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天斧攻擊方向與目標數量,在那片刻當下的時間裏,生起一種令人無法參透、百思不其解、不可思議的玄妙,也就是說雖然隻是簡簡單單一斧,但是對王妃來說卻好象是全方位的攻擊,即:天宇中顯現的三大神祗,此為三個目標,金蓮上湧現化形的三個元神之象,此又是三個,等於天斧一擊,站在這六個被攻擊的目標物的感覺而言,好象那劈出的一斧,都是針對自己的一斧之擊,


    而六個目標,角度高低錯落,不在一個方位與結構上,卻同時感到那一斧之光都是劈向自己的!


    這種感受可以打個比方:就象俗世中盛大活動的禮花慶典,站在不同的方位觀賞的人,感覺禮花升空,璀燦繽紛,都是麵向自己的,自己所站的位置就直接是禮花升空飛落的正麵。(..tw無彈窗廣告)


    或者可以再舉個實例:就象峨嵋山金頂,看日出時,無意遇見的圓形佛光,每一個看見佛光圓圈的人,都能隻看到自己的影子在那一圈佛光裏,而百、千、萬、億的人觀賞佛光的人,也都隻能在佛光圓圈裏,看到一個自己的影像,男女、老少、高低、胖瘦悉皆如此!這就是佛光中的禪機!


    從佛光的顯現與開示,我們可以進一步延伸一下佛理的精深與妙意無窮,象釋迦牟尼佛駐世講法,他麵對的是芸芸眾生,尚未開啟佛性的凡夫俗子,世間的善男信女,那麽就牽扯到一個問題,就是來聽佛陀講法的人,是什麽樣的人都有,千千萬萬還不止,


    釋迦佛曾說過無邊宇宙的佛多得象印度恆河的沙數一樣,常人知道的就隻有幾位佛與菩薩,其實常人不知道的更多得多!


    而現代科學證實,宇宙中看不見的暗物質的數量、容量、體積、乃至所占比例與整體範圍與,要遠遠超過人類所能看到的有形物質與世界!


    如是我聞,那麽佛陀麵對的是這麽多不同類型的常人,每個人的情況與人生經曆都不同,心理與生理上的差異肯定存在,不是曾經有智者說過,世界上找不到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那麽來聽學佛法的人,各行各業,帝王將相、販夫走卒、善惡美醜、貧富貴賤、勤惰愚智,千差萬別!


    但佛陀講出的法,卻可以針對這麽多種常人的心理起作用,每一個聞法、學法、修行的弟子,都可以感到佛的法是針對自己講的,因此每一個人才都可以依照佛陀講的同一個法來修持。(..tw無彈窗廣告)


    言歸正傳,那麽這就好象盤古揮出的一斧,能同時針對世間不同方位的目標,乃至萬事萬物產生影響,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可以超越時間、空間、方向、位置等各種不同的外在因素,不受外在因素的限製與製約,全方位的顯現他的神通與威能!


    說起來很繁雜,但其實也隻是一瞬間的事,也就象佛曾講的那樣:佛可以於一念中生成天地萬物,而一粒沙、一朵花之中,也能藏萬千大千世界,這種洪觀與微觀、時間與空間的禪機易理,是無窮盡的!


    一斧開天,萬古長存,所有變化其實是同時進行的,但是人的語言也隻能按前後順序,一個一個地來描述:


    首先落日箭矢,潰散還原,紫青雙劍,光芒黯淡,落入小人的泥丸宮,劍丸被封,無力施法與傳送補給,於是射日神後羿,化身由顯轉淡,悄然隱去!


    其次颶風消散,天地複明!雙綾分體所化千萬,寸寸斷裂,小人麵無血色!千山萬峰、巨石壓頂,紛紛化為塵土,隨風飄散!填海精衛,渺無蹤影!


    最後追日誇父,本是想拉動天尺,挾帶王妃乘鸞,突出重圍,欲以速度之快,闖過開天樹海,但也身化青煙,壯誌未酬!天尺從天墜落,掉入小人手裏,而小人如呆似癡,仿佛魂不附體!


    但盤古天斧,並沒有停下它前進的腳步,掃清六個障礙物後,它無情地向王妃與青鸞利劈而來,眼看是要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了,青鸞也不禁發出淒楚的哀鳴!


    但突然,盤古化身做了一個收斧之勢,利斧之擊,居然旋轉如風,劃出一個圓形軌跡,無比圓滿一收而迴了!


    王妃是從鬼門關打了一轉過來,加上法力消耗,與心神承載負荷太大,此時的她,麵白如紙,花容慘淡!不過她看上去好象已是強弩之末了,但是她還是做好了玉石俱焚的自我毀滅性的一博,她所倚仗的是背後西嶽華山的千萬年根基與太素精華


    如果那一斧一定要劈來,她會拚著毀去金身,將身與西嶽合二為一,以神禦山,直撞天斧,屆時,她的元神能不能全身而退,是否會煙消雲散,以至萬劫不複,永世沉淪,這些都未可知了,但她也別無選擇了!這叫寧為玉碎,不做瓦全了!


    開天靈寶汪洋大樹,道:“你是我自成道以來,遇見的人界中最強的一個,這次破例放行,讓你通過,請速去速迴,下不為例了!”


    王妃,不由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仿佛一個本不抱希望,買了一次彩票卻告訴她中獎了,但是她畢竟也是見過世麵,經曆過大風大浪,神州一嶽之主,加上累世的修為,她的心誌頗為堅固靈通,拿得起,放得下,拋開疑惑,並對開天樹施一禮,道:“承教之至,多謝放行!”


    然後,她駕青鸞,一刻也不願停留,並將天尺拋出,天尺在青鸞腳下,鋪展開一條通天大道!並以電光火石的速度,帶動青鸞飛快瞬間,一伸一縮,就是十萬八千裏之遙遠!委實是丈量天地之寶物神器!


    等王妃青鸞,縱身遠去之後,開天樹靈,發話問道:“請教靈主,為何放她離去?”


    一個蒼茫悠遠仿佛不是這個天地世界的聲音,有若九天鳳鳴般傳來,道:“以後還有用得著她的地方,滅掉她於我有損無益,畢竟她還有最後的手段沒有使出來,雖然奈何不了我們,但是終究會因此付出不小的代價,得不償失,為之何用?!”


    給讀者的話:


    白天要上班,晚上要碼字,起得比雞早,睡得比貓頭鷹晚,請各位觀眾書友,不離不棄的支持與留言,給我力量與熱情,我會讓你們高潮迭起,感受文字的魅力與精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明傳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問道玄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問道玄明並收藏玄明傳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