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招城,隗江州郡城,有神州花圃之稱,一年四季溫暖如春,城中隨處可見各種奇花異草,可謂姹紫嫣紅,百花齊放,傳說上古青帝曾於英招城證道,證道之時引得神州萬千草木精魄前來朝賀,這才造就了英招城“遍地奇花,春藤繞城,”的奇景,英招城有三甲於神州,這第一甲自然就是“花甲”了,英招城可謂囊括了天下所有的奇花異草,據說在那土地貧瘠的流火州,每逢出世必引無數人瘋搶的婆娑花,在這英招城也不過是普通富家千金的裝飾品而已,神州花圃物產之豐富,可見一斑。這第二甲就是“文甲”了,如此富饒,瑰麗又充滿傳說色彩的英招城,自然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蜂擁而至,墨寶,詩作隨處可見,偶有佳句流傳於世,畫作風靡神州。畫作,詩篇的作者便會魚躍龍門般的被英招城“君子洞”書院收入囊中,“君子洞”書院作為神州萬千學子心中的聖地,囊括無數大儒,才子,雜家不說,“混沌之亂”時更有四位大儒聯袂而出“君子洞”,以儒家浩然正氣,於劍閣關擊斃混沌王族的壯舉。英招詩文甲神州,君子詩文甲英招,說的便是這“文魁武鬥”的君子洞。這第三甲卻還是“花甲”,可此花非彼花,而指的是那英招城北,萬花之叢的無數花魁。如詩如畫的英招風景,如癡如醉的風流才子,自然也需要那如訴如怨的國色天香。起初隻是一小片勾欄各自為政,隨著英招城的聲名在外,越來越多的風流才子蜂擁而至,這勾欄,青樓竟如雨後春筍般的於英招城北那喚作銷金巷的小巷子裏不斷湧現,經過一段時日的大魚吃小魚以及無數風流才子的親身實踐,才有了如今入雲絕色,紅袖善舞,慶元仙音這三足鼎立的局麵。可是三年前,神州煙花樓,突然入主銷金巷,以雷霆手段收編了大小青樓無數,如此一片銷金窟怎可分於他人。入雲閣,紅袖招,慶元春三大勾欄聯手與煙花樓比鬥花魁,輸者永不踏入銷金巷半步,不承想那吸引了英招城大半目光的“鬥花魁”,卻以紅袖,慶元倒戈,入雲獨木難支而落下帷幕。原來那紅袖招,慶元春本就是那煙花樓留在銷金巷的暗子,這全不知情的入雲閣一頭撞進人家的陷阱裏還不被吃的連骨頭渣子都不剩。“鬥花魁”後煙花樓一家獨大,將銷金巷更名為萬花叢,所有勾欄,青樓由煙花樓統一管理,根據花魁,恩客的多寡,將萬花叢中的青樓分為甲,乙,丙三等,甲字青樓自然由入雲閣,紅袖招,慶元春,以及憑借花魁月惜花而迅速躋身甲字青樓的鳴鳳閣領銜,乙字青樓則多以院,室命名,丙字青樓多以班,店為名。少了各自為政與不必要的內耗,這萬花叢的繁華程度竟比銷金巷之時猶有過之。


    “聽聞李公子前幾日學古之時,不知從何處蹦來了一隻癩蛤蟆,引得公子詩興大發,隨即賦詩一首,今日可否讓小弟們開開眼界啊。”


    “孫兄太過抬舉在下了,不過妙筆偶得罷了,那李某今天就獻醜了,啊````一隻大蛤蟆,蹦到書桌上,一戳一蹦躂。獻醜,獻醜。”


    “好詩,好詩,李公子真可謂“詩壓君子洞,文蓋意氣院”啊,無愧於“英招詩仙”之稱號啊。”


