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先賢在探索慧能曆程中創造了很多奇跡,在歸德府西南一小城外,有民壯修井時挖出一巨石,石麵刻滿古字。後有鴻仙前往譯抄碑文,當他看到碑文右下角時,居然直接暈倒在地,人事不省,被眾弟子救醒後掙紮起身,迅速削去石碑一角,將剩餘碑文拓印成了一部關於慧能修習的啟蒙奇書,名為《十境喧魆碑》。
碑文明確解說了普通人隻要通過努力,針對慧文和慧武進行刻苦修習,當慧文和慧武同時達到一定高度時,人就會感覺到自己的慧能中樞之處出現了一個紫光閃閃的紫丹,標誌著已進入單階一丹單士之境,人通過慧丹就可以更高層次的使用自身慧能。
人在經曆雙丹單俠、三丹單豪之境後,經過常人無法忍受的修習,三丹連珠,並為一藍光幽幽的藍淩,進入靈階一淩靈督之境。
以此累推,完成雙淩靈統、三淩靈尊之後,三淩融為一青光隱隱的青漩,這時候就達到了鴻仙和穎仙的境界——玄階一漩玄仙,擁有青漩的玄仙即是擁有了大神通,青漩之力能夠化念創物、移山分水,是慧能修習者的至高追求。
第八境玄君之前,有一個詭異的玄魔之境,此境最是令人費解,傳說中有關玄君的記載很少,他們大多存在於帝川之中,很少來到凡間。
玄魔度魔之前的事跡倒是不少,不過很奇怪,一旦度魔,記載就會戛然而止,至今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麽?
《十境喧魆碑》是這樣記載的:修得雙漩之力,慧海中兩大青漩,相吸相攻,一旦共衡失差,輕則麵目全非,毀心滅智,重則雙漩噬心,變慧成魔。
至於第九境三漩玄聖,還有三漩呈煦的虛階一煦——虛祖之境,這兩種境界也就是傳說中的帝聖帝祖之境,更是很難有人知曉了。
虛祖之境雖被《十境喧魆碑》定為最高之境,但很多人都清楚第十境之上還有兩境,隻是被鴻仙削去,未能傳世而已。
淩宮焰翻來翻去,反複查找,越看心情越沮喪,修慧之道難如登天,他該怎麽辦呢?
“哇——哇——”就半柱香的功夫,淩宮穩去而複還,淩宮焰都沒看清弟弟的身影,一個小身子噌的一下就鑽進了床底,張口想訓斥弟弟的淩宮焰並沒有說出話來,因為他的嘴巴早已張成了一個大圓形。
原來淩宮穩又把東林苑的赤蜂窩給捅了,漫天的赤蜂就在眼前,彎曲的蜂尾尖上閃爍著幽藍的光芒。
“媽呀”,淩宮焰連滾帶爬的鑽進了床底,《十境喧魆碑釋本》早不知扔到的何處。黑暗中除了兩兄弟的慘叫著,還有斷斷續續的說話聲。
“哥啊…哥你不是嗚嗚…不是說你從不亂跑,啊!亂叫的嘛?”
“啊!嗚…別說啊話…啊,閉嘴!”
