該怎麽做?”
二當家:“左右兩翼的陣式絕對不能撤掉,否則,一旦對方真的有埋伏,左右夾攻,我們必敗無疑……當務之急,是要弄清楚對方的情況,屬下還是建議先將所有人收攏成團,不求滅敵,但求自保……大當家不是說有內應嗎?現在可以聯係他,問清楚情況之後,再做定奪。”
夏侯明搖頭道:“不行,他們殺了我親弟,我絕對不能放他們走……這樣吧,從左右兩翼各抽五十人,加入後軍,務必把他們給我圍死了。內應那邊……我現在就聯係他,我倒要問問,他究竟在搞什麽鬼?”
二當家悵然一歎,他話都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可對方被仇恨蒙蔽了雙眼,就是不聽,他也無可奈何。
……
秦壽與曹瞞還在衝殺。
殷紅的鮮血,染紅了秦壽的衣衫,即便是在這漆黑的夜色中,也算是能看到他一身的暗紅,斷念槍飽飲鮮血,洗盡鉛華,散發著妖豔的銀光。
銀光,跟白色相近,應該是純粹的,應該是無暇的,無論如何,也用不上‘妖豔’這個詞來形容,但,斷念槍此刻散發的銀光,就是那般妖豔,令人膽寒。
曹瞞驚奇的看著那杆斷槍!
曹瞞驚奇的看著持槍之人!
一直以來,他都以為秦壽是一個心機深沉,性格陰冷的人,是那種陰死人不償命的陰狠之士,事實上,他這個猜測也一度得到了證實。
在發現有匪寇劫船後,兩人在房間裏秘密謀劃了兩天,秦壽所謀劃的應敵之策……實在有些陰險,曹瞞現在想來,都覺得太過狠辣。
但現在,秦壽所作所為,徹底顛覆了他的認知。
這樣熱血的廝殺,這樣淩厲的槍法,這樣瘋狂的廝殺,曹瞞從未見過。
若是單對單的單挑,曹瞞有絕對的把握,在三十招之內,製服秦壽,輕鬆獲勝,可如果是在亂軍中衝殺,以寡敵眾,曹瞞自認絕對不是秦壽的對手!
秦壽雙眼都殺紅了!
他就像是一頭野獸,越殺越興奮,越殺越痛快,隻要飲了血,他就像不會疲倦一般,雙眼精神奕奕,容光煥發。
這樣的人,天生就是適合在戰場上廝殺,浴血而戰。
秦壽也不知道死在自己槍下的人有多少個?十個?二十個?他懶得去數了。
原本,按照計劃,應該是曹瞞在前麵衝殺,自己在後麵為他掩護,畢竟曹瞞的修為更高一些,實力更強一點,但他衝入匪軍之中,體內戰氣澎湃,沉寂的戰神訣高速運轉,令他心潮澎湃,根本壓製不住那種興奮,竟然主動衝殺了起來。
這才是戰神訣真正的威力?
秦壽忽然明白了,戰神訣,重點不就是在‘戰’這個字嗎?
於是,秦壽幹脆放開手廝殺,這樣一來,反而變成了秦壽在前麵衝殺,曹瞞在他背後替他掩護,讓他不被冷箭偷襲或者強者所阻。
這兩個人聯手,就像是一把利刀,插入匪寇的隊伍中,所向披靡,從南到北,生生在將匪寇的隊伍撕開了一條通道。
是的,衝殺的人,從頭到尾就隻有他們兩人!
