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昌?
他就是魏文昌?!
那盈盈豈不就是……
沈河雖然早有猜測,盈盈的家宅院極大,占地麵積之廣,絕非尋常人家,而且按照方位來看,這座宅子正好落在四門交叉之處,即整個涼州的正中央,這更是令人生疑,可是當真正從這中年男子親口說出的時候,沈河還是感覺到不可思議。
自己當初在山洞裏救的那群人中的那個被嚇得捂眼睛的小女孩兒,竟然是涼州城城主、五大冊史龍將之一的魏文昌!
而魏文昌心裏此刻也是有些疑惑,沈河,莫非是沈城的那個沈河?他來我涼州作甚?
“水龍可還好?”
沈河眉毛一挑,水龍,正是沈洪的綽號。五大冊史龍將分別鎮守大梁的五個方位,沈洪為首,居於皇城,又因大梁王朝屬水,因此綽號水龍;而眼前的魏文昌則鎮守北方,綽號北虎;黎頊鎮南,綽號南鳳;司馬仲達鎮西,綽號西麟;樊於期鎮東,綽號東蟒。
世間有童謠言:北虎南鳳不出山,西麟東蟒保太平,皇帝老兒膽子小,水龍護主才安寧。
而魏文昌這麽問,估計是在試探自己。沈河沉默了片刻,說道:“家父身體仍健,多謝北虎伯伯掛念。”
“哈哈哈,”魏文昌開懷一笑,上前扶起俯身的沈河,“侄兒遠道而來,我理應擺宴為你接風洗塵,可最近這涼州不太平,不宜舉行這種大型活動,就暫且簡單地接待你一下,望你不要見怪。”
“伯伯說的哪裏話,貴府這幾日待我甚好,小輩感激不盡。”
盈盈看著二人說地火熱朝天,把自己晾在了一旁,有些生氣,小聲嘟囔道:“什麽水龍北虎的,聽不懂,這下倒好,你們倆倒說得挺開心,就沒看到旁邊還有一個人嗎?”
沈河二人耳尖,相視大笑。
“好了好了,盈盈莫要生氣,快去幫我吩咐一下膳師,做一桌好菜。”盈盈聽了後,極其不樂意地帶著堂下跪著的兩個丫鬟出去了。
大堂隻剩下沈河和魏文昌。
“侄兒此次來涼州,是有何事?”魏文昌直接開口問道。
我總不能告訴你我是因為迷路了才到這來的吧,沈河心想。“托家父口令,前來拜訪魏伯伯。”
魏文昌的眼裏突然現出了一絲朦朧:“真沒想到啊,一轉眼就是幾十年了……”他拉著沈河坐下,敘起了往事,從他如何與沈洪相識到一起如何成為冊史龍將,再到後來沈河出生,一迴憶起來,滔滔不絕,沈河也聽得津津有味。
“還記得十幾年前你出生的時候,我多麽想迴去看你啊,可惜那個時候涼州戰事久久不平,抽不開身,為此你那個老爹可沒少奚落過我。”
“邊關戰急,伯伯當以國家大事為重,身不由己者無罪,況且,侄兒這不是來了嗎?”
“哈哈,”魏文昌拍了拍沈河的肩膀,他越看沈河越滿意,眼裏不禁流露出讚許的色彩,以及,其他的一些情感。“這些日子邊關不太平,一會兒飯後你可願隨老夫去看看?”
