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遼國從各地調集的大批援兵,宮分軍、奚軍、南北院軍主力已經陸續匯集幽州附近,韓德讓拱衛著蕭綽的禦帳也到達了距離涿州五十裏外下寨。完成集結的遼軍迅速對宋軍展開反擊,並且聚集重兵攻下涿州東南方向的固安。


    宋軍東路軍主力士卒連番奔波苦戰,疲乏不堪,更為窘迫的是,麵臨被遼軍騎兵自東向西切斷退路的危險。在探明攻陷固安的乃是上京援兵,甚至蕭太後也親征督戰後,麵對遼國傾國之兵的壓力,曹彬不得已,當夜冒雨再度退兵。


    此番遼軍追擊的迅猛和強度遠勝上迴。在歧溝關宋軍東路主力被遼軍追上,曹彬都督全軍和遼軍決戰。此時距離宋軍出師伐遼已經近兩個月,在涿州等待西路和中路軍前來會師,太奢侈地給了遼人集結舉國精銳迎戰的時間,在岐溝關前,無論從兵力數量還是士氣體力上,遼軍都占據了絕對優勢。在遼兵的猛攻之下,宋軍會戰失敗,曹彬再度下令連夜撤退。


    大雨滂沱之中,撤出岐溝關的宋軍在強渡拒馬河的時候又被遼人騎兵追上,這時尚有部分未來得及渡過河流的禁軍倚靠著糧車拚命抵抗四麵圍殺過來的遼人精騎,禁軍將士奮力和如潮水一般的遼兵搏殺,他們寧死不降。次日天明,拒馬河上到處漂浮著戰死宋軍的屍體,血水染紅了整條河流,直到猛將蔡繼宣再次率領五千鐵騎返身殺迴,才擊退了遼兵,使落在後麵的宋軍殘兵得以度過拒馬河。


    宋軍在易水以南下寨,與追上來的遼軍對壘。官家再度下旨,令諸將分兵退保各邊城關隘。遼人大軍逼迫之下,宋軍再次分兵撤退,曹彬率主力退往定州,米信和崔彥進所部掩護主力撤退,稍後便退往往高陽關,宋軍一分兵,遼軍立刻選擇了較為弱小的米信進行追擊,斬殺過萬。此役,河北前線的禁軍遭到了徹底的重創,前後死者高達數萬,損失之高遠遠超過第一次北伐。


    在岐溝關,遼軍發現數萬宋軍民夫因為來不及逃亡而躲在原本是空城的歧溝關城內,民夫們不願為遼兵俘虜,占據關城拚死抵抗。遼兵圍城難下,又急於收服岐溝關,直到恰好太後蕭綽的生日,這一天是蕭綽下旨,令前線遼軍將領和這數萬宋國的民夫講和,隻要民夫們退出歧溝關城,承諾他們可以安返宋國境內。這數萬宋國民夫憑著自己的勇氣,居然奇跡般沒有淪為奴隸,而是迴到了家鄉。戰後他們各自返迴家鄉,姓名湮沒無聞,但吳英雄聞訊後立即派軍情司和承影營到這批民夫中間招攬軍士,得了兩千多人精壯,安排他們舉家遷移到河西居住。


    前線損兵折將的消息幾乎要將樞密院完全淹沒,樞密院上下官員胥吏忙得好似熱鍋上的螞蟻,將戰況上秉宮中,還要安排邊境各州縣收容潰兵,執行官家要諸將“分屯“邊境關隘抵禦遼軍的最新指令,與此同時,還要應付來自文官係統鋪天蓋地的彈章。兵敗的消息,使被排除在北伐決策之外的中書省積蓄許久的不滿,一下爆發出來。


    前任丞相趙普、現任丞相蔡昉都上表要求消兵餌戰,官家趙炅卻是有苦自知,他選擇了如何發起戰爭,但大敗之下,如何結束戰爭,卻要看遼人的選擇。


    前線潰兵的編製近乎混亂,曹彬、田重進、蔡繼隆諸將在軍中威信掃地,很難保證在契丹人再度入寇時能做有效堅決的抗擊。於是,趙炅權衡利弊,終於決定起用早已賦閑的宿將。岐溝關戰後一月,曹彬入京待罪,左衛上將軍張永德出鎮滄州,右驍衛上將軍劉延讓出鎮雄州,令其“擊契丹以自效”。


    “殿下,機會來了。”第一時間得知消息,王侁不動聲色地在樞密院廝混了整天,迴到府中,才匆匆潛往趙德昭府邸將這消息告訴他。


    連年累月的與道士和尚交往的趙德昭一愣,片刻後才意識到王侁的意思,他頗為激動地站起身來,沉聲道:“撥亂反正,全仗先生之力也!”興奮之下,連腳下的木屐齒都折斷了兩個。