一切都如那位二當家所料,左右兩翼是真的有埋伏,他們一行三十人,除了秦壽、曹瞞兩人,剩下的人,都在左右兩翼埋伏著。
按照秦壽的計劃,他與曹瞞趁著夜色,從匪寇隊伍的後麵突然襲擊,打亂匪寇的隊形,左右兩翼在趁勢掩殺。匪寇被河流攔住去路,退無可退,就算不能全滅對方,至少也能重傷對方,殺個百來人,絕對不成問題。
事情前麵的發展,也的確如秦壽所預料的那樣,他與曹瞞,仗著強大的實力,在百人的軍中交替衝殺,徹底打亂了對方的隊形,尤其是現在戰神訣全麵爆發的秦壽,堪稱一大殺器,斷槍所指,勢如破竹,無人敢爭鋒。
再加上夜色的掩護,匪寇隊形一亂,自相衝突,根本摸不清楚衝殺的有多少人?隻知道對方戰鬥力極強,擋不住。
誰又能想到,區區兩個人,就能將百人的隊伍打的混亂不堪?
但是,秦壽低估了這一支匪軍的實力,更沒有料到匪寇當中,還有一個智謀過人的二當家,一下子就洞察了他的計劃。
若是夏侯明真的像二當家所說的那樣布陣,將匪軍收攏,築起防禦的陣仗,秦壽的偷襲計劃將不攻自破。
可惜啊,夏侯明被仇恨淹沒了理智,一心隻想報仇,聽不進忠言逆耳。
就算是這樣,經過二當家一提醒,夏侯明還是做出對策,左右兩翼各留了五十人,防備人偷襲,使得秦壽的偷襲大計宣告失敗。九界大戰神
這話傳到夏侯明耳中,頓時引發了他的滔天怒火,當即下令道:“傳我令,讓老三和老四從左右兩翼包抄,務必把這片區域給我圍死了,不放走任何一人。”
二當家心頭一驚,勸道:“大當家的,稍安勿躁,這樣做很可能中了敵人的奸計。”
夏侯明怒道:“不就是偷襲嗎?現在他們已經偷襲了,還能有什麽計?”
二當家:“屬下不知,但天色太暗了,他們趁著夜色偷襲,我們根本摸不清楚他們的人數,也很難預料他們的下一步。謹慎起見,屬下建議先將我們的人馬聚集在一處。他們選擇偷襲,實力肯定是不如我們,隻要我們抱成一團,兵力不分散,他們就算有任何計策,都無法得逞。”
夏侯明:“放屁,抱成一團,豈不是放他們逃走?他們殺了我弟弟,我要他們償命。”
原來,那五當家就是夏侯明的親弟弟,血濃於水。
二當家急道:“大當家,如果你令老三、老四左右兩翼包抄,這樣的確能圍住敵人,但左右兩翼的空檔就會暴露出來,萬一左右兩翼真有埋伏,衝殺過來,我們定然是死傷慘重啊。”
如果秦壽在這裏,聽到了此人的話,定會對此人讚歎不已。
此人不僅臨危不亂,鎮定自若,還一下子就點破了自己的計劃,智謀過人,真是有大將之風。
聽他這麽一提醒,憤怒的夏侯明稍微冷靜了一點,問道:“老二,那你說我們該怎麽做?”
二當家:“左右兩翼的陣式絕對不能撤掉,否則,一旦對方真的有埋伏,左右夾攻,我們必敗無疑……當務之急,是要弄清楚對方的情況,屬下還是建議先將所有人收攏成團,不求滅敵,但求自保……大當家不是說有內應嗎?現在可以聯係他,問清楚情況之後,再做定奪。”
夏侯明搖頭道:“不行,他們殺了我親弟,我絕對不能放他們走……這樣吧,從左右兩翼各抽五十人,加入後軍,務必把他們給我圍死了。內應那邊……我現在就聯係他,我倒要問問,他究竟在搞什麽鬼?”
二當家悵然一歎,他話都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可對方被仇恨蒙蔽了雙眼,就是不聽,他也無可奈何。
……
秦壽與曹瞞還在衝殺。
殷紅的鮮血,染紅了秦壽的衣衫,即便是在這漆黑的夜色中,也算是能看到他一身的暗紅,斷念槍飽飲鮮血,洗盡鉛華,散發著妖豔的銀光。
銀光,跟白色相近,應該是純粹的,應該是無暇的,無論如何,也用不上‘妖豔’這個詞來形容,但,斷念槍此刻散發的銀光,就是那般妖豔,令人膽寒。
曹瞞驚奇的看著那杆斷槍!
