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見若久木臉色消沉,拍拍他的肩頭,換了口氣,笑道:“這夏國軍隊奉行的是軍士推舉,這些日子好好和軍中有勇力的士卒多多親厚,夏王吳英雄是個任賢使能的主上,他麾下大將辛古乃是契丹人,於伏仁軌乃是吐穀渾人,另有不少黨項人和迴鶻人官居校尉之職,勇士若是有幸追隨於他,才是真正大好前程啊。”
若久木驚異地瞪大了眼睛:“將軍,你......”處羅冷笑道:“不是我對仆固家不忠心,仆固勤已經領了吳英雄的丹書鐵券,四鎮拱手讓人,我等若不追隨真正的王者,難道還要為他家戴孝守節不成?”他拍拍若久木的肩頭,沉聲道:“且去整頓兵馬吧,夏王吳英雄已經下令高昌勇士從征黑汗了,不為我們自身,也要為族人爭一口氣,不然,我等親族盡數要成為別人的蔭戶的。”
辛古統帥的先鋒軍中,驃騎與解煩兩軍都是騎軍,花帽軍則是步軍,而花帽軍輜重營,正是當初嵐州來投的蜀中錦城營,校尉仍然是樂羊傅。這些年來吳英雄麾下各軍開疆拓土,擴充甚快,不說江南北上的心腹悍卒,許多嵐州從軍的老兄弟也多有當上了十夫長百夫長乃至校尉高官的,唯有錦城營的人,校尉仍然是校尉,百夫長仍然是百夫長,十夫長,軍士一如既往,除了極個別軍情司的暗探,也沒有一個被引入兄弟會的。
數年來吳英雄對錦城營別的地方素無虧欠,軍械糧草都優先發放,打仗也不讓他們衝殺在前麵虛耗實力,但這樣的以禮相待卻總是讓人覺得別扭,許多新歸附吳英雄的軍隊,如安西四鎮餘脈組建的胡楊軍,征召河湟勇士組建的高蹄軍,都若有若無地聽到過錦城營的尷尬處境,“算了吧,他們不和主公走一道的,便是客軍,足數給予蔭戶已經優待了。”“錦城營何時迴巴蜀啊?到時候他們的蔭戶是不是大家分一分?”
隨著軍隊的擴充整編,錦城營先後從練銳軍調入錦帆軍,從錦帆軍調入教戎軍,從教戎軍編入踏燕軍,又從踏燕軍劃入花帽軍,編製四處遊走,但內裏的人事卻極其穩定,也算是吳英雄軍中老骨幹最多的營頭之一,輜重司、軍械司、行軍司的兄弟也往往念著舊情,而給予不少照顧。
雖然早有約定是二郎神教派到吳英雄軍中曆練,錦城營上下日後都要迴蜀中起事的,但是這幾年下來,往日和自己差不多的軍士都提升了,唯有自己原地不動,錦城營軍士多多少少對樂羊傅和二郎神教當初堅決不讓吳英雄將這些蜀中子弟分入各營有些不滿,但也僅止於不滿而已。
校尉樂羊傅多多少少都聽到軍士們的怨言,心裏也頗不是滋味,但吳英雄既然已經將錦城單立一營,若不將老兄弟拆散,就絕無可能提升,更不可能將外係軍隊再單立一軍,自己這材料,做這校尉已經是抬舉,擔任軍指揮使,那便是要連累全軍兄弟都被外軍戳著骨頭蔑視了。他唯有加緊督促士卒學習夏國軍隊種種技藝和製度,俗話說十年磨劍,用在一時,錦城營的責任,是迴到蜀中,救家鄉父老於水火之中。
自從準備西征以來,錦城營也被輪訓遊牧行軍之法,除了拉車的蒙古馬外,還攜帶了大量母馬和羊口隨軍,軍士也像草原上的牧人一樣,驅趕著牲畜趕路,餓了渴了,便喝馬奶羊乳,以馬奶羊奶製成的奶酪和烤製的肉幹為食,雖然為了適應漢人的脾胃,每天會配給軍士們一丁點炒米和炒麵,但營中所攜帶的輜重,除了軍械之外,大半倒是給軍中戰馬準備的精料。