    “諸位兄台太過抬愛了,小二,兩壺太白釀,好肉好菜給公子爺端上來。”被稱作李公子的青年大聲吆喝到。


    英招城詩文甲神州,自然就有一些世家豪門子弟羽扇綸巾,腰懸玉玨,隨手寫兩手胡亂詩句,便以儒生自居。城裏一些無賴,小廝於此發現了商機,也身披儒家浩然衫,手搖羽毛扇,掛不起玉玨就掛個銅錢充數,隻要哪家公子偶有“佳句”傳出,便去吹捧一番,無非也就是“好詩,好詩,英招誰爭鋒,神州無敵手”的溜須拍馬,卻讓這些世家公子爺受用無窮,一頓山珍海味可是跑不了的,更有甚者會效仿那“酒中仙”千金散盡,無形中造就了那英招遍地是儒生的假象。


    “狗屁不通”鄰桌一名白衣書生一邊搖頭,一邊自酌自飲。


    “我已如約而至,為何你會隨那富商去了姑蘇?我知你不是那貪慕黃白之人,這其中定有隱情。”白衣書生眉頭緊鎖自言自語道。


    “李公子,聽聞這新晉甲字青樓鳴鳳閣,要被打迴原形,剔除甲字,更名鳳鳴班了,這是為何啊?”一名小廝問道。


    “眾位兄台有所不知啊,這裏麵牽扯著一樁隱秘之事,不好多說,不好多說啊。”這李公子卻故意賣起了關子。


    “以咱們李大公子的家世,別說那萬花叢中的煙花之地了就是君子洞也要退避三舍的,在英招城這一畝三分地兒還有什麽大公子不敢說的事,您老就發發慈悲,給弟兄們解解惑?”


    “就是,就是,大公子給咱們兄弟說道,說道。”一眾小廝起哄道。


    “得,眾位兄台說的也在理,那本公子就給諸位解解惑,這鳳鳴閣啊,本就是丙等的小青樓,並無多少恩客,離那關門大吉啊,也就多著一口氣兒,卻不知從哪


    冒出一名喚作月惜花的女子,傳聞這月惜花生的就像從那“洛神圖”裏走出來的仙子一般,更奏的一手好琵琶,舞得一身好紅袖,一時間引得無數風流才子,豪門巨閥,一擲千金隻為作那入幕之賓,君子洞的“國子祭酒”孔恆夫子,更為其賦下了“一笑傾英招,再笑傾神州”的佳句,一時間這鳴鳳閣風頭無兩一躍成為甲字青樓不說,還壓的入雲閣,紅袖招,慶元春這些老牌勢力抬不起頭。誰料這萬花叢新晉花魁,不愛金銀財寶,更不愛詩詞佳句,隻留下一張寫有“神州千萬儒生,修浩然,讀詩書,所為何?”的符紙貼於門上,便不再見任何人,這可急壞了英招城的這些“花叢老饕”,風流才子自持才學想破解謎題,豪門公子散盡千金想求得答案,君子洞祭酒更是將此迷題立為歲考題目,可是折騰了大半年,無一人可破題,更無一人之答案可入這惜花奴的法眼,就在人們都已認為破題無望的時候,一名白衣書生,騎著一匹鬃毛雪白,尾巴赤紅渾身上下布滿著虎紋的怪馬,飄然而至鳴鳳閣。望了一眼那有些老舊的符紙,“吾輩讀書人,為天地立心,為神州諸民立命,為繼往聖之誌而絕混沌,為吾神州萬世開太平。”聲音如洪鍾大呂響徹雲霄,那貼在門上的符紙竟也無風自燃,兩扇大門緩緩打開,那白衣書生就成了這第一位踏入那惜花奴閨閣之人,本來才子佳人,風花雪月並無任何不妥,那白衣書生也是在鳴鳳閣盤桓了一個月之久,某日不知有何要事匆匆離去,可這惜花奴在這書生離去之後就高掛謝客牌,再不見客,煙花樓起初也沒太在意,以為也就是鳴鳳閣欲擒故縱的小伎倆,可誰承想這謝客牌一掛就是一年之久,據說最近又來個惹不起的大恩客點名要與這月惜花承那魚水之歡,可鳳鳴閣這邊還是謝客高掛,毫無動靜,這可壞了煙花樓的規矩,派人將這新晉花魁提到了煙花樓,這鳳鳴閣本就是丙字小青樓,靠著月惜花才一躍成為甲等青樓,少了這花魁坐鎮的鳳鳴閣自然是一落千丈,被打迴了原形。”李大公子搖頭晃腦的說到。