@@
開京城,雁歸樓,頂樓一間豪華房間中,六位歌女分左右而坐,淺聲交談著坊間趣事。
珠簾一響,一位麵帶綠紗的神秘女子進了屋內,正坐在兩旁的歌女紛紛起身,俱是神情肅嚴,平時柔媚的樣子全然不見。
“參見東家!”眾歌女抱手一躬,而沒有行女式福禮。
“剛剛得了長姐一令,內容有些怪異,我思來想去,不明白此舉的意義,不過,我們還是要依令行事。”綠紗後的眼神犀利冷酷,思索著說道。
“東家隻管吩咐,我等隻會尊令辦事,不問原因!”左首歌女微微抬頭,語氣很是堅定,“事後,更不會有一人提及。”
“好,你們過來,此事特別機密,你們需要這樣……還有這樣……”
“啊!”眾人驚唿,卻沒人張口詢問原因,大家心知肚明,東宋的“長城”可能要塌了。
“想我滕氏一族能夠百年不倒,全賴長姐一力扶持,我那長姐也是不易,處境日益艱險,相必此舉也是為我滕家打算,大家定要盡心做事,不許出現一絲差池。”
“是!”眾女肅然一立,慢慢排成單列,退出門外,隨即笑臉為花,融進了鶯鶯燕燕之中。
@@
柘夢一一六年冬,玉州歸德城外東宋軍大營。
“我皇兄還未下旨撤兵嗎,還在等什麽?”中軍大帳裏,東宋皇太弟淩宮揚焦急的走來走去。
“稟大帥,三相俱已上書請旨,聖上留中未發。”軍中司馬楊葉迴答道。
“罷了,告訴南漢使者,東宋同意議和。”淩宮揚默默的坐了半天,猛的一起身,對楊葉喊了起來。
“主帥,萬萬不可啊,這是欺君大罪啊。”副帥嶽非一聽頓時急了。
“老嶽放心,當前情形,隻能這樣了,說不定皇兄的聖旨已在路上,沒事的,就算皇兄知道了,無非臭罵我一頓而已,放心吧。”淩宮揚拍了拍嶽非的肩膀,走出了大帳。
大帳外,雪白一片,鵝毛大雪下一天一夜了,到處都是飛雪,平原上早已分不出了天和地。難怪皇太弟淩宮揚會著急,兩仙止戰事件已過去了兩個月,西唐帝國德皇玄天斐、北明帝國景帝雲錦紓、南漢帝國宣帝成武昊宣布願意接受兩仙建議,下旨領軍主帥準備議和事宜。
東宋帝國武帝淩宮政對議和之事尚未作出答複,南漢友軍準備三天後撤軍,到時北方聯軍萬一突然發難,東宋軍隊將會兇多吉少。
更可怕的是,就算戰爭打不起來,一直這樣拖著,軍心不穩,戰士思歸,加上天寒地凍,每天都會有戰士凍傷,形勢迫在眉睫,所以淩宮揚決定接受兩仙調停,議和撤軍。
“聖旨到,嶽非上將軍集合眾將接旨!”帥帳外的士兵疑惑的望向遠處,那裏隻有無盡的黑色,狂飛的雪砸向漆黑的夜,傳令兵的嘶喊聲、戰馬飛奔的踢踏聲越來越響。
“皇太弟擁兵在外,屢令不迴,意圖不軌,立革皇太弟位、北地元帥職,令皇城尉鎖拿迴京!”
第二個傳令兵嘶啞的聲音充斥在空氣中,所有人還未明白怎麽迴事,廷尉府副督司溫平率十二皇城尉翻身下馬,手持尚方寶劍,直闖中軍大帳。
長刀過處,帳簾應聲而落,十二皇城尉閃眼間圍在了淩宮揚的四周。
“溫平,你想造反!”淩宮揚緩緩站起,看清來人之後問道。
“恐怕造反的是殿下吧,聖上有旨,請殿下同我們迴京!”溫平向著左上方抱了一下拳,然後又做出了一個請的姿勢。
“有死而已,何需加辱!”桌子吱吱直響,慧能已達到靈階雙淩頂級靈宗的淩宮揚單手握拳,罡風驟起,一記皇家四維拳直接攻向站在帳口的溫平,溫平急欲向左邊閃去,但一股大力纏身讓他怎麽也邁不開腿,隻一瞬間,血絲伴隨悶哼聲飄向帳外。
六個皇城尉滾地而進,手持烏盾交叉防衛,六個皇城尉連續出刀,砍向了淩宮揚的要害,淩宮揚沒想到十二個單階雙丹單賁級別的皇城尉便用陣法這麽嫻熟,當下不敢大意,急急避過殺向全身六處要害的刀刃,後退了好幾步。
