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著小妖繼續往院子裏麵走,二進院子比一進的小院子小一半,房間卻多了很多,院子中央同樣放著一個水缸,地麵上也鋪著青石磚,不過在院子的角落裏卻種著一顆石榴樹。
石榴樹的旁邊,還有一個葡萄架,上麵掛滿了葡萄的藤。
走過葡萄藤的時候,我就感覺更加的陰森了。
過了二進院子便來到了後院,這後院和第一進的院子差不多大,院子裏麵隻有東麵有房間,西邊則是搭著幾個棚子,有馬棚,做工的工棚,還有一個煮飯的粥棚。
我們一路走來沒有遇到什麽人,在進第三進院子的時候,看到一個同樣穿著粗布大褂,留著長辮子的男人,他還帶著一個棉的套袖,雙手插在裏麵,嘴裏不停地出著哈欠。
看著我和小妖過來,那男人就說了一句:“逃難來的?”
我點頭。
男人指了指粥棚說:“自己盛粥,裏麵還有窩頭,你自己也拿上幾個。”
我再次點頭。
男人繼續說:“工棚裏麵有很多的東西,你們隻管燒,不許多問,不許聲張,這裏管飯,管住,還有工錢,幹夠一年了,你們想走,就可以走了。”
此時工棚裏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就說:“傻子才願意走呢,在這裏幹活也不累,還有飯吃,有工錢拿,誰走誰是傻子。”
“就是,就是……”
幾個人跟著附和了起來。
我則是點了點頭。
那些吃的都是虛幻來的,全部都是陰氣所化,吞下那些陰氣,隻會讓自己在幻境中越陷越深,直到無法脫身。
當然這些對我來說根本無所謂,隻是小妖有些問題。
為了不讓小妖的腦子受到傷害,我則將那些幻化出來的食物經過了一些處理才給小妖吃。
我看了看工棚那邊,也有幾口鍋,不過那些鍋不大,類似砂鍋那樣的。
我再瞅了瞅鍋裏的東西,黑糊糊的,還有一股香味。
這一看我就明白了,這是燒的yantu,而這個時間段,應該是清末民初的時候,因為李二娘看到了沒有辮子,還拿著洋槍的兵,那說明清王朝很可能已經沒有了,隻是有些人還沒有剪掉自己的辮子而已。
那些人已經開始繼續幹活。
此時二進院子又跑了一個人,我一看正是張管家。
他在那個男人耳畔說了幾句話,然後就道:“大家把工棚的東西收到地窖裏麵去,然後把地窖的入口給掩好了,兵匪來了,大家從後門出去,到上山躲躲,等著兵匪走了,我和張管家到山上去接你們。”
“對了,你們走的時候,把鍋裏的窩頭帶上當幹糧。”
而我這邊則是清楚,在民初的時候,私造、販賣和運輸yantu,已經都是犯法的營生,是要掉腦袋的。
外麵的那些兵,應該就是來抓這些的。
想到這些,我也是跟著點了點頭。
所有人都從後門離開了,我和小妖則是站著不動。
說話的男人看了看我說:“你怎麽不去幫忙?”
不等我說話,換了一身錦衣棉裙的李二娘就來了後院,她看了看說話的男人說:“二叔,他們是剛逃難過來了,估計許多天沒有吃飯了,讓他們吃著飯,今天就不用他們幹活了,讓其他的夥計跟著收拾就行了。”
被李二娘稱為二叔的男人這才點了點頭說:“那就依著你。”
看著其他人忙活起來,我和小妖就閃到了一邊兒去了。
李二娘走到我旁邊說:“我爸說,我家做的藥材生意,這藥材可金貴了,我們村子裏的人,都種這個,然後我家裏收了,燒成藥材,再買到城裏去,換來的糧食,一年的收成換的糧食,就夠我們吃上兩三年的。”
“不過啊,這天下不太平,土匪,兵匪都來騷擾我們,我們種的藥材也都是找深山沒人的地方種。”
我問李二娘:“你知道那是什麽藥材嗎?”