    “多謝兄台解惑。”隨著一句沒頭沒腦的話傳來,李大公子與眾小廝隻覺得眼前一花,鄰座白衣書生已不知所蹤,隻餘桌上幾錠碎銀打轉兒。


    一匹虎紋怪馬直奔萬花叢,馬踏煙花樓。


    煙花樓前,一人一馬被數十名護院,武師圍住。“兀那書生,哪來的熊心豹子膽,敢在這煙花樓撒野,給我拿。”


    “滾”不待那護院說完,白衣書生便喝出一字,隨著“滾”字出口,那數十名護院,武師如遭雷擊,七孔流血,倒飛而去,煙花樓的大門更是被震得猶如齏粉一般。突然一道銀光從煙花樓裏激射而出,化作萬千銀光,鋪天蓋地的罩向白衣書生,白衣書生巋然不動,萬千銀光懸在書生三尺之外,不斷顫抖,猶如被無形氣牆阻隔,再難越雷池半寸。


    “千針萬幻決,原來這萬花叢煙花樓是樓外樓的產業,針不足千,幻不過萬,是戚老兒哪個不成器的弟子在此丟人現眼?”白衣書生說罷大袖一揮,隻見那漫天銀光變化作四,五百隻銀針,接著那空中的銀針好似被無形氣流擠壓,開始寸寸斷裂,最後像那大門一般化作齏粉。


    “多謝前輩手下留情。”隨著銀針消散,一名身穿黑衣,身材矮小的女子從煙花樓中緩緩走出,女子嘴角血跡尚在,黑衣也有炸裂之處,可見剛才一番交手受創非輕。


    “晚輩戚師坐下,烏娘,見過前輩,不知樓外樓哪裏得罪了前輩,惹得前輩在此大開殺戒。”


    “哼,扯出樓外樓的虎皮又能如何?本尊也不和你廢話,放人。”


    “放人?煙花樓打開門做生意,又不是強盜,怎會無故擄人,難道前輩指的是那鳴鳳閣,月惜花?”烏娘略作思索的答道。


    白衣書生不置可否,並未答話。


    “來人,將那月惜花提來。”烏娘吩咐道。


    少傾,兩個小廝引著一名女子從樓內走出,女子緩緩的走到了書生身旁,伸出那猶如柔荑的玉手,輕輕摩挲著書生的臉龐,展顏一笑。


    “你來了。”


    “他們可曾傷你?”


    “他們還盼著讓奴家伺候客人,賺銀子呢,怎會傷害奴家,這身體打壞了可就不值錢啦。”月惜花皺了一下有若瓊瑤般的小鼻子俏皮的答道。


    “以後都不用去伺候別人了。”白衣書生說罷,牽過月惜花的玉手,將其輕輕的托到了那匹怪馬之上。


    眼見兩人你儂我儂,無視在場眾人,烏娘裝著膽子喝到“晚輩今天技不如人,栽在前輩手裏無話可說,煩請前輩留下名號,它日戚師責怪,晚輩也有交代。”


    白衣書生翻身上馬,並未理會烏娘,將身前美人攬入懷中,絕塵而去。


    “烏樓主莫要擔憂,日後戚長老問起,就說這月惜花被一個騎著虎紋怪馬的白衣書生救走了,我等皆可作證。”


    一名小廝瞧見自家主子眉頭解鎖,諂媚般的說到。


    “虎紋怪馬,白衣書生,那怪馬可是白鬃,赤尾?”烏娘心裏驀得一驚。


    “這,應該是吧,小的也沒太看清,那怪馬來去像一陣風一樣。”


    “糟了,神駒鹿蜀,書生意氣,是孟別離。快傳信戚師,請他老人家定奪。”烏娘急促的說到。


    “孟,孟別離,逍遙八仙?咱們煙花樓惹上了逍遙穀的人,這可如何是好啊?”小廝呆若木雞的答道。


    “別廢話,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快去。”烏娘一臉不耐的吼道。


    “遵,遵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沌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王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王璐並收藏神沌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