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書記載大禹平息水患,建立夏朝後,命天下九州收集各種奇珍異石與黑鐵青銅,用於製造九個大鼎。


    九鼎代表天下九州,大禹命人將天下九州之地的各種奇珍異獸,山川河流繪於鼎上。


    於是九鼎聚在一起就可以代表天子,是國家政權,天子王權的象征,在夏、商、周三朝被奉為傳國至寶,鎮國之寶。


    在古代曾有嚴格的規定,隻有天子才能用九鼎,各諸侯國隻能用七鼎。


    九鼎分為揚鼎,荊鼎,梁鼎,徐鼎,豫鼎,雍鼎,青鼎,兗鼎,冀鼎。


    大禹死時,曾留下遺訓:九鼎失,天下分。


    天下大亂時,各路英豪必會為爭奪九鼎而展開殊死較量,九州諸侯定然為其點燃天下戰火。


    夏朝覆滅後,商朝建立,於是將九鼎遷至於商都殷;周武王伐紂,商朝覆滅,周朝建立,史稱西周,周成王又將九鼎遷至洛邑。


    西周後期,政權開始衰敗,再加上周幽王貪圖享樂,周幽王被犬戎趕下台,西周覆滅;各路諸侯擁立廢太子宜臼,建立東周,東周天子被擠到一塊小地方,比許多諸侯國還小,各諸侯國之間爭相繼稱霸,史稱春秋。


    到了東周後期,天下開始大亂,各諸侯國之間為了爭奪疆域相互征戰,再加上外敵入侵,史稱戰國。


    戰國時期,作為天子的周朝王室時常要求助於各路諸侯,天子的作用已大不如從前,已然成了一個擺設,不再是以前的天下共主。


    到了周赧王時期,內鬥不斷,又分成了西周和東周,此時已是戰國時期,經過長期的戰亂,周天子已經沒什麽作用,各諸侯也不用打著勤王的名號行事了,於是秦孝公滅掉了戰國後期的西周王朝,將九鼎拉迴秦國,從此周天子從真正意義上失去的天下共主的地位。


    公元前256年,秦國滅掉西周後,在迴國經過途中,代表秦國的雍州之鼎躍入泗水,最後隻把八鼎都完好運到了秦國,置周鼎於鹹陽宮。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出巡路過彭城時,派了數千人下泗水打撈失落的那一鼎,甚至虔誠地“齋戒祈禱”,但最終周鼎“弗得”,卻讓“市井”劉邦發出“大丈夫當如此也”、“黔夫”項羽放出“彼將取而代之”的豪言壯語。


    空悲老和尚將有關九州之鼎的故事慢慢講完,客棧中的茶客看向隨意落在地麵上鼎的眼神越發不同,他們都認為空悲高僧說得必然與這鼎相關,那麽可想而知,這漢木鼎的來頭定然不小。


    眾人心中各自盤算的時候,那少年依然大大咧咧地說道:“老和尚,你說了這麽多廢話,與我的漢木鼎有半毛關係沒有?快說,快說,別磨磨唧唧的。”


    “是啊,大師,這位少俠的鼎難道是那九鼎之一?”掌櫃的心中好奇,同時也是經不起許多茶客的推搡,於是很是恭敬地對著空悲和尚問道。


    “少年,老衲可以知道你的名字嗎?”空悲和尚沒有立刻迴答那少年與掌櫃的問題。


    “小爺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夏名小虎是也!”那少年使勁拍了拍胸膛,揚起頭驕傲無比的說道。


    “哦,原來是夏施主,恕老衲長年在白馬寺打坐參禪,竟不知江湖中出現了如此了得少年英雄,今日一見,實乃佛祖眷顧啊,阿彌陀佛…”空悲老和尚雙手合十,還對著西方彎腰拜了一拜。


    空悲老和尚拜完之後並沒有立刻說話,而是沉默地看著西方,仿佛陷入一種冥想之中。


    掌櫃的與眾茶客雖然心中好奇難耐,但出於對空悲老和尚的敬畏,並沒有發出任何聲響,免得打擾空悲老和尚想事情。


    夏小虎卻不管那麽多,自顧自地走到一張桌子邊,然後拿起酒壺直接往嘴裏倒酒,然後便咕嚕咕嚕地開始喝起來了。


    範縝看了看正在冥想的空悲老和尚,又看了看滿臉嚴肅的江流兒,輕聲問道:“怎麽?麵對空悲高僧,你壓力很大?還是,你也知道那所謂的漢木鼎?”


    “錯,你又錯了。空悲高僧是我佛門中人,隻會親近,何來壓力之說。漢木鼎,和尚我聞所未聞。和尚我感興趣的是,那叫做夏小虎的少年。”江流兒凝視著放肆喝酒的夏小虎,不知道在想什麽。


    “那個少俠?有什麽說法嗎?空悲高僧又在做什麽?”範縝不解地問道,還沒等江流兒迴答,範縝繼續說道:“在下向來不信鬼神,若不很早之前就遇上了你,想來對於佛教高人也沒多少興趣,不過現在看到你們一老一少兩個和尚,竟然被一個邋遢少年弄得魂不守舍,心中莫名起了一陣歡愉之情,哈哈。”


    “歡愉之情?有趣,看來那少年確實有點意思。”江流兒說完,推開默默等待著空悲老和尚解惑的眾人,來到夏小虎身旁,對他行了一禮,說道:“夏小虎?”


    正在喝酒的夏小虎聽到有人叫他,便放下了酒壺,不耐煩地看著江流兒,大聲說道:“和尚,不服?”


    “不服該如何?”江流兒微微一笑,平淡說道。


    “不服便是服,何來如何?”還未等夏小虎說話,正在冥想的空悲老和尚冷不丁地插了一句。


    江流兒聞言,並沒有任何詫異,也沒有多餘的動作,隻是淡淡說道:“金山寺,江流兒。”


    夏小虎放下酒壺,嘴裏傳出一聲嗤笑,當也十分高昂地說道:“烏江亭,夏小虎!”


    空悲老和尚微微點頭,慈悲地說道:“白馬寺,空悲。”


    江流兒:“高僧服了?”


    空悲:“何來高僧?”


    夏小虎:“兩個光頭。”


    江流兒:“光頭便是高僧!”


    空悲:“光頭實乃無奈!”


    夏小虎:“無奈?為何不留餘地?”


    空悲:“餘地?”


    江流兒:“餘地!”


    夏小虎:“是的,餘地!”


    空悲:“自古英雄無退路!”


    江流兒:“英雄向來史書定!”


    夏小虎:“原來如此。”


    空悲:“少俠高才,空悲不及!”


    江流兒:“原來如此?”


    ……


    三人你一言我一語,以極快的速度對答著。


    客棧其餘眾人麵麵相覷,根本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麽,隻能將他們所說的話默默記在心中,希望有機會再向三人請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弈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弈恆並收藏七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