在行軍司實現選定的水草地紮營下來,百夫長蔡舜便將馬和羊驅趕一處指定的地點任由它們啃食幹草,野草瘋長了一個夏季,現在已經有些枯黃,在馬匹進食之後,軍士還要擠馬奶,這是必不可少的幹淨食物和水源,一天下來忙忙碌碌的,每個人都是一身馬糞和羊騷臭,卻都很興奮。
每次大的征伐,吳英雄會將作戰的計劃盡可能地傳達到所有軍士,使他們有參與感和責任感。
此番攻打的最終目標是曾經與大唐決戰怛羅斯的大食與葛邏祿人,雖然遙遠,但據在龍牙軍和教戎軍接受教習的的軍官們說,隻要有草和水的地方,漢人軍隊想走多遠就走多遠。陛下利劍所向,犯吾華夏者,雖遠必誅。
高昌的不戰而降,使戰爭的進程大大加速,使夏國大軍通往黑汗國都城疏勒的道路完全暢通,從西州到焉耆再到龜茲,一路上的城市和村鎮全力向夏國軍隊供應糧草,各處官吏和軍隊都爭相討好西域的王者。因為寒冬將至,吳英雄不打算讓軍隊冒著大雪封路的危險強行翻越蔥嶺,進入嚴冬之前,攻打的目標僅限於疏勒。高昌和於闐的軍隊根據輜重司的指令,全力以赴地在各自轄境內為搜集夏國所需要的物資,牛筋、木炭、硝石、硫磺和火油。另一方麵,黑汗國抓住大雪封閉蔥嶺孔道的最後一段時間,不斷地從它的西部疆域抽調兵力增援疏勒。
“哈裏發居然頒布了赦令,宣布吳英雄是虔誠信徒的保護人,和夏國作戰不能獲得榮譽?”黑汗國君,自稱桃花石汗的阿裏·卡迪爾感到了一種被出賣的惡心,“阿杜德這個卑鄙的偽信者!”他轉向自己的副汗哈隆,沉著臉問道:“怛羅斯軍隊中有多少支持我們的參戰者,他們的士氣未受影響吧?”哈隆搖了搖頭,歎道:“哈裏發的赦令頒布以後,兩萬趕來參戰的信徒便散去了一半,剩下不到一萬人,已經全部和我們的軍隊一起翻越蔥嶺來到這裏,很快就要大雪封山,他們想迴也迴不去了。”哈隆眼望著西麵,似乎對那邊的背叛也是咬牙切齒的痛恨。
“疏勒城小,漢人又善於攻城,隻能揚長避短,和吳英雄在曠野決戰,”阿裏·卡迪爾望著城外一望無垠地天地,堅守城池,那是於闐和漢人的做法。“我們有葛邏祿和烏古斯的勇士,還有前來參戰的真正的信徒的幫助,還有神的庇護,我們必勝!”阿裏似乎陷入了一種狂信的狀態,作為一個王者,他似乎能夠在這種狀態下獲得某種安慰。
若久木驚異地瞪大了眼睛:“將軍,你......”處羅冷笑道:“不是我對仆固家不忠心,仆固勤已經領了吳英雄的丹書鐵券,四鎮拱手讓人,我等若不追隨真正的王者,難道還要為他家戴孝守節不成?”他拍拍若久木的肩頭,沉聲道:“且去整頓兵馬吧,夏王吳英雄已經下令高昌勇士從征黑汗了,不為我們自身,也要為族人爭一口氣,不然,我等親族盡數要成為別人的蔭戶的。”
辛古統帥的先鋒軍中,驃騎與解煩兩軍都是騎軍,花帽軍則是步軍,而花帽軍輜重營,正是當初嵐州來投的蜀中錦城營,校尉仍然是樂羊傅。這些年來吳英雄麾下各軍開疆拓土,擴充甚快,不說江南北上的心腹悍卒,許多嵐州從軍的老兄弟也多有當上了十夫長百夫長乃至校尉高官的,唯有錦城營的人,校尉仍然是校尉,百夫長仍然是百夫長,十夫長,軍士一如既往,除了極個別軍情司的暗探,也沒有一個被引入兄弟會的。
數年來吳英雄對錦城營別的地方素無虧欠,軍械糧草都優先發放,打仗也不讓他們衝殺在前麵虛耗實力,但這樣的以禮相待卻總是讓人覺得別扭,許多新歸附吳英雄的軍隊,如安西四鎮餘脈組建的胡楊軍,征召河湟勇士組建的高蹄軍,都若有若無地聽到過錦城營的尷尬處境,“算了吧,他們不和主公走一道的,便是客軍,足數給予蔭戶已經優待了。”“錦城營何時迴巴蜀啊?到時候他們的蔭戶是不是大家分一分?”
