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頭,京兆尹魏羽頗為無奈地又迎來一群城外進來來勸降的鄉紳,這些人都是世居長安左近的大家望族,打著為桑梓寧靜的旗號而來,雖然魏羽決心堅守長安為大宋盡忠,但他也要為自己與長安軍民留一條後路。眼下長安與外界隔絕已久,從這些熟識的鄉紳那裏也能打聽出些外界的情況。隨手打開信函,魏羽心頭卻是一驚,這信赫然是南唐後主蔡煜的筆跡。


    “當年君獻當塗歸宋,使桑梓免遭塗炭,功德非小,君之苦衷,吾亦深知,並不怪責,今日夏之進兵關中,情勢同於當年,君何不擇善而從,使一方百姓免受刀兵之災。”


    魏羽當年因上書被蔡煜賞識,授以弘文館校書郎,此後更拔擢為雄遠軍判官要職,然而,宋軍侵唐時,魏羽不能守土,反而以當塗要地降宋。趙匡胤、趙光義兄弟都愛用讀書人,魏羽也憑著本身才華逐步擢升為京兆尹,此後又轉任宋州、閬州,丁憂後起複為官,因為長安左近的商賈豪紳顧念著他為官清廉,能護佑一方百姓,出錢幫他第二次出任京兆尹一職。誰料早已故去的南唐舊主蔡煜,居然還在人世,而且被夏國收留,還寫信勸他以京兆百姓為重,以長安城降了夏國。


    “吾已負了後主,如何能再負汴梁官家。”魏羽將書信折起,正欲拿到火燭上燒掉,沉吟半晌,又將手緩緩縮了迴來,把這封信放到懷裏。


    此時此刻,汴梁城內,趙炅卻沒有心思考慮關中戰況,叛軍來勢洶洶,沿途州府幾乎望風而降。


    “殿前、侍衛司諸軍出鎮者眾多,留守汴梁兵不過五萬,臣懇請陛下讓班直精銳登城射敵軍助守。”樞密使曹彬頗為小心地奏道,他更為擔心的是,留守的禁軍與叛軍糾葛甚多,不如禦前班直精銳對官家忠心耿耿。


    自從張永德、劉延讓謀反,趙德昭失蹤以來,趙炅的臉色愈加陰鬱,頭發也白了不少,他用頗為狐疑地眼光盯著曹彬,仿佛他是張、劉二將的內應一樣,良久,方才沉聲問道:“入蜀平亂的五萬禁軍,朕早派人宣諭他們迴師勤王,可有消息?”


    “江陵與巴蜀間的道路早被蜀賊割斷,近日夏賊占據函穀關、大散關,又隔斷了關中與蜀地的聯係,”崇儀副使侯莫吳利用奏道,“所以......”


    “好了,朕知道了,”趙炅頗為疲倦地閉上了眼,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低聲道:“諸班直衛士有宿衛皇城重責,登城助守之事,容朕再斟酌一番。”揮了揮手,讓曹彬等大臣退下。


    相州官道旁,十裏亭中,趙德昭與王侁翹首北望,遙遙望見到一支人馬打著“楊”字大旗,便出了涼亭。楊延昭遠遠地翻鞍下馬,快步奔到趙德昭身前,沉聲道:“殿下親自相迎,折殺末將,請恕延昭遲來之罪!”他剛開始時尚且要小心避開沿途的官府耳目,但到了後來,卻發現各州縣都惶恐不安,曹彬更將附近州縣駐屯就食的禁軍全都集中到汴梁,一心防備東北方向的叛軍,這才放心大膽日夜兼程,最終在張永德、劉延讓之前與趙德昭會合。


    趙德昭把楊延昭攙扶起來,頗為欣喜地道:“楊家父子名將,國中柱石,本王得延昭相助,真如魚得水。”一揮手,五名仆傭托著木盤上前,木盤內分別裝著金印、錦袍、玉帶、兜鏊、寶劍。見楊延昭臉上露出疑惑之意,趙德昭道:“孤這一身安危,便托付楊將軍之手。大事若成,楊將軍可願為孤統領禁中宿衛?”趙德昭語氣誠懇,楊延昭卻有些誠惶誠恐,不顧甲胄在身,當即單膝跪下俯首秉道:“殿下信重,延昭願為殿下效死!”


    王侁望著這君臣二人,他也是生於亂世,長在軍中之人,諳熟望氣之術,這五千楊家軍確是天下有數的精兵,那張永德、劉延讓二將若見到有此勇將精兵宿衛殿下身旁,即便真有野心歹意,恐怕也隻有暫時收拾起來。


    數日後,張永德、劉延讓、曹翰先後到汴梁城下合兵,大軍開到汴梁城下,東門之外。


    隻見城門緊閉,守將也不打開城門相迎王師,劉延讓大怒,便要嗬斥部將準備攻城。


    王侁卻微笑著勸解道:“都是禁軍一脈,總不好同室操戈,劉老將軍且慢動怒,讓晚輩與楊將軍護衛著殿下前去曉之以理,說服這守將。”


    劉延讓一愣,臉現疑惑之色,見王侁不似說笑,便沉聲道:“那便有勞王大人了。”


    東門守將正是驍武軍指揮使董遵誨,見十萬大軍擺開攻城的陣勢,他真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不住地朝遠處張望,終於望見一支人馬簇擁著身披黃袍的貴人出陣而來,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在下翰林學士王侁,敢問東城守將是哪位將軍?”王侁臉高聲喊道。


    董遵誨連忙示意麾下親兵答話:“我家將軍乃是曉武軍指揮使董遵誨大人!”曉武都虞侯林中頗為疑惑地看著主將。


    “原來是董將軍,久仰久仰。”王侁微笑道,“在下此番護衛太祖皇帝太子殿下進京登基,還望董將軍打開城門相迎王師,殿下必不忘此擁立之功!”他轉過頭來,笑著對麵帶疑惑的楊延昭點了點頭。


    “末將早盼著太子殿下繼承大統,請殿下恕末將遲來之罪!”董遵誨看清了趙德昭與王侁二人,大喜過望,當即吩咐守軍打開城門,並親自帶著林中到城門外麵相迎,一邊走一邊對林中叮囑道:“跟我出去麵見殿下,這擁立之功是跑不掉了,王大人甚是看重於你,將來若是飛黃騰達,可不要忘記於吾。”林中趕緊拱手道:“將軍提攜之恩,末將謹記心中。”


    張永德、劉延讓麵無表情地看著汴梁城門緩緩打開,久負天下盛名的大宋禁軍,無愧於它牆頭草的傳統,再一次擁抱了新的君主,張永德、劉延讓相互間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讀到了對王侁的忌憚,當初太祖皇帝聲言,若是王樸在,則對黃袍不敢奢望,並非虛言。見王侁談笑間讓董遵誨大開城門,二人腦海裏同時浮現出一句話來“功莫大於擁立。”又不禁疑惑,自己的下屬中間,有多少人是暗暗向趙德昭效忠過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逆襲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煲仔飯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煲仔飯11並收藏異界逆襲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