“願隨前往。”
“好!”魏文昌大喜,這時酒菜已上來完畢,三人開始了用膳。
雖說是小聚一番,但這陣容卻一點都不小,桌上擺著九道菜,乃待貴賓之禮,而這桌子上約莫有四五道菜,都是沈河聞所未聞的,想來是當地特產。
酒飽飯足後,魏文昌就帶著沈河一路來到了涼州的北城門。
“沈河,你可看出什麽來了?”站在城樓上,魏文昌問道。在軍營裏,隻有上級與下級,沒有任何其他的關係,這是大梁軍法裏的第一條。
沈河看著這約摸二十丈高、五丈寬的城牆,心中不禁感歎,這涼州,必是易守難攻之地啊。但這些都是明眼人一看便知的,魏文昌要問他的應該不是這些,他將目光投向遠處,據涼州十裏外,有一片成長地茂盛的樹林,這樹林巨長無比,橫亙在整個涼州以北,每有大風刮來時,這片樹林就自動緊縮到一塊,抵禦著強風。
這應該就是著名的防風林了,看著那些高達十丈的粗壯樹木,沈河不禁感歎道,魏將軍的執政才能果然非同凡響。就在他準備收迴目光誇讚一番的時候,一抹刺眼的反光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運起戰道仔細一看,那抹反光竟然是來自刀身!而再看那持刀之人,身著厚實毛皮,臉上畫著奇異的線條,正目光兇狠地望著這裏。
沈河眉頭一皺,若說是魏文昌派去守護林子的士兵,恐怕沒有人會相信,誰家的士兵會虎視眈眈地看著自家城池,況且那人一看就不是大梁士兵。
“報告將軍,在下認為防風林裏有伏兵。”
“嗯,”魏文昌點了點頭,“說得不錯。不瞞你說,數月前,那裏曾囤積了十萬敵軍。”
十萬?
沈河有些疑惑,雖說他隻是匆匆看了一眼,可是最多也隻有一千人左右,怎會有十萬之多?難道他們會遁地?
“可奇怪的是,他們並未攻打涼州,就在一個月前自行退走了。數十天前,他們又派來一小撥兵,約有千人,一直在防風林裏,不進也不退。”說到這,魏文昌也是有些無奈,這防風林正好在他們遠弩的射程邊緣,當年之所以這麽設計,是因為弩箭無法射穿樹林,若是防風林在射程裏,那麽威力會大大減半,敵人也可將這防風林作為跳板,更好地攻打涼州。可是誰能想到,這種機密竟然被匈奴知道了,他們將軍隊駐紮在防風林裏,極為安全,一來北境狂風威脅不到他們,二來涼州守軍也無法無傷地攻打他們。
沈河微微皺眉,囤而不攻,這可不是明智之舉,不說別的,光是糧草的消耗就難以支撐,北境土地貧瘠,畝產量根本不多,這種勞命傷財而又無任何戰功的行為,實屬不智。
許久,沈河說道;“報告將軍,恕在下無能,我也猜不出什麽來。”
魏文昌默默歎息了一聲,他其實也並沒有太多的指望,沈河畢竟年齡尚小,也從未上過戰場,連自己這些老兵老將都看不出來,又怎能期望他呢?
自己真是老糊塗了啊。
“無妨。”說罷,魏文昌就帶著沈河在北城門繞了一圈後,來到了一座軍營裏。
這座軍營極其樸素,外表也與其他軍營不同,一進帳內,沈河看到了一張椅子和一張木桌子,桌子上放著竹簡,而在桌子的另一旁,是一幅沙圖。這有些簡樸甚至說有些簡陋的軍營,與他給沈河的第一印象完全一致,身為主將卻不貪圖享受,脫下盔甲也不著昂貴張揚的衣服。有這樣的城主,真是涼州城之幸。
進入帳內,沈河感到暖和許多,現在已是早冬,天氣寒冷,大風刺骨,尤其是北境,更加寒冷,才出去一會兒,沈河就感覺手腳僵硬,難以動彈。不過那些守城的將士卻依舊各司其職,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為保護涼州城忍受著這些。
“哈哈,這軍營冷,還望侄兒不要嫌棄。”魏文昌倒了一杯熱水,遞給沈河。
沈河雙手接過,道了聲謝後,說道;“伯伯,我有些事情想問你。”
“但說無妨。”
“我想知道關於匈奴和涼州城守的所有情況。”
魏文昌看著沈河,沒有說話。這些可都是軍中機密,特別是涼州城守的情況,軍中隻有他和他的左右令知道,因為一旦泄露出去,後果不堪設想。
“唿”少頃,魏文昌吐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我涼州守軍共二十萬,為駑軍一萬,戰車三萬,步卒五萬,精騎九萬。”
沈河掐指一算,這不才十八萬?