曹瞞驚奇的看著持槍之人!
一直以來,他都以為秦壽是一個心機深沉,性格陰冷的人,是那種陰死人不償命的陰狠之士,事實上,他這個猜測也一度得到了證實。
在發現有匪寇劫船後,兩人在房間裏秘密謀劃了兩天,秦壽所謀劃的應敵之策……實在有些陰險,曹瞞現在想來,都覺得太過狠辣。
但現在,秦壽所作所為,徹底顛覆了他的認知。
這樣熱血的廝殺,這樣淩厲的槍法,這樣瘋狂的廝殺,曹瞞從未見過。
若是單對單的單挑,曹瞞有絕對的把握,在三十招之內,製服秦壽,輕鬆獲勝,可如果是在亂軍中衝殺,以寡敵眾,曹瞞自認絕對不是秦壽的對手!
秦壽雙眼都殺紅了!
他就像是一頭野獸,越殺越興奮,越殺越痛快,隻要飲了血,他就像不會疲倦一般,雙眼精神奕奕,容光煥發。
這樣的人,天生就是適合在戰場上廝殺,浴血而戰。
秦壽也不知道死在自己槍下的人有多少個?十個?二十個?他懶得去數了。
原本,按照計劃,應該是曹瞞在前麵衝殺,自己在後麵為他掩護,畢竟曹瞞的修為更高一些,實力更強一點,但他衝入匪軍之中,體內戰氣澎湃,沉寂的戰神訣高速運轉,令他心潮澎湃,根本壓製不住那種興奮,竟然主動衝殺了起來。
這才是戰神訣真正的威力?
秦壽忽然明白了,戰神訣,重點不就是在‘戰’這個字嗎?
於是,秦壽幹脆放開手廝殺,這樣一來,反而變成了秦壽在前麵衝殺,曹瞞在他背後替他掩護,讓他不被冷箭偷襲或者強者所阻。
這兩個人聯手,就像是一把利刀,插入匪寇的隊伍中,所向披靡,從南到北,生生在將匪寇的隊伍撕開了一條通道。
是的,衝殺的人,從頭到尾就隻有他們兩人!
一切都如那位二當家所料,左右兩翼是真的有埋伏,他們一行三十人,除了秦壽、曹瞞兩人,剩下的人,都在左右兩翼埋伏著。
按照秦壽的計劃,他與曹瞞趁著夜色,從匪寇隊伍的後麵突然襲擊,打亂匪寇的隊形,左右兩翼在趁勢掩殺。匪寇被河流攔住去路,退無可退,就算不能全滅對方,至少也能重傷對方,殺個百來人,絕對不成問題。
事情前麵的發展,也的確如秦壽所預料的那樣,他與曹瞞,仗著強大的實力,在百人的軍中交替衝殺,徹底打亂了對方的隊形,尤其是現在戰神訣全麵爆發的秦壽,堪稱一大殺器,斷槍所指,勢如破竹,無人敢爭鋒。
再加上夜色的掩護,匪寇隊形一亂,自相衝突,根本摸不清楚衝殺的有多少人?隻知道對方戰鬥力極強,擋不住。
誰又能想到,區區兩個人,就能將百人的隊伍打的混亂不堪?
但是,秦壽低估了這一支匪軍的實力,更沒有料到匪寇當中,還有一個智謀過人的二當家,一下子就洞察了他的計劃。
若是夏侯明真的像二當家所說的那樣布陣,將匪軍收攏,築起防禦的陣仗,秦壽的偷襲計劃將不攻自破。
可惜啊,夏侯明被仇恨淹沒了理智,一心隻想報仇,聽不進忠言逆耳。
就算是這樣,經過二當家一提醒,夏侯明還是做出對策,左右兩翼各留了五十人,防備人偷襲,使得秦壽的偷襲大計宣告失敗。九界大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