十二皇城尉一招而止,不再出招,全都低身伏地,橫向兩邊滾去,淩宮揚慧淩內漫過一絲不祥的警覺,根本沒時間來思考,隻能急速後退,九支短箭唿嘯而至,力透帳牆,飛沒在黑夜之中。
殷紅的血沿著殘破的帳牆緩緩淌下,極快的凝固在了寒冷的北風中,血液中餘留的體溫化作一縷輕淺的白煙,迅速消失,隻留下枯黑的血、冷冽的風。
“追殺的任務有勞郡主了,卑職就先迴京靜等郡主的好消息,就此別過!”溫平掙紮著咳出口中的血沫,向著帳外的黑影裏拱了拱手,然後在皇城尉的攙扶下離開了元帥行轅。
過了一會,黑暗中走出一位身著橙衣的妙齡女子,一群女子緊隨其後,這位郡主乃“水國”的天蠍座司命水橙香,也是東宋皇室欽封的橙香郡主。
水國是東宋境內實力最強的門派,塵世五元之一,更有東宋皇室背景,實力不容小覷。
年紀輕輕的水橙香乃是一位靈督高手,這次奉了貴妃之命,協同宗閣的溫平一起前來捉拿皇太弟,她接到的命令是——死活不論。
“追!”水橙香一聲令下,眾女衛迅速的掠過營帳,向遠處奔去。
@@
“……此謂弊軍,犯者斬之!其十七: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謂誤軍,犯者斬之!明大人,這都讀了五遍了,聖上除了命我等夜步十裏和訓教軍規之外,就沒有其它旨意要宣嗎?”
嶽非和眾將領此時已遠離大營十裏,武帝旨意有些莫名其妙,眾將被折騰到深夜,心中紛紛彌漫起不祥之感。
灰黃的火把下,詔閣少使明懸並未迴答嶽副帥的疑問,緩緩打開另一份黃龍絹布,“皇太弟謀反,已被削位撤職,聖上有旨,副帥嶽非代北地元帥職,督撫邊軍,布署東歸德防線,三天後王師迴朝……”
眾將軍早已聽不清宣旨的聲音,風雪交加的夜裏,嶽非的額頭已沁出了密密的冷汗,很多人更是一下子倒在了雪地裏。
仇恨是戰爭的催化劑,東宋皇室相殘,流言很快傳遍天下,各方勢力蠢蠢欲動,難道天下大亂的時代又要來臨了嗎?
碑文明確解說了普通人隻要通過努力,針對慧文和慧武進行刻苦修習,當慧文和慧武同時達到一定高度時,人就會感覺到自己的慧能中樞之處出現了一個紫光閃閃的紫丹,標誌著已進入單階一丹單士之境,人通過慧丹就可以更高層次的使用自身慧能。
人在經曆雙丹單俠、三丹單豪之境後,經過常人無法忍受的修習,三丹連珠,並為一藍光幽幽的藍淩,進入靈階一淩靈督之境。
以此累推,完成雙淩靈統、三淩靈尊之後,三淩融為一青光隱隱的青漩,這時候就達到了鴻仙和穎仙的境界——玄階一漩玄仙,擁有青漩的玄仙即是擁有了大神通,青漩之力能夠化念創物、移山分水,是慧能修習者的至高追求。
第八境玄君之前,有一個詭異的玄魔之境,此境最是令人費解,傳說中有關玄君的記載很少,他們大多存在於帝川之中,很少來到凡間。
玄魔度魔之前的事跡倒是不少,不過很奇怪,一旦度魔,記載就會戛然而止,至今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麽?
《十境喧魆碑》是這樣記載的:修得雙漩之力,慧海中兩大青漩,相吸相攻,一旦共衡失差,輕則麵目全非,毀心滅智,重則雙漩噬心,變慧成魔。
至於第九境三漩玄聖,還有三漩呈煦的虛階一煦——虛祖之境,這兩種境界也就是傳說中的帝聖帝祖之境,更是很難有人知曉了。
虛祖之境雖被《十境喧魆碑》定為最高之境,但很多人都清楚第十境之上還有兩境,隻是被鴻仙削去,未能傳世而已。
淩宮焰翻來翻去,反複查找,越看心情越沮喪,修慧之道難如登天,他該怎麽辦呢?