魏文昌看出來了沈河的疑惑,頓了頓,道:“還有兩萬狼軍。”
沈河張了張眸子,這支騎著沙漠狼的軍隊,當年可是立過奇功啊!
沈河定了定神,繼續問道:“那匈奴的呢?”
“匈奴在五十年前那場大戰裏損失了將近二十萬兵馬,這些年來也很少入侵我涼州,多半是幾百幾千人騷擾一下,不敢大舉進攻,但我猜測,他們定是在休養生息,以待合適的戰機,進攻我大梁。數月前他們曾在防風林裏囤積有十萬兵馬,實力不可小覷。”
“匈奴雖然並不像我們大梁人會修習戰氣,但他們生來身體強壯,力大無比,這是我大梁人無論如何也無法擁有的天賦,可以說是天生的戰士。但他們雖勇猛,卻沒有什麽謀略,這也是他們多年來戰敗的主要原因。”
“唿唿~”帳外突然刮起了大風,將簾子都掀起來了,幾顆白色的東西也隨之飄了進來,落到地上化為了水。
“下雪了,今年冬天可真難熬啊。”魏文昌起身,將帳簾壓住,帳內再次慢慢變得暖和起來。
雪,在北境永遠來的都比其他地方快,十月飄雪,幾乎是北境常有的事情。一般一年的初雪時節,大家都會很新奇,會出來慶祝,慶祝一年終於走到了末端。
紛紛揚揚,如鵝毛般,大雪為地麵蓋起了厚厚的戎裝。
他就是魏文昌?!
那盈盈豈不就是……
沈河雖然早有猜測,盈盈的家宅院極大,占地麵積之廣,絕非尋常人家,而且按照方位來看,這座宅子正好落在四門交叉之處,即整個涼州的正中央,這更是令人生疑,可是當真正從這中年男子親口說出的時候,沈河還是感覺到不可思議。
自己當初在山洞裏救的那群人中的那個被嚇得捂眼睛的小女孩兒,竟然是涼州城城主、五大冊史龍將之一的魏文昌!
而魏文昌心裏此刻也是有些疑惑,沈河,莫非是沈城的那個沈河?他來我涼州作甚?
“水龍可還好?”
沈河眉毛一挑,水龍,正是沈洪的綽號。五大冊史龍將分別鎮守大梁的五個方位,沈洪為首,居於皇城,又因大梁王朝屬水,因此綽號水龍;而眼前的魏文昌則鎮守北方,綽號北虎;黎頊鎮南,綽號南鳳;司馬仲達鎮西,綽號西麟;樊於期鎮東,綽號東蟒。
世間有童謠言:北虎南鳳不出山,西麟東蟒保太平,皇帝老兒膽子小,水龍護主才安寧。
而魏文昌這麽問,估計是在試探自己。沈河沉默了片刻,說道:“家父身體仍健,多謝北虎伯伯掛念。”
“哈哈哈,”魏文昌開懷一笑,上前扶起俯身的沈河,“侄兒遠道而來,我理應擺宴為你接風洗塵,可最近這涼州不太平,不宜舉行這種大型活動,就暫且簡單地接待你一下,望你不要見怪。”
“伯伯說的哪裏話,貴府這幾日待我甚好,小輩感激不盡。”
盈盈看著二人說地火熱朝天,把自己晾在了一旁,有些生氣,小聲嘟囔道:“什麽水龍北虎的,聽不懂,這下倒好,你們倆倒說得挺開心,就沒看到旁邊還有一個人嗎?”