李二娘搖頭說:“不知道,我不管這些,我爹說了,我今年把私塾念好了,來年送我去留洋,他說留洋的人才有出息。”
我點了點頭沒有吭聲,我看的出來,李二娘是真的不知道她家裏做的什麽營生。
等著家裏的人收拾好了,那些長工就從後門離開了。
我沒有走,而是被李二娘領到了前院,她說,家裏的下人都走了,反倒顯得不真實了,得留一兩個長工在。
在前院,我也是看到了李二娘的父親,母親,還有她的二嬸。
張管家和他的二叔也跟著來了前院。
一家人見了麵,相互使了一個眼色,李二娘的二叔就去屋裏取出兩包紅紙包著圓形筒子。
我在電視裏見過,那裏麵包的應該是現大洋。
李二娘見狀就說了一句:“爹,咱們做的是正經的營生,幹嘛還要躲著那些兵匪啊,這世道也太不公平了。”
李二娘的父親立刻說了句:“你懂什麽,現在這個世道,你有就是罪。”
他們正說話的時候,大門口就傳來了一陣整齊的腳步聲。
接著一陣塵土飄過,一個穿著整齊的人來到了門口,接著一個腰間配著手槍的人就走了進來,他的身後還跟著兩隊人,那些人身後全部背著長槍。
那人一進來,先把手上的白手套摘了下來,然後看了看我們這邊問:“誰是李彩山。”
李二娘的父親站出來恭敬道:“大人,我是,我是。”
那領頭的一揮手,直接說了一句:“拿下。”
李彩山嚇了一跳道:“大人,是不是有什麽誤會?”
說話的時候,李彩山瘋狂對著自己的弟弟使眼色。
李二娘的二叔,也是趕緊將手裏的兩包現大洋送過去。
領頭的瞥了一眼,收起現大洋的同時說了一句:“你敢賄賂我,一並拿下。”
一群人的蜂擁而上,李彩山,李二娘的二叔,以及我們這些不相幹的人,包括李二娘全部給抓了起來。
我心中不由好奇,這些人看著也算是正派,不像是能夠幹出極惡之事兒的人,這裏的事情會怎樣發展下去呢?
我沒有去卜算,因為我享受這樣的看故事的過程,最主要的是,還身臨其境。
石榴樹的旁邊,還有一個葡萄架,上麵掛滿了葡萄的藤。
走過葡萄藤的時候,我就感覺更加的陰森了。
過了二進院子便來到了後院,這後院和第一進的院子差不多大,院子裏麵隻有東麵有房間,西邊則是搭著幾個棚子,有馬棚,做工的工棚,還有一個煮飯的粥棚。
我們一路走來沒有遇到什麽人,在進第三進院子的時候,看到一個同樣穿著粗布大褂,留著長辮子的男人,他還帶著一個棉的套袖,雙手插在裏麵,嘴裏不停地出著哈欠。
看著我和小妖過來,那男人就說了一句:“逃難來的?”
我點頭。
男人指了指粥棚說:“自己盛粥,裏麵還有窩頭,你自己也拿上幾個。”
我再次點頭。
男人繼續說:“工棚裏麵有很多的東西,你們隻管燒,不許多問,不許聲張,這裏管飯,管住,還有工錢,幹夠一年了,你們想走,就可以走了。”
此時工棚裏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就說:“傻子才願意走呢,在這裏幹活也不累,還有飯吃,有工錢拿,誰走誰是傻子。”
“就是,就是……”
幾個人跟著附和了起來。
我則是點了點頭。
那些吃的都是虛幻來的,全部都是陰氣所化,吞下那些陰氣,隻會讓自己在幻境中越陷越深,直到無法脫身。
當然這些對我來說根本無所謂,隻是小妖有些問題。
為了不讓小妖的腦子受到傷害,我則將那些幻化出來的食物經過了一些處理才給小妖吃。
我看了看工棚那邊,也有幾口鍋,不過那些鍋不大,類似砂鍋那樣的。
我再瞅了瞅鍋裏的東西,黑糊糊的,還有一股香味。
這一看我就明白了,這是燒的yantu,而這個時間段,應該是清末民初的時候,因為李二娘看到了沒有辮子,還拿著洋槍的兵,那說明清王朝很可能已經沒有了,隻是有些人還沒有剪掉自己的辮子而已。
那些人已經開始繼續幹活。
此時二進院子又跑了一個人,我一看正是張管家。
他在那個男人耳畔說了幾句話,然後就道:“大家把工棚的東西收到地窖裏麵去,然後把地窖的入口給掩好了,兵匪來了,大家從後門出去,到上山躲躲,等著兵匪走了,我和張管家到山上去接你們。”
“對了,你們走的時候,把鍋裏的窩頭帶上當幹糧。”
而我這邊則是清楚,在民初的時候,私造、販賣和運輸yantu,已經都是犯法的營生,是要掉腦袋的。
外麵的那些兵,應該就是來抓這些的。
想到這些,我也是跟著點了點頭。
所有人都從後門離開了,我和小妖則是站著不動。
說話的男人看了看我說:“你怎麽不去幫忙?”