    岐溝關大敗後,遼軍的攻勢一直沒有停止,六月,名將耶律斜軫奇兵長途奔襲,一舉奪取距離雁門關要道較近的寰州,造成新收複的雲、應、朔三州與雁門關之間的通道置於遼軍威脅之下,七月,趙炅終於痛下決心,放棄剛剛奪取的雲應朔寰四州,令潘美、楊業出雁門關,護送四州新附軍民歸於關內。然而,最壞的消息終於傳來。


    “楊業兵敗被俘,降於遼人。”主帥潘美、監軍劉文裕、侯莫吳利用三人聯名請罪的奏折證實了這個消息,趙炅旋即下令將楊業的家眷全部下獄待罪,就連在北伐之戰中負了箭傷的楊延昭也不例外,隻待楊業降遼的消息確實,就滿門抄斬。


    丞相蔡昉卻在為另外的事情苦惱,近日編修的史書進呈官家,因為涉及岐溝關之敗,已被兩次退迴。修史乃是國之大事,若不能秉筆直書,天下士人悠悠之口難填,蔡昉正不知如何是好,翰林學士王侁登門拜訪,陪坐待客之時,蔡昉也沒有絲毫笑容,反而一直愁眉不展。


    “丞相大人何須苦惱,有道是,解鈴還須係鈴人,”王侁呷了一口龍鳳茶湯,含笑道,“官家雖未明言,但對北征諸將的處置,在大臣奏折上種種批示,不都是解題的關竅嗎?”


    “秘權的意思是?”蔡昉恍然大悟,近來趙炅對北征諸將處置頗有些奇怪,先行抵達涿州,等待許久的東路軍眾將反而受到重懲。兵敗受責,雖然是理所當然,但當真計較起過功過,繞道山後諸州,行軍失期,未能及時趕到涿州與曹彬會攻幽州,潘美、田重進所部的責任似乎更大,卻被官家輕易放過了。此外,官家在趙普等人的奏折上朱批解釋,北征策略毫無問題,問題在於東路諸將不依成算,進軍過速,以致三路大軍難以唿應所致。


    “三路進兵之策,乃是官家親自擬定,”王侁似笑非笑地緩緩道,“若是罪責繞道山後諸州的潘美、田重進等將,百年千年之後,有心人勘測山後地形,遼兵布置,捏造依據,胡言亂語,甚至辯稱曹彬就算再在涿州等上幾個月,也等不到另外兩路前來會師,悠悠眾口,置天子聖名於何地?”


    官場上最忌講話點透,像王侁這般直白,要麽是他精神失常,和丞相蔡昉掏心窩子的說話,要麽是受了聖上的囑托,前來暗示的,蔡昉心下揣測,國史修改數次都未能迎合上意,想必是惹惱了官家,這才令王侁專程前來點醒。


    蔡昉恍然大悟,歎道:“果是如此,老夫愚鈍了。”向王侁道謝,二人拉拉雜雜說了好些不相幹的話,王侁這才作別。


    數日後進呈官家的史書寫作,東路主力諸將爭功,妒忌西路和中路攻城略地,不顧官家成算,擅自進軍,又沒了糧草,倉促退軍,以致失敗,趙炅這才命史官將這段記載正式寫入國史。


    楊業在遼軍大營中絕食數日,他的身體極度虛弱之下,含恨而死。


    “見慣戰場上力戰不降,如今見到楊業絕食而死,才知道南人所說舍生取義,不是虛言。”耶律斜軫頗為惋惜地歎道,“聽說宋國傳說他已經降了,已經將他家小都下獄,我本來還想放出消息,等宋國皇帝斬了他妻兒,再勸說他投降呢。”他知道蘇武與蔡陵的故事。


    韓德讓眼神複雜,有人心懷忠心,即使全家被錯殺,亦不願屈身從賊,他許久沒有感到過慚愧了。耶律休哥卻沉聲道:“既然他是個英雄,就應當有個英雄的死法,把他首級砍下來,到邊境宋人各處關隘要塞前麵去誇功吧。不要讓他死了也背著叛逆的名聲。”韓德讓點點頭。


    遼人將楊業的首級裝在木籠中,在雁門關、雄州等地傳遞炫耀,楊無敵歿於陣中,令河東一帶宋軍士氣大挫。此外,楊業遭受不白之冤,夫人折氏不斷上書辯冤,折家也暗暗相助,將辯冤疏甚至遞到了三皇子趙德昌那裏。


    “父皇,遼人已將楊業傳首邊關,他乃是被俘絕食而死,是堪比南唐劉仁贍的忠臣啊。”趙德昌不比他兄長趙元佐那般膽大,跟他父皇說話總是一副戰戰兢兢地模樣,但他心地仁厚,趙炅正是看重這點,才有意在百年之後,將帝位傳給他,讓他做個守成之君。


    趙炅冷冷地看著這個老實兒子據理力爭,契丹人將楊業傳首,若再強行將降敵的罪名加諸他的身上,河東降卒,楊家、折家那邊也不能安撫,眼下朝中諸將不堪用,黑龍附身的楊業既然已經除去,他的兒子楊延昭也一員能戰之將,就留給兒子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逆襲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煲仔飯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煲仔飯11並收藏異界逆襲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