沈河二人耳尖,相視大笑。
“好了好了,盈盈莫要生氣,快去幫我吩咐一下膳師,做一桌好菜。”盈盈聽了後,極其不樂意地帶著堂下跪著的兩個丫鬟出去了。
大堂隻剩下沈河和魏文昌。
“侄兒此次來涼州,是有何事?”魏文昌直接開口問道。
我總不能告訴你我是因為迷路了才到這來的吧,沈河心想。“托家父口令,前來拜訪魏伯伯。”
魏文昌的眼裏突然現出了一絲朦朧:“真沒想到啊,一轉眼就是幾十年了……”他拉著沈河坐下,敘起了往事,從他如何與沈洪相識到一起如何成為冊史龍將,再到後來沈河出生,一迴憶起來,滔滔不絕,沈河也聽得津津有味。
“還記得十幾年前你出生的時候,我多麽想迴去看你啊,可惜那個時候涼州戰事久久不平,抽不開身,為此你那個老爹可沒少奚落過我。”
“邊關戰急,伯伯當以國家大事為重,身不由己者無罪,況且,侄兒這不是來了嗎?”
“哈哈,”魏文昌拍了拍沈河的肩膀,他越看沈河越滿意,眼裏不禁流露出讚許的色彩,以及,其他的一些情感。“這些日子邊關不太平,一會兒飯後你可願隨老夫去看看?”
“願隨前往。”
“好!”魏文昌大喜,這時酒菜已上來完畢,三人開始了用膳。
雖說是小聚一番,但這陣容卻一點都不小,桌上擺著九道菜,乃待貴賓之禮,而這桌子上約莫有四五道菜,都是沈河聞所未聞的,想來是當地特產。
酒飽飯足後,魏文昌就帶著沈河一路來到了涼州的北城門。
“沈河,你可看出什麽來了?”站在城樓上,魏文昌問道。在軍營裏,隻有上級與下級,沒有任何其他的關係,這是大梁軍法裏的第一條。
沈河看著這約摸二十丈高、五丈寬的城牆,心中不禁感歎,這涼州,必是易守難攻之地啊。但這些都是明眼人一看便知的,魏文昌要問他的應該不是這些,他將目光投向遠處,據涼州十裏外,有一片成長地茂盛的樹林,這樹林巨長無比,橫亙在整個涼州以北,每有大風刮來時,這片樹林就自動緊縮到一塊,抵禦著強風。
這應該就是著名的防風林了,看著那些高達十丈的粗壯樹木,沈河不禁感歎道,魏將軍的執政才能果然非同凡響。就在他準備收迴目光誇讚一番的時候,一抹刺眼的反光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運起戰道仔細一看,那抹反光竟然是來自刀身!而再看那持刀之人,身著厚實毛皮,臉上畫著奇異的線條,正目光兇狠地望著這裏。
沈河眉頭一皺,若說是魏文昌派去守護林子的士兵,恐怕沒有人會相信,誰家的士兵會虎視眈眈地看著自家城池,況且那人一看就不是大梁士兵。
“報告將軍,在下認為防風林裏有伏兵。”
“嗯,”魏文昌點了點頭,“說得不錯。不瞞你說,數月前,那裏曾囤積了十萬敵軍。”
十萬?
沈河有些疑惑,雖說他隻是匆匆看了一眼,可是最多也隻有一千人左右,怎會有十萬之多?難道他們會遁地?