隨著軍隊的擴充整編,錦城營先後從練銳軍調入錦帆軍,從錦帆軍調入教戎軍,從教戎軍編入踏燕軍,又從踏燕軍劃入花帽軍,編製四處遊走,但內裏的人事卻極其穩定,也算是吳英雄軍中老骨幹最多的營頭之一,輜重司、軍械司、行軍司的兄弟也往往念著舊情,而給予不少照顧。
雖然早有約定是二郎神教派到吳英雄軍中曆練,錦城營上下日後都要迴蜀中起事的,但是這幾年下來,往日和自己差不多的軍士都提升了,唯有自己原地不動,錦城營軍士多多少少對樂羊傅和二郎神教當初堅決不讓吳英雄將這些蜀中子弟分入各營有些不滿,但也僅止於不滿而已。
校尉樂羊傅多多少少都聽到軍士們的怨言,心裏也頗不是滋味,但吳英雄既然已經將錦城單立一營,若不將老兄弟拆散,就絕無可能提升,更不可能將外係軍隊再單立一軍,自己這材料,做這校尉已經是抬舉,擔任軍指揮使,那便是要連累全軍兄弟都被外軍戳著骨頭蔑視了。他唯有加緊督促士卒學習夏國軍隊種種技藝和製度,俗話說十年磨劍,用在一時,錦城營的責任,是迴到蜀中,救家鄉父老於水火之中。
自從準備西征以來,錦城營也被輪訓遊牧行軍之法,除了拉車的蒙古馬外,還攜帶了大量母馬和羊口隨軍,軍士也像草原上的牧人一樣,驅趕著牲畜趕路,餓了渴了,便喝馬奶羊乳,以馬奶羊奶製成的奶酪和烤製的肉幹為食,雖然為了適應漢人的脾胃,每天會配給軍士們一丁點炒米和炒麵,但營中所攜帶的輜重,除了軍械之外,大半倒是給軍中戰馬準備的精料。
在行軍司實現選定的水草地紮營下來,百夫長蔡舜便將馬和羊驅趕一處指定的地點任由它們啃食幹草,野草瘋長了一個夏季,現在已經有些枯黃,在馬匹進食之後,軍士還要擠馬奶,這是必不可少的幹淨食物和水源,一天下來忙忙碌碌的,每個人都是一身馬糞和羊騷臭,卻都很興奮。
每次大的征伐,吳英雄會將作戰的計劃盡可能地傳達到所有軍士,使他們有參與感和責任感。
此番攻打的最終目標是曾經與大唐決戰怛羅斯的大食與葛邏祿人,雖然遙遠,但據在龍牙軍和教戎軍接受教習的的軍官們說,隻要有草和水的地方,漢人軍隊想走多遠就走多遠。陛下利劍所向,犯吾華夏者,雖遠必誅。
高昌的不戰而降,使戰爭的進程大大加速,使夏國大軍通往黑汗國都城疏勒的道路完全暢通,從西州到焉耆再到龜茲,一路上的城市和村鎮全力向夏國軍隊供應糧草,各處官吏和軍隊都爭相討好西域的王者。因為寒冬將至,吳英雄不打算讓軍隊冒著大雪封路的危險強行翻越蔥嶺,進入嚴冬之前,攻打的目標僅限於疏勒。高昌和於闐的軍隊根據輜重司的指令,全力以赴地在各自轄境內為搜集夏國所需要的物資,牛筋、木炭、硝石、硫磺和火油。另一方麵,黑汗國抓住大雪封閉蔥嶺孔道的最後一段時間,不斷地從它的西部疆域抽調兵力增援疏勒。
“哈裏發居然頒布了赦令,宣布吳英雄是虔誠信徒的保護人,和夏國作戰不能獲得榮譽?”黑汗國君,自稱桃花石汗的阿裏·卡迪爾感到了一種被出賣的惡心,“阿杜德這個卑鄙的偽信者!”他轉向自己的副汗哈隆,沉著臉問道:“怛羅斯軍隊中有多少支持我們的參戰者,他們的士氣未受影響吧?”哈隆搖了搖頭,歎道:“哈裏發的赦令頒布以後,兩萬趕來參戰的信徒便散去了一半,剩下不到一萬人,已經全部和我們的軍隊一起翻越蔥嶺來到這裏,很快就要大雪封山,他們想迴也迴不去了。”哈隆眼望著西麵,似乎對那邊的背叛也是咬牙切齒的痛恨。
“疏勒城小,漢人又善於攻城,隻能揚長避短,和吳英雄在曠野決戰,”阿裏·卡迪爾望著城外一望無垠地天地,堅守城池,那是於闐和漢人的做法。“我們有葛邏祿和烏古斯的勇士,還有前來參戰的真正的信徒的幫助,還有神的庇護,我們必勝!”阿裏似乎陷入了一種狂信的狀態,作為一個王者,他似乎能夠在這種狀態下獲得某種安慰。