不等我說話,換了一身錦衣棉裙的李二娘就來了後院,她看了看說話的男人說:“二叔,他們是剛逃難過來了,估計許多天沒有吃飯了,讓他們吃著飯,今天就不用他們幹活了,讓其他的夥計跟著收拾就行了。”
被李二娘稱為二叔的男人這才點了點頭說:“那就依著你。”
看著其他人忙活起來,我和小妖就閃到了一邊兒去了。
李二娘走到我旁邊說:“我爸說,我家做的藥材生意,這藥材可金貴了,我們村子裏的人,都種這個,然後我家裏收了,燒成藥材,再買到城裏去,換來的糧食,一年的收成換的糧食,就夠我們吃上兩三年的。”
“不過啊,這天下不太平,土匪,兵匪都來騷擾我們,我們種的藥材也都是找深山沒人的地方種。”
我問李二娘:“你知道那是什麽藥材嗎?”
李二娘搖頭說:“不知道,我不管這些,我爹說了,我今年把私塾念好了,來年送我去留洋,他說留洋的人才有出息。”
我點了點頭沒有吭聲,我看的出來,李二娘是真的不知道她家裏做的什麽營生。
等著家裏的人收拾好了,那些長工就從後門離開了。
我沒有走,而是被李二娘領到了前院,她說,家裏的下人都走了,反倒顯得不真實了,得留一兩個長工在。
在前院,我也是看到了李二娘的父親,母親,還有她的二嬸。
張管家和他的二叔也跟著來了前院。
一家人見了麵,相互使了一個眼色,李二娘的二叔就去屋裏取出兩包紅紙包著圓形筒子。
我在電視裏見過,那裏麵包的應該是現大洋。
李二娘見狀就說了一句:“爹,咱們做的是正經的營生,幹嘛還要躲著那些兵匪啊,這世道也太不公平了。”
李二娘的父親立刻說了句:“你懂什麽,現在這個世道,你有就是罪。”
他們正說話的時候,大門口就傳來了一陣整齊的腳步聲。
接著一陣塵土飄過,一個穿著整齊的人來到了門口,接著一個腰間配著手槍的人就走了進來,他的身後還跟著兩隊人,那些人身後全部背著長槍。
那人一進來,先把手上的白手套摘了下來,然後看了看我們這邊問:“誰是李彩山。”
李二娘的父親站出來恭敬道:“大人,我是,我是。”
那領頭的一揮手,直接說了一句:“拿下。”
李彩山嚇了一跳道:“大人,是不是有什麽誤會?”
說話的時候,李彩山瘋狂對著自己的弟弟使眼色。
李二娘的二叔,也是趕緊將手裏的兩包現大洋送過去。
領頭的瞥了一眼,收起現大洋的同時說了一句:“你敢賄賂我,一並拿下。”
一群人的蜂擁而上,李彩山,李二娘的二叔,以及我們這些不相幹的人,包括李二娘全部給抓了起來。
我心中不由好奇,這些人看著也算是正派,不像是能夠幹出極惡之事兒的人,這裏的事情會怎樣發展下去呢?
我沒有去卜算,因為我享受這樣的看故事的過程,最主要的是,還身臨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