“可奇怪的是,他們並未攻打涼州,就在一個月前自行退走了。數十天前,他們又派來一小撥兵,約有千人,一直在防風林裏,不進也不退。”說到這,魏文昌也是有些無奈,這防風林正好在他們遠弩的射程邊緣,當年之所以這麽設計,是因為弩箭無法射穿樹林,若是防風林在射程裏,那麽威力會大大減半,敵人也可將這防風林作為跳板,更好地攻打涼州。可是誰能想到,這種機密竟然被匈奴知道了,他們將軍隊駐紮在防風林裏,極為安全,一來北境狂風威脅不到他們,二來涼州守軍也無法無傷地攻打他們。
沈河微微皺眉,囤而不攻,這可不是明智之舉,不說別的,光是糧草的消耗就難以支撐,北境土地貧瘠,畝產量根本不多,這種勞命傷財而又無任何戰功的行為,實屬不智。
許久,沈河說道;“報告將軍,恕在下無能,我也猜不出什麽來。”
魏文昌默默歎息了一聲,他其實也並沒有太多的指望,沈河畢竟年齡尚小,也從未上過戰場,連自己這些老兵老將都看不出來,又怎能期望他呢?
自己真是老糊塗了啊。
“無妨。”說罷,魏文昌就帶著沈河在北城門繞了一圈後,來到了一座軍營裏。
這座軍營極其樸素,外表也與其他軍營不同,一進帳內,沈河看到了一張椅子和一張木桌子,桌子上放著竹簡,而在桌子的另一旁,是一幅沙圖。這有些簡樸甚至說有些簡陋的軍營,與他給沈河的第一印象完全一致,身為主將卻不貪圖享受,脫下盔甲也不著昂貴張揚的衣服。有這樣的城主,真是涼州城之幸。
進入帳內,沈河感到暖和許多,現在已是早冬,天氣寒冷,大風刺骨,尤其是北境,更加寒冷,才出去一會兒,沈河就感覺手腳僵硬,難以動彈。不過那些守城的將士卻依舊各司其職,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為保護涼州城忍受著這些。
“哈哈,這軍營冷,還望侄兒不要嫌棄。”魏文昌倒了一杯熱水,遞給沈河。
沈河雙手接過,道了聲謝後,說道;“伯伯,我有些事情想問你。”
“但說無妨。”
“我想知道關於匈奴和涼州城守的所有情況。”
魏文昌看著沈河,沒有說話。這些可都是軍中機密,特別是涼州城守的情況,軍中隻有他和他的左右令知道,因為一旦泄露出去,後果不堪設想。
“唿”少頃,魏文昌吐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我涼州守軍共二十萬,為駑軍一萬,戰車三萬,步卒五萬,精騎九萬。”
沈河掐指一算,這不才十八萬?
魏文昌看出來了沈河的疑惑,頓了頓,道:“還有兩萬狼軍。”
沈河張了張眸子,這支騎著沙漠狼的軍隊,當年可是立過奇功啊!
沈河定了定神,繼續問道:“那匈奴的呢?”
“匈奴在五十年前那場大戰裏損失了將近二十萬兵馬,這些年來也很少入侵我涼州,多半是幾百幾千人騷擾一下,不敢大舉進攻,但我猜測,他們定是在休養生息,以待合適的戰機,進攻我大梁。數月前他們曾在防風林裏囤積有十萬兵馬,實力不可小覷。”
“匈奴雖然並不像我們大梁人會修習戰氣,但他們生來身體強壯,力大無比,這是我大梁人無論如何也無法擁有的天賦,可以說是天生的戰士。但他們雖勇猛,卻沒有什麽謀略,這也是他們多年來戰敗的主要原因。”
“唿唿~”帳外突然刮起了大風,將簾子都掀起來了,幾顆白色的東西也隨之飄了進來,落到地上化為了水。
“下雪了,今年冬天可真難熬啊。”魏文昌起身,將帳簾壓住,帳內再次慢慢變得暖和起來。
雪,在北境永遠來的都比其他地方快,十月飄雪,幾乎是北境常有的事情。一般一年的初雪時節,大家都會很新奇,會出來慶祝,慶祝一年終於走到了末端。
紛紛揚揚,如鵝毛般,大雪為地麵蓋起了厚厚的戎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