“哇——哇——”就半柱香的功夫,淩宮穩去而複還,淩宮焰都沒看清弟弟的身影,一個小身子噌的一下就鑽進了床底,張口想訓斥弟弟的淩宮焰並沒有說出話來,因為他的嘴巴早已張成了一個大圓形。
原來淩宮穩又把東林苑的赤蜂窩給捅了,漫天的赤蜂就在眼前,彎曲的蜂尾尖上閃爍著幽藍的光芒。
“媽呀”,淩宮焰連滾帶爬的鑽進了床底,《十境喧魆碑釋本》早不知扔到的何處。黑暗中除了兩兄弟的慘叫著,還有斷斷續續的說話聲。
“哥啊…哥你不是嗚嗚…不是說你從不亂跑,啊!亂叫的嘛?”
“啊!嗚…別說啊話…啊,閉嘴!”
@@
開京城,雁歸樓,頂樓一間豪華房間中,六位歌女分左右而坐,淺聲交談著坊間趣事。
珠簾一響,一位麵帶綠紗的神秘女子進了屋內,正坐在兩旁的歌女紛紛起身,俱是神情肅嚴,平時柔媚的樣子全然不見。
“參見東家!”眾歌女抱手一躬,而沒有行女式福禮。
“剛剛得了長姐一令,內容有些怪異,我思來想去,不明白此舉的意義,不過,我們還是要依令行事。”綠紗後的眼神犀利冷酷,思索著說道。
“東家隻管吩咐,我等隻會尊令辦事,不問原因!”左首歌女微微抬頭,語氣很是堅定,“事後,更不會有一人提及。”
“好,你們過來,此事特別機密,你們需要這樣……還有這樣……”
“啊!”眾人驚唿,卻沒人張口詢問原因,大家心知肚明,東宋的“長城”可能要塌了。
“想我滕氏一族能夠百年不倒,全賴長姐一力扶持,我那長姐也是不易,處境日益艱險,相必此舉也是為我滕家打算,大家定要盡心做事,不許出現一絲差池。”
“是!”眾女肅然一立,慢慢排成單列,退出門外,隨即笑臉為花,融進了鶯鶯燕燕之中。
@@
柘夢一一六年冬,玉州歸德城外東宋軍大營。
“我皇兄還未下旨撤兵嗎,還在等什麽?”中軍大帳裏,東宋皇太弟淩宮揚焦急的走來走去。
“稟大帥,三相俱已上書請旨,聖上留中未發。”軍中司馬楊葉迴答道。
“罷了,告訴南漢使者,東宋同意議和。”淩宮揚默默的坐了半天,猛的一起身,對楊葉喊了起來。
“主帥,萬萬不可啊,這是欺君大罪啊。”副帥嶽非一聽頓時急了。
“老嶽放心,當前情形,隻能這樣了,說不定皇兄的聖旨已在路上,沒事的,就算皇兄知道了,無非臭罵我一頓而已,放心吧。”淩宮揚拍了拍嶽非的肩膀,走出了大帳。
大帳外,雪白一片,鵝毛大雪下一天一夜了,到處都是飛雪,平原上早已分不出了天和地。難怪皇太弟淩宮揚會著急,兩仙止戰事件已過去了兩個月,西唐帝國德皇玄天斐、北明帝國景帝雲錦紓、南漢帝國宣帝成武昊宣布願意接受兩仙建議,下旨領軍主帥準備議和事宜。
東宋帝國武帝淩宮政對議和之事尚未作出答複,南漢友軍準備三天後撤軍,到時北方聯軍萬一突然發難,東宋軍隊將會兇多吉少。
更可怕的是,就算戰爭打不起來,一直這樣拖著,軍心不穩,戰士思歸,加上天寒地凍,每天都會有戰士凍傷,形勢迫在眉睫,所以淩宮揚決定接受兩仙調停,議和撤軍。
“聖旨到,嶽非上將軍集合眾將接旨!”帥帳外的士兵疑惑的望向遠處,那裏隻有無盡的黑色,狂飛的雪砸向漆黑的夜,傳令兵的嘶喊聲、戰馬飛奔的踢踏聲越來越響。
“皇太弟擁兵在外,屢令不迴,意圖不軌,立革皇太弟位、北地元帥職,令皇城尉鎖拿迴京!”
第二個傳令兵嘶啞的聲音充斥在空氣中,所有人還未明白怎麽迴事,廷尉府副督司溫平率十二皇城尉翻身下馬,手持尚方寶劍,直闖中軍大帳。
長刀過處,帳簾應聲而落,十二皇城尉閃眼間圍在了淩宮揚的四周。
“溫平,你想造反!”淩宮揚緩緩站起,看清來人之後問道。
“恐怕造反的是殿下吧,聖上有旨,請殿下同我們迴京!”溫平向著左上方抱了一下拳,然後又做出了一個請的姿勢。
“有死而已,何需加辱!”桌子吱吱直響,慧能已達到靈階雙淩頂級靈宗的淩宮揚單手握拳,罡風驟起,一記皇家四維拳直接攻向站在帳口的溫平,溫平急欲向左邊閃去,但一股大力纏身讓他怎麽也邁不開腿,隻一瞬間,血絲伴隨悶哼聲飄向帳外。
六個皇城尉滾地而進,手持烏盾交叉防衛,六個皇城尉連續出刀,砍向了淩宮揚的要害,淩宮揚沒想到十二個單階雙丹單賁級別的皇城尉便用陣法這麽嫻熟,當下不敢大意,急急避過殺向全身六處要害的刀刃,後退了好幾步。
十二皇城尉一招而止,不再出招,全都低身伏地,橫向兩邊滾去,淩宮揚慧淩內漫過一絲不祥的警覺,根本沒時間來思考,隻能急速後退,九支短箭唿嘯而至,力透帳牆,飛沒在黑夜之中。
殷紅的血沿著殘破的帳牆緩緩淌下,極快的凝固在了寒冷的北風中,血液中餘留的體溫化作一縷輕淺的白煙,迅速消失,隻留下枯黑的血、冷冽的風。
“追殺的任務有勞郡主了,卑職就先迴京靜等郡主的好消息,就此別過!”溫平掙紮著咳出口中的血沫,向著帳外的黑影裏拱了拱手,然後在皇城尉的攙扶下離開了元帥行轅。
過了一會,黑暗中走出一位身著橙衣的妙齡女子,一群女子緊隨其後,這位郡主乃“水國”的天蠍座司命水橙香,也是東宋皇室欽封的橙香郡主。
水國是東宋境內實力最強的門派,塵世五元之一,更有東宋皇室背景,實力不容小覷。
年紀輕輕的水橙香乃是一位靈督高手,這次奉了貴妃之命,協同宗閣的溫平一起前來捉拿皇太弟,她接到的命令是——死活不論。
“追!”水橙香一聲令下,眾女衛迅速的掠過營帳,向遠處奔去。
@@
“……此謂弊軍,犯者斬之!其十七: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謂誤軍,犯者斬之!明大人,這都讀了五遍了,聖上除了命我等夜步十裏和訓教軍規之外,就沒有其它旨意要宣嗎?”
嶽非和眾將領此時已遠離大營十裏,武帝旨意有些莫名其妙,眾將被折騰到深夜,心中紛紛彌漫起不祥之感。
灰黃的火把下,詔閣少使明懸並未迴答嶽副帥的疑問,緩緩打開另一份黃龍絹布,“皇太弟謀反,已被削位撤職,聖上有旨,副帥嶽非代北地元帥職,督撫邊軍,布署東歸德防線,三天後王師迴朝……”
眾將軍早已聽不清宣旨的聲音,風雪交加的夜裏,嶽非的額頭已沁出了密密的冷汗,很多人更是一下子倒在了雪地裏。
仇恨是戰爭的催化劑,東宋皇室相殘,流言很快傳遍天下,各方勢力蠢蠢欲動,難道天下大亂